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骑马马-《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

  他们一家四口人也不挑地方,就地蹲着,旁若无人地扒起饭来。

  比起礼仪面子,饥肠辘辘的肚子更为重要。

  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什么面子里子,一切如同天上的浮云,轻飘飘的,一点都不重要。

  这是近段时间经历的种种艰辛的逃荒,教会他们的道理。

  有人问:“村长,当真打算把他们留下来?”

  又有妇人道:“瞧着怪可怜的。”不忍心赶走他们。

  “倘若留下来,又该如何安置?”

  “……”

  听了一些村民的话,陶村长沉吟片刻道:“让他们逗留数日,未尝不可。祠堂旁边有一间荒废的茅屋。那茅屋虽然年久失修,但还能有瓦遮头。”

  这时已经没有多少人持反对意见。

  听了他们的故事,很多村民深受感动,没有像刚开始那样排斥,而是善良的表示能帮就帮。

  陶村长对老人家他们说道:“你们可以到那个茅屋处住一些时日,休整好后就自行离开吧。”

  刘伯和阿乌忙放下碗筷,真心实意的深深鞠躬,以表达他们的感谢。

  “大恩不言谢,你们青石河村的人一定好人有好报。”

  许娘子就道:“阿默,你留在这儿。等他们吃完了,你就把这些碗和铁锅收回家我们先去地里。”

  阿默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苏凝秋身上。

  这二人有时像连体婴一样,总是在一起。

  “你处理完这事,就赶紧来地里,菜地还没翻完呢,你得赶快过来。”苏凝秋接触到他的目光,叮嘱一句。

  阿默笑着答应:“诶!我很快就来。”

  看着他好看的笑容,苏凝秋不自觉的笑了开来。

  许娘子的眼睛忽地一闪。这两人感情真正是好!

  刚开始时,她以为阿默只是把三闺女当成救命恩人。

  因为阿默失去了从前的记忆,所以特别缠救命恩人。

  不仅是她,家里其他人都认为,阿默在救命恩人身边,会感到安心一些。

  于是,当时许娘子就没拘着他们俩,更没有硬生生的分开二人,强行让他们保持距离。

  在她看来,那时候的阿默和三闺女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半大孩子。

  就这么纵容,就纵了三年之久。

  最近这些日子,她想了许多。

  二闺女那个不成器的,吓跑了她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相亲对象。

  这些年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闺女们可以嫁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人家,选择的范围也比以前更广一些。

  许娘子就不懂了!二闺女明明比迎春当初的处境,要好上许多。偏偏几年过去了,二闺女愣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

  许娘子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她生怕同类的事,会出现在三闺女身上,就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防微杜渐。

  琢磨着琢磨着……许娘子忽然觉得,这两个人若是成为夫妻,倒是颇般配。

  瞧瞧阿默整日里跟着三闺女寸步不离的样子,以后成了婚,定然不会出去瞎混,也会很听妻子的话。

  还有,她的闺女们都喜欢相貌英俊的夫婿。阿默的脸就不必多说了,十分出众。

  村里的小姑娘时不时的偷偷跑来看他,阿默对待那些莺莺燕燕的小姑娘爱搭不理的态度,也被她看在眼里。

  许娘子断定,阿默是一个心思纯正的少年。

  唯一的顾虑,是阿默没有从前的记忆。就怕他和三闺女真的成亲了,万一阿默哪天想起来,后悔了。又或者以前的他与现在的他差天共地,那该如何是好?

  “走啰!”

  苏老将军洪亮的声音打断许娘子的思绪。

  只见苏老将军将卿宝高高的一举,将团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举动来的突然,卿宝也没个心理准备。狠狠一惊之下,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那一刹那的惊慌立刻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卿宝之前只在大姐夫的脖子上骑过几回,那时候也很兴奋很开心。

  但梁俊大哥哥终归不是亲爹,哪能每回纵容她,由着她随意骑脖子。

  何况,梁俊大哥哥自诩是大内第一高手,轻易不会让别人骑到他的脖子上去。

  她爹爹的脖子也是可以骑的,不过她四岁啦!有一米高!爹爹又没有天生神力。

  她觉得爹爹甚至不能将她举到脖子上去,但是亲爷爷就不一样了。

  爷爷跟她和二姐一样,天生神力呢!她和二姐能有这般天赋,真正得益于爷爷的遗传。

  “爷爷好棒!卿宝好喜欢骑马马!”

  对家里人,奶团子从来不吝啬夸赞。

  “哈哈哈!卿宝喜欢就好,只要卿宝喜欢,爷爷每天给你骑马马。”苏老将军大方爽朗的给出承诺。

  卿宝也脆生生回道:“谢谢爷爷!卿宝么么哒爷爷!”

  一家人被逗得哈哈笑。

  他们没有多做停留,就朝着原定的目的地出发。

  当然,最舒服的人莫过于卿宝了。

  走在田埂上,苏正阳望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心情舒畅。

  他生来就被培养成为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从小耕种,使他对稻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在将军府的那几年时间里,他整日里舞刀弄枪,都不能赶上趟。

  毕竟已经错过最佳的习武年龄,后面再如何追赶,也无济于事。并且他没有继承父亲的天生神力,总是力不从心。

  也因此,苏老将军和苏老夫人看到卿宝是男丁,又遗传到苏老将军的天生神力,心中就有了寄托。

  甚至是苏正阳他自己,希望卿宝能间接弥补,他没能承欢父母膝下的缺憾。

  “太好啦!有部分水稻已经抽穗,看样子,下个月会有好收成。”

  苏正阳笑容灿烂,俨然一个淳朴的庄户人,看到即将收获的粮食,油然而生的满足感。

  苏老夫人看了看他,心中既酸涩又庆幸。

  酸涩的是,自己没有陪伴儿子成长,再见时,他已为五个孩子的人父。

  庆幸的是,在被那种人的养育下成长至今,没有学坏,没有那家人的坏品性。

  最不济,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泥腿子。

  比起品德败坏,心思龌龊的小人,平平凡凡的、健健康康的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