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姜大将军的心思-《挂了99次之后》

  这绝对不是姜大将军矫情,他征战这么多年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因为身体上有着不少伤,腿部多少还是有些问题,只不过忍耐力强,才没有表现出来。

  这一次回家后二子外出搞事,那他干脆在外出时坐四轮车,夸大了自己身体上的坏情况,让皇帝没有办法再找他来卖命。

  是的!这么做,是特意给皇帝看的,皇帝往往会打了臣子一顿后,接着仿佛忘记了自己对臣子的不是,接着让臣子为他卖命,臣子不愿意,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皇帝可以进行报复。

  作为一个能够百战百胜的将军,他的脑子绝对够用,只是他这个人性子很是直爽,不愿意掺和官场是非之中。

  因此他一直表现很是符合武将的身份,看上去很是粗鲁,就仿佛看不出来某些人的小动作,实则他对很多事情门清。

  看不清楚朝政的人,根本无法成为真正的边城统帅,要知道打仗绝对不仅仅是和敌人作战,更要和内部的官员扯皮,一个不好,军需军备就会被某些人给卡脖子。

  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文武官员之间有着很大的隔膜,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会有意无意贬低了武将,这也导致武将们的地位变低了。

  姜大将军有些不明白,没有武将们的付出,怎么能够保证敌人不进攻?事实上几乎年年都有异族进行犯边,只是规模不够大而已。

  一再压制军队,早晚会让将领们无心打仗,姜大将军因此对皇帝那一方早就带着几分警惕,根本不信皇帝会向着武将。

  他不知道其他将领会怎么样,但他很清醒,毕竟当年的军神败走边城,就拜皇帝所赐。

  虽然是前任的皇帝干的,但姜大将军很清楚知道,皇家人多凉薄,喜欢过河拆桥,姜大将军心里还是十分警惕。

  只不过他也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只因为相比而言,异族人更加让他担心,他从边城长大,很清楚异族人的心态,一旦他们受灾,日子不好过就想要劫掠一番,把损失转嫁给中原,南下后烧杀抢夺,根本不把这边的人看成是人。

  这样导致边城的人对异族的人多是带着几分仇恨,姜大将军也是这样,姜家长房的男人们往往战死在沙场!

  要不是他一直以来接受当官要忠君的教育,也仇恨着异族人,以皇帝后来的作为,早就不愿意再干下去,很多时候他不愿意想太多。

  他很清楚知道一件事,就是皇帝无比英明,也不可能事事做好,还是会出现很多阴暗面的事情,好政策被人搞坏了也有。做人有时就是要学会糊涂一些,事事太过较真的话,就无法活下去,有时候就要难得糊涂。

  姜大将军遭遇过需要的粮食和军需被克扣,正是因此让姜大将军觉得人心真的很难测,明明那些人精们应该知道没有足够的物资,怎么可能打胜仗?可那些人还是会这么干!

  即使边城的军民是为了自己而战,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让朝廷的疆土没有丢失。

  想清楚的姜大将军也知道皇帝会想着削弱边军,就是因为皇帝怕边军不怎么听话,怕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但他能做什么,揭露事实?只怕没有人愿意听事实。

  皇帝和臣子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一旦出现问题,皇帝就会牺牲臣子而得到好处,这一点毋庸置疑,就如同当年的军神一家。

  这也是姜大将军为什么表现很忠诚,实则早就开始演戏,他还是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安危,

  等他知道这段时间爆发的事情,就被皇帝的操作伤了心,在二子打算报复时也没有阻止。

  这时候的他怎么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绊脚石?如果不是他老了,姜大将军都想要为儿子报仇!

  这种心态下的他自然不会想着接着给皇帝买卖,皇帝?他配吗?根本不配姜大将军的效忠。

  姜大将军这么做,是因为知道如今能够领兵打仗的人不多,别看有人能够打仗,但真正能够统帅千军的人真的不多。

  万一事态告急的话,皇帝会不会让自己这个曾经领过军的人去打仗?也是很难说的事情,皇帝觉得只要他下令,臣子就应该全部听从。

  一想到自己的长子死在八皇子的手里,就让姜大将军对皇帝多了几分埋怨,而且二子去捣乱,他要是听从皇帝的话卖命的话,岂不是给孩子作对?

  因此姜大将军干脆就做出来行动不便的假象,省的以后皇帝让他去帮着抵御外敌。

  今上还真的在后来想要启用姜大将军,那时候的皇帝的宝座坐不稳,急需一个能够打仗的人。

  到了那时今上发现自己无人可用,也就想起来姜大将军,一问才知道姜大将军离开边城好几年,曾经的姜大将军就窝在家里不怎么出现,因为腿部出现了一些问题。

  知道后的今上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也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做什么,甚至觉得以后有机会多少施恩一二。反正以后再说,如果姜家长房的人没有出息,就什么都不要管。

  今上很快就顾不上在意姜大将军,一个已经残疾了的将军,就如同没有办法抓老鼠的猫,皇帝就再也没有放在心上。

  此刻的皇帝自己不知道姜大将军已经彻底对皇帝没有情义,事实上姜大将军接到了二子传来的消息,告诉他已经凭着自己的本事进入了某个王爷的麾下,让姜家人不要担心他。

  为了预防王爷发现自己和姜家的关系,以后不会轻易联系,让家里人不要担心,没有消息就是他还活着。

  怎么可能不担心啊?!姜大将军看到二子穿过来的消息,从心里心疼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及冠的年纪却背上仇恨,为了兄长报仇不惜变化身份。一个还是孩子的孩子,却背负着血海深仇,真的太辛苦了。

  但作为父亲的姜大将军也知道二子不会觉得辛苦,只因为长子死得太冤了,谁能想到一个来自边城的人会被皇子算计?明明长子什么都没有做,只因为有人想要姜家长房的爵位,就被皇子所算计!

  这个情况让二子从心里憎恨着那个皇帝,什么玩意!姜家长房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会被这么对待?

  正是因为知道姜家长房付出了什么,因此二子对所谓的王爷也不怎么放心,也是,皇家多是薄情人,一直高高在上的人怎么可能在意其他人的死活?

  二子在长子死后活得特别清醒,从来就没有想过找什么明君,明君不等于不会犯错,一个不好就会小命不保,甚至连家人都逃不掉。

  曾经有个以武为谥号的皇帝也算是明君,但看看他曾经爱重的臣子们,就没有几个好下场。

  有一个还是皇帝的大舅子,好在死得早一些,不然只怕会和自己的外甥一起死一死,谁让武帝年纪大了死活不退位,还变得多疑,再加上有人告黑状,最终造成太子不得不起兵造反,最终太子一脉几乎死绝。

  过后武帝知道自己错怪了太子,但他不可能为太子平反,只因为太子真的反了,即使他是被逼着。

  好笑的是该位皇帝竟然建了一个思子台,显示自己想念造反后被逼着自戕的太子,呵呵!

  想念一个人,会没有找寻那个人留下的血脉?会不想着给洗白一二?

  事实上该皇帝就根本没有明面上说一下,只是隐晦说自己思子,甚至都没有管废太子留下的唯一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