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十一年二月初二,汴梁城。
二月二龙抬头,但是昏暗的天空好像将百万人口的煌煌帝都死死压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暗黄之中。
运河浑浊的水面倒映着两岸紧闭的商铺与空荡的码头,唯余漕帮汉子臂缠红巾的身影沉默巡弋,腰间短刀在昏暗中偶尔闪过一道冷光。
街市上,零星的小贩守着摊子,蒸饼、汤面的热气在寒风中扭曲升腾,却驱不散那股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的死寂。
唯有漏泽园粥棚前,比往日更稠的小米粥混着肉末的香气,以及排成长龙的饥民眼中那点茫然的希冀,成了这铅灰色城池里唯一带着暖意的流动。
太学,明伦堂。
窗棂半开,硫磺焦糊气混着墨香涌入。
堂内,数十名青衫学子围聚,案上摊着一张墨迹淋漓的《四海时报》特刊,猩红的标题《何谓社稷?民为邦本!》触目惊心。
“荒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天理!秦王竟敢妄言‘天下为公’?!‘君臣共治’?!此乃动摇国本!悖逆人伦!”一名面容方正、身着簇新襕衫的学子拍案而起,指尖颤抖地戳着报纸,声音因激愤而尖利,“吾辈读圣贤书!当忠君!报国!岂能受此妖言蛊惑!”
“妖言?!”另一名身形瘦削、眉宇间带着书卷气的学子冷笑一声,抓起报纸抖得哗啦作响,“张兄!你看看!这工部账册!白纸黑字!四年!六百万贯!虚报!冒领!挪用!修了蓬莱阁!暖了玉清池!堆了艮岳石!这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民脂!民膏!是边关将士饿着肚子守城!是江南织娘熬瞎了眼!是漕帮汉子冻烂了脚!换来的!”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撕裂般的痛楚,“君若视民如草芥!民为何不能问一句‘天下为公’?!”
“放肆!”那方正学子脸色涨红,“陛下乃天子!代天牧民!自有深意!岂是尔等可以妄议?!秦王刊印此等账册!煽动学子!其心可诛!”
“深意?!”瘦削学子猛地将报纸摔在案上,墨迹飞溅!“深意就是用造火铳大炮的银子!去修暖阁!堆假山?!深意就是让岳帅的背嵬军穿着补丁棉袄!在陇右喝西北风?!张兄!你摸着良心!问问!这就是你读圣贤书要效忠的‘君’?!”
堂内死寂!
只有粗重的喘息声与报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数十名学子面色各异或激愤!或茫然!或羞愧!或眼底深处闪烁着一种被点燃的异样光芒!
圣贤书的金科玉律与报纸上那血淋淋的数字在他们年轻的心中剧烈碰撞!撕扯!
忠君
还是
忠于天下苍生?!
一道无形的裂痕已在这大宋最高学府悄然蔓延!
如同这铅灰色城池上空那道被硫磺烟云遮蔽却终将劈落的
惊雷!
京畿,拱圣军营。
辕门外,哨塔高耸。营内,校场空荡,唯有寒风卷起枯草与尘土。中军大帐,炭火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那股压抑的寒意。
都指挥使王焕,一身半旧的山文甲,枯黑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一枚磨损的“黑鹞”铁牌——那是他三年前从陇右边军轮调入京时,帅府亲发的“退转兵”凭信。凭此牌,他可领二十贯“退转安家银”,回乡置几亩薄田。
“大人!”一名斥候风尘仆仆闯入,单膝跪地,“汴梁城内探报!”
“讲!”王焕猛地抬头,眼中精光一闪。
“城内街市冷清但秩序井然!漕帮巡街!漏泽园施粥比往年更稠!百姓虽惶恐却无骚乱!”斥候声音急促,“工部衙门秦王府由‘黑鹞营’重兵把守!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皇城大内亦由御前班直戒严!双方对峙!但未交兵!”
