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心动不如行动
“霞关的政令,出了东京圈,还能剩下几分效力?那些地方豪强,表面上对霞关毕恭毕敬,实则各自为政,视其领地为私产!霞关的统治,本就是建立在这种脆弱而腐朽的平衡之上!它外强中乾!”
“我们不需要正面击溃自卫队,我们要做的是瘫痪它!让霞关的命令无法离开东京,让地方豪强看清谁才是能提供生存』保障的力量!当霞关的粮仓告急,当自卫队的补给线被意外』切断,当他们发现地方势力纷纷倒戈寻求远月的庇护时,那看似强大的国家机器,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战争?或许有局部的冲突,但更可能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由内而外的瓦解!”
路德描绘的战术图景极具冲击力,直指霞关统治的致命弱点——中央与地方的深刻割裂,以及远月掌握着最原始也最强大的武器:生存的必需品。
这比单纯宣扬武力更令人心悸。
“瓦解之后呢?!”
一位相对年轻的评议员,本身来自地方医生家族的山本健太郎,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被路德话语点燃的激动问道。
“路德先生,就算我们成功了,推翻了霞关,那之后呢?岛国如何治理?您说要打破阶级固化,让被埋没的天才出头。这……这谈何容易!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那些像武田家一样盘踞甲斐数百年的家族,他们会甘心放弃权力吗?您提到的医生、议员、地方官员世袭罔替的问题,这些铁板一块的结构,如何打破?难道要再来一场遍及全国的血腥清洗吗?新的远月治下,就能保证公平吗?会不会只是换了一群新的特权阶级?”
山本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出身、渴望改变却又对前景充满疑虑者的心声,直接触及了革命成功后社会重建的核心难题——如何真正打破千年固化的阶级结构。
路德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山本,那眼神中没有被冒犯的恼怒,反而带着一丝欣赏,仿佛终於有人问到了最关键的点上。
“问得好!”
他斩钉截铁地说。
“打破,并非毁灭一切。而是打破那扇生而注定』的绝望之门!新的秩序,核心将是才能至上』与流动的活力』。我们将以远月为核心,建立才能评议会』制度。所有地方行政、技术、教育、司法等关键职位,不再依据血脉和门第,而必须通过由远月主导、吸纳各方贤才包括经过甄别的地方开明派组成的独立评议会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与选拔!考核标准,就是实打实的能力、远见和为公众服务的潜力!计划将全面升级为国家人才库和上升通道,任何领域的天才,无论出身於札幌的渔村还是冲绳的小岛,只要其才能通过远月严格而公正的评估体系认证,都将获得匹配其能力的资源、平台和位置!”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志:“那些地方豪强,愿意接受新规则,以其真正的才能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其他服务於新秩序、造福地方的,欢迎。他们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可以成为建设的助力。但若妄想凭藉祖荫继续垄断权力、阻碍人才流通、鱼肉乡里……”
路德的声音骤然降至冰点,一股森然的杀气让整个议事厅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那么,新秩序的铁拳,将毫不犹豫地将其碾碎!这不是清洗,这是对阻碍国家前进的腐朽根基的必要清除!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广义的生存、繁荣与创造力为根基,以才』为栋梁,真正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国度!万世一系』不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新秩序下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地方的门阀不再是割据的土皇帝,而是在统一规则下良性竞争、服务地方的参与者!这,才是远月成为根基』的真正意义!这,才是对那些被埋没天才的最好告慰!”
路德的蓝图极具煽动性和颠覆性,描绘了一个以“能力”彻底取代“血缘”的崭新社会架构,将远月的教育理念直接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并明确提出了对旧势力的处置原则——顺昌逆亡。
“不可能!你这是痴人说梦!”
“你这是要引发全国内战!把整个国家拖入地狱!”
“以才能论高低?谁来评判?还不是你们远月说了算!这是新的独裁!”
“天皇陛下的地位究竟如何保障?这是动摇国本!”
“那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岂是你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他们会联合起来反抗的!”
