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兄妹终于还是在午饭前赶着骡子到了镐头村。
大伯娘被疼爱了三十年的好儿子当着全村社员的面儿推倒在地,直接就崩溃了,她把气都撒在可怜的骡子身上,给人家屁股都抽肿了。
在公屋门前儿排队磨豆的老梁头听说这事儿着急忙慌的赶来,一看精心伺候的骡子被打的眼泪汪汪,屁股都肿了,当即撸起袖子就要和钱大嫂子拼命。
但凡是个有本事的,也不能拿牲畜出气。
钱大嫂子欺软怕硬,一看老梁头动真格的,立刻软了,一句硬话也不敢说,老老实实跟在赶着骡子的老梁头身后,回去商量赔偿的事。
“要不说家和万事兴呢,这么一闹丢人不说还破财,图啥呀?”于老太精神头还是那样好,嘴皮子溜的很,叨叨起家长里短来眼睛里都是精光。
她腿脚不好已经好些年了,平时最多就能绕着炕走两步,外头的事情都是家里人说给她听的,左右不过村里这一亩三分地的热闹,难得有新鲜事可乐呵。
听说大溪沟村要做豆腐,兄妹俩今天来要借碾子也借人,老太太恨不得他们把自己一起拉走,换个地方听热闹去。
活到这个年纪,脸面啥的老太太早不在意了,如今就一点儿,开心最重要!
家里人都在地里,等人回来的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吩咐孙媳妇割一块过年吃的腊肉煮了中午招待两个孩子,老太太乐呵呵的将秦小妹拉到身边坐下,不知道打哪儿掏出块糖来给她吃。
“姥姥年纪大了,见一面儿少一面儿,以后可得常来啊,没啥事儿来陪姥姥说说话也行呐~姥都快憋死了····”说起来莫名还有些委屈。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上了一定的年纪,解决了吃喝问题,就盼着有人陪,有人说话,渴望关爱,跟孩子是一样的。
别人或许不懂,可秦小妹上辈子却也算是个空巢老人,自然理解老太太的苦。
“说起来,新屋落成以后姥姥还没来家看过呢。”秦小妹这话一说出口,于老太眼睛就亮了。
果然是个贴心的孙女儿,她紧接着道:“正好今天赶了板车来,不如姥姥和咱们一块儿回去住几天吧?”
眼见老太太意动,只是还有点儿犹豫,估计是怕给孩子们添麻烦,秦小妹又补充道:“家里屋子可亮堂了,有猫有狗,邻居也都是有意思的人,都和气着呢。”
别人不好说,王大娘应该很能和老太太说到一块儿去,都好看热闹。
“真的?那·····”于老太一脸向往,人还在炕上坐着,心早飞到大溪沟村去了,只是嘴上还硬着:“那啥····不会耽误你们办正事儿吧?我这腿脚也不行,炕吃炕拉的····。”
钱大娘在家里的时候是老姑娘,很受宠爱,结婚以后过日子但凡遇到难处,娘家也是出钱又出力,因此她和娘家关系很好。
要说谁最盼着老娘能来家里小住几天,那指定是她了。
至于老太太担心的腿脚不便的问题,那都不是事儿,钱大娘巴不得能有机会伺候母亲呢。
就这么说定了,钱庆春立马抱起炕上的棉被去铺板车,秦小妹则在老太太的指挥下帮她收拾换洗的衣裳。
“这下好了,姥姥来家玩儿,娘指定高兴的不知咋好呢!”秦小妹笑咪咪的,比于老太这个即将出去放风的老人家还欣慰,让人倍感贴心。
明天家里肯定要打牙祭,吃大餐,说不得住在公社的陈媛和孩子们也得回来。
一家人难得团聚,钱庆春兄妹的喜悦一点儿不掺假。
匆匆忙忙赶回来的几个舅舅知道老娘也要上小妹家去住几天,起先是反对的。
毕竟人年纪大了,最经不起折腾,上下一挪动,万一有个好歹儿多可惜?
可架不住老太太撒泼打滚一定要去。
继续这么躺在炕上消磨时光实在折磨人,就是长命百岁她也不稀罕!
“五年前我就想出去走一走,放放风了,就是死路上也不怪任何人,那是含笑九泉!”
这话一说,谁还能忤逆?