“太学如何?”王焕声音低沉。
“太学学子争论激烈!有骂秦王谋逆的!也有拿着《四海时报》质问工部亏空去向的!乱但未闹事!”
王焕枯黑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他缓缓拿起那枚冰凉的“黑鹞”铁牌指尖拂过上面那狰狞的踏浪玄龟浮雕
三年前陇右金兵犯边他率一营疲卒死守烽燧堡三日!弹尽粮绝!是帅府急调的“惊雷铳”和“掌心雷”及时运到!才击退金兵!保住一堡百姓!
那批火器的调拨单上就盖着“枢密院同知陈”的朱红大印!
而如今《四海时报》上那触目惊心的亏空数字里就有本该用于打造更多“惊雷铳”的昆仑精铁!被挪去修了艮岳的假山!
“勤王”王焕喉咙里发出一声干涩的低吼如同困兽“勤谁的王?!诛谁的逆?!”
他猛地攥紧铁牌!玄铁边缘深深硌入掌心!
“传令!”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各营严守驻地!无本将手令!擅动一兵一卒者斩!”
“再派精干斥候!盯死云南安南西北三路来兵!每日三报!不得有误!”
“得令!”斥候抱拳!疾退!
王焕枯坐帐中炭火噼啪将他玄甲映照得忽明忽暗如同一尊沉默的礁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帐外铅灰色的天幕下
拱圣军大营数万甲士
静默如林!
弓已上弦!
刀已出鞘!
却引而不发!
只等那决定他们刀锋所向的
惊雷!
劈落!
秦王府,听涛阁。
窗外,铅灰色的硫磺烟云低垂,压着庭院中几株老梅的虬枝。阁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却驱不散那股凝重的气氛。
陈太初玄色常服,端坐紫檀圈椅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温润的玄龟墨玉佩,目光沉静如渊。对面,赵明诚一身半旧的绯色官袍,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与疲惫,捧着茶盏的手微微颤抖。
“元晦”赵明诚声音干涩,带着一丝恳求,“收手吧趁现在还来得及!陛下已震怒!三路大军不日即至!汴梁城百万生灵何辜?!难道真要让这煌煌帝都化为修罗场?!让这大宋江山陷入血海烽烟?!”
陈太初缓缓抬眼目光平静地落在赵明诚那张写满忧惧的脸上
“德甫兄”他声音低沉如同古井深潭“你我相交二十余载可曾见我陈太初为一己之私掀起半分波澜?”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叩击紫檀扶手
“工部亏空六百万贯!挪去修宫苑!此乃民脂民膏!是边军缺衣少食!是匠户骨枯髓干!是流民易子而食!换来的!此账不该查?不该问?不该让天下人知道?!”
“君权无限!视天下为私库!取民财如探囊!此乃蠹国之源!祸乱之根!此弊不该揭?不该破?不该让万民看清?!”
“天下为公!君臣共治!非为我陈太初谋权位!乃为这大宋江山!为亿兆生民!求一条活路!开一条新途!此志不该明?不该言?不该昭告天下?!”
他猛地起身!玄色袍袖在炭火光影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德甫兄!你今日来劝我收手!可曾去劝过紫宸殿那位高踞龙椅的天子?!劝他收起挪用工部军械研发巨款修宫苑的私心?!劝他收起视万民如草芥的傲慢?!劝他收起那‘君权无限’的迷梦?!”
赵明诚浑身剧震!手中茶盏“哐当”落地!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湿他绯红的官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枯瘦的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一片惨白!与眼底深处那翻涌的惊涛骇浪!
“元晦!慎言!慎言啊!”他声音带着哭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乃天理!你如此悖逆是要将自己将陈家将这满城百姓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深渊?!”陈太初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目光如电!直刺赵明诚眼底!“这深渊难道不是他赵桓!不是这无制的君权!亲手挖下的吗?!”
“我陈太初!今日!就站在这深渊边缘!”他枯瘦的手指猛地指向窗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宫阙!“用这《四海论》!用这墨字!如刀!点燃焚天烈焰!”