议事厅瞬间如同被投入沸水的油锅,轰然炸开!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百倍的争吵爆发了。
保守派声嘶力竭地诅咒、驳斥,用“神国”、“万世一系”、“传统”、“秩序”作为武器;稳健派忧心忡忡地分析着军事风险、社会成本和道德困境,质疑路德方案的可行性;而一部分被路德的蓝图和力量所震撼、内心早已对现状不满的革新派,则激动地反驳着保守派,声音因亢奋而颤抖。
绘里奈依旧沉默着,但她的眼神已经不再仅仅是挣扎。
路德关於打破阶级固化、建立才能至上新秩序的话语,如同最精准的钥匙,狠狠插入了她心灵壁垒最深的裂缝!
想起了霞关官僚们对远月技术专利的巧取豪夺……路德描绘的,不正是她内心深处也曾朦胧渴望过,却因重重枷锁而不敢深想的图景吗?
那属於薙切家族的野心与决断力,如同熔岩般在她血脉中奔涌,正在艰难却无比坚定地烧穿最后的桎梏。
毁灭与新生交织的火焰,在她金色的瞳孔中燃烧得越来越亮。
爱丽丝则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不再满足於倾听,开始主动出击。
她冰蓝色的眸子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精准地抓住保守派话语中的漏洞,用数据、用地方反馈的真实案例进行反驳。
(本章完)
第1594章 心动不如行动
“霞关的政令,出了东京圈,还能剩下几分效力?那些地方豪强,表面上对霞关毕恭毕敬,实则各自为政,视其领地为私产!霞关的统治,本就是建立在这种脆弱而腐朽的平衡之上!它外强中乾!”
“我们不需要正面击溃自卫队,我们要做的是瘫痪它!让霞关的命令无法离开东京,让地方豪强看清谁才是能提供生存』保障的力量!当霞关的粮仓告急,当自卫队的补给线被意外』切断,当他们发现地方势力纷纷倒戈寻求远月的庇护时,那看似强大的国家机器,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战争?或许有局部的冲突,但更可能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由内而外的瓦解!”
路德描绘的战术图景极具冲击力,直指霞关统治的致命弱点——中央与地方的深刻割裂,以及远月掌握着最原始也最强大的武器:生存的必需品。
这比单纯宣扬武力更令人心悸。
“瓦解之后呢?!”
一位相对年轻的评议员,本身来自地方医生家族的山本健太郎,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被路德话语点燃的激动问道。
“路德先生,就算我们成功了,推翻了霞关,那之后呢?岛国如何治理?您说要打破阶级固化,让被埋没的天才出头。这……这谈何容易!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那些像武田家一样盘踞甲斐数百年的家族,他们会甘心放弃权力吗?您提到的医生、议员、地方官员世袭罔替的问题,这些铁板一块的结构,如何打破?难道要再来一场遍及全国的血腥清洗吗?新的远月治下,就能保证公平吗?会不会只是换了一群新的特权阶级?”
山本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出身、渴望改变却又对前景充满疑虑者的心声,直接触及了革命成功后社会重建的核心难题——如何真正打破千年固化的阶级结构。
路德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山本,那眼神中没有被冒犯的恼怒,反而带着一丝欣赏,仿佛终於有人问到了最关键的点上。
“问得好!”
他斩钉截铁地说。
“打破,并非毁灭一切。而是打破那扇生而注定』的绝望之门!新的秩序,核心将是才能至上』与流动的活力』。我们将以远月为核心,建立才能评议会』制度。所有地方行政、技术、教育、司法等关键职位,不再依据血脉和门第,而必须通过由远月主导、吸纳各方贤才包括经过甄别的地方开明派组成的独立评议会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与选拔!考核标准,就是实打实的能力、远见和为公众服务的潜力!计划将全面升级为国家人才库和上升通道,任何领域的天才,无论出身於札幌的渔村还是冲绳的小岛,只要其才能通过远月严格而公正的评估体系认证,都将获得匹配其能力的资源、平台和位置!”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志:“那些地方豪强,愿意接受新规则,以其真正的才能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其他服务於新秩序、造福地方的,欢迎。他们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可以成为建设的助力。但若妄想凭藉祖荫继续垄断权力、阻碍人才流通、鱼肉乡里……”
路德的声音骤然降至冰点,一股森然的杀气让整个议事厅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那么,新秩序的铁拳,将毫不犹豫地将其碾碎!这不是清洗,这是对阻碍国家前进的腐朽根基的必要清除!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广义的生存、繁荣与创造力为根基,以才』为栋梁,真正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国度!万世一系』不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新秩序下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地方的门阀不再是割据的土皇帝,而是在统一规则下良性竞争、服务地方的参与者!这,才是远月成为根基』的真正意义!这,才是对那些被埋没天才的最好告慰!”
