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何雨柱从清华毕业时,学校会直接帮他分配工作——像他这样不到二十岁的六级工程师,早已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高级人才,组织上绝不会让这样的天赋白白浪费。若是他有明确的意向,也能跟学校、组织商量,大概率能遵从“就近分配”的原则。
可这待遇仅限六级工程师,若是将来晋升到孙教授这样的三级工程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到了那个级别,便是“国之重器”,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个人意愿得往后靠。不过这代工程师大多没有怨言——在这个人人喊着“奉献”的年代,能为国家做事,吃苦受累都是值得的,也正是靠着这份劲头,他们才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一点点撑起国家的工业底子。
孙教授之所以特意问何雨柱的想法,一来是知道哈工大肯定会来抢人——刘宏伟那眼神里的“惜才”都快藏不住了,哈工大的重工资源确实比清华好,对何雨柱的成长更有利;二来是他私心作祟——何雨柱是他从大一亲手带出来的,无论是天赋还是心性,都让他打心底里喜欢,自然希望这孩子能留在清华。
“之后的发展……”何雨柱指尖轻轻敲着桌沿,语气沉稳,“孙教授,我暂时还没太具体的规划,但有一点很明确——我不想离开四九城。”
他抬眼看向孙教授,眼神里满是笃定:“雨水今年才九岁,虽然有我爸和陈姨照看着,但这些年她一直跟我亲近,我要是去了外地,怕她不适应。而且我爸刚回来没几年,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我也不想再分开。”
这话让孙教授眼底瞬间闪过一抹喜色——他最担心的就是何雨柱被哈工大的资源吸引,如今听到“不离开四九城”,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但他还是忍不住多提醒一句:“柱子,你可得想清楚。哈工大的重型机床试验台、顶尖老技工,都是咱们清华没有的,你去了那边,接触到的项目层级都不一样,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可就难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何雨柱点点头,语气里没有丝毫犹豫,“但我当初考清华,就是想在四九城学本事,为国家做事。现在本事学了些,自然更想留在这儿——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哪儿不一样呢?”
这番话听得孙教授心里暖烘烘的。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忽然觉得比看到何雨柱考满分时更欣慰——有天赋的人不少,但既有天赋又重情义、有格局的,才真正难得。他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郑重:“好!既然你这么决定,我向你保证,就算清华的重工资源不如哈工大,我也会帮你争取最好的平台,绝不让你的天赋被埋没!”
孙教授说这话可不是随口应承。他在机械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手里握着不少人脉——四九城里的几家研究院,他都打过交道,以何雨柱的资历,进去绝无问题。
转眼到了送别的日子。哈工大代表团要返程时,刘宏伟还拉着何雨柱的手不放,再三叮嘱:“何同学,要是将来想通了,随时来哈工大找我!我给你留着试验台的钥匙!”
孙教授在一旁看得好笑,拍了拍刘宏伟的胳膊:“行了老刘,人柱子都定了主意,你就别惦记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多合作项目,你还怕见不着他?”
刘宏伟这才不情不愿地松开手,踏上火车时还不忘回头喊:“何同学,记得给我寄你的论文!”
