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请宁浩来破案?-《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宁浩跟全家目送大夫子和陈院长等人离开。

  众人一走。

  宁守义便立马询问宁浩:“浩儿,你作了首什么诗,竟然让书院都送来了匾额,爹还以为……是爹的诗文惊艳了书院。”

  宁浩道:“爹心脏还好吧?”

  “你问这个干什么?爹心脏怎么不好?你这小子,问的啥话!”

  宁守义要不是拄着拐杖,非得上去踹一脚宁浩的屁股。

  欠抽!

  看到这一幕的管家宁有德,笑了笑,心想这样的日子真好。

  他拿起水瓢喝起了水。

  “那孩儿就放心了。”

  宁浩看向宁守义正色道:“也不是什么诗,就是一首才气贯府的诗文而已。”

  噗~

  管家宁有德当场嘴巴喷水,瞪大着眼珠子,一脸懵逼地看着宁浩。

  才气贯府的诗文……而已?

  什么情况?

  前些时日才气长虹,横贯南湘府的诗文……出自宁浩的手?

  这宁家先祖葬在什么地方?

  是不是可以提议,将大禹皇陵迁过来?

  “你你你……”

  宁守义颤抖着指着宁浩,神色震惊,嘴巴颤抖不止,然后情绪一激动:“啊……”

  眼睛一翻白,直直地昏倒了过去。

  “爹?”

  “老爷,老爷……”

  众人手忙脚乱,连忙将吓昏的宁守义抬进了房间之中。

  ……

  与此同时。

  整个应阳县城高度戒严,衙门捕快衙役全城巡视,有的更是直接出城搜索。

  县令赵怀玉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衙堂中来回踱步。

  朴正双跑了也就算了,竟然将‘贯府诗文’的真迹带走,这让他如何交差?

  “狗娘养的朴正双,要是逮到他,本官非得将他大卸八块不可!”

  赵县令杀人的心都有了。

  县衙吏员们不敢上前,一个个噤若寒蝉。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快步进入衙堂。

  赵县令激动道:“有消息了?”

  “没……”

  那衙役摇头,正当赵县令又要发飙时,衙役赶紧说道:“悬镜司孙大人来了!”

  “什么?”

  赵县令当时便愣了一下,连忙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快请!”

  悬镜司是什么人?

  这可是天子近臣,哪怕只是悬镜司在永安州的一个分部机构,那也是天子直隶。

  关键悬镜司……还拥有直接办他的权利。

  赵县令心惊胆战,很担心悬镜司是冲着他来的,下意识地拿起官袍使劲抹汗。

  “赵大人!”

  悬镜司孙兵带着两个腰悬铜镜的悬镜人,进入衙堂之中。

  “下官赵怀玉,见过孙大人……”赵怀玉躬身揖礼,招呼悬镜司的孙兵等人落座。

  “孙某正在处理跟纯阳武馆有关的一起案件,发现你县衙师爷朴正双,有重大作案嫌疑,我们是过来拿人的!”

  孙兵看向赵怀玉:“人交给我们吧!”

  “啊!”

  县令赵怀玉张着嘴巴,口干舌燥,冷汗涔涔,边抹汗边解释道:“那个……朴正双不……不在县衙,他逃了,实不相瞒,下官也正在追捕他。”

  “不在?”

  孙兵眉头皱成了‘川’字,沉声道:“是谁通风报信了?”

  赵县令哪敢认这个,连忙回道:“不是谁通风报信,而是朴正双的儿子被学政大人铡了,他怀恨在心,便带着‘贯府诗文’真迹跑路,不给下官和学政大人以及知府大人品鉴……”

  这是县令赵怀玉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一种猜想。

  “贯府诗文真迹?就是前些时日气贯全府的那首诗文?”孙兵下意识问道。

  “正是!”

  赵县令连忙回道。

  孙兵神色动容,那首才气贯府的诗文出世,整个南湘府上至官员和读书人,下至武夫普通人,都注意到了。

  没想到这次追查魔头踪迹,竟然查到了贯府诗文所在的县城。

  关键还碰上‘贯府诗文’被窃案。

  最巧的是,居然又跟谋害树德书院学士宁浩的朴正双有关。

  这家伙几个脑袋啊?

  谋害书院学士,盗窃贯府诗文真迹……罪大恶极。

  “这贯府诗文出自谁手?”

  孙兵有些好奇这个。

  “是树德书院的宁浩学士!”赵县令道。

  “又是宁浩?”

  孙兵眼珠子猛地一瞪。

  两个悬镜人也彼此相视了一眼,很是惊讶。

  纯阳武馆的覆灭跟宁浩有关,如今贯府诗文的真迹……又跟宁浩有关。

  赵怀玉愣了一下,小声问道:“孙大人,这宁浩,您认识?”

  “自然认识!”

  孙兵面不改色,刚认识那也是认识。

  那小子长的好看也就算了,没想到还这么有才华……

  赵县令感慨道:“下官被朴正双夫子害惨了,孙大人,请务必帮忙抓捕朴正双,将其绳之于法……”

  “朴正双逃跑时,没人去追?”孙兵看了眼赵县令。

  “他动用了儒术墨宝‘八骏图’……追不上,连从哪个方向跑的都不知道。”

  赵县令满头大汗,越回答越觉得自己这个县令是个废物。

  “你这个县令当的好啊……”孙兵冷笑连连。

  都用墨宝跑路了,这怎么去抓?

  “是是……不不不,下官当的不好,下官失职了……”赵县令浑身直冒冷汗。

  “其实要抓捕朴正双,也不是很难。”孙兵突然开口说道。

  “啊?大人有办法?”

  赵县令眼睛一亮。

  只要能够抓捕朴正双,找回‘贯府诗文’的真迹,他也能够顺利稳坐县令之位。

  一切照旧,还会是原来的模样。

  “既然朴正双盗窃走了贯府诗文真迹,那么……只要找来诗文真迹的主人,悬镜司自然有办法确定对方的位置。”

  孙兵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看向赵县令:“派人去将宁浩学士请来吧!”

  “真的有办法?”

  赵县令不是很相信,读书人要是有这手段,刚才学政大人和知府宋大人,早就让宁浩动手了。

  哪里还舍得让宁浩走人。

  贯府诗文第一次面世的真迹,跟第二次书写……意义完全不同。

  这也是刚才几位大人和六大书院院长,没有从树德书院的夫子和院长手里,强行挽留宁浩的原因。

  “怎么?悬镜司的手段,赵大人也有所了解吗?”孙兵看向赵怀玉,似笑非笑。

  “没没没……下官这就派人去请!”

  赵怀玉连忙摇头,随后唤来衙役,正色道:“尔等速去树德书院学士宁浩府上,将宁浩学士请来县衙,记住……用轿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