路德的蓝图极具煽动性和颠覆性,描绘了一个以“能力”彻底取代“血缘”的崭新社会架构,将远月的教育理念直接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并明确提出了对旧势力的处置原则——顺昌逆亡。
“不可能!你这是痴人说梦!”
“你这是要引发全国内战!把整个国家拖入地狱!”
“以才能论高低?谁来评判?还不是你们远月说了算!这是新的独裁!”
“天皇陛下的地位究竟如何保障?这是动摇国本!”
“那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岂是你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他们会联合起来反抗的!”
议事厅瞬间如同被投入沸水的油锅,轰然炸开!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百倍的争吵爆发了。
保守派声嘶力竭地诅咒、驳斥,用“神国”、“万世一系”、“传统”、“秩序”作为武器;稳健派忧心忡忡地分析着军事风险、社会成本和道德困境,质疑路德方案的可行性;而一部分被路德的蓝图和力量所震撼、内心早已对现状不满的革新派,则激动地反驳着保守派,声音因亢奋而颤抖。
绘里奈依旧沉默着,但她的眼神已经不再仅仅是挣扎。
路德关於打破阶级固化、建立才能至上新秩序的话语,如同最精准的钥匙,狠狠插入了她心灵壁垒最深的裂缝!
想起了霞关官僚们对远月技术专利的巧取豪夺……路德描绘的,不正是她内心深处也曾朦胧渴望过,却因重重枷锁而不敢深想的图景吗?
那属於薙切家族的野心与决断力,如同熔岩般在她血脉中奔涌,正在艰难却无比坚定地烧穿最后的桎梏。
毁灭与新生交织的火焰,在她金色的瞳孔中燃烧得越来越亮。
爱丽丝则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不再满足於倾听,开始主动出击。
她冰蓝色的眸子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精准地抓住保守派话语中的漏洞,用数据、用地方反馈的真实案例进行反驳。
(本章完)
“霞关的政令,出了东京圈,还能剩下几分效力?那些地方豪强,表面上对霞关毕恭毕敬,实则各自为政,视其领地为私产!霞关的统治,本就是建立在这种脆弱而腐朽的平衡之上!它外强中乾!”
“我们不需要正面击溃自卫队,我们要做的是瘫痪它!让霞关的命令无法离开东京,让地方豪强看清谁才是能提供生存』保障的力量!当霞关的粮仓告急,当自卫队的补给线被意外』切断,当他们发现地方势力纷纷倒戈寻求远月的庇护时,那看似强大的国家机器,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战争?或许有局部的冲突,但更可能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由内而外的瓦解!”
路德描绘的战术图景极具冲击力,直指霞关统治的致命弱点——中央与地方的深刻割裂,以及远月掌握着最原始也最强大的武器:生存的必需品。
这比单纯宣扬武力更令人心悸。
“瓦解之后呢?!”
一位相对年轻的评议员,本身来自地方医生家族的山本健太郎,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被路德话语点燃的激动问道。
“路德先生,就算我们成功了,推翻了霞关,那之后呢?岛国如何治理?您说要打破阶级固化,让被埋没的天才出头。这……这谈何容易!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那些像武田家一样盘踞甲斐数百年的家族,他们会甘心放弃权力吗?您提到的医生、议员、地方官员世袭罔替的问题,这些铁板一块的结构,如何打破?难道要再来一场遍及全国的血腥清洗吗?新的远月治下,就能保证公平吗?会不会只是换了一群新的特权阶级?”
山本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出身、渴望改变却又对前景充满疑虑者的心声,直接触及了革命成功后社会重建的核心难题——如何真正打破千年固化的阶级结构。
路德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山本,那眼神中没有被冒犯的恼怒,反而带着一丝欣赏,仿佛终於有人问到了最关键的点上。
“问得好!”
