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正是他修炼秘籍的大好时机-《港片:我靠炒房揽舒淇》

  “依我看,八成是装的。\" 周远挠挠头,又追问,“可你为什么要这样?”

  “我功力尚未恢复,怕被有心人算计,只能演几天戏。\" 陈默坦然道。

  经过今日之事,他已将周远视为心腹,自然无需隐瞒。

  “唉,也不知怎么了,赵师兄最近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针对你!”周远叹气。

  “很正常,我如今挡了他的路,只要我活着,他就不会安心。\" 陈默语气轻松,似乎毫不在意。

  周远点点头,又问:“大师兄,你的功力何时能恢复?”

  “快了,最多两三个月,只是每日需大量鲜血,你得帮我。\" 陈默直言。

  眼下,他能信任的也只有周远。

  “这……恐怕难办,咱们门派戒杀生,厨房从不沾荤腥。\" 周远为难道。

  陈默明白这对周远来说确实棘手。

  这些修道之人有个通病:可以伤人,却不愿杀生,仿佛牲畜的命比人还金贵。

  看来鲜血的事,只能自己解决。

  他沉吟片刻,又开口:

  “罢了,我自己想办法。

  你替我寻个僻静之地,修炼时不想被打扰。”

  周远思索道:“去映月潭吧!那里人迹罕至,最适合清修。”

  陈默微微颔首,这名字听着耳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他虽是博闻强识之人,但之前并无过目不忘的本事。

  如今继承了这具身体,记忆竟提升数倍,仿佛脑中藏了本书,但凡所见,皆能刻印其中。

  李毅听闻有这样一个地方,觉得甚好。

  午饭后便立即前往青莲池。

  如今他迫切想要练成长生诀,返老还童只是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他厌倦了终日提心吊胆、随时可能被人暗算的日子。

  趁着赵明远受伤,正是他修炼秘籍的大好时机。

  王守仁看出李毅急迫的心情,见他出门便在前引路。

  走到院门前,李毅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眼那些做木工活的工具。

  王守仁会意一笑,转身回去将工具捆好背上,这才跟随李毅离开 ** 观,往讲经台方向去。

  李毅边走边问:

  \"青莲池这名字听着耳熟,可怎么也想不起具 ** 置?\"

  王守仁微微一笑:\"师兄向来记忆超凡,竟也有疏忽之时。\"

  \"不过是比常人记性好些,过目不忘都是谣传罢了。\" 李毅无奈解释。

  他只能如此说才合情理,总不能告诉王守仁自己从未去过青莲池。

  \"师兄太过谦逊。

  您潜心修道,对 ** 秘籍自然过目成诵,这些山水景致未必留心。\" 王守仁恭维道,又说:\"传说青莲池是庄子铸剑淬火所用,池畔草木丰茂、灵气充沛。

  幼时常随师父去池边的栖真亭修行。\"

  李毅点头。

  他曾读过些典籍,知道陈抟真人的修行方式与众不同,主张云游四方、市井炼心,故而天下名胜多有足迹。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王守仁指着前方一座山门道:\"师兄请看,那是讲经台,青莲池就在西南边的山峰上。\"

  李毅抬眼望去,见一处山口,钟鼓楼分立两侧,气势恢宏。

  山门内殿堂隐约可见,还有几个年轻道士在打扫。

  二人未入山门,而是绕行前往西南方向的青莲池。

  正如柳青阳所言,此处果然有一池灵气充沛的清水,四周宁静祥和,绿树成荫。

  最引人注目的是池畔那株古老的果树,粗壮的树干上沟壑纵横,暗红色的汁液从树皮的裂痕中缓缓渗出。

  韩雨辰仔细端详片刻,开口问道:

  \"这是何种树木?\"

  \"听师尊提过,此乃赤血梅,据说与这碧波潭同岁。\" 柳青阳答道。

  \"千年的梅树,莫非已成精怪?\"韩雨辰感叹道。

  \"师尊曾说,当年太虚祖师修建玄冥洞府时,此树曾开花结果,那梅汁殷红如血,入口却有暖意,可惜已是多年前的旧事,我们无缘得见。\" 柳青阳继续解释。

  韩雨辰心中升起一丝遗憾,如同错过那绝代佳人一般。

  他绕着赤血梅转了几圈,突然灵光一现:既然果实汁液如血,那树汁想必亦然。

  想到此处,他毫不犹豫地从柳青阳背后取下柴刀,对着树干就是一刀。

  柳青阳失声惊呼:

  \"掌门师兄,这是为何?\"

  \"莫要惊慌。\" 韩雨辰拾起削落的树皮放入口中咀嚼,顿时渗出大量汁液,味道苦涩中带着微甜,与鲜血极为相似。

  韩雨辰如同咀嚼蜜糖般将那树皮彻底嚼碎,随后步入不远处的水月轩,盘膝而坐,按照玄元长生诀的要诀运转内息!

