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九幽牵丝印!-《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齐云指腹抚过书页上那墨迹森然的篇首总纲,心神为之所摄:

  九幽牵丝印,乃北帝酆都劾鬼秘术之一。

  化无形无相之丝,缚魂锁魄,牵念引形。

  丝出无声,迹渺难察,刚柔并济,曲直随心。

  炼至精深,威能极大,可困生灵,可绊鬼魅,可移器物,可断精魂。

  然此法乃司擒拿禁锢之权,用之正,可缚邪擒凶;用之邪,则为祸匪浅。慎之!慎之!

  此印法若成,对敌之时,丝线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防不胜防!

  虽无烈火雷霆之暴烈,然阴缚困敌之妙,犹有过之!

  实乃北帝法脉中一等一之控场奇术,惜乎传承断绝,徒留残篇,令人扼腕!

  其下便是具体修炼法门:

  修此术,首需于掌心劳宫穴下,以自身真炁织就‘牵丝法印’。

  法印繁复,需以特定手印辅佐,辅以秘咒口诀震荡真炁,方可引动法印,化生‘九幽牵丝’。

  法印之繁简,关乎丝线之多寡与威能。

  一重境,法印初成,生一丝;

  二重境,法印渐繁,生三丝;

  三重境,法印大成,生九丝,纵横交错,结成罗网,等闲邪祟难逃,修士亦受其制。

  三重之上,乃神通之境,非仅寻常可达,乃天资超绝之人,以大毅力,大造化得之。

  古往今来,能练出神通者,凤毛麟角。

  切记:法术无高下,威力在修行。

  任何法术,若能炼至神通境界,均有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齐云览毕,心中欣喜难以言喻。

  他当即摒除杂念,心神沉凝,瞬间进入那玄妙的意与气合之境。

  此前与公羊道长论道时已知,此状态在道门中被称之为神照。

  元神如灯,朗照内外,思维速度、记忆能力、感知精度皆被提升至不可思议之境,过目不忘仅是等闲。

  公羊道长亦曾言,其上尚有更高境界,真正涉足元神秘法,玄奥无比,非第三境“炼形”之大修不可企及,即便天生元神强大者亦难窥门径。

  齐云在神照的状态之下,整篇《九幽牵丝印》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处运笔的顿挫、甚至纸张的纹理,皆如刀凿斧刻般印入齐云脑海,再无遗漏。

  他缓缓阖眼,再睁开时,已退出那消耗心神的状态。

  又在藏经阁中细细搜寻一遍,确认再无第二本与北帝法脉相关之籍,只得作罢。

  与门外静候的公羊道长告辞后,便径直回了客房。

  屋内,齐云盘坐榻上,心神沉入气海。

  意念微动,引动三道乳白真炁自气海升起,沿臂而行,直抵右掌劳宫穴之下。

  依照法门所述,需同时操控这三道真炁,如织女穿针,精密无比地勾勒编织那繁复异常的「牵丝法印」。

  甫一尝试,便觉艰难无比。

  心神需同时关注三道真炁的不同走向,每一道真炁的粗细、流速、转折角度,皆需精准控制,差之毫厘,便前功尽弃。

  一心三用之下,对精神力之消耗堪称恐怖。

  初次尝试,三道真炁尚未交织便已相互冲撞,溃散开来。

  二次尝试,勾勒不过十分之一,便因一缕真炁稍显滞涩,导致整体结构失衡崩毁。

  三次、四次……每一次失败,都伴随一阵精神上的强烈疲惫。

  直至第十三尝试后,齐云只觉眉心发胀,太阳穴突突直跳,精神消耗甚巨,不得不停下。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暗叹:“这法术修炼,对心神耗损之大,对控制精度要求之高,远胜练武!果真不易。”

  精神疲惫如潮涌来,他只得吹灯歇下。

  翌日,齐云向公羊道长表明欲在青羊宫盘桓数日,等候宫主回返,道长自是欣然应允。

  此后七日,齐云生活极有规律:

  清晨于院中修炼形意拳,打磨拳法,午后揣摩五行惊雷剑中木行枯荣剑与火行燎原剑之相生妙理,尝试将二者剑意初步融合。

  枯荣轮转之生机,化为燎原烈火之资,其间转换奥妙无穷,非一日之功。

  餐时则与公羊道长坐而论道,请教诸多修行常识、法脉典故,获益匪浅。

  夜晚则必闭门枯坐,心无旁骛,死磕那「九幽牵丝印」的法印凝练。

  日子充实而闲适,心绪沉静如水。

  期间,齐云亦从公羊道长处得知,法术修炼之难,根本在于元神(精神力)强度。

  未至第三境“炼形”,元神强度天生注定,无法通过寻常锻炼提升。

  一门法术,天资超绝者或可三月入门,常人一年能入门已属不易。

  然公羊道长亦提及,世间或有某些元神秘法,可在“蜕浊”境便提前锤炼元神,对突破“炼形”境大有裨益,然此类秘法皆属各法脉核心之秘,珍逾性命,外界难知其详,甚至是否尚有传承亦未可知。

  齐云却于自身修炼中察觉异样。

  他不仅每夜睡足后元神便能彻底恢复,且每日能尝试凝练法印的次数,竟在缓缓增加!

  这意味着他的元神强度,在受箓之境,就得到了提升!

