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不愧是状元之才-《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胤恕强压下心头因大儒们对宁浩那微妙一瞥而升起的疑云与不快,脸上重新堆起完美无瑕的笑容。

  他转身面向满座天骄,朗声道:

  “诸位,六位夫子亲临,实乃我大禹文道之幸,更是吾辈后学之福!值此良辰,岂可无佳作助兴?不如先请几位青年才俊,吟咏助兴,权作是开胃小菜,也为稍后重头戏暖暖场子,如何?”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热烈响应。

  国子监的赵子昂、孙思远等几位年轻才俊率先起身。

  他们或吟诵前人名句,或即兴创作短小精悍的联句、小令,虽无惊天动地之才,却也文采斐然,引得阵阵喝彩,席间气氛迅速升温。

  开胃菜过后,胤恕目光扫过座中几位核心人物,含笑点名:“素闻今科探花郎李青松诗才敏捷,尤擅咏史怀古。今日登临滕王阁,追思先贤,何不以‘怀古’为题,赋诗一首,让我等一睹探花风采?”

  李青松早有准备,闻言从容起身,向四周拱手致意。

  目光尤其恭敬地扫过六位大儒和几位朝中重臣。

  他深吸一口气,踱步至阁中开阔处,略作沉吟,便朗声吟诵起来:

  “烟柳画桥迹已陈,昔年王气绕江津。

  雕栏玉砌空余影,铁马金戈尽作尘。

  逝水滔滔淘旧事,浮云霭霭掩孤坟。

  兴亡自古谁人定?唯有青山对夕曛!”

  此诗一出,阁内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只见其诵读之后,周身书香气四溢,才气环绕,阁楼之内仿佛有烟柳画桥、青山夕曛的虚影一闪而过,一股清越的文气在阁内回荡,引动才气共鸣。

  嗡~

  天地间骤然响起了一声文道之音。

  一响,才气贯州!

  哗!

  滕王阁中众人脸色一变,一个个交头接耳,被震惊的不行。

  一出手就是才气贯州。

  大才!

  大才啊!

  不愧是探花之才。

  几个受邀而来的朝臣彼此相视一眼,微微颔首,显然颇为欣赏李探花。

  “才气贯州!好诗!”有学士惊声赞道。

  “‘逝水滔滔淘旧事,浮云霭霭掩孤坟’,沧桑之感油然而生,探花郎当真是才华横溢……”

  “李探花此诗怀古伤今,意境悠远,实乃佳作!”

  “殿下慧眼识珠!”

  恭维之声涌向探花李青松和胤恕。

  六皇子满面红光,心中得意,李青松是他暗中拉拢之人,此诗一出,彰显了他看人的水准以及诗会的逼格。

  诗会中出现文道共鸣的诗词文章,必将为京城留下一段佳话。

  他胤恕的美名,必将盛传大禹。

  还是读书好啊!

  不像那些大哥,搞什么以武会友,有什么用?半点影响力都没有。

  江湖庙堂是打打杀杀吗?

  江湖庙堂是人情世故!

  “探花郎好文采!此诗追古抚今,意境苍茫,实乃上乘之作!”

  胤恕含笑赞道,亲自斟了一杯酒递给李青松。

  李青松激动地接过,一饮而尽。

  气氛瞬间被推至一个小高潮。

  众人意犹未尽,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今科榜眼周墨。

  “李探花珠玉在前,榜眼公岂能藏拙?”有人高声起哄。

  “是啊周兄,露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

  “殿下,请榜眼公也赋诗一首吧!”

  胤恕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

  周墨同样是他的座上宾,且才名更在探花之上,若是能够超常发挥,出来的佳作远超李青松,那他岂不是赚大发了?

  他看向周墨,眼中满是鼓励和期待:“周兄,众望所归,你莫要推辞了……”

  “这……还是让状元柳文钦先来吧!”

  周墨苦笑一声,似乎真的没什么思路,满脸无奈,将扬名的机会让给了柳文钦。

  不少学士窃窃私语,顺天书院的天骄也不由地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

  榜眼江郎才尽了吗?

  不过……状元郎柳文钦却丝毫不客气,果断站起身,神情肃穆道:“既然如此,柳某便自告奋勇,献赋一首……”

  他先是向六皇子胤恕和几位大儒深深一揖,随后也不多言,径直走到早已备好的书案前,提笔蘸墨。

  他并未吟诵,而是直接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帝阙嵯峨阁势雄,九霄云路接鸿蒙。

  气吞京北三千里,光引星河北斗宫。”

  此句一出,阁外虚空,磅礴才气汇聚而来,化作一条蜿蜒浩荡的才气长河,其势如怒涛奔涌,仿佛真能吞纳千里山河。

  才气所过之处,云层翻卷退避,隐隐有金戈铁马之声回荡,阁中悬挂的宝剑、甲胄等物嗡鸣不止。

  此异象一出,阁中顿时一片哗然。

  “嘶…文气化形,千里奔涌!这…这是大儒手笔才有的气象啊!”

  “快看!甲胄自鸣,此诗竟引动了兵戈之气?不愧是状元之才,胸中丘壑,非比寻常!”

  “不知道诗成几响?贯府?鸣府?”

  不少学士只觉得头皮发麻,知道马上有惊世神作诞生。

  看来状元柳文钦是有备而来啊!

  六皇子胤恕也很激动,但他表现地颇为平静,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心情畅快……

  不愧是他的人!

  与此同时,异象再变。

  滕王阁外,有星辰似乎受到了文道的感召,白日亮起,七道凝练如实质的银色星辉破开云层,垂落于阁顶的飞檐之上。

  将整座滕王阁笼罩在一片神圣清冷的星辉之中。

  阁内才气与星辉交融,点点光芒如萤火飘散,美不胜收。

  “天啊!引动星辉!北斗垂青!”

  “古籍所载‘诗成引星’,今日竟亲眼得见!”

  “此子…此子竟得北斗文曲眷顾?”

  无数人抬头望天,面露痴迷与敬畏,柳文钦实在太强了!!

  ‘不愧是全国高考状元,大才……我不如他……’

  宁浩感觉到了很大的差距,要不是身怀大夏先贤的诗词文章,他真的想弃文从武了。

  真的太难了!

  这怎么打败全国高考状元?

  看来只能请王勃相助了……

  宁浩想到‘滕王阁序’,顿时就放下心来,整个人气定神闲起来,仿佛……状元之才也不过如此。

  而他的神色变化,也被不少人尽收眼底,其中就有顺天书院的几位大儒,以及杨烁……还有六皇子胤恕等人。

  有人期待有人冷笑。

  柳文钦的装哔……啊不,诗作还没有结束……

  他对周遭的震惊特别满意,但又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便继续书写起来:

  “笔蘸沧溟书日月,诗成雷雨动蛟龙。

  凭栏欲问春秋事,谁挽天河洗碧穹?”

  嗡!

  笔落诗成,异象再生!

  ——————

  茶茶挨打立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