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乡野鏖战-《南明崛起》

  乡野鏖战

  晨雾未散时,王之荣的骑兵已踏着露水出发。

  马蹄铁敲在冻土上的脆响惊起成群寒雀,士兵们腰间的连发火铳随着颠簸轻晃,枪身擦得锃亮的铜件在晨光中闪烁。

  士兵们治着哥萨克撤退时留下的马蹄印,在结霜的草甸上连成蜿蜒的黑线。

  “保持速度,注意侧翼!” 王之荣勒住马缰,看着斥候送来的字条 —— 昨夜哥萨克在三十里外扎营,篝火余烬尚温。

  他抽出佩刀指向西方,刀鞘上镶嵌的铜饰反射着朝阳:“他们并没有急着撤离,肯定要打屯田点的主意。传我命令,加快行军,正午前必须赶到小柳村!”

  与此同时,勒拿河支流的密林旁,哥萨克百夫长伊万诺夫正将最后一块马肉塞进嘴里。

  篝火旁的骑兵们忙着给战马钉掌,燧发枪斜靠在桦树干上,枪管还沾着昨日的血污。

  “那些明国人的正规军追不上我们的马蹄。” 伊万诺夫用马刀剔着牙,对围坐的哥萨克们狞笑,“但他们的庄稼汉可跑不掉!烧光他们的粮仓,抢走他们的女人,让他们知道顿河骑兵的厉害!”

  马蹄声骤然密集,百余骑哥萨克如离弦之箭冲出林地。

  他们的黑色披风在晨风中展开,弧形马刀反射着寒光,正是那柄能 “像劈白菜一样砍掉对手头颅” 的哥萨克骑兵刀。

  在开阔的草原上,这些轻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漫向分散的屯田村落,马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小柳村的晨雾刚被朝阳驱散,屯长张小童就敲响了村口的铜钟。

  正在收割黑麦的村民们扔下镰刀,从田埂下的隐蔽处摸出武器 —— 绿水书院统一配发的火枪、长枪,还有自家打磨的大刀和盾牌。

  “把门板卸下来!” 张小童扯着嗓子喊,声音因急促而沙哑,“用牛车堵路,木头桩子全插在寨前!”

  村民们动作迅捷如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得益于绿水书院推行的 “农闲军训” 制度,每月三次的队列操练和火枪射击训练,此刻化作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他们将各家的木门拼在一起,用绳索捆在夯土矮墙上,又把犁地的铁犁铧倒插在寨前的壕沟里。

  半个时辰后,一个简陋却坚固的方形军寨便在村头立了起来,三十余名精壮村民各就各位,火枪兵伏在门板后,长枪兵列在寨墙内侧,眼神紧张却不见慌乱。

  当哥萨克的马蹄声从地平线上传来时,张小童正给火枪装填弹药。

  他能看见那些黑色的骑兵如狂风般卷来,马刀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冷光。

  “火枪队准备!” 他厉声下令,将手中的绿水书院制手榴弹攥得更紧 —— 这种改良过的武器外壳刻着菱形纹路,据说能在爆炸时分裂成更多碎片。

  哥萨克骑兵在百步外展开阵型,伊万诺夫高举马刀:“乌拉!” 百余骑同时加速,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

  就在他们即将冲入寨门时,张小童猛地挥下手臂:“放!”

  三十支火枪同时轰鸣,铅弹如暴雨般扫向骑兵队列。

  冲在最前的三匹战马应声倒地,骑士被甩飞出去,马刀在空中划出绝望的弧线。

  但哥萨克骑兵并未停顿,他们如潮水般绕过障碍,马刀劈砍在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一名骑兵侥幸突破寨门缝隙,却被三支长枪同时刺穿胸膛,鲜血喷溅在寨墙上的玉米秸秆上。

  “扔手榴弹!” 张小童嘶吼着拉开引信,将冒烟的炸弹扔向密集的骑兵群。

  这种被称为 “两对半” 的黑火药炸弹虽然威力有限,但在近战中足以让骑兵人仰马翻。

  哥萨克的冲锋势头被遏制,他们围着木寨打转,马刀不断劈砍着简陋的防御工事,却始终无法突破那道由门板和血肉组成的防线。

  正当张小童的手臂被流弹擦伤时,远方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

  哥萨克骑兵阵脚大乱,伊万诺夫回头望去,只见一队红色军装的明军骑兵正疾驰而来,连发火铳喷出的火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是正规军!” 有哥萨克惊叫起来,阵型瞬间松动。

  王之荣的骑兵如利刃般插入战场,他们并未直接冲击哥萨克主力,而是沿着寨墙两侧展开射击。

  连发火铳的优势在此刻尽显,铅弹密集地收割着脱离阵型的骑兵。

  一名哥萨克刚砍倒寨门的木门板,就被三颗子弹同时击中,从马背上栽落。

  伊万诺夫见势不妙,狠狠一鞭抽在马臀上:“撤退!向勒拿河方向撤!”

  哥萨克骑兵如潮水般退去,王之荣并未急于追击,而是先派人加固寨防。

  他翻身下马时,看见张小童正用布条包扎伤口,寨墙上的村民们虽然个个带伤,却都挺直了腰杆。

  “好样的!” 王之荣拍着张小童的肩膀,目光扫过那些布满弹孔的门板和插着马刀的木桩,“绿水书院教的本事,你们用到了实处。”

  哥萨克的撤退之路变成了死亡之旅。

  当他们冲进下一个村落时,迎接他们的是同样的木寨和火枪;试图穿越松树林时,头顶会落下燃烧的柴捆;渡过浅滩时,马蹄会被隐藏的铁蒺藜刺穿。

  每个屯田点都如同一颗钉子,死死钉在他们的退路上,而王之荣的正规军就像一条绳索,将这些钉子串连起来。

  在一处名为 “黑风口” 的峡谷,哥萨克被三百余名屯田兵和明军正规军前后夹击。

  峡谷两侧的山坡上,村民们推下巨石,投掷着火把;谷底的明军则排出三段射阵型,火枪齐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伊万诺夫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骑兵,终于明白拿破仑那句评价的另一层含义 —— 当骑兵失去速度优势,陷入处处皆敌的战场时,再锋利的马刀也砍不散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夕阳西下时,王之荣站在峡谷顶端,看着残余的哥萨克狼狈逃窜。

  远处的勒拿河波光粼粼,河岸边的屯田村落已升起炊烟,虽然有些房屋冒着黑烟,但更多的烟囱里飘出的是安宁的气息。

  王之荣望着那些正在清理战场的村民与士兵,他们中有白发老者,有青涩少年,此刻都有着同样坚毅的眼神。

  喜欢南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