看着火车缓缓开动,清华的几位教授终于松了口气。“孙老,可算把他们送走了。”机械系的王教授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几天我总怕刘教授突然改口,说要多留几天,再跟柱子聊‘哈工大的优势’。”
孙教授笑着摇头:“你们啊,还是不了解柱子。他要是定了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话虽如此,他心里也没闲着——送走哈工大的人后,他当天就联系了四九城的三家重点机械研究院,把何雨柱的情况一讲,对方都立刻表示“想见面聊聊”。
他没选红星轧钢厂这样的生产型工厂——倒不是轧钢厂不好,只是它终究是二级单位,主要负责生产制造,接触不到最核心的研发项目。以何雨柱的水平,去轧钢厂实在是“大材小用”。更何况,何雨柱如今的资历,就算空降到轧钢厂当技术科主任,都算屈才了。
时间一晃到了1955年四月。何雨柱通过六级工程师考核后,日子依旧过得规律——每天早上去教室上课,下午泡在实验室打磨车、铆、焊等工种的技能,晚上要么回住处修改论文,要么去李保国或杨佩元家串门,偶尔还会约谢颖琪去北海公园散步。
他即将毕业的事,只告诉了身边亲近的人。这天傍晚,何雨柱合上《重型机床设计手册》,指尖摩挲着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想起许久没查看系统面板,便在心里默念一声。
【姓名:何雨柱】
【厨艺6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7级(\/)】
【提纵术7级(\/)】
【太极元功拳6级(\/)】
【十二形桩5级】
【药理6级(\/)】
【英语6级(\/)】
【俄语6级(\/)】
【国文6级(\/)】
【数学6级(\/)】
【化学6级(\/)】
【物理6级(\/)】
【机械理论6级(\/)】
【车工6级(672\/)】
【铆工6级(784\/)】
【焊工6级(863\/)】
【电工6级(654\/)】
【钳工6级(971\/)】
【锻工6级(661\/)】
【系统空间:1618立方米】
看着面板上的数字,何雨柱心里满是踏实——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无论是语言、数理化,还是机械相关的理论与工种技能,全都是六级水准。系统空间也涨到了1618立方米,早就够用了——就算他这些年没停过囤粮囤物资,也只占了空间的一小角。
最让他满意的是国术方面——桩功和提纵术都突破到了7级,如今他的身法爆发起来,速度能接近音速,而且有太极元功拳打底,完全不用担心身体承受不住。当然,他练这些不是为了打架,而是杨佩元常说的“练一副好身板,才能扛住以后搞研发的苦”。
不过他也清楚,系统的“六级”只是理论和基础技能的达标——换成国内的工程师评级,他或许有四级甚至三级的潜力,但缺乏实打实的项目经验。从五级工程师往上,每升一级都需要牵头完成重大项目,积累足够的资历。想到这儿,何雨柱眼底更亮了——等毕业进了研究院,就能真正接触核心项目,到时候就能把手里的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与此同时,南锣巷90号四合院里,正上演着另一番热闹。
深冬的寒意还没完全褪去,前院的阎埠贵正拿着笤帚扫落叶,嘴里还念叨着“一片叶子都不能浪费,晒干了能引火”。忽然,一阵清脆的车铃声从院外传来,他抬头一瞧,不是何雨柱,而是许大茂——这小子正骑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自行车,昂首挺胸地进了院。
“哟,大茂,买新自行车了?”阎埠贵放下笤帚,眼神立刻黏在了自行车上——他这辈子最缺的就是“体面物件”,对自行车这种“大件”更是格外敏感。
许大茂从车上下来,故意把自行车往阎埠贵面前推了推,语气里的嘚瑟藏都藏不住:“三大爷好眼力!凤凰牌的,刚从供销社提的。”
阎埠贵弯腰摸了摸车把上的钢印,又瞅了瞅车座的皮质包边,心里飞快盘算:“凤凰牌得168块钱,还得要自行车票,你爹舍得给你花这钱?”
“哪儿能让我爹掏钱。”许大茂拍了拍怀里的干蘑菇,语气更得意了,“我这不马上要跟娄子结婚了嘛,以后上班总不能走着去。再说我是轧钢厂的放映员,厂里和娄家都帮着找了票,钱是我自己攒的外快。”
阎埠贵点点头,心里也羡慕——许大茂这小子运气好,放电影的活儿轻松,工资高还能捞外快,现在又娶了娄厂长的闺女,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他正想再问两句,许大茂却摆了摆手:“三大爷,我先回屋了,赶明儿我跟娄子发喜帖,您可一定来啊!”
