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诸役砺锋铸威名-《砥砺修仙传》

  血妖之乱平定后,凌霄宗的名字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辰,在天界版图上愈发耀眼。

  任务榜前的云锣,开始频繁为凌霄宗而鸣 —— 从西极腐灵脉的净化,到北境风啸寨的救援,再到与老牌势力天衍宗联手镇压骨妖潮,每一次任务,都让凌霄宗的声望多添一分厚重,让 “守正护道” 的旗帜,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西极的 “腐灵脉” 危机,是血妖之乱后凌霄宗接下的首个硬骨头。

  这条贯穿西极三城的灵脉,因百年前的一场邪修大战,被 “腐心蛊” 污染,灵脉中的灵力化作墨绿色的毒雾,不仅让周边草木枯死,更让靠近的修士灵力紊乱,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经脉尽断。

  此前三位净化大师尝试清理,均被毒雾反噬,其中一位甚至落下终身残疾。

  冰澜与清瑶带着陈默、林小婉及二十名精锐弟子抵达时,腐灵脉的入口已被毒雾笼罩得密不透风,岩壁上流淌着黏稠的墨绿黏液,空气中的腐臭与腥甜交织,呛得人忍不住咳嗽。

  “腐心蛊的核心藏在灵脉最深处,普通净化术只能暂时压制,无法根除。”

  玄水道人通过传讯符远程指导,“需用‘冰火同源阵’,以冰寒冻结蛊虫活动,用星力灼烧蛊核,再辅以清心草炼制的丹药,护住修士心脉。”

  陈默立刻铺开阵盘,指尖的灵力在地面画出复杂的阵纹 —— 这是他结合研学部古籍与阵老指点改良的新阵,比传统冰火阵的能耗低四成,且能自动吸附毒雾。

  “林师姐,麻烦你将清心丹分发给大家,每隔半个时辰服用一粒。”

  陈默的声音虽仍有些轻,却多了几分沉稳,他不再是试炼中那个紧张到画错阵的少年,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阵法师。

  林小婉捧着药瓶,仔细为每位弟子递上丹药,还不忘叮嘱:“若感觉心口发闷,立刻后退,我会用星力帮你疏导。”

  她的药篓里不仅有清心丹,还有提前熬制的解毒汤,是用青岚谷新送的冰心草与黑石矿脉的温泉水熬制,能中和毒雾的腐蚀性。

  冰澜的冰刃率先刺入毒雾,寒气顺着灵脉蔓延,墨绿毒雾遇到寒气,瞬间凝成细小的冰晶,簌簌落在地上。

  清瑶的碎星弓射出星芒,星芒穿透冰晶,在灵脉深处炸开,照亮了藏在岩壁后的腐心蛊核 —— 那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墨绿色肉瘤,表面爬满细小的蛊虫,正不断分泌毒雾。

  “陈默,启动阵法!”

  冰澜的声音穿透灵脉,陈默立刻注入灵力,冰火阵的光芒在灵脉中亮起,冰纹与星纹交织成一张巨网,将蛊核牢牢困住。

  被困的蛊虫疯狂挣扎,毒雾喷发得更剧烈,却被阵法牢牢锁在网内,无法扩散。

  “弟子们,用星力与寒气配合阵法!”

  清瑶的碎星弓再次搭箭,星芒与冰刃的寒气融合,形成一道金蓝双色的光箭,“对准蛊核的中心,一击必中!”

  二十名弟子同时催动灵力,星芒与寒气如潮水般涌入阵法,光箭在阵中不断凝聚,最终化作一道丈许粗的光柱,狠狠撞向蛊核。

  “咔嚓” 一声脆响,蛊核裂开一道缝隙,墨绿色的汁液顺着缝隙流出,却在接触到冰火阵时,瞬间被净化成无害的水汽。

  三个时辰后,腐灵脉的毒雾彻底消散,原本枯死的灵草重新抽出嫩芽,岩壁上的黏液也化作清水,顺着灵脉流淌,滋养着周边的土地。

  西极三城的城主带着百姓赶来,手中捧着装满灵石与灵药的礼盒,却被冰澜婉拒:“我们净化灵脉,是为守护天界根基,不是为了回报。”