他斩钉截铁地说。
“打破,并非毁灭一切。而是打破那扇生而注定』的绝望之门!新的秩序,核心将是才能至上』与流动的活力』。我们将以远月为核心,建立才能评议会』制度。所有地方行政、技术、教育、司法等关键职位,不再依据血脉和门第,而必须通过由远月主导、吸纳各方贤才包括经过甄别的地方开明派组成的独立评议会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与选拔!考核标准,就是实打实的能力、远见和为公众服务的潜力!计划将全面升级为国家人才库和上升通道,任何领域的天才,无论出身於札幌的渔村还是冲绳的小岛,只要其才能通过远月严格而公正的评估体系认证,都将获得匹配其能力的资源、平台和位置!”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志:“那些地方豪强,愿意接受新规则,以其真正的才能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其他服务於新秩序、造福地方的,欢迎。他们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可以成为建设的助力。但若妄想凭藉祖荫继续垄断权力、阻碍人才流通、鱼肉乡里……”
路德的声音骤然降至冰点,一股森然的杀气让整个议事厅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那么,新秩序的铁拳,将毫不犹豫地将其碾碎!这不是清洗,这是对阻碍国家前进的腐朽根基的必要清除!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广义的生存、繁荣与创造力为根基,以才』为栋梁,真正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国度!万世一系』不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新秩序下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地方的门阀不再是割据的土皇帝,而是在统一规则下良性竞争、服务地方的参与者!这,才是远月成为根基』的真正意义!这,才是对那些被埋没天才的最好告慰!”
路德的蓝图极具煽动性和颠覆性,描绘了一个以“能力”彻底取代“血缘”的崭新社会架构,将远月的教育理念直接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并明确提出了对旧势力的处置原则——顺昌逆亡。
“不可能!你这是痴人说梦!”
“你这是要引发全国内战!把整个国家拖入地狱!”
“以才能论高低?谁来评判?还不是你们远月说了算!这是新的独裁!”
“天皇陛下的地位究竟如何保障?这是动摇国本!”
“那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岂是你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他们会联合起来反抗的!”
议事厅瞬间如同被投入沸水的油锅,轰然炸开!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百倍的争吵爆发了。
保守派声嘶力竭地诅咒、驳斥,用“神国”、“万世一系”、“传统”、“秩序”作为武器;稳健派忧心忡忡地分析着军事风险、社会成本和道德困境,质疑路德方案的可行性;而一部分被路德的蓝图和力量所震撼、内心早已对现状不满的革新派,则激动地反驳着保守派,声音因亢奋而颤抖。
绘里奈依旧沉默着,但她的眼神已经不再仅仅是挣扎。
路德关於打破阶级固化、建立才能至上新秩序的话语,如同最精准的钥匙,狠狠插入了她心灵壁垒最深的裂缝!
想起了霞关官僚们对远月技术专利的巧取豪夺……路德描绘的,不正是她内心深处也曾朦胧渴望过,却因重重枷锁而不敢深想的图景吗?
那属於薙切家族的野心与决断力,如同熔岩般在她血脉中奔涌,正在艰难却无比坚定地烧穿最后的桎梏。
毁灭与新生交织的火焰,在她金色的瞳孔中燃烧得越来越亮。
爱丽丝则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不再满足於倾听,开始主动出击。
她冰蓝色的眸子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精准地抓住保守派话语中的漏洞,用数据、用地方反馈的真实案例进行反驳。
(本章完)
第1594章 心动不如行动
“霞关的政令,出了东京圈,还能剩下几分效力?那些地方豪强,表面上对霞关毕恭毕敬,实则各自为政,视其领地为私产!霞关的统治,本就是建立在这种脆弱而腐朽的平衡之上!它外强中乾!”
“我们不需要正面击溃自卫队,我们要做的是瘫痪它!让霞关的命令无法离开东京,让地方豪强看清谁才是能提供生存』保障的力量!当霞关的粮仓告急,当自卫队的补给线被意外』切断,当他们发现地方势力纷纷倒戈寻求远月的庇护时,那看似强大的国家机器,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战争?或许有局部的冲突,但更可能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由内而外的瓦解!”
路德描绘的战术图景极具冲击力,直指霞关统治的致命弱点——中央与地方的深刻割裂,以及远月掌握着最原始也最强大的武器:生存的必需品。
这比单纯宣扬武力更令人心悸。
“瓦解之后呢?!”