“要么烧尽这腐朽!照亮新天!”
“要么便让我与这煌煌汴梁!一同葬身火海!化为灰烬!”
“绝无第三条路!”
死寂!
炭火噼啪作响!
茶香混合着瓷器碎裂的气息弥漫
赵明诚瘫坐在椅中枯瘦的身躯剧烈颤抖!如同秋风中最后一片枯叶!
他看着眼前这道玄色身影那平静面容下燃烧着焚天烈焰的眼睛!
他终于明白!
眼前这个人早已不是当年汴河码头那个驾着破船与他论诗品茗的陈元晦!
他是秦王!
是手握四海风云!胸藏焚天烈焰!
要将这旧天!旧地!旧山河!
连同自己!一同焚毁!再重铸!的!
陈--太--初--
东宫,演武场。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硫磺烟云翻滚。
空旷的场地上,太子赵谌一身明黄箭袖,手持雕弓,却心不在焉。
箭矢歪斜地钉在十步外的草靶边缘,尾羽兀自颤抖。
“殿下心不静。”陈忠和一身青绿东宫属官常服,垂手侍立一旁,声音低沉。
赵谌放下弓,年轻的脸庞上满是烦躁与迷茫,他猛地转身,盯着陈忠和:“静?!如何静?!忠和!你告诉孤!如何静?!”
他枯瘦的手指指向宫墙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天空,“你父王!在工部!刊印那《四海论》!指着父皇的鼻子骂‘君权无限’!‘天下为公’!这是要掀了我赵家的江山!你让孤如何静?!”
陈忠和垂眸沉默良久才缓缓抬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殿下可曾读过《四海时报》上那工部亏空明细?”
“读?!”赵谌冷笑,“孤需要读?!那是乱臣贼子的污蔑!是动摇国本的妖言!”
“污蔑?”陈忠和眼底深处掠过一丝痛楚“殿下靖康七年工部拨付‘飞天神鸢’龙骨秘材银五十万贯!库房无实收!无匠作坊工单!但同年艮岳‘栖凤台’新堆太湖奇石一座!耗银四十八万贯!此事东宫詹事府采买档里有记录!殿下若不信可调阅!”
赵谌浑身剧震!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瞬间煞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你胡说!”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不敢胡说!”陈忠和猛地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臣父刊印账册!非为谋逆!乃为让这天下人!让殿下!让后世!都看清楚!看清楚这大宋的根基!是如何被挪去修宫苑!堆假山!看清楚这‘君权无限’的恶果!看清楚为何边军缺饷!为何流民遍地!为何这汴梁城上空永远飘着这硫磺焦糊的死气!”
他抬起头年轻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殿下!您是储君!是大宋未来的天子!您难道真想继承一个被蛀空根基!被万民唾骂!被四海鄙夷的江山吗?!”
“您难道真想让史书上记载!靖康天子父子皆为挪用工部军械研发巨款修宫苑的昏君吗?!”
“住口!”赵谌猛地抓起地上的雕弓!狠狠摔在地上!弓身断裂!发出刺耳的声响!他枯瘦的身躯剧烈颤抖!赤红的双眼死死瞪着陈忠和!如同瞪着一个陌生人!
“滚!给孤滚出去!”
陈忠和缓缓起身深深一揖转身默默退出演武场
铅灰色的天光将他青绿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孤寂而决绝!
赵谌枯立场中寒风卷起他明黄的箭袖猎猎作响
他低头看着地上那断裂的雕弓
又抬头望向宫墙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铅灰色天空
父皇的震怒
秦王的焚天烈焰
陈忠和那字字如刀的诘问
如同三条狰狞的绞索!
死死勒在他年轻的脖颈上!勒得他喘不过气!
硫磺烟云低垂翻滚,将东宫连同这位大宋储君一同,拖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暗黄!与无声的惊雷!
十日!
汴梁在死寂中积蓄着焚天的熔岩!只待三路铁骑踏破城门!惊雷!劈落!