说着,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往后院走,那模样,活像只刚偷着腥的猫。阎埠贵看着他的背影,又想起何雨柱——这俩都是院里的年轻一辈,许大茂忙着结婚耍体面,何雨柱却在清华考六级工程师,将来的路,怕是差得越来越远了。
他摇了摇头,又拿起笤帚——还是何雨柱靠谱,不像许大茂这么浮躁。等何雨柱毕业分配了工作,说不定还能沾点光呢。
可这待遇仅限六级工程师,若是将来晋升到孙教授这样的三级工程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到了那个级别,便是“国之重器”,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个人意愿得往后靠。不过这代工程师大多没有怨言——在这个人人喊着“奉献”的年代,能为国家做事,吃苦受累都是值得的,也正是靠着这份劲头,他们才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一点点撑起国家的工业底子。
孙教授之所以特意问何雨柱的想法,一来是知道哈工大肯定会来抢人——刘宏伟那眼神里的“惜才”都快藏不住了,哈工大的重工资源确实比清华好,对何雨柱的成长更有利;二来是他私心作祟——何雨柱是他从大一亲手带出来的,无论是天赋还是心性,都让他打心底里喜欢,自然希望这孩子能留在清华。
“之后的发展……”何雨柱指尖轻轻敲着桌沿,语气沉稳,“孙教授,我暂时还没太具体的规划,但有一点很明确——我不想离开四九城。”
他抬眼看向孙教授,眼神里满是笃定:“雨水今年才九岁,虽然有我爸和陈姨照看着,但这些年她一直跟我亲近,我要是去了外地,怕她不适应。而且我爸刚回来没几年,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我也不想再分开。”
这话让孙教授眼底瞬间闪过一抹喜色——他最担心的就是何雨柱被哈工大的资源吸引,如今听到“不离开四九城”,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但他还是忍不住多提醒一句:“柱子,你可得想清楚。哈工大的重型机床试验台、顶尖老技工,都是咱们清华没有的,你去了那边,接触到的项目层级都不一样,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可就难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何雨柱点点头,语气里没有丝毫犹豫,“但我当初考清华,就是想在四九城学本事,为国家做事。现在本事学了些,自然更想留在这儿——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哪儿不一样呢?”
这番话听得孙教授心里暖烘烘的。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忽然觉得比看到何雨柱考满分时更欣慰——有天赋的人不少,但既有天赋又重情义、有格局的,才真正难得。他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郑重:“好!既然你这么决定,我向你保证,就算清华的重工资源不如哈工大,我也会帮你争取最好的平台,绝不让你的天赋被埋没!”
孙教授说这话可不是随口应承。他在机械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手里握着不少人脉——四九城里的几家研究院,他都打过交道,以何雨柱的资历,进去绝无问题。
转眼到了送别的日子。哈工大代表团要返程时,刘宏伟还拉着何雨柱的手不放,再三叮嘱:“何同学,要是将来想通了,随时来哈工大找我!我给你留着试验台的钥匙!”
孙教授在一旁看得好笑,拍了拍刘宏伟的胳膊:“行了老刘,人柱子都定了主意,你就别惦记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多合作项目,你还怕见不着他?”
刘宏伟这才不情不愿地松开手,踏上火车时还不忘回头喊:“何同学,记得给我寄你的论文!”
