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这不科学-《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守门太监尖细的嗓音带着敬畏通传:“蜀中袁天纲,奉诏觐见——!”

  殿门缓缓开启,一个身影逆着光,出现在门口。

  而无人知晓的维度里,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真来了?!】

  【这不科学啊!】

  袁天纲立于门外,双手执象牙笏板,身着深青色圆领襕衫,腰间束九环玉带,足蹬乌皮六合靴——正是唐制五品以上官员的常服规制。

  “臣袁天纲,奉诏觐见。”

  他的声音不卑不亢,带着蜀地特有的抑扬顿挫。

  按照《大唐开元礼》规定,外臣入觐需行“再拜之礼”。

  只见袁天纲先将笏板插于腰带,而后双手交叠于额前,以“顿首”之礼深深下拜。

  起身时,他的动作不急不缓,衣袖翻飞间恰好完成“兴”的仪态。

  李世民端坐御座,微微颔首:“赐座。”

  立即有殿中省宦官抬来黑漆绳床,置于御阶右侧三尺处。

  袁天纲却不急于就座,而是先整了整腰间金鱼袋,确保佩符端正,这才以“虚坐”之姿侧坐绳床,仅占三分之一席面,以示谦恭。

  简诺收敛心神,也没去探究据说远在蜀中的他什么时候到的长安,目光沉静地望向这个传说中能窥破天道、感知异界存在的人物。

  他看上去约莫五十余岁,面容清癯,颧骨微突,两道长眉斜飞入鬓,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沉淀了星河岁月。

  “袁卿远道而来,朕心甚慰。”

  袁天纲闻言立即起身,行“叉手礼”:“臣蒙天恩,星夜驰骋,唯恐有负圣望。”

  简诺看了眼他丝毫不显疲倦的神情,难不成骑的是千里马?可,这也不科学啊?

  殿中侍御史立于柱侧,默默记录着君臣对答。

  袁天纲的目光在殿内快速扫过:左列站着门下侍中,右列立着中书侍郎,皆着紫色官服。

  当他的视线转向昭阳公主时,突然瞳孔微缩。

  按照礼制,他应立即行“肃拜”之礼,但此刻却僵在原地。

  因为在他天眼所见中,公主周身竟缠绕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奇异气息......

  “袁卿?”

  李世民的呼唤将他惊醒,“此乃朕之长姐,昭阳。今日烦劳袁卿,为之一观。”

  “能睹公主凤仪,乃贫道机缘。”袁天纲迅速调整状态,以标准的女礼向公主作揖:“臣袁天纲,参见公主殿下。”

  简诺闻言,缓缓抬起低垂的眼睫,以标准的皇室礼仪回应。

  她先是右手轻压左手,拇指内扣,置于腰间,行了一个端庄的“万福礼”,“道长多礼了。”

  她的声音清越如磬,每个字的尾音都恰到好处地微微上扬,既显尊贵又不失亲和。

  “本宫常闻蜀中袁道长相术通神...”

  说到此处,简诺以袖掩唇,轻咳一声。

  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在宫廷礼仪中却暗含深意既给了袁天纲接话的余地,又不会显得过于热络。

  她宽大的袖摆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沉香木的幽香随之淡淡散开。

  女官适时递上一盏温热的茯苓茶。

  简诺接过,小指微微翘起,与茶盏保持着一寸的距离,这是宫中"持器不触肤"的规矩。

  她浅啜一口后,将茶盏轻轻放回鎏金托盘,盏底与托盘相触时,未发出半点声响。

  用帕子轻轻点了点唇角,语速不急不缓,继续道,“今日得见,果然仙风道骨......”

  嘴角扬起恰到好处的弧度,既展现了赞赏之意,又保持着天家贵女应有的距离感。

  微微侧身,让殿内的烛光更好地映照在自己的面容上。

  这个不着痕迹的动作,既方便了袁天纲观相,又不会显得刻意。

  说完最后一个字,简诺的目光轻轻垂下,落在自己交叠的双手上——这是宫中"语毕凝神"的标准姿态。

  整个过程中,简诺的坐姿始终保持着“坐不过席”的礼仪。

  即便在说话时,肩背也挺直如松,发间的金步摇纹丝不动,展现出极致的宫廷教养,这也是她从没被李世民怀疑“山精野鬼”附身的原因之一。

  殿角的铜漏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计时的浮箭指向辰时三刻。

  袁天纲知道,按惯例,朝觐时间不能超过一刻钟。

  “请陛下准臣为公主观相。”

  在得到李世民颔首后,袁天纲才缓缓起身,保持着恭敬的“趋步”姿态向公主走去。

  他的每一步都精确控制在七寸距离,这是《礼部式》中规定的“臣见君之步”。

  当他在公主面前三尺处站定,这个距离既符合“男女不亲授”的礼制,又便于观相。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张力,沉水香的烟雾似乎都凝滞了。

  就在这肃穆的氛围中,直播间里慢半拍的观众才反应过来:

  【卧槽!袁天纲?!是我想的那个袁天纲吗?!】

  【不是...你们在震惊什么?谁能科普下?】

  【历史上的袁天纲是顶级预言家 玄学大师,相术、占卜、天文无一不精。】

  【相传他曾为武则天看相,预言她“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后来果然应验。】

  【在《旧唐书》等正史中,记载了他准确预言多位王公贵族的命运,甚至包括杜淹、王珪、韦挺等人的仕途起伏。】

  【传说他能通过面相、骨相、气色判断一个人的生死贵贱,甚至能看出前世因果。】

  【在《太平广记》等古籍中,记载他仅凭婴儿的哭声就能判断其未来命运。】

  【这位是和诸葛亮齐名的预言家,推背图作者之一啊!】

  【推背图都知道的吧!这本预言奇书被誉为“中华第一预言书”,准确预测了唐朝之后千年的历史大事件,包括安史之乱、武则天称帝、宋元明清更迭等。】

  【真的假的?确定不是后人杜撰?】

  【我只知道现代仍有学者研究其准确性,甚至有人认为它预言了世界大战、核武器等未来事件。】

  【卧槽真的假的?这也太玄乎了吧?你还不如说他已经摸到了‘第四面墙’......】

  【他真那么厉害,应该能感受到我们的围观吧......】

  袁天纲忽然若有所觉地抬头,目光如电般扫过虚空——正是直播间镜头所在的位置。

  喜欢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