  “必是大黑敕令之效!”齐云心有所悟,“超度亡魂,积攒功德,寻常人得来世方得受益。

  而我身为阴司法官,现世便可消受此功果?”

  他想起那夜与宋定乾切磋,眉心祖窍骤生清凉之气,助他突破关卡,想必亦是功德潜运之妙用。

  犹如身怀巨款而不自知,遇关口时,天地自然为其“结账”。

  想通此节,齐云忽又心生凛然:“若现世功德便可随修随用,那待我身死归入阴司时,岂非功德簿上可能所剩无几?

  若再有业力缠身,岂非立成负数?届时下场怕是会很惨吧!”

  随即齐云就想的更深一层!

  这莫非是阴司对持律法官的一种更深层警示?

  即便持律尚少,亦不可肆意妄为,须时时积功累德,方得善终?

  “大黑律令,严苛如斯,果然非是玩笑。”齐云摇头轻叹,按下思绪,不再多想,专注今夜修行。

  第十六次尝试。

  齐云心神高度集中。

  三道真炁如最听话的丝线,在他精微操控下于掌心下飞速穿梭交织,一道繁复、精密、散发着淡淡幽光的法印逐渐清晰成形。

  九成、九成五……终于,在三道真炁于最后节点完美交汇的刹那。

  成了!

  掌心微微一震,一道微不可察的幽暗法印一闪而逝,稳固地凝于劳宫穴下。

  齐云大喜,毫不迟疑,双手立刻掐出「牵丝引」手印,同时口中低沉诵念秘传咒言。

  真炁随咒音震荡,那刚凝成的法印骤然崩散,化为一道极细、几乎完全透明的黑色丝线,自其食指指尖激射而出!

  “嗤!”

  一声轻响,对面墙壁上顿时出现一个针眼般大小的细孔,深不知几许。

  “穿透力尚可,但破坏力实属一般,此术果然重在控制。”

  齐云心念一动,那细线如活物般灵巧撤回,无声无息地缠绕上挂在墙上的长剑剑柄。

  食指微微一勾

  “锵!”

  长剑应声出鞘,化作一道寒光,稳稳飞入齐云手中。

  “呵,低配版的御剑术?倒是便于人前显圣。

  但也不是此法真正威力所在。”

  齐云欲寻活物一试,奈何丝线真炁已耗尽,自行消散。

  他脸色一苦,欲要再试,又需重头凝练法印。

  虽有了一次成功经验,失败率仍高,远未到随心所欲之境。

  按修炼常理,需将成功率提升至五次成功一次,才算入门,三次成功一次,可勉强用于实战,百分百成功,便是圆满,方能着手修炼第二重法印。

  “罢了,我已比常人快了太多,不可贪心躁进。”

  齐云按下急切,感知到神识消耗大半,仅够支撑最后一次尝试,便决定用完即休。

  然而,就在他凝神静气,准备第十七次绘制时。

  眉心处,「北阴酆都黑律法敕令」骤然自行微微一震,泛起一丝幽深光芒。

  那三道真炁竟仿佛被无形之手引导,自发地、流畅无比地沿着方才成功的轨迹运转起来!

  眨眼之间,一个完整、稳固的牵丝法印再度凝成!

  齐云先是一惊,随即狂喜:“是了!我这‘大黑敕令’乃天地正箓,按照玄清师叔所言,其内含造化玄机!

  看来,我修行本脉法术,只需成功一次,便能被敕令记录、固化,此后施展,无需再费心凝印,心念一动即可?!”

  七日之内,将一门法术直接修行到一重大圆满,这等速度,着实是骇人听闻!

  寻常人就是做梦,也不敢想。

  受祖师箓的算是亲儿子的话,那齐云这等受天地箓,自己便是祖师,直接执掌权柄的上位者!

  能有如此便利,也是情理之中!

  他强压激动,维持手印,暂不诵咒。

  法印类似于子弹,手印类似于上膛,口诵咒语便是扣动扳机。

  但齐云这样引而不发的状态,维持时间不会太久。

  他当即翻身下榻,悄无声息地掠出房门,走入青羊宫前区,目光如电,扫视,寻觅活物。

  很快,他锁定景区古树上栖宿的一只乌鸦。

  屈指一弹,一缕指风惊扰了乌鸦清梦。

  “呱!”乌鸦惊叫振翅欲飞。

  就在其腾空的刹那,齐云口诵咒言,食指疾点!

  那道无形黑线再次激射而出,瞬息没入乌鸦左翅根部!

  乌鸦身形骤然一僵,如同被瞬间冰封,直挺挺地从空中栽落。

  齐云手腕一抖,黑线回收,将那僵硬的乌鸦轻轻带入手中握住。

  随即,他再次催动黑线,射向一旁青石。

  啪!

  一声极轻微的脆响,石面上留下一道淡淡白痕,威力确不如剑气凌厉。

  真炁再次耗尽,黑线消散。

  “果然,我真炁经绛狩火淬炼,已远比同阶凝练,但此丝杀伤仍弱。

  其真正威力,在于控制。

  没入生灵体内,可致其僵直;用于缠绕拉扯,则可隔空取物。

  却不知对付活人、武者、鬼物具体效力如何。此术用不好,甚是鸡肋;若用得妙,关键时刻或能奇兵制胜!”

  此刻元神之力耗尽,疲惫感再度袭来,齐云却心满意足。

  初步试出法术效验后,他返回房中,倒头便睡,心神沉入黑甜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