喜欢宋朝的脊梁
二月二龙抬头,但是昏暗的天空好像将百万人口的煌煌帝都死死压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暗黄之中。
运河浑浊的水面倒映着两岸紧闭的商铺与空荡的码头,唯余漕帮汉子臂缠红巾的身影沉默巡弋,腰间短刀在昏暗中偶尔闪过一道冷光。
街市上,零星的小贩守着摊子,蒸饼、汤面的热气在寒风中扭曲升腾,却驱不散那股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的死寂。
唯有漏泽园粥棚前,比往日更稠的小米粥混着肉末的香气,以及排成长龙的饥民眼中那点茫然的希冀,成了这铅灰色城池里唯一带着暖意的流动。
太学,明伦堂。
窗棂半开,硫磺焦糊气混着墨香涌入。
堂内,数十名青衫学子围聚,案上摊着一张墨迹淋漓的《四海时报》特刊,猩红的标题《何谓社稷?民为邦本!》触目惊心。
“荒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天理!秦王竟敢妄言‘天下为公’?!‘君臣共治’?!此乃动摇国本!悖逆人伦!”一名面容方正、身着簇新襕衫的学子拍案而起,指尖颤抖地戳着报纸,声音因激愤而尖利,“吾辈读圣贤书!当忠君!报国!岂能受此妖言蛊惑!”
“妖言?!”另一名身形瘦削、眉宇间带着书卷气的学子冷笑一声,抓起报纸抖得哗啦作响,“张兄!你看看!这工部账册!白纸黑字!四年!六百万贯!虚报!冒领!挪用!修了蓬莱阁!暖了玉清池!堆了艮岳石!这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民脂!民膏!是边关将士饿着肚子守城!是江南织娘熬瞎了眼!是漕帮汉子冻烂了脚!换来的!”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撕裂般的痛楚,“君若视民如草芥!民为何不能问一句‘天下为公’?!”
“放肆!”那方正学子脸色涨红,“陛下乃天子!代天牧民!自有深意!岂是尔等可以妄议?!秦王刊印此等账册!煽动学子!其心可诛!”
“深意?!”瘦削学子猛地将报纸摔在案上,墨迹飞溅!“深意就是用造火铳大炮的银子!去修暖阁!堆假山?!深意就是让岳帅的背嵬军穿着补丁棉袄!在陇右喝西北风?!张兄!你摸着良心!问问!这就是你读圣贤书要效忠的‘君’?!”
堂内死寂!
只有粗重的喘息声与报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数十名学子面色各异或激愤!或茫然!或羞愧!或眼底深处闪烁着一种被点燃的异样光芒!
圣贤书的金科玉律与报纸上那血淋淋的数字在他们年轻的心中剧烈碰撞!撕扯!
忠君
还是
忠于天下苍生?!
一道无形的裂痕已在这大宋最高学府悄然蔓延!
如同这铅灰色城池上空那道被硫磺烟云遮蔽却终将劈落的
惊雷!
京畿,拱圣军营。
辕门外,哨塔高耸。营内,校场空荡,唯有寒风卷起枯草与尘土。中军大帐,炭火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那股压抑的寒意。
都指挥使王焕,一身半旧的山文甲,枯黑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一枚磨损的“黑鹞”铁牌——那是他三年前从陇右边军轮调入京时,帅府亲发的“退转兵”凭信。凭此牌,他可领二十贯“退转安家银”,回乡置几亩薄田。
“大人!”一名斥候风尘仆仆闯入,单膝跪地,“汴梁城内探报!”
“讲!”王焕猛地抬头,眼中精光一闪。
“城内街市冷清但秩序井然!漕帮巡街!漏泽园施粥比往年更稠!百姓虽惶恐却无骚乱!”斥候声音急促,“工部衙门秦王府由‘黑鹞营’重兵把守!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皇城大内亦由御前班直戒严!双方对峙!但未交兵!”
“太学如何?”王焕声音低沉。
“太学学子争论激烈!有骂秦王谋逆的!也有拿着《四海时报》质问工部亏空去向的!乱但未闹事!”