  待气息平稳后,他右手食指指天,左手食指指地,低喝一声,两道白色雾气从鼻中喷出,环绕头部盘旋凝聚,渐成浓雾遮蔽面容。

  与此同时,全身骨骼发出清脆响声,如珠落玉盘。

  良久,声响渐息,白雾亦渐渐消散,最终被他尽数吸入鼻中。

  双目微启,柳青阳赶忙上前询问:

  \"掌门师兄,您修习的是何 ** ?怎生透着几分古怪?\"

  这是一门修复内力的奇特 ** ,刘枫说明到,据传源自一部古老典籍,修习方法颇为独特,但成效显着且无害身体。

  他内心暗喜,种种迹象证明试验成功了,赤松汁确实能够替代血液使用。

  自那日起,刘枫决定留在飞云潭潜修,暂不返回青云观。

  周明远自然明白他的用意,独自回观中打点,并吩咐附近留守的 ** 每日将饭菜送至飞云潭。

  刘枫来时已备齐木工用具,就地取材在林中伐木搭建了两间简易木屋作为临时居所。

  《长春诀》只需每日修习一次,耗时不多,因此刘枫有充足时间在四周布置陷阱机关。

  一是防范山中猛兽,二是防备赵元清。

  周明远先前已传回消息,赵元清虽遭重创但未伤及根本,不出月余便会恢复,到时必定再度生事。

  从上次袭扰事件中,刘枫吸取了教训,先前制作的机关威力不足,不仅让敌人逃脱,连赵元清也未受致命伤。

  因此这次他特意提升了机关的 ** 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枫依旧按口诀每日修习《长春诀》。

  这门 ** 修习时身体毫无变化,即便绝顶高手修炼期间也会内力全失,成败只能在一月之后见分晓……

  赵元清卧床调养二十余日,伤势已好了大半。

  这日清晨,他照例去向师父玄真子请安。

  玄真子见他气色尚可,和蔼地说道:

  “元清,你伤未痊愈,应在房中休养,不必急着来问安。”

  “ ** 已无大碍。\" 赵元清恭敬回答,数十年来在师尊面前,他始终保持着这份谦逊。

  玄真子点点头,见赵元清仍跪地不起,疑惑道:

  “还有何事?”

  “师父, ** 有一事,不知该不该禀明?”赵元清试探着问。

  “你我师徒二十余载,有何不能直言?”玄真子坦然回应。

  近日教中众人都在议论师尊偏袒尹师兄,认为此事有损师门威严。\" 张清远面带忧色地说道。

  \"此话怎讲?\"王重阳皱眉询问。

  \"尹师兄犯下门规,玷污林姑娘,师尊迟迟未按规矩处置,已引起非议。

  若日后其他师叔门下 ** 也触犯规矩,恐怕师尊难以服众。\" 张清远言辞恳切。

  \"原来是此事。

  你赵师叔不是说过吗?志平神志尚未清醒,如此下去即便不罚他也形同废人。\" 王重阳说到此处长叹一声,又道:\"志平天资聪颖,自幼被誉为道门奇才,为师本指望他光大全真派,不料误入歧途,落得这般境地!\"

  张清远眼中闪过一丝嫉恨,稍作迟疑后继续道:\"依 ** 愚见,师兄未必真痴,或许是为躲避责罚。

  他如今已搬至落雁峰修行。\"

  听闻落雁峰三字,王重阳目光一凝,看向张清远问道:\"你近日在房中养伤,怎会对志平的动向如此清楚?\"

  张清远自知失言,连忙解释:\" ** 担心那慕容复加害师兄,便派了几位师弟暗中保护。\"

  \"难得你如此顾念同门之情。

  既然你说志平在落雁峰修行,我们便去看看。\" 王重阳意味深长地说罢,起身出门。

  张清远恭敬跟随,又恢复了以往谦逊的模样,临行时却悄悄对守门的师兄弟使了个眼色,示意众人同行,显然是怕王重阳偏袒尹志平,特意带人作证……

  陈道明继承了周伯通随性豁达的性情,纵使身在荒山野岭也乐得自在。

  近来他对宋青书的木工器具颇感兴趣,闲来便学着制作些日常用具。

  这 ** 特意挑了块干木料,动手做起桌椅来。

  林渊的注意力几乎全被那株古树吸引,他担心剥取太多树皮会导致古树枯死,因此常从碧波潭中打水浇灌,然而浇完水后依旧继续剥皮,毕竟这树皮是他修炼不可或缺之物!

  云清子来到碧波潭时,楚明远正在草屋前修整木板,见到他们便起身行礼。

  云清子问:

  “你师兄呢?”

  楚明远伸手指向古树,众人顺势望去。

  此时林渊听见动静转过头,正咀嚼着一块树皮,嘴角和下巴沾满暗红的汁液,宛如刚啖食过生血的邪魔。

  云清子当即看向赵元泰问:

  “你师兄便是如此修行的?”

  “这……这……”赵元泰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