玄幕上。
【唐僖宗终于收服了长安,连忙派人祭告太庙,而后继续对黄巢穷追猛打,势必要灭掉这个让他逃亡的反贼。】
【黄巢离开长安之后,剑指蔡州,逼降了蔡州节度使秦宗权。】
【随即他便在蔡州扎下根基,不断派兵攻打四周,扩充地盘。】
【只是在进攻陈州时,黄巢手下心腹孟楷,却被赵犨俘虏,并押送至京城千刀万剐。】
【黄巢大怒,亲自带兵前来,誓要给孟楷报仇雪恨。】
【其实黄巢此刻若及时抽身离开,以朝廷跟节度使的恩怨,他仍旧能如鱼得水地活下去。】
【可是,这么多生路不选,他偏选择了一条路走到黑。】
【黄巢是起义军,对于攻城战并不擅长,在攻打陈州时损失惨重,却迟迟久攻不下。】
【这时候,朱温与李克用联手南下,要将黄巢灭于陈州。】
【黄巢不是对手,只能向东逃窜。】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看得大皱眉头。
逃?
还能往哪里逃?
“要知道这种起兵造反,争夺国运的事情,本就是在过独木桥,一个不慎就会跌落深渊。”
“即便上天眷顾黄巢两次三次,又岂能次次都如愿?”
这时,李斯也不无感叹道:
“黄巢此人,虽有魄力勇猛,但对于时局和理治的能力实在一般。”
“之前因为美色,荒废了朝局整理的空隙,即使打下了长安,却丝毫没有把握住基本盘,用来休养生息。”
“如今又因为情绪悲愤,在一个城池空耗兵力跟时间,以致于再次大败亏输。”
“所谓气势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就是此理!”
秦始皇默然点头。
不错。
黄巢此人,可做将领。
却没有帝王之相。
……
【可是在这时,他手下只剩下了区区一千人,且军心涣散,各怀鬼胎。】
【于是在逃亡途中,黄巢被手下刺杀。】
【细数黄巢一生,前半生小富,有机会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自然想要去追逐。】
【可惜生不逢时,连续落榜四次后,他对唐朝充满怨言,自此埋下仇恨的种子。】
【起义九年,落魄辉煌皆有,而最关键的在于,他对那些欺压过自己的人,丝毫没有手软。】
【既然十年寒窗,不及你累世公侯,那我便掏出屠刀,将你所谓的优越感,全部斩落殆尽!】
【黄巢失败了,却也不失为一方枭雄。】
而在视频结束后。
一天天弹幕也迅速钻了出来——
【诶,我黄巢得了p,唐僖宗是躺赢狗!】
【果然,对起义军来说最好的计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看似简单,但真就没几个义军能做到……而能做到的那两个都成了最后的赢家。】
【有些是看不清局势膨胀了,有些是御人能力有限,被属下强行架上去的。】
【楼上的,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黄巢:我拿剑砍三天,砍不完长安一条街;大臣笔一划,黄河两岸就尸横遍野。到底谁更轻松呢?】
【……】
古人看到这,尽皆默然。
虽然黄巢残暴不仁,杀人如麻。
可到底是替底层百姓,发出了强有力的一声怒吼。
从此让那些官员在为非作歹时。
始终能有个忌惮的隐形心理。
让世家大族,不敢轻易小觑寒门子弟。
这就是,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长吐一口浊气。
“那些后世评论看得相当透彻啊,暗中积蓄实力,大力发展才是王道。”
“但你想要发展,别人可不愿意,至少得在多方势力互相周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看得透不代表做得到。”
说到这。
他又暗自笑了笑。
西方有落榜美术生,搅的欧洲翻云覆雨。
华夏也有落榜书生,搅的大唐天翻地覆。
由此可见,一些人虽然没有科举考试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也未尝不是个人才。
旁边。
朱标凝望着上空。
对那句‘大臣笔一划,黄河两岸就尸横遍野’看得更有感触。
朝局之上不就是如此吗?
下层人干得汗流浃背,精疲力尽。
却不如别人轻飘飘一句话来得分量重。
“这才更加说明,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对于国家到底有多重要啊!”
他心中自忖道。
……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看着黄巢的落幕。
心思有些复杂。
对方作为大唐乱贼,制造了无数血腥屠杀,自己本应该敌视他。
但作为一个落榜生,凭着农民起义硬生生打进了长安。
将众多门阀世族斩杀殆尽,彻底在肉体上消除了这传承千年的窠臼制度,李世民又有些钦佩此人。
毕竟这是连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如今却让黄巢做成了。
“如此奇人,倒也算得上一方人物……”
“下旨,以后大唐境内禁止有人叫黄巢这个名字,一旦发现,即刻押进天牢,严刑拷打!”
钦佩归钦佩,但为了大唐江山着想。
李世民还是决定,禁止黄巢这个名字出现在大唐未来。
不管用处有多大,至少能起些效果。
“另外,还有这个科举,叫中书省再次拟定个决议出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朕要重开科举!”
李世民对于科举开始上了心。
毕竟连一个落榜生都能如此凶猛。
华夏还有多少人才,没有被自己收录在朝?
想快速有效的发掘人才,应该也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子了。
“陛下,黄巢反唐毕竟是因为科举,才痛恨朝廷,要不然还是……”
这时。
长孙无忌有些迟疑道。
“不用!”
李世民直接大手一挥。
“黄巢作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科举,而是皇帝昏聩无能。”
“不能因噎废食,科举一法利大于弊,朕得开这个门,让天下人才能走到皇宫,朕才能看见他们。”
“遵旨!”
