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急攻-《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何以见得?”

  尽管邓艾也有类似的猜测,但还是想先听听夏侯森的看法。

  秦王扶着刀,走到队列中央,言道:

  “正常来说,蜀军若想出其不意,抄截我大军后路,应当有所掩藏才是。”

  “可他们却大张旗鼓地进军,生怕我军斥候不能发现一一样......这难道不可疑吗?”

  邓艾不置可否,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孤推断,蜀军此举的目的不在于此,应是为蜀军主力尚未集结或者因某种原因无法赶来下辩,故而以廖化军来拖延时间。”

  “若我军回援,城中守军就能够得以喘息,我军这些天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唯今之计应急攻下辩城!”

  秦王口中的“急攻”一般指不计伤亡代价,猛攻夺取城池。

  现如今下辩守军已然有了疲态,并且城中的两股势力并非是一条心,若再猛攻几日把守军心态打崩,城破指日可待。

  秦王的意思众将都听明白了,此刻他们都在等待主将邓艾的决定。

  邓艾捋着胡须在队列中间来回踱了几步,回过头来:“我意已决,明日继续攻城。”

  “喏!”众将抱拳。

  “成倅。”

  “末将在。”

  “你率本部兵马于城西北驻扎,不必参与攻城了,只需盯住廖化动向,若有异常动即刻来报。”

  “末将领命!”

  “庞会。”

  “末将在。”

  “明日你部轮换上去,作为主攻。”

  “将军,这.....”

  庞会欲言又止。

  他手中的这支步军乃秦州军精锐之一,拿去攻城会不会太可惜了?

  毕竟一桶滚烫的金汁从城墙上泼下来,管你精不精锐的,都是个死。

  但其实攻城战中,精锐并非单纯在外围看戏、督战,而是作为最后的杀手锏。

  在炮灰部队消耗守军的箭矢和士气后,等到守军疲惫不堪时,便到了该上精锐的时候。

  而这个时机的把握在于三军主将。

  既然邓艾已经有了决意,庞会没再多说什么,随即拱手领命。

  第二日,邓艾亲自来到城西总督大军攻城。

  昨日这处城墙上阙楼已经倒塌,隔断了南北两侧,而今日还是这个样子,蜀军显然无力修补。

  正面的门板相当残破,有些摇摇欲坠,而且据了解下辩城是没有翁城的。

  故而,西门是魏军今日的主攻方向。

  魏军三更造饭,五更出营,庞会先是派出填壕车和一千辅兵。

  辅兵们抱着木板,冒着漫天箭矢冲到城下,将沟壑填平。

  随后是冲车、云梯车、投石车上阵。

  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再次拉开序幕。

  此役,邓艾虽然还没有放心到让秦王独立指挥一个方向攻城,但也没把他当做皇亲贵胄,使唤起来跟普通将领没什么两样。

  实话实说,秦王确实在军中历练过几年,打出了名声,最近一度在陇右令胡人闻之色变。

  但攻城这活他却是第一次干。

  今日邓艾派夏侯森辅助庞会进攻,他的任务主要负责查漏补缺,同时还有一定的督战任务。

  但战事打到日上三竿的时候,蜀军悄然派了一批士兵作为“敢死队”偷偷出城,意在摧毁魏军的攻城器械。

  你别说,战场混乱之时,这一招屡试不爽,此番还真让蜀军得手了。

  所幸魏军攻城器械带的充足,这个时候应当马上向前线调拨新的器械。

  然而战场的秦王得知消息后,却是率先派兵围剿了蜀军的“敢死队”,之后才加派攻城装备。

  嗯....这倒不算决策失误。

  但其实以邓艾的经验来看,那批敢死队根本就是有来无回,不用刻意管他们的。

  再说了两件事情可以并行,也不冲突啊。

  或许战后复盘的时候,夏侯森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不过这么年轻就能领军,已经很不错了。

  ..............

  下辩城南的城墙上,武都太守常闳面色阴郁。

  蜀郡常氏乃是地地道道的益州士族,从父常员是东汉牂柯太守,从兄常高做过资中、汉嘉等县的县令,如今自己又官至武都太守。

  和蜀中一些士族不同,常闳时常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懂忠孝,勿要随波逐流。

  儿子常忌还未及冠,不过他与自己的堂侄常勖在蜀中已有名声。

  二子涉猎各种典籍,立志研习《毛诗》、《尚书》。

  想到这里,常闳长吁短叹。

  子弟们的和平日子或许要结束了。

  诚然,天下人都觉得蜀中士族的骨头很软。

  刘焉父子来了?我们辅佐。

  刘备来了?我们也行。

  魏人来了?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魏天子不可能住到成都来,日后益州顶多是委派大将镇守,而治理地方还不是得用他们这些益州人士嘛。

  但常闳对此感到不耻。

  父辈的事就不提了,他这一辈人受先帝之恩甚隆,若随随便便就投降了,有何面目去先帝?

  当然,这里面的部分私心不便与他人言说。

  在他看来,立场摇摆的人即便投降了,日后也会被迁去洛阳,谁敢重用你?

  而今日他若以身殉国,或可为常氏一族带来些什么吧。

  下午,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

  常闳斗志不减,拼命指挥着守军,嗓子都喊哑了。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他发现情况变得不对劲。

  杨千万之前承诺,他今日至少会派出两千氐兵协助把守西门,可打到现在来了有五百人吗?恐怕都没有。

  他啐了一口,很想立刻去找杨千万理论,但眼下他不能离开指挥位置,只能强忍着怒气继续把精力放在战场上。

  忽然,城楼上有一处失位了,一下子涌上来十几个魏兵,而且云梯上还在源源不断地有人攀登。

  常闳只能亲自带兵冲上去补位,与魏兵短兵相接,后又摧毁了云梯,才这勉强守住。

  日暮西垂,魏军鸣金收兵。

  半个时辰后,常闳带着兵来到城中杨千万的临时住所,看着眼前的氐族武士,没好气地问道:

  “杨千万人呢?”

  见对方语气不善,氐族武士也不敢多说废话,稍稍侧身道:“大王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