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魏延之谋-《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上邽城北。

  一支蜀军在不久前拔了营寨,全军正在向西而去。

  大道上,一蜀军军官望着这些缓慢行进的队伍,有些发愁。

  他叹了口气,随即提马追上了队伍前领头的主将魏延。

  他对魏延提议道:“大将军,丞相令我军速速撤离,我们要不还是加快些行军速度吧。”

  他是魏延的副官,跟魏延很是亲近,所以魏延也毫不避讳。

  只见魏延嗤笑一声,有些不屑地说道:“丞相每每用兵都是这般谨小慎微,如今这么大好的局面却又因粮草不济退兵。”

  “当年他要是早听了我的建议,兵出子午谷,中原如今早已平定了。何至于在这陇右苦寒之地跟魏国纠缠这么多年。”

  那副官顿了顿,斟酌了一下用词,回道:“想必丞相也有他的苦衷吧,属下以为我等应该相信丞相的决策。”

  “不过,大将军此役亲手斩杀了魏军的先锋大将牛金,又在卤城下打得那司马懿丢盔弃甲,仅凭此举便能名震天下了!”

  不得不说副官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两边不得罪。

  “那又如何?”然而魏延却不买账,他神色严肃的说道,“一时之胜败并无意义,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谈不上大功。”

  副官心中无奈,但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道:“事到如今只能这般了,大将军,丞相在信中说,魏军极有可能在我军撤退时追击,所以属下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行军速度并且加强防备才是。”

  闻言,魏延忽然笑了一声,副官却猜不透那笑容的含义。

  在他疑惑之时,魏延却看向他,“也罢,你去叫马德山前来。”

  副官愣了一下,也没多问,提马向队伍后方驶去。

  不多时,马岱骑着马追上了魏延,他拱手道:“不知大将军找末将何事?”

  马岱的一举一动都很小心翼翼,这跟他的性格有关,另一面也是由于他是一员降将。

  他马家虽然投靠了蜀汉,但却一直受各方忌惮,而在兄长马超亡故后,他做事就更加谨小慎微了。

  这时候的马岱甚至不敢直视魏延的眼睛。

  然而魏延却温和地看着他,“德山啊,本将有一个绝佳的计划,可直取上邽城!”

  马岱眼神微变,但并未表现太多情绪,他微微抬头,问道:“还请大将军示之以详。”

  魏延爽朗地笑了一声,开始述说他的计划。

  “丞相令我城北的军队向西而行,经冀县后从阳溪撤退。”

  “魏军必然会在我西进的路上设法截击。”

  “不过要我看啊,魏国的大军定然会重点关注南边丞相的大营,所以就算来追也不会有多少人马。”

  “而魏军这一追,就更露出了破绽。”

  “我意,德山领一部分军士继续西进,吸引魏军的注意,而本将则攻其不备,南下直取上邽!”

  “若是那司马懿得知后方失守,必定撤军,到那时我军只要死守城门,丞相便可一路北上,来个绝地反击。”

  “德山以为,本将此计如何啊?”魏延很是得意的问道。

  马岱很是平静,他先是肯定了魏延的计策,但又委婉的表达着自己的担忧。

  “丞相有令在先,末将以为不如派人先告知丞相,看丞相是何主意。”

  魏延有些不高兴了,“此言差矣,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良机,若是白白耽误了,可是要追悔莫及啊。”

  “大将军...”马岱还想再劝,魏延一伸手挡在他面前,“德山还是依我军令行事吧。”

  “末将领命。”马岱不再多言,领军西去。

  ........

  上邽城外,西北二十里。

  此处距离天水的新阳县很近。

  由于得知蜀军的撤退情报的时候蜀军已经拔营启程了,所以邓艾提议不走大道,而是沿山中小道向西北方而上,如此才能在蜀军抵达新阳之前截住其退路。

  夏侯献觉得在理,便采纳了邓艾的建议,在出城后便引军前往。

  虽说是山地,但好在地势较缓,对行军速度的影响不算太大。

  然而,在魏军出了山区到了大道上,却得到了蜀军此刻已到了魏军的西侧,这意味着他们错失了提前设伏的机会。

  司马昭显然不甘心,“唉,我军竟还是晚到了一步,奉明兄,我们追击吗?”

  夏侯献没有做声,而是看向了邓艾。

  邓艾则是拿出一张地图,一番比对后对夏侯献建议:“将军,这条通往新阳的大道虽然是山间谷道,但还算开阔,蜀军并不容易设置伏兵。况且斥候来报,蜀军也是刚刚过去,属下料想他们短时间内也无法部署妥当。”

  “士载的意思是,追击?”夏侯献问道。

  邓艾道:“是的,我军多骑卒追击这种行进中的步军很容易得手。”

  “好,既然士载都这么说了,就依士载之言。”

  于是,魏军出了山口,便直奔新阳县的方向而去。

  果然正如邓艾所料,他们很快便追了行进中的蜀军,蜀军并不是不想加快速行速度,而确实是因为没办法。

  在魏军的铁骑冲入蜀军的队伍中时,蜀军顿时方寸大乱。

  司马昭向夏侯献请示后便带着一队人马向蜀军冲去。

  别看司马昭一副文弱的模样,其实大魏的世家延续着汉家的传统,“君子六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知道,几十年前的司马懿可也曾是时常上山游猎的不羁少年。

  此刻的战场上,司马昭一马当先,只见他挥舞的手中的马朔,三两下就砍翻几人。

  尽管使用长兵刃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也不妨碍他大杀四方,毕竟此刻的蜀军根本无心应战。

  蜀军阵中的低级军官还不断大喊着让士卒们快逃,这无疑加速了蜀军溃败的速度。

  然而就在这时,蜀军阵中忽然有一人骑马逆流而来,身后还带着几十骑。

  为首那人长相粗犷,似是一名羌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岱。

  马岱驰马提枪而来,呼啸而过,很快便打断了魏军的攻势。

  看到他的到来,蜀军士兵们也被唤起了斗志。

  两军就原地搏杀了起来。

  司马昭看到此人如此勇猛,没有亲身犯险,只是尽可能去寻找那些无力招架的溃兵。

  就这样,蜀军虽然被魏军追击,损失惨重,但马岱且战且退,最终还是带着一部分残兵回到了新阳。

  由于夏侯献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攻打一个县城,于是便下令停止追击。

  就在他们清理战场,盘点斩获的时候,却收到了斥候来报。

  这一消息宛如晴空霹雳,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蜀军正在攻打上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