一位相对年轻的评议员,本身来自地方医生家族的山本健太郎,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被路德话语点燃的激动问道。
“路德先生,就算我们成功了,推翻了霞关,那之后呢?岛国如何治理?您说要打破阶级固化,让被埋没的天才出头。这……这谈何容易!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那些像武田家一样盘踞甲斐数百年的家族,他们会甘心放弃权力吗?您提到的医生、议员、地方官员世袭罔替的问题,这些铁板一块的结构,如何打破?难道要再来一场遍及全国的血腥清洗吗?新的远月治下,就能保证公平吗?会不会只是换了一群新的特权阶级?”
山本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出身、渴望改变却又对前景充满疑虑者的心声,直接触及了革命成功后社会重建的核心难题——如何真正打破千年固化的阶级结构。
路德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山本,那眼神中没有被冒犯的恼怒,反而带着一丝欣赏,仿佛终於有人问到了最关键的点上。
“问得好!”
他斩钉截铁地说。
“打破,并非毁灭一切。而是打破那扇生而注定』的绝望之门!新的秩序,核心将是才能至上』与流动的活力』。我们将以远月为核心,建立才能评议会』制度。所有地方行政、技术、教育、司法等关键职位,不再依据血脉和门第,而必须通过由远月主导、吸纳各方贤才包括经过甄别的地方开明派组成的独立评议会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与选拔!考核标准,就是实打实的能力、远见和为公众服务的潜力!计划将全面升级为国家人才库和上升通道,任何领域的天才,无论出身於札幌的渔村还是冲绳的小岛,只要其才能通过远月严格而公正的评估体系认证,都将获得匹配其能力的资源、平台和位置!”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志:“那些地方豪强,愿意接受新规则,以其真正的才能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其他服务於新秩序、造福地方的,欢迎。他们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可以成为建设的助力。但若妄想凭藉祖荫继续垄断权力、阻碍人才流通、鱼肉乡里……”
路德的声音骤然降至冰点,一股森然的杀气让整个议事厅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那么,新秩序的铁拳,将毫不犹豫地将其碾碎!这不是清洗,这是对阻碍国家前进的腐朽根基的必要清除!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广义的生存、繁荣与创造力为根基,以才』为栋梁,真正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国度!万世一系』不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新秩序下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地方的门阀不再是割据的土皇帝,而是在统一规则下良性竞争、服务地方的参与者!这,才是远月成为根基』的真正意义!这,才是对那些被埋没天才的最好告慰!”
路德的蓝图极具煽动性和颠覆性,描绘了一个以“能力”彻底取代“血缘”的崭新社会架构,将远月的教育理念直接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并明确提出了对旧势力的处置原则——顺昌逆亡。
“不可能!你这是痴人说梦!”
“你这是要引发全国内战!把整个国家拖入地狱!”
“以才能论高低?谁来评判?还不是你们远月说了算!这是新的独裁!”
“天皇陛下的地位究竟如何保障?这是动摇国本!”
“那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岂是你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他们会联合起来反抗的!”
议事厅瞬间如同被投入沸水的油锅,轰然炸开!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百倍的争吵爆发了。
保守派声嘶力竭地诅咒、驳斥,用“神国”、“万世一系”、“传统”、“秩序”作为武器;稳健派忧心忡忡地分析着军事风险、社会成本和道德困境,质疑路德方案的可行性;而一部分被路德的蓝图和力量所震撼、内心早已对现状不满的革新派,则激动地反驳着保守派,声音因亢奋而颤抖。
绘里奈依旧沉默着,但她的眼神已经不再仅仅是挣扎。
路德关於打破阶级固化、建立才能至上新秩序的话语,如同最精准的钥匙,狠狠插入了她心灵壁垒最深的裂缝!
想起了霞关官僚们对远月技术专利的巧取豪夺……路德描绘的,不正是她内心深处也曾朦胧渴望过,却因重重枷锁而不敢深想的图景吗?
那属於薙切家族的野心与决断力,如同熔岩般在她血脉中奔涌,正在艰难却无比坚定地烧穿最后的桎梏。
毁灭与新生交织的火焰,在她金色的瞳孔中燃烧得越来越亮。
爱丽丝则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不再满足於倾听,开始主动出击。
她冰蓝色的眸子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精准地抓住保守派话语中的漏洞,用数据、用地方反馈的真实案例进行反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