看着火车缓缓开动,清华的几位教授终于松了口气。“孙老,可算把他们送走了。”机械系的王教授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几天我总怕刘教授突然改口,说要多留几天,再跟柱子聊‘哈工大的优势’。”
孙教授笑着摇头:“你们啊,还是不了解柱子。他要是定了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话虽如此,他心里也没闲着——送走哈工大的人后,他当天就联系了四九城的三家重点机械研究院,把何雨柱的情况一讲,对方都立刻表示“想见面聊聊”。
他没选红星轧钢厂这样的生产型工厂——倒不是轧钢厂不好,只是它终究是二级单位,主要负责生产制造,接触不到最核心的研发项目。以何雨柱的水平,去轧钢厂实在是“大材小用”。更何况,何雨柱如今的资历,就算空降到轧钢厂当技术科主任,都算屈才了。
时间一晃到了1955年四月。何雨柱通过六级工程师考核后,日子依旧过得规律——每天早上去教室上课,下午泡在实验室打磨车、铆、焊等工种的技能,晚上要么回住处修改论文,要么去李保国或杨佩元家串门,偶尔还会约谢颖琪去北海公园散步。
他即将毕业的事,只告诉了身边亲近的人。这天傍晚,何雨柱合上《重型机床设计手册》,指尖摩挲着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想起许久没查看系统面板,便在心里默念一声。
【姓名:何雨柱】
【厨艺6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7级(\/)】
【提纵术7级(\/)】
【太极元功拳6级(\/)】
【十二形桩5级】
【药理6级(\/)】
【英语6级(\/)】
【俄语6级(\/)】
【国文6级(\/)】
【数学6级(\/)】
【化学6级(\/)】
【物理6级(\/)】
【机械理论6级(\/)】
【车工6级(672\/)】
【铆工6级(784\/)】
【焊工6级(863\/)】
【电工6级(654\/)】
【钳工6级(971\/)】
【锻工6级(661\/)】
【系统空间:1618立方米】
看着面板上的数字,何雨柱心里满是踏实——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无论是语言、数理化,还是机械相关的理论与工种技能,全都是六级水准。系统空间也涨到了1618立方米,早就够用了——就算他这些年没停过囤粮囤物资,也只占了空间的一小角。
最让他满意的是国术方面——桩功和提纵术都突破到了7级,如今他的身法爆发起来,速度能接近音速,而且有太极元功拳打底,完全不用担心身体承受不住。当然,他练这些不是为了打架,而是杨佩元常说的“练一副好身板,才能扛住以后搞研发的苦”。
不过他也清楚,系统的“六级”只是理论和基础技能的达标——换成国内的工程师评级,他或许有四级甚至三级的潜力,但缺乏实打实的项目经验。从五级工程师往上,每升一级都需要牵头完成重大项目,积累足够的资历。想到这儿,何雨柱眼底更亮了——等毕业进了研究院,就能真正接触核心项目,到时候就能把手里的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与此同时,南锣巷90号四合院里,正上演着另一番热闹。
深冬的寒意还没完全褪去,前院的阎埠贵正拿着笤帚扫落叶,嘴里还念叨着“一片叶子都不能浪费,晒干了能引火”。忽然,一阵清脆的车铃声从院外传来,他抬头一瞧,不是何雨柱,而是许大茂——这小子正骑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自行车,昂首挺胸地进了院。
“哟,大茂,买新自行车了?”阎埠贵放下笤帚,眼神立刻黏在了自行车上——他这辈子最缺的就是“体面物件”,对自行车这种“大件”更是格外敏感。
许大茂从车上下来,故意把自行车往阎埠贵面前推了推,语气里的嘚瑟藏都藏不住:“三大爷好眼力!凤凰牌的,刚从供销社提的。”
阎埠贵弯腰摸了摸车把上的钢印,又瞅了瞅车座的皮质包边,心里飞快盘算:“凤凰牌得168块钱,还得要自行车票,你爹舍得给你花这钱?”
“哪儿能让我爹掏钱。”许大茂拍了拍怀里的干蘑菇,语气更得意了,“我这不马上要跟娄子结婚了嘛,以后上班总不能走着去。再说我是轧钢厂的放映员,厂里和娄家都帮着找了票,钱是我自己攒的外快。”
阎埠贵点点头,心里也羡慕——许大茂这小子运气好,放电影的活儿轻松,工资高还能捞外快,现在又娶了娄厂长的闺女,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他正想再问两句,许大茂却摆了摆手:“三大爷,我先回屋了,赶明儿我跟娄子发喜帖,您可一定来啊!”
说着,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往后院走,那模样,活像只刚偷着腥的猫。阎埠贵看着他的背影,又想起何雨柱——这俩都是院里的年轻一辈,许大茂忙着结婚耍体面,何雨柱却在清华考六级工程师,将来的路,怕是差得越来越远了。
他摇了摇头,又拿起笤帚——还是何雨柱靠谱,不像许大茂这么浮躁。等何雨柱毕业分配了工作,说不定还能沾点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