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大战前昔-《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第二届罗天大醮,亦历时半月结束。

  龙虎山弟子,李不悔和杨守真二人也都参赛。

  不过,如今李不悔参与的,已是三花聚顶境的比试了。

  三花聚顶的异士,毕竟与筑基期异士不同。

  哪怕李不悔法宝,符箓众多,但本身攻伐之力较弱,修行时间较短,只堪堪进了十强而已。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龙虎山众真人都并不意外。

  此次的第一,却是由重阳宫第四代弟子,道号凌霄子所得。

  从此人道号便能够看得出来,他心气极高,同样天赋也极高,虽年纪轻轻,却是力压同代。

  排名第二的,是龙虎山的第四代弟子,名为陈松风。

  排名第三的,则是武当的第四代弟子,名为诸葛剑。

  而筑基期的比试,李不悔虽然给了杨守真不少符箓和法宝等物,但一根筋的杨守真认为,这个不能使用,会影响修行。

  于是杨守真凭借自己深厚的根基,硬生生打进了十强之内。

  当然,他亦止步于此。

  而排名第一的,则是武当派的第四代弟子,名为凌虚。

  第二则是龙虎山的第四代弟子,名为张澄心。

  排名第三的是重阳宫的四代弟子,道号一尘。

  这次比试,前三被三大道教包揽,这些人亦被好事者称为三大道门承上启下的一代。

  张天师没有敝帚自珍,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除五雷正法之外,让凌霄子任意挑选龙虎山三千道藏中任意三本。

  也同时将起手撼昆仑和斩龙一剑两术都传了下去。

  做完了罗天大醮所有事后,张道之便不再关注此事。

  罗天大醮闭幕之后,天下异士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即将到来的人妖之战上。

  毕竟这一战关乎重大,乃是人族生存之根本,没有人敢会不在意。

  “你们说,数月之后,人妖两族的十大高手对决,谁能更胜一筹?”

  “当然是妖族,妖族中有上古时遗留到现在的大妖,当今之世,人族中有几个人能够对付?”

  “呸,你个叛徒,你还是人吗?当然是我人族大兴!”

  “就是,上古的大妖又如何?又不是没被杀过。”

  “甲子前,老天师于东海斩妖除魔之事,莫非你们忘了不成?”

  “当今天师,比老天师修为更强,斩杀一只大妖,还不是手到擒来?”

  “那也仅仅是天师而已,其他人可就难说了。”

  “对,尤其是十万大山里异人族的蚩狂,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嘘,此事慎言,这蚩狂可是张天师请来的。”

  “……”

  异士界里,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及阴谋论者,层出不穷。

  但正道人士,大多不予理会,只有少数看不惯的,会据理力争,吵的脸红脖子粗。

  与此同时,人间界的凡人,也在争论此事。

  但大多数人认为,张天师必胜,人族必胜。

  京城,皇宫,建极殿内。

  刚下早朝的赵长青,便召集了中书省,枢密院,五军都督府,及六部尚书等官员,在建极殿议事。

  此事乃为了绝密,只有少数担任要职的,能够参与。

  议事之后,当日赵长青便下了一道诏书。

  以枢密院枢密使呼延誉为大元帅,统领捧日,天武两军禁军,每军二十五万人,共五十万,前往东海,以镇妖族。

  又以齐王赵崇礼为副元帅,协理监制禁军。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五十万大军,出征所需粮草钱银等,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就是在范知行的治理下,大周朝国库充实,再加上出征前,赵长青令户部尚书韩圭,往大周朝各州府征集粮草,筹集军费,置办军需等物。

  如若不然,五十万大军能不能出征都是一个问题。

  且征用民夫运粮等,更是达到百多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几乎不可能瞒得住,很快便传遍了天下,引人无比关注。

  禁军,乃是隶属于赵长青的军队,直接听从于皇帝的指挥。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不会将统领禁军的权力,下放到其他的官员身上。

  不过这一次是个例外,赵长青也很大胆,但以防意外,赵长青依旧派了赵崇礼监视,以防呼延誉生出异心。

  呼延誉也知道,陛下并不会完全放心于他,毕竟这可是五十万禁军啊,一旦谋反,不说能够改朝换代,但是平分天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大周朝禁军编制,例如捧日军,满编共有二十五万人,下辖十营,每营二万五千人。

  营又下设五都,每都五千人,每都下又设有五队,每队有一千人。

  每队又有百夫,十夫的设置。

  如此庞大的部队,从京城出发时,可谓是旌旗遮天蔽日。

  无论是异士界,还是人间界,都十分关注这支军队的动静。

  此时,呼延誉与赵崇礼身披铠甲,骑马同行。

  只听呼延誉感叹道:“没想到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有朝一日还能率领这么多的军队去征战。”

  赵崇礼微微一笑,知他心中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厚非,毕竟呼延誉是三朝元老,早已是该颐享天年的年纪了。

  不过,赵长青派他作为大元帅的最大用意,只是稳定军心罢了,其次才是指挥禁军作战。

  毕竟论武道修为,朝中的武将中,也就呼延誉最高了,论资历,他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今跟随太祖南征北战,一以定天下的将军中,也就呼延誉还活着了。

  只听赵崇礼笑道:“廉颇老矣尚能征战沙场,元帅更是胜那古之老当益壮的廉颇远甚,理性担当如此重任。”

  呼延誉叹了一口气,应道:“我何德何能,能与廉颇比拟?”

  赵崇礼道:“元帅莫要自谦。”

  呼延誉只是摇头,并未再多言。

  所幸这一次出征,他也能获得一些好处,他家里的那些后人,若能在这一战中大放异彩,获得战功,也好过单单只是继承他的国公之位。

  或许,他呼延家,还能借此获得大周朝有史以来,唯一的双国公之族!

  这也是为什么呼延誉没有推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