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集训第一课——营养膳食和身体健康管理(4)-《白色冰鞋》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项测试——最大摄氧量测试。

  “这是什么设备?”

  金澄新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抬手指着最后一项测试设备。

  眼前的设备,看着有点像跑步机,却又独具“个性”。上面连接着粗长的白色管子,管子连着呼吸面罩,旁边矗立着如医疗设备般的巨大屏幕,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这是递增负荷跑台,来测试最大摄氧量(Vo2x) 的。”

  林晓凡无奈地回答,这就是那一项令她谈之色变的“魔鬼测试”。每次测试过程都会被榨干身体的每一分力气、每一丝呼吸,实在是痛苦不堪。

  “不错,说得很对,小姑娘知道的还挺多嘛。”

  木博士笑着走过来,开始详细说明:“最大摄氧量,简单来讲,就是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所能消耗、运输以及输送到运动骨骼肌的最大氧气量。通过这台设备,能够精准测量出你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摄取和利用氧气的最大值,这对于评估有氧运动能力来说,可是十分关键。

  很多人觉得花样滑冰更侧重爆发力,有氧耐力似乎没那么重要。但实际上,花样滑冰运动员要在4分钟内完成一系列动作——高度精准的跳跃动作、复杂多变的旋转组合,以及比赛时快速且准确的反应和判断,都离不开有氧能力的支撑。”

  木博士接着向大家解释测试流程:

  “最大摄氧量测试是运动生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项目,这台设备也是刚从国外进口的。测试的时候,要把呼吸器戴在脸上,鼻子会被完全封闭,整个运动过程都得用嘴巴呼吸。之后,按照设定好的递增的阶梯速度在跑步机上跑步。因为鼻子被封,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被全部收集起来,用于计算最大摄氧量的各项数据。

  大家开始吧。”

  “上吧!”

  林晓凡狠狠心,既然躲不过那就勇敢面对吧!

  林晓凡深吸一口气,率先站上了跑台。

  “我也来!”

  金澄新不甘示弱,一个箭步跃上旁边的跑台,眼神中满是无畏与兴奋,仿佛即将迎接的是一场刺激的冒险。

  木博士和助手走上前,熟练地为二人戴好呼吸器和其他设备。呼吸器紧紧贴在脸上,鼻子被严严实实地堵住,只留下嘴巴作为唯一的呼吸通道。

  林晓凡和金澄新,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交汇间,仿佛在说:“加油,我可不会输给你!”

  随着木博士按下开始的开关,测试正式开始。

  跑步机缓缓启动,速度起初还算温和,可没过多久,便如脱缰野马般节节攀升。

  林晓凡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追逐,每一步都愈发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紊乱。每一次张嘴吸气,都像是在沙漠中渴望着甘霖,可那氧气却仿佛总也不够用,身体里的力气正被一点点抽离,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无情地掠夺她的生命力。她的眼前开始模糊,只看到跑步机的传送带在疯狂转动,耳边充斥着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金澄新同样不好受,原本轻松的步伐渐渐变得踉跄,他拼命摆动着双臂,试图跟上跑步机的节奏,可双腿却如灌了铅一般。那被封闭的鼻子让他感觉像是被捂住了口鼻,只能依靠嘴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每一次呼气,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坚持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被彻底榨干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仿佛自己正置身于一片干涸的沙漠,生命的能量正随着汗水一同消逝。

  “坚持住。”

  教练的声音传进耳中。

  “加油!”

  那是队友们的鼓励。

  林晓凡侧过头,和金澄新对视,两人眼神交流:

  “坚持住,你可别拉胯呀~”

  “切~我当然不会!你还行吧?”

  “我当然没问题。”

  “那……我们就冲吧!!!”