  百姓们却不肯罢休,连夜在灵脉入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凌霄护脉,泽被西极” 八个大字,碑文中详细记载了凌霄宗净化灵脉的经过,每个字都透着感激。此后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百姓带着鲜花与灵果来石碑前祭拜,将凌霄宗弟子视作守护灵脉的神明。

  北境风啸寨的救援任务,则让凌霄宗的声望在中立势力中彻底扎根。

  风啸寨是北境的一个小型势力,以开采冰晶矿为生,因不愿屈服于焚天阁余孽的压榨,被对方围攻了三日三夜,寨墙已被幽冥火灼烧得摇摇欲坠,寨内的修士死伤过半,连寨主风烈都被幽冥火灼伤了右腿,只能靠最后一点灵力支撑防线。

  当林风带领的星卫部小队赶到时,风啸寨的寨门已被焚天阁余孽攻破,十几名黑衣修士挥舞着带火的长刀,朝着寨内的老弱妇孺砍去。

  “放箭!” 林风一声令下,星卫部弟子的流星弓同时射出星芒,星芒如暴雨般落在黑衣修士身上,瞬间放倒了一半敌人。

  “是凌霄宗的仙长!”

  寨内的百姓发出欢呼,风烈忍着伤痛,拄着长刀站起来。

  “多谢仙长救命之恩!”

  林风没有多言,一边指挥弟子抵挡敌人,一边让随行的冰卫部弟子加固寨墙:“风寨主,你带伤患退到后方,这里交给我们!”

  他的流星弓再次搭箭,星芒精准地射中焚天阁余孽首领的肩膀。

  “你们已被包围,若放下武器,可饶你们一命!”

  那首领却冷笑一声,祭出一把黑色的幡旗,幡旗上画着诡异的符文,瞬间召出十几只幽冥鬼爪,朝着林风抓来。

  “小心!” 风烈大喊,却见林风身后的冰卫部弟子突然展开冰盾,寒气冻结了幽冥鬼爪,另一名星卫部弟子趁机射出星芒,将幡旗射穿。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焚天阁余孽要么被斩杀,要么跪地投降。

  林风没有将投降的修士处死,而是按照《凌霄宗规》,将他们关押起来,待日后交给天界主司处置。

  随后,他又让随行的后勤部弟子为风啸寨的伤患疗伤,让研学部的弟子帮忙修复被烧坏的寨墙,甚至留下了几枚净化符箓,以防幽冥火复燃。

  风烈看着忙碌的凌霄宗弟子,眼中满是敬佩:“凌霄宗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从今往后,风啸寨愿以凌霄宗马首是瞻,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北境的其他小型势力听闻此事,也纷纷派人前往凌霄宗,希望能结成同盟 —— 在他们眼中,凌霄宗已不再是一个新兴宗门,而是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正道靠山。

  与天衍宗联手镇压骨妖潮,则让凌霄宗的声望彻底打入天界老牌势力的核心圈。

  天衍宗是天界传承千年的宗门,擅长推演天机与操控傀儡,却在北境骨妖潮中遭遇滑铁卢 —— 骨妖以修士骸骨为食,数量多达上万,且能通过吞噬骸骨不断变强,天衍宗的傀儡防线屡屡被突破,宗主衍尘子无奈之下,只能向凌霄宗发出求援信号。

  冰澜与清瑶亲自带队,带着玄水道人、剑痴及五十名精锐弟子赶到时,天衍宗的防线已岌岌可危。

  密密麻麻的骨妖从地缝中爬出,空洞的眼窝中闪烁着幽绿的鬼火,骨爪踩在地上发出 “咔哒咔哒” 的声响,朝着傀儡防线扑来,不少骨妖的身上还穿着天衍宗弟子的残破衣袍,看得人心头发颤。

  “衍尘子宗主,我们愿以冰火阵为核心,配合贵宗的傀儡,形成双层防线。”

  冰澜的冰刃指向骨妖潮的方向,“玄水道人负责用水系法术护住修士心脉,剑痴长老与贵宗弟子联手斩杀漏网之鱼,如何?”

  衍尘子看着冰澜眼中的坚定,又看了看清瑶手中蓄势待发的碎星弓,点了点头:“凌霄宗的实力,老夫早有耳闻,今日便与贵宗并肩作战!”