……
【唐僖宗终于收服了长安,连忙派人祭告太庙,而后继续对黄巢穷追猛打,势必要灭掉这个让他逃亡的反贼。】
【黄巢离开长安之后,剑指蔡州,逼降了蔡州节度使秦宗权。】
【随即他便在蔡州扎下根基,不断派兵攻打四周,扩充地盘。】
【只是在进攻陈州时,黄巢手下心腹孟楷,却被赵犨俘虏,并押送至京城千刀万剐。】
【黄巢大怒,亲自带兵前来,誓要给孟楷报仇雪恨。】
【其实黄巢此刻若及时抽身离开,以朝廷跟节度使的恩怨,他仍旧能如鱼得水地活下去。】
【可是,这么多生路不选,他偏选择了一条路走到黑。】
【黄巢是起义军,对于攻城战并不擅长,在攻打陈州时损失惨重,却迟迟久攻不下。】
【这时候,朱温与李克用联手南下,要将黄巢灭于陈州。】
【黄巢不是对手,只能向东逃窜。】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看得大皱眉头。
逃?
还能往哪里逃?
“要知道这种起兵造反,争夺国运的事情,本就是在过独木桥,一个不慎就会跌落深渊。”
“即便上天眷顾黄巢两次三次,又岂能次次都如愿?”
这时,李斯也不无感叹道:
“黄巢此人,虽有魄力勇猛,但对于时局和理治的能力实在一般。”
“之前因为美色,荒废了朝局整理的空隙,即使打下了长安,却丝毫没有把握住基本盘,用来休养生息。”
“如今又因为情绪悲愤,在一个城池空耗兵力跟时间,以致于再次大败亏输。”
“所谓气势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就是此理!”
秦始皇默然点头。
不错。
黄巢此人,可做将领。
却没有帝王之相。
……
【可是在这时,他手下只剩下了区区一千人,且军心涣散,各怀鬼胎。】
【于是在逃亡途中,黄巢被手下刺杀。】
【细数黄巢一生,前半生小富,有机会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自然想要去追逐。】
【可惜生不逢时,连续落榜四次后,他对唐朝充满怨言,自此埋下仇恨的种子。】
【起义九年,落魄辉煌皆有,而最关键的在于,他对那些欺压过自己的人,丝毫没有手软。】
【既然十年寒窗,不及你累世公侯,那我便掏出屠刀,将你所谓的优越感,全部斩落殆尽!】
【黄巢失败了,却也不失为一方枭雄。】
而在视频结束后。
一天天弹幕也迅速钻了出来——
【诶,我黄巢得了p,唐僖宗是躺赢狗!】
【果然,对起义军来说最好的计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看似简单,但真就没几个义军能做到……而能做到的那两个都成了最后的赢家。】
【有些是看不清局势膨胀了,有些是御人能力有限,被属下强行架上去的。】
【楼上的,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黄巢:我拿剑砍三天,砍不完长安一条街;大臣笔一划,黄河两岸就尸横遍野。到底谁更轻松呢?】
【……】
古人看到这,尽皆默然。
虽然黄巢残暴不仁,杀人如麻。
可到底是替底层百姓,发出了强有力的一声怒吼。
从此让那些官员在为非作歹时。
始终能有个忌惮的隐形心理。
让世家大族,不敢轻易小觑寒门子弟。
这就是,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长吐一口浊气。
“那些后世评论看得相当透彻啊,暗中积蓄实力,大力发展才是王道。”
“但你想要发展,别人可不愿意,至少得在多方势力互相周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看得透不代表做得到。”
说到这。
他又暗自笑了笑。
西方有落榜美术生,搅的欧洲翻云覆雨。
华夏也有落榜书生,搅的大唐天翻地覆。
由此可见,一些人虽然没有科举考试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也未尝不是个人才。
旁边。
朱标凝望着上空。
对那句‘大臣笔一划,黄河两岸就尸横遍野’看得更有感触。
朝局之上不就是如此吗?
下层人干得汗流浃背,精疲力尽。
却不如别人轻飘飘一句话来得分量重。
“这才更加说明,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对于国家到底有多重要啊!”
他心中自忖道。
……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看着黄巢的落幕。
心思有些复杂。
对方作为大唐乱贼,制造了无数血腥屠杀,自己本应该敌视他。
但作为一个落榜生,凭着农民起义硬生生打进了长安。
将众多门阀世族斩杀殆尽,彻底在肉体上消除了这传承千年的窠臼制度,李世民又有些钦佩此人。
毕竟这是连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如今却让黄巢做成了。
“如此奇人,倒也算得上一方人物……”
“下旨,以后大唐境内禁止有人叫黄巢这个名字,一旦发现,即刻押进天牢,严刑拷打!”
钦佩归钦佩,但为了大唐江山着想。
李世民还是决定,禁止黄巢这个名字出现在大唐未来。
不管用处有多大,至少能起些效果。
“另外,还有这个科举,叫中书省再次拟定个决议出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朕要重开科举!”
李世民对于科举开始上了心。
毕竟连一个落榜生都能如此凶猛。
华夏还有多少人才,没有被自己收录在朝?
想快速有效的发掘人才,应该也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子了。
“陛下,黄巢反唐毕竟是因为科举,才痛恨朝廷,要不然还是……”
这时。
长孙无忌有些迟疑道。
“不用!”
李世民直接大手一挥。
“黄巢作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科举,而是皇帝昏聩无能。”
“不能因噎废食,科举一法利大于弊,朕得开这个门,让天下人才能走到皇宫,朕才能看见他们。”
“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