  终于,痛苦又漫长的测试终于结束。

  两人仿佛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都被抽走了,双腿一软,“噗通”一下直接坐在地上。汗水早已将他们的衣衫湿透,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答滴答”地滴在地上,很快便形成一小片水渍。

  他们大口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滚而下。

  然而,即便狼狈至此,他们望向彼此的眼神中,依旧透着一股坚定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疲惫却又惺惺相惜的笑容,欣赏彼此的坚持与拼搏。

  紧接着,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手,在空中有气无力地击了下掌,而后,仿佛最后的力气也被抽离,他们再次同时瘫倒在地板上,四肢大张,像是要将整个身体都融入地面,尽情享受这“劫后余生”的放松。

  林晓凡大口呼吸着,想:

  “……呼……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魔鬼’……啊……

  不过……这次有队友一起……感觉还不错……”

  结果公布:

  ——林晓凡:Vo?x:48.5 \/kg\/n

  最大心率:202 bp/P>

  ——金澄新:Vo?x:64.2 \/kg\/n

  最大心率:198 bp/P>

  两人的数据都超过国内青少年花滑运动员的平均水平,达到了国际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水平(女:45–50,男:60-70),甚至已经很接近成年组选手的水平了。

  两人的成绩十分亮眼,毫无质疑地领先全队。

  ……

  营养师杨老师依据每个人的测试数据,精心为大家定制饮食计划,精细程度令人咋舌,就连喝水都精准到具体时间与毫升数。不仅如此,这份计划还会每日更新并严格检测。

  当天晚上,每个人次日专属的营养膳食食谱便准时送到了手中。林晓凡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份食谱。只见一行行清晰的文字详细罗列着每一餐的安排:

  “周一食谱:

  晨起:300温水

  早餐前:200温水

  早餐:

  菠菜三文鱼蛋卷:菠菜50g 三文鱼100g 鸡蛋2个(约100g) 橄榄油5g

  燕麦粥:燕麦片50g 水150

  蓝莓:50g

  杏仁奶:200

  早餐后1小时:无糖杏仁奶200

  加餐1:

  希腊酸奶:150g

  核桃仁:20g

  苹果:150g

  温水:200

  午餐前:200温水

  午餐:

  香煎鸡胸肉:150g

  糙米饭:100g

  西兰花彩椒:西兰花100g 彩椒50g 橄榄油5g

  训练前加餐:

  全麦面包:50g

  花生酱:15g

  香蕉:100g(中等大小)

  训练前1小时:电解质水300

  训练中:每小时补充500电解质水(持续2小时则补充1000)

  训练后:电解质水500

  训练后加餐:

  乳清蛋白奶昔:蛋白粉30g 水200

  苹果:150g

  晚餐前:200温水

  晚餐:

  清蒸鳕鱼:150g

  蒸南瓜:200g

  羽衣甘蓝沙拉:羽衣甘蓝100g 樱桃番茄50g 橄榄油5g

  豆腐汤:嫩豆腐100g 海带50g 清水200

  睡前加餐:

  低脂奶酪:50g

  无糖饼干:30g

  睡前1小时:200温水(约200g)

  全天其他时段:剩余400饮用水(约400g)

  电解质补充:

  运动中:选择含钠(10-20ol\/L)、钾(5-10ol\/L)的电解质水,避免纯白水导致低钠血症

  高温\/高强度训练:额外补充镁(100)和钙(200),可通过香蕉(含钾) 黑巧克力(含镁)实现。”

  女生宿舍里,大家凑在一起,好奇地查看着自己的食谱,并热情讨论。

  王可可:“哇塞,这就是国家队的食谱啊~”

  许婧怡:“各种食物竟然精确到克!就连喝水都规定了时间和量?!”

  夏颖:“我不爱吃南瓜,我才不要吃南瓜!”

  王可可:“我觉得应该不会这么严格吧,少吃一点,少喝一次水,应该不会被发现吧~”

  ……

  同一时刻,另一间宿舍里,闵彩关门离开,去训练馆加练。

  一张食谱被倒扣在宿舍的桌子上。

  ……

  从第二天清晨起床的那一刻起,事实就会彻底击碎大家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