  战斗打响的瞬间,陈默布下的冰火阵在防线前亮起,冰纹冻结了骨妖的腿脚,星纹灼烧着它们的骸骨,骨妖潮的推进速度瞬间减缓。

  天衍宗的傀儡趁机上前,手中的长刀挥舞,将被冻结的骨妖砍成碎片。

  剑痴握着断剑,身影如一道闪电,每一次挥剑都能斩杀数只骨妖,他的剑气还带着净化之力,能彻底摧毁骨妖的骸骨,防止它们重组。

  清瑶的碎星弓则瞄准骨妖潮深处的 “骨妖王”—— 那是一只由上古修士骸骨形成的巨型骨妖,身高三丈,手中握着一把生锈的巨斧,每一次挥舞都能劈开傀儡防线。

  “冰澜,我们去斩了骨妖王!” 清瑶的星芒在弦上凝聚。

  “只要没了首领,骨妖潮就会不攻自破!”

  冰澜点头,冰刃化作一道冰龙,载着他与清瑶朝着骨妖王飞去。

  骨妖王察觉到威胁,巨斧朝着他们劈来,斧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几乎要将空气撕裂。

  清瑶的星芒先一步射出,击中骨妖王的眼窝,暂时失明的骨妖王疯狂挥舞巨斧,却砍了个空。

  冰澜趁机催动守渊符文,冰刃刺入骨妖王的颅骨,寒气顺着骸骨蔓延,将其冻成一座巨大的冰雕。

  “就是现在!”

  清瑶的碎星弓射出最后一道星芒,星芒穿透冰雕,将骨妖王的颅骨彻底击碎。

  随着骨妖王的死亡,骨妖潮果然如潮水般退去,剩下的骨妖要么被斩杀,要么化作骸骨散落一地。

  战后,衍尘子亲自将一枚刻着 “天衍同盟” 的玉佩递给冰澜:“凌霄宗的实力与德行,远超老夫预期。从今往后,天衍宗愿与凌霄宗结为同盟,共享功法与资源,共同守护天界安宁。”

  这是天衍宗千年历史上,首次与新兴宗门结成平等同盟,消息传出,天界震动 —— 连天衍宗都认可的宗门,足以与老牌势力平起平坐。

  此后,凌霄宗的声望如日中天。天界主司不仅再次派人送来表彰文书,还将凌霄宗纳入 “天界正道联盟” 核心成员,允许其参与天界事务的决策;各地百姓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凌霄宗的山门,从 “护民如子” 到 “除邪卫道”,每一面都写满了感恩;

  慕名而来的弟子络绎不绝,宗门规模在半年内扩大了三倍,四部之下还增设了 “外门” 与 “内门”,形成了完善的弟子培养体系。

  甚至连曾经对凌霄宗有所忌惮的势力,也纷纷转变态度。

  赤焰门主动送来火属性矿石,希望能进一步合作;

  青岚谷的灵草产量翻了三倍,却坚持将半数灵草优先供给凌霄宗;

  黑石矿脉的石坤,更是带着矿工们在凌霄宗山门外修建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 “凌霄不倒,正道不亡”。

  当冰澜与清瑶站在九霄台顶端,望着下方忙碌的弟子、前来结盟的势力使者、祭拜石碑的百姓时,心中满是感慨。

  他们想起落星渊星核旁萌生建立宗门的念头,想起初建凌霄宗时的艰难,想起第一次招新时的忐忑,如今,这些都已化作 “凌霄声震九重天” 的辉煌。

  清瑶的碎星弓指向天际,星芒与漫天星辰连成一线:“我们做到了。”

  冰澜的冰刃在掌心凝成一道守护符文,符文与地脉产生共鸣:“不,我们只是刚开始。”

  他知道,焚天阁的威胁仍在,天界的和平还需守护,但此刻,看着身边的长老、弟子,看着拥护他们的百姓与势力,他无比确信 —— 凌霄宗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无数人共同的信念,是天界正道的希望。

  夜风拂过九霄台,吹动了山门处的凌霄旗,旗上的星轨与地脉纹路在月光下闪烁,像一双温柔而坚定的眼睛,注视着这片被守护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