王焕枯黑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他缓缓拿起那枚冰凉的“黑鹞”铁牌指尖拂过上面那狰狞的踏浪玄龟浮雕
三年前陇右金兵犯边他率一营疲卒死守烽燧堡三日!弹尽粮绝!是帅府急调的“惊雷铳”和“掌心雷”及时运到!才击退金兵!保住一堡百姓!
那批火器的调拨单上就盖着“枢密院同知陈”的朱红大印!
而如今《四海时报》上那触目惊心的亏空数字里就有本该用于打造更多“惊雷铳”的昆仑精铁!被挪去修了艮岳的假山!
“勤王”王焕喉咙里发出一声干涩的低吼如同困兽“勤谁的王?!诛谁的逆?!”
他猛地攥紧铁牌!玄铁边缘深深硌入掌心!
“传令!”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各营严守驻地!无本将手令!擅动一兵一卒者斩!”
“再派精干斥候!盯死云南安南西北三路来兵!每日三报!不得有误!”
“得令!”斥候抱拳!疾退!
王焕枯坐帐中炭火噼啪将他玄甲映照得忽明忽暗如同一尊沉默的礁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帐外铅灰色的天幕下
拱圣军大营数万甲士
静默如林!
弓已上弦!
刀已出鞘!
却引而不发!
只等那决定他们刀锋所向的
惊雷!
劈落!
秦王府,听涛阁。
窗外,铅灰色的硫磺烟云低垂,压着庭院中几株老梅的虬枝。阁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却驱不散那股凝重的气氛。
陈太初玄色常服,端坐紫檀圈椅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温润的玄龟墨玉佩,目光沉静如渊。对面,赵明诚一身半旧的绯色官袍,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与疲惫,捧着茶盏的手微微颤抖。
“元晦”赵明诚声音干涩,带着一丝恳求,“收手吧趁现在还来得及!陛下已震怒!三路大军不日即至!汴梁城百万生灵何辜?!难道真要让这煌煌帝都化为修罗场?!让这大宋江山陷入血海烽烟?!”
陈太初缓缓抬眼目光平静地落在赵明诚那张写满忧惧的脸上
“德甫兄”他声音低沉如同古井深潭“你我相交二十余载可曾见我陈太初为一己之私掀起半分波澜?”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叩击紫檀扶手
“工部亏空六百万贯!挪去修宫苑!此乃民脂民膏!是边军缺衣少食!是匠户骨枯髓干!是流民易子而食!换来的!此账不该查?不该问?不该让天下人知道?!”
“君权无限!视天下为私库!取民财如探囊!此乃蠹国之源!祸乱之根!此弊不该揭?不该破?不该让万民看清?!”
“天下为公!君臣共治!非为我陈太初谋权位!乃为这大宋江山!为亿兆生民!求一条活路!开一条新途!此志不该明?不该言?不该昭告天下?!”
他猛地起身!玄色袍袖在炭火光影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德甫兄!你今日来劝我收手!可曾去劝过紫宸殿那位高踞龙椅的天子?!劝他收起挪用工部军械研发巨款修宫苑的私心?!劝他收起视万民如草芥的傲慢?!劝他收起那‘君权无限’的迷梦?!”
赵明诚浑身剧震!手中茶盏“哐当”落地!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湿他绯红的官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枯瘦的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一片惨白!与眼底深处那翻涌的惊涛骇浪!
“元晦!慎言!慎言啊!”他声音带着哭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乃天理!你如此悖逆是要将自己将陈家将这满城百姓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深渊?!”陈太初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目光如电!直刺赵明诚眼底!“这深渊难道不是他赵桓!不是这无制的君权!亲手挖下的吗?!”
“我陈太初!今日!就站在这深渊边缘!”他枯瘦的手指猛地指向窗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宫阙!“用这《四海论》!用这墨字!如刀!点燃焚天烈焰!”
“要么烧尽这腐朽!照亮新天!”
