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书上的线索-《昆仑虚之青铜神树》

  决定了要深入花剌子模那片未知之地,准备工作就得做得更扎实。除了信息,一些“硬件”也得升级。其实还是在铺子里面窝的太难受了,正好昨天有了一笔意外之财。

  所以第二天上午,陆九川和四千带着曾坤,再次扎进了潘家园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竹依旧留守看店,顺便追她的新剧。

  今天的目的是淘换些实在东西:更精准的指北针、结实的登山绳、防沙护目镜、或许还能碰运气看看有没有老旧的、或许记载着不同内容的地图或笔记。当然,最重要的是——砍价和识货。他们这一行还是很害怕打眼的。

  第一个目标是市场角落里的“老周记”,店主周老头是个干瘦精明的老北京,专卖各种新旧杂货,从军用水壶到老式工具,五花八门。

  “周爷,忙着呢!”陆九川离老远就吆喝一声,这是潘家园的规矩,熟人得先打招呼。

  周老头正拿着鸡毛掸子掸灰,抬眼皮瞅见是他们,嘿嘿一乐:“哟,陆老板,鹏道友。今儿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我这小庙来了?又组队下地…啊呸,又组队下乡收货去?”他说话带着浓浓的京腔,眼神里透着门儿清。

  “您可别逗了,就我们这身子骨,下地不得让土坷垃埋了?”陆九川笑着接话,“来看看您这儿有没有顺手的家伙事儿,爬山用。”

  “里边请,自个儿瞅,都是好玩意儿!”周老头大手一挥。店里挤满了各种物件。四千一眼看中墙角挂着的几捆粗麻登山绳,上手一摸,结实耐磨。

  “周爷,这绳子怎么个说法?”

  “嘿,好眼力!这可是部队退下来的库存老货,扎实着呢!一卷,这个数!”周老头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您抢钱啊?”四千立马嚷嚷起来,“这都老黄历了,化纤的都比这轻便便宜。一百五,顶天了!”

  “哎呦喂我的道爷,您这刀也忒快了!二百八,最低了!”

  “一百八!不行我们去隔壁老李那儿看了啊,他那可都是新货。”

  “得嘞得嘞!算我亏本交个朋友,二百!再低真不行了!”

  陆九川插嘴:“再搭俩那个军用水壶,旧的就行,我们装点零碎。”

  周老头一脸肉疼:“您可真会算计…成吧成吧,拿去拿去!” 交易达成,双方都觉得自己没亏。

  离开“老周记”,路过一家门面稍大的店铺“博古斋”。里面正有一出好戏上演。一个穿着考究、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正拿着放大镜,对着一尊“大明宣德年制”的铜香炉啧啧称奇,旁边店老板唾沫横飞地吹嘘:“…您瞧瞧这包浆!这手感!这款式!绝对是宫里流出来的宝贝!要不是家里急用钱,我真舍不得请出来…”

  那顾客一脸陶醉,连连点头:“是好东西,是好东西啊…”

  陆九川和四千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都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那香炉的款识软绵无力,铜质新亮,包浆浮于表面,明显是低仿的“妖怪货”。

  就在那顾客快要掏钱的当口,四千故意凑近陆九川,声音不大不小地说:“川哥,你看这炉子,跟咱上周在河北乡下看到的那批‘河南造’是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连底下那处没打磨干净的毛刺都一模一样嘿!”

  那顾客手一僵,猛地抬头看向店老板。店老板脸色瞬间变得尴尬,狠狠瞪了四千一眼。

  陆九川立刻配合地拉走四千:“瞎说什么大实话!走了走了,别耽误老板做生意!”

  留下那顾客和店老板面面相觑,一场交易眼看就要黄。这就是潘家园,真真假假,有时候一句“点炮”,就能让人省下大笔冤枉钱。

  逛了一圈,买了些零碎,最后他们来到市场深处一个专门卖老地图、旧书报的摊子,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干瘦老头,人称“地图张”。

  “张爷,淘换点老地图,西北方向的,越老越好,越详细越好。”陆九川递过去一根烟。

  地图张推推眼镜,接过烟别在耳后,在身后一堆泛黄的纸卷里翻找起来:“西北…有倒是有几张民国的,还有几张毛子时期测绘的…就是这价钱…”

  “您先拿出来瞅瞅,价钱好商量。”四千笑道。

  正说着,旁边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拿着手机对照着摊上一本破旧的俄文版《中亚地质考察报告》(六十年代的出版物),兴奋地对同伴说:“快看!就是这本!网上说这里面有早期对阿姆河下游的地形记录,咱们论文用的上!”

  地图张耳朵一动,慢悠悠地拿起那本封面都快掉了的书,吹了吹灰:“小伙子,好眼力啊,这可是绝版货…”

  那学生急切地问:“老板,这本多少钱?”

  地图张伸出五个手指。

  “五十?”

  “五百。”地图张眼皮都没抬。

  “这么贵?!”学生惊呼。

  “知识无价啊小伙子。”地图张老神在在。

  陆九川心里一动,阿姆河下游?这不正是他们的目标区域吗?他给四千使了个眼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千立刻凑过去,拿起那本书随意翻了翻,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俄文和抽象的地质图,但他却皱着眉头对陆九川说:“川哥,这书好像有点意思,里面有些图好像对得上咱爷爷笔记里那几句迷糊话…”

  那学生一听急了:“老板,这书是我先看的!”

  地图张看看学生,又看看四千,慢条斯理地说:“价高者得,老规矩了。”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价,那本书以八百块的价格被四千“无奈”地拿下,那学生悻悻而去。地图张笑眯眯地数着钱。

  等学生走远,四千才把书塞给陆九川,嘿嘿一笑:“瞎掰的,谁知道里面有没有用。不过万一对得上呢?八百块赌一把,不亏。” 地图张在一旁得意地笑,显然不管谁买走,他都赚了。

  一圈逛下来,手里多了绳子、水壶、旧地图,还有那本意外的俄文地质报告。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斗智斗勇和砍价中度过,但这种熟悉的烟火气,反而冲淡了连日来的紧张和不安。

  回到铺子后,四人围坐在一起翻看淘来的东西。那本地质报告虽然看不懂文字,但里面的一些手绘地形图确实颇为精细,标注着一些等高线和河流走向。

  “啧,这老毛子当年画得还真细。”四千指着阿姆河下游一片区域,“你看这儿,标注了个小三角形符号,旁边这串俄文啥意思?”

  曾坤拿出手机翻译软件,笨拙地拍照识别:“嗯…‘…异常…磁性…反应…点…’?啥意思?有铁矿?”

  陆九川和四千却同时心中一动,对视一眼。异常磁性反应?这让他们同时想起了那把被封印的陨铁弯刀,以及关于花剌子模“忌携铁器”、“地宫磁石机关”的禁忌传说!

  难道这无意中淘来的旧书,真的隐藏着指向某个特定地点的线索?

  “收好它。”陆九川神色凝重地对曾坤说,“回头想办法找个懂俄文的,好好翻译一下。”

  一次看似普通的潘家园淘宝之旅,似乎又在不经意间,为他们即将踏上的凶险征程,增添了一抹未知的注脚。市场的喧嚣背后,总是藏着意想不到的机缘与风险。

  喜欢昆仑虚之青铜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