没办法,儿子媳妇儿凑一堆儿一合计,干脆留下孩子们在家里侍弄田地、打理家务,其余的人全跟着老太太去大溪沟村。
一来可以搭把手照顾老人;二来多出力、多做豆腐、多挣钱,也能贴补家用。
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于老大语气中多是对大溪沟村社员的羡慕。
“还是你们村有福~摊上个敢想敢干的大队长,说做豆腐,第二天就能接到订单!
不像咱们镐头村,一开始说种木耳,结果没人收!又说挖池子养鱼,选址打了好几架,到现在啥也没搞起来。
光看着旁的大队找路子挣钱了,心里着急也没法儿啊~”
说起来就心累。
作为在大队上有一定话语权的老于家当代第一人,于老大这些日子被村里的破烂事搞得身心俱疲,脸也跟苦瓜似的,好久没伸展过了。
老话讲泥巴人还有三分火气呢,纵然他有和李祖富大队长一样的胸襟,愿意领着大家伙儿发家致富,可也得有人承他的情啊~
越想越气,于老大索性撂挑子,不管了!
这家里也十好几口人呢,尤其老娘年纪大了,可等不了子孙后代徐徐图之。
镐头村爱咋闹咋闹吧,他上大溪沟村挣钱去!
能有工可做是好事,不过有些话还是得问明白。
“虽说是家庭作坊,凭实力和技术多做多挣钱,可咱们到底不是大溪沟村人,贸然跑去帮忙,你们村里人不会挑理吧?”
于老大不愧是老大,在家中众人都还沉浸在能挣钱的喜悦中时,他的考量很明显要长远一些。
好在这一点李祖富队长开会的时候就讲到过,不用担心。
“这不是咱家仨老爷们儿都被豆腐模具绊住了嘛,实在缺人手,社员们都盼着能早点收到模具早点开工挣钱,不介意我们喊人帮忙。”秦小妹如实道。
“当然啦,这毕竟是属于大队的生意,肯定优先收村里的豆腐,挑挑拣拣,不够才收咱们的,相当于是兜底了。一切以厂子食堂订单为主,不能误事儿。”
“这是肯定的,反正离得近,大不了用不着咱们了再回来种地呗~”于老大这人想得开,主打就是一个不强求机会,也不放过机会,是个人才。
喜欢重回七零,不做弃妇
大伯娘被疼爱了三十年的好儿子当着全村社员的面儿推倒在地,直接就崩溃了,她把气都撒在可怜的骡子身上,给人家屁股都抽肿了。
在公屋门前儿排队磨豆的老梁头听说这事儿着急忙慌的赶来,一看精心伺候的骡子被打的眼泪汪汪,屁股都肿了,当即撸起袖子就要和钱大嫂子拼命。
但凡是个有本事的,也不能拿牲畜出气。
钱大嫂子欺软怕硬,一看老梁头动真格的,立刻软了,一句硬话也不敢说,老老实实跟在赶着骡子的老梁头身后,回去商量赔偿的事。
“要不说家和万事兴呢,这么一闹丢人不说还破财,图啥呀?”于老太精神头还是那样好,嘴皮子溜的很,叨叨起家长里短来眼睛里都是精光。
她腿脚不好已经好些年了,平时最多就能绕着炕走两步,外头的事情都是家里人说给她听的,左右不过村里这一亩三分地的热闹,难得有新鲜事可乐呵。
听说大溪沟村要做豆腐,兄妹俩今天来要借碾子也借人,老太太恨不得他们把自己一起拉走,换个地方听热闹去。
活到这个年纪,脸面啥的老太太早不在意了,如今就一点儿,开心最重要!
家里人都在地里,等人回来的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吩咐孙媳妇割一块过年吃的腊肉煮了中午招待两个孩子,老太太乐呵呵的将秦小妹拉到身边坐下,不知道打哪儿掏出块糖来给她吃。
“姥姥年纪大了,见一面儿少一面儿,以后可得常来啊,没啥事儿来陪姥姥说说话也行呐~姥都快憋死了····”说起来莫名还有些委屈。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上了一定的年纪,解决了吃喝问题,就盼着有人陪,有人说话,渴望关爱,跟孩子是一样的。
别人或许不懂,可秦小妹上辈子却也算是个空巢老人,自然理解老太太的苦。
“说起来,新屋落成以后姥姥还没来家看过呢。”秦小妹这话一说出口,于老太眼睛就亮了。
果然是个贴心的孙女儿,她紧接着道:“正好今天赶了板车来,不如姥姥和咱们一块儿回去住几天吧?”