“要么便让我与这煌煌汴梁!一同葬身火海!化为灰烬!”
“绝无第三条路!”
死寂!
炭火噼啪作响!
茶香混合着瓷器碎裂的气息弥漫
赵明诚瘫坐在椅中枯瘦的身躯剧烈颤抖!如同秋风中最后一片枯叶!
他看着眼前这道玄色身影那平静面容下燃烧着焚天烈焰的眼睛!
他终于明白!
眼前这个人早已不是当年汴河码头那个驾着破船与他论诗品茗的陈元晦!
他是秦王!
是手握四海风云!胸藏焚天烈焰!
要将这旧天!旧地!旧山河!
连同自己!一同焚毁!再重铸!的!
陈--太--初--
东宫,演武场。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硫磺烟云翻滚。
空旷的场地上,太子赵谌一身明黄箭袖,手持雕弓,却心不在焉。
箭矢歪斜地钉在十步外的草靶边缘,尾羽兀自颤抖。
“殿下心不静。”陈忠和一身青绿东宫属官常服,垂手侍立一旁,声音低沉。
赵谌放下弓,年轻的脸庞上满是烦躁与迷茫,他猛地转身,盯着陈忠和:“静?!如何静?!忠和!你告诉孤!如何静?!”
他枯瘦的手指指向宫墙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天空,“你父王!在工部!刊印那《四海论》!指着父皇的鼻子骂‘君权无限’!‘天下为公’!这是要掀了我赵家的江山!你让孤如何静?!”
陈忠和垂眸沉默良久才缓缓抬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殿下可曾读过《四海时报》上那工部亏空明细?”
“读?!”赵谌冷笑,“孤需要读?!那是乱臣贼子的污蔑!是动摇国本的妖言!”
“污蔑?”陈忠和眼底深处掠过一丝痛楚“殿下靖康七年工部拨付‘飞天神鸢’龙骨秘材银五十万贯!库房无实收!无匠作坊工单!但同年艮岳‘栖凤台’新堆太湖奇石一座!耗银四十八万贯!此事东宫詹事府采买档里有记录!殿下若不信可调阅!”
赵谌浑身剧震!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瞬间煞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你胡说!”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不敢胡说!”陈忠和猛地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臣父刊印账册!非为谋逆!乃为让这天下人!让殿下!让后世!都看清楚!看清楚这大宋的根基!是如何被挪去修宫苑!堆假山!看清楚这‘君权无限’的恶果!看清楚为何边军缺饷!为何流民遍地!为何这汴梁城上空永远飘着这硫磺焦糊的死气!”
他抬起头年轻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殿下!您是储君!是大宋未来的天子!您难道真想继承一个被蛀空根基!被万民唾骂!被四海鄙夷的江山吗?!”
“您难道真想让史书上记载!靖康天子父子皆为挪用工部军械研发巨款修宫苑的昏君吗?!”
“住口!”赵谌猛地抓起地上的雕弓!狠狠摔在地上!弓身断裂!发出刺耳的声响!他枯瘦的身躯剧烈颤抖!赤红的双眼死死瞪着陈忠和!如同瞪着一个陌生人!
“滚!给孤滚出去!”
陈忠和缓缓起身深深一揖转身默默退出演武场
铅灰色的天光将他青绿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孤寂而决绝!
赵谌枯立场中寒风卷起他明黄的箭袖猎猎作响
他低头看着地上那断裂的雕弓
又抬头望向宫墙外那片被硫磺烟云笼罩的铅灰色天空
父皇的震怒
秦王的焚天烈焰
陈忠和那字字如刀的诘问
如同三条狰狞的绞索!
死死勒在他年轻的脖颈上!勒得他喘不过气!
硫磺烟云低垂翻滚,将东宫连同这位大宋储君一同,拖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暗黄!与无声的惊雷!
十日!
汴梁在死寂中积蓄着焚天的熔岩!只待三路铁骑踏破城门!惊雷!劈落!
喜欢宋朝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