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接应方案-《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李海林呆立当场,瞳孔在短时间内急剧收缩又放大,努力想要消化刚刚听到的震撼性十足的消息。

  他的嘴唇翕动了好几下,声调显得极为干涩:“首……首长……我刚才听到……”

  说话的同时,他努力调整呼吸,却依然控制不住结巴的语气:“京城……广播……真的联系到了?”

  看着这位历经风雨,此刻却明显有些失态的老同志,陆诚微微一笑,声音不高:“老李,你没听错,今晨的广播之后,我们已经联系到了京城那边,现在主事的就是张国强同志。”

  他顿了顿,好似是在回忆:“张老,你应该在电视新闻里见过的,国字脸,眉毛很浓,说话中气十足。”

  李海林作为深耕体制多年的老同志,末世前早已养成了每天雷打不动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对屏幕上那些决定着国家命运的大人物,他基本都很熟悉。

  “那咱们……咱们……”李海林喉结滚动了一下,饶是近期已经见惯了尸山血海,经历了数次大风大浪,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担心起来。

  京城那边还剩多少力量,行政体系是否完整?

  民众伤亡几何,形势究竟严峻到何种地步?

  是真正的希望,还是……更加复杂的局面?

  这次的联络会带来怎样的变数?

  对陆首长的位置,会不会产生影响?

  短短几秒钟,他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陆诚像是看穿了李海林的内心,站起身绕过桌角,走到他的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李,把心放肚子里,别想太多,既然能联系上,这就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这几个月来我们得到的最好的消息了。正常接触,坦诚相待,这就行了。”陆诚的语调不急不缓,稳若泰山。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回李海林脸上:“到时候京城方面的人员和联络队伍抵达,你这个主管行政的常务副主任,无论如何,都是要堂堂正正出面的,做好你的本职工作,确保安全区稳定运转,这才是关键。”

  见陆诚如此镇定自若,好像一切尽在掌握,李海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纷乱的杂念,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首长还在,怕什么?执行命令就是了。

  “首长,我先回去了。”李海林向陆诚告辞后,分别向付金年和何志刚颔首示意。

  他将文件装回已经有些磨损的黑色公文包,转身大步走出了指挥中心。

  大门缓缓闭合,指挥中心恢复安静,付金年轻轻叹了口气,出言打破了沉默:“老李这反应,也属正常,这消息太过震撼,就像在黑夜里航行了太久,突然看到了远处灯塔的光芒,第一反应恐怕不是惊喜,而是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闻言,陆诚也是有些感慨:“是啊,老付你说得对,灯塔的光,我们确实是看到了,给予了我们方向和坐标。但驶向灯塔的航路上,暗礁和风暴只会更多,更险恶。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比以往更加谨慎才行。”

  他走回指挥席,重新坐了回去:“张国强,张老……我对他有些了解。在地方主政时,作风极其强硬,眼光长远,是个真正能扛事的人。他能在绝境中站出来,稳定局面,这无疑是国之大幸,民族之幸。”

  说到这里,陆诚停顿了几秒:“但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路途就会一帆风顺,各方势力的平衡,资源的重新整合,未来方向的抉择,每一件都是棘手的难题。我们该有的准备,一点都不能少,甚至要比之前更加充分。”

  感慨过后,陆诚的目光落在了何志刚身上:“老何,接应方案准备的怎么样了?”

  “首长,初步计划已经完成,就等您和政委审定。”何志刚侧身示意,一名年轻参谋立刻操作,将详细的方案投射到主屏幕上。

  复杂的航线图、预设接应点、备用路线、风险评估、应急处理流程……密密麻麻的信息铺满屏幕。

  “目前主要规划了两套方案,各有优劣。”何志刚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落在屏幕上:“关键点都在于密云地区的穆家峪机场,这里距离张老他们栖身的秘密基地距离不远。”

  “A方案,主要使用运-9中型战术运输机,搭载一个排的战士……这样做的话,目标相对较小,不容易引起尸群暴动,安全性比较有保障。但缺点就是耗时太过漫长,中间极易产生未知的变数。”

  他逐一分析着,激光点在关键路径和节点上游走:“b方案,除了运-9中型战术运输机之外,还会用到轰-6N战略轰炸机……如此操作之后,能节省大量时间,尽快完成会面。当然缺点也相对明显……同样存在不可控风险。”

  “相对而言,我认为b方案更具有可行性,时间越久,不可预测的变数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何志刚总结道,目光投向陆诚和付金年。

  陆诚双臂抱胸,凝视着屏幕,审视着每一处细节,脑中飞速评估着两种策略的风险收益:“做的不错,分析的很透彻,京城地区的尸潮规模极其恐怖,我同意你的判断,b方案更优,免得夜长梦多。”

  “相对于A方案,它的细节更巧妙,也更契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可行性确实更强。”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陷入沉思的政委:“老付,你的意见呢?”

  付金年抬起头,很干脆的回答:“风险与机遇并存,但机遇窗口稍纵即逝,我也觉得b方案更合适,我同意您和老何的看法。”

  “好!”陆诚直起身,环视一圈:“既然核心方向定了,那咱们就立刻议一议,要确保所有的细节都没问题。”

  很快,巨大的指挥台前,以陆诚为中心,付金年、何志刚一左一右,大批经验丰富的参谋军官们围拢成一个圈子,低声讨论起来。

  方案在激烈的讨论中被不断细化完善,每一个细节都被众人反复推敲,力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