眼见老太太意动,只是还有点儿犹豫,估计是怕给孩子们添麻烦,秦小妹又补充道:“家里屋子可亮堂了,有猫有狗,邻居也都是有意思的人,都和气着呢。”
别人不好说,王大娘应该很能和老太太说到一块儿去,都好看热闹。
“真的?那·····”于老太一脸向往,人还在炕上坐着,心早飞到大溪沟村去了,只是嘴上还硬着:“那啥····不会耽误你们办正事儿吧?我这腿脚也不行,炕吃炕拉的····。”
钱大娘在家里的时候是老姑娘,很受宠爱,结婚以后过日子但凡遇到难处,娘家也是出钱又出力,因此她和娘家关系很好。
要说谁最盼着老娘能来家里小住几天,那指定是她了。
至于老太太担心的腿脚不便的问题,那都不是事儿,钱大娘巴不得能有机会伺候母亲呢。
就这么说定了,钱庆春立马抱起炕上的棉被去铺板车,秦小妹则在老太太的指挥下帮她收拾换洗的衣裳。
“这下好了,姥姥来家玩儿,娘指定高兴的不知咋好呢!”秦小妹笑咪咪的,比于老太这个即将出去放风的老人家还欣慰,让人倍感贴心。
明天家里肯定要打牙祭,吃大餐,说不得住在公社的陈媛和孩子们也得回来。
一家人难得团聚,钱庆春兄妹的喜悦一点儿不掺假。
匆匆忙忙赶回来的几个舅舅知道老娘也要上小妹家去住几天,起先是反对的。
毕竟人年纪大了,最经不起折腾,上下一挪动,万一有个好歹儿多可惜?
可架不住老太太撒泼打滚一定要去。
继续这么躺在炕上消磨时光实在折磨人,就是长命百岁她也不稀罕!
“五年前我就想出去走一走,放放风了,就是死路上也不怪任何人,那是含笑九泉!”
这话一说,谁还能忤逆?
没办法,儿子媳妇儿凑一堆儿一合计,干脆留下孩子们在家里侍弄田地、打理家务,其余的人全跟着老太太去大溪沟村。
一来可以搭把手照顾老人;二来多出力、多做豆腐、多挣钱,也能贴补家用。
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于老大语气中多是对大溪沟村社员的羡慕。
“还是你们村有福~摊上个敢想敢干的大队长,说做豆腐,第二天就能接到订单!
不像咱们镐头村,一开始说种木耳,结果没人收!又说挖池子养鱼,选址打了好几架,到现在啥也没搞起来。
光看着旁的大队找路子挣钱了,心里着急也没法儿啊~”
说起来就心累。
作为在大队上有一定话语权的老于家当代第一人,于老大这些日子被村里的破烂事搞得身心俱疲,脸也跟苦瓜似的,好久没伸展过了。
老话讲泥巴人还有三分火气呢,纵然他有和李祖富大队长一样的胸襟,愿意领着大家伙儿发家致富,可也得有人承他的情啊~
越想越气,于老大索性撂挑子,不管了!
这家里也十好几口人呢,尤其老娘年纪大了,可等不了子孙后代徐徐图之。
镐头村爱咋闹咋闹吧,他上大溪沟村挣钱去!
能有工可做是好事,不过有些话还是得问明白。
“虽说是家庭作坊,凭实力和技术多做多挣钱,可咱们到底不是大溪沟村人,贸然跑去帮忙,你们村里人不会挑理吧?”
于老大不愧是老大,在家中众人都还沉浸在能挣钱的喜悦中时,他的考量很明显要长远一些。
好在这一点李祖富队长开会的时候就讲到过,不用担心。
“这不是咱家仨老爷们儿都被豆腐模具绊住了嘛,实在缺人手,社员们都盼着能早点收到模具早点开工挣钱,不介意我们喊人帮忙。”秦小妹如实道。
“当然啦,这毕竟是属于大队的生意,肯定优先收村里的豆腐,挑挑拣拣,不够才收咱们的,相当于是兜底了。一切以厂子食堂订单为主,不能误事儿。”
“这是肯定的,反正离得近,大不了用不着咱们了再回来种地呗~”于老大这人想得开,主打就是一个不强求机会,也不放过机会,是个人才。
喜欢重回七零,不做弃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