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张玄陵!-《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当张玄陵讲述完自己的经历之后。

  手持天师剑的张道之当即愣在原地。

  原来,张玄陵的执念,从来都不是什么长生不死。

  而是想问一问他的师父,为何会如此偏心?

  想问一问他的师兄,你若想要那天师宝座,要便是。

  为何还要故作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更想去问一问所有人,他哪里比不得他那位师兄?

  “张玄陵...”

  张道之对这个名字感到熟悉,

  “千年以前,龙虎山出现了一位惊艳一时的天才。”

  “八岁上山,九岁筑基,十六岁三花聚顶,二十三岁五气朝元。”

  “这名天才,也叫做张玄陵。”

  没有人比他更为了解龙虎山的历史。

  以及在初代祖师开宗立派以来,出现过多少惊才绝艳的天才。

  张玄陵唏嘘一声,摇头苦笑道:

  “千年岁月,一晃而过。”

  “天才...不过是庸才罢了。”

  张道之收起天师剑,似也不顾此间凶恶,语出惊人道:

  “我为天师,有关龙虎山的隐秘,我皆是一清二楚。”

  “据我所知,当年那位天师祖师,是有意要将天师之位传于你。”

  传于我?

  张玄陵轻笑一声,明显是感到不信,

  “莫要以为我是将死之人,便要欺我,如今那执念于我而言,已算不得什么了。”

  他活了整整上千年。

  已经足够累了。

  即使心中还有些执念尚未放下。

  不过,如今看来,当不当天师,又有那么重要吗?

  张道之摇头道:“我不曾欺你,事实上,我也无需欺你。”

  “我有一个术,学自一名儒生,名为大梦春秋。“

  “我不曾使过这个术,也不知能不能成,你若信我,便由我一试。”

  大梦春秋?

  张玄陵微微皱起眉头,

  “我曾听一个叫做陶渊明的人说过,大梦春秋,乃是儒圣之法。”

  “需用春秋笔唤出岁月长河...你有春秋笔?”

  张道之再次摇头,“儒家压运之物,我如何能有?”

  “不过,春秋笔写春秋,故而可大梦春秋。”

  “我以你执念入梦,用阳间判官笔也可。”

  换句话说,张道之要施展的那个术,可以称作是低阶版的大梦春秋。

  是用判官笔来代替春秋笔。

  他只见王守义使过一次。

  如今,不知能不能成。

  想来,张玄陵有着如此之深的执念,再加上他的这段过往,并未涉及什么隐秘与布局。

  是有望成功实现。

  也正是因为他的执念,所以被张道之的话打动,

  “若是如此,不妨一试。”

  “左右,这判官笔我也是要交予你,我犯的错,太重,此生难以弥补了。”

  而后,就见他大手一挥。

  藏于他祭坛之下的,一杆弥漫着炙阳气息的‘笔’便就跃然而出,落在张道之手中。

  他仔细打量着这杆笔,笔锋绽出烈烈光焰。

  对邪祟有着天然的压制力。

  “怪不得此笔能有效加固酆都鬼门封印。”

  如此炙阳炙热的气息,简直就是鬼门邪祟的克星。

  他手握判官笔,缓缓合上双眼,脑海里回想起王守义施展大梦春秋一术的详细经过。

  按理说,要施展这个术,就必须对儒家学问有着一定的了解。

  但张道之认为,天下术法追根溯源,都讲究一个万法同宗。

  大梦春秋,是以史笔入魂。

  而今,张道之以执念牵引,想要回溯那段岁月,最起码,是能够让张玄陵看到一些有关曾经的零星画面。

  而后。

  他缓缓睁开双目,气势陡然大变,朗声道:

  “执笔判官,引君大梦一场!”

  张道之沿着当初王守义施展大梦春秋的轨迹,以春秋笔法,将张玄陵引入史中,亦是引入梦中。

  梦或真或假,皆为执念导致。

  张玄陵缓缓合上双眼。

  思绪再次来到千年以前。

  ————

  龙虎山,天师殿。

  “玄陵根骨极佳,有他在,能保我龙虎山兴盛百年。”

  “如今天下大乱,妖魔横生,为师气血干涸,成仙无望,为保龙虎山传承。”

  “只得让你下山去斩那只返祖妖兽了,此行多难,你...莫要怨恨为师。”

  ...

  “师父,您说笑了,师弟是弟子看着长大的,是他的兄长,既有危险,理当我这个做师兄的率先挺身而出,哪有让他去的道理。”

  ——

  藏经阁。

  “为师命不久矣,原想在有生之年,磨炼好你师弟的性子,然如今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日后,为师要下山一趟,前往东海妖域,此去,为师多半是回不来了。”

  “为师已立好继位法旨,由你师弟为下一任天师,执掌天师剑与印。”

  “你莫要怨恨为师,他的天赋比你好,走的路会比你长远,如今正逢乱世,龙虎山需要一位能够走得长远的异士来确保传承不失。”

  “只是,你师弟的性子太过浮躁,未免将来生事,这部正一盟威符箓,便由你保管,制衡你师弟,以确保我龙虎山的万年传承。”

  ——

  鬼门前。

  “大师兄,二师兄肉身崩灭,魂魄不知去向,或许已魂飞魄散,师父他老人家已前往妖域,我龙虎山不可一日无主,还望大师兄以龙虎山传承为念,离开此地,返回龙虎山吧!”

  “是啊大师兄,二师兄为苍生镇压酆都鬼物,是我龙虎山弟子的楷模,可是,逝者已逝,徒留悲伤,又有何用?”

  “请大师兄返回龙虎山!”

  ...

  身为大师兄的张清羽听到诸位师兄弟所言,内心不由得一阵恍惚。

  很快,他便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二师兄的魂魄,或许被酆都鬼物压制,如今天下战祸不断,妖魔横行,若再次打开鬼门,救你们二师兄,必使百姓再次遭劫。”

  “我龙虎山有一术,可保你们二师兄魂魄不散,留待将来,若他能扛过这一劫,以魂魄之身归龙虎,或可有望重塑肉身!”

  “去请判官笔,我亲自施展这个术!”

  ...

  “大师兄,不可!一旦施展此术,自身性命修为,将会严重受损,遭遇天劫,您...这是在用自己的命,来换二师兄一线生机啊!”

  ——

  张玄陵的师父,也就是老天师,自知命不久矣。

  于是孤身前往东海妖域,极尽升华,拼死两尊大妖。

  天下震动。

  但老天师也折损妖域。

  三省堂。

  张玄陵师父居住的房间里。

  有龙虎山弟子正在清理老天师的遗物。

  忽而发现天师继位法旨。

  诏首赫然写着某个人的名号——张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