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李大人,请您见谅,我们这位师叔他……”
李斯眼神从凌厉回到清澈,摆了摆手,淡然一笑:“无妨,我并不在意。
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的脾气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改变。
最近,他的身体可还安好?”
伏念微微叹了口气,答道:“荀师叔平日里总是沉浸在书典之中,足不出户,就连我和师弟,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哦?”
李斯闻言,又瞥了一眼那座小屋。
缓缓道,
“我听说荀卿素来喜爱园艺,看这园中林木雅致,想必是每日都精心修剪的吧。”
伏念摇了摇头,解释道:
“荀师叔年事已高,近些年来,这些园艺之事,都已经交给学生们来打理了。”
“原来如此。”
李斯微微点头。
此时,竹林小屋内。
一座亭子下,一个年轻公子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在下棋。
荀卿缓缓落下一子,开口问道:
“你似乎早就料到,李斯会来?”
扶苏微微一笑,介绍道:
“这全靠我的智囊们出谋划策,比如这位范增先生,便是我最为倚重的。
这事,便是他提前猜出的。”
荀卿闻言。
目光转向范增,打量了一番,道:
“能得到太子的欣赏,想必先生是位人才,只是,为何我从未听说过你的大名呢?
旧七国内,各王都渴望贤才。”
范增微微躬身,回道:“在下是旧楚居鄛人,年轻时也曾学毛遂自荐。
但楚国过于看重氏族和出身,其余国,多次尝试都未能成功,只好在家虚度光阴。
然而,也许是上天垂怜。
让我遇到了帝国太子,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又一身帝王之气。
我认为,他必将成为天下共主。”
荀子瞥了一眼扶苏。
思绪飘回了当年楚南公时。
楚南公曾预言扶苏将成为未来的天子,然而,天道难测,谁又能断言未来呢?
不过就目前而言,扶苏势力庞大,且他拜自己为师,对儒生也颇为亲近。
范增这话是对的。
倘若扶苏真能登上帝位。
儒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随后,荀子微微颔首,说道:
“嗯,老夫也是这般认为的。”
扶苏却轻轻摇头,回应道:
“这天下,无论谁做皇帝,无关紧要。
只要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我能为帝国略尽绵薄之力,便已心满意足。”
荀子听后,正色道:“在目前,始皇帝的众多子嗣中,唯有太子您最适合登上帝位。
太子切莫胡思乱想。
否则帝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见荀子已明确表态支持扶苏。
范增也放下心来。
扶苏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叹:
“荀子不愧是天下德高望重的智者之一,看事情透彻入微,并且识时务。
不过,东皇太一、楚南公以及黄石公这些人都擅长占卜术,想必他们早已洞悉天机,也许知道命运已被改写。”
此时,范增突然开口:
“现在有个机会摆在眼前。”
扶苏好奇地问道:“什么机会?”
范增沉吟片刻,说道:
“我思虑再三,目前能对太子构成威胁的,唯有廷尉李斯和罗网赵高。
而李斯此刻就在此地……
不如我们……”
扶苏连忙摆手,打断道:“不不不,李斯乃是帝国重臣,对社稷有功。
我大秦从不杀功臣,更何况是李斯?
父皇不会这么做,我也不会。
此事以后切莫再提。”
言罢,扶苏带着秦娥等人转身离去。
范增转向荀子,言道:
“太子或许未能领会我的深意,但荀子先生您,当代大儒,定能心领神会,对吧?”
见荀子面露犹豫之色,范增进一步劝说:
“历朝秦王皆对儒家持反感态度,独尊法家学说,而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位偏爱儒学的大秦储君,一旦他登基为帝。
那么,儒家必将成为天下第一学派,无人能及,荀子先生,您可得三思啊。”
荀子微微蹙眉,非常心动道:
“可是,太子他……”
儒家从孔子以来,从未这么兴盛过。
这个魅力,没有人抵挡住,只要办成了,在后代儒学看来,他的贡献足以与孔子并称。
范增打断道:“太子仁德,有些事他或许难以抉择,但我们身为臣子,却不得不为。
始皇帝已命荀卿担任太子之师。
此事天下皆知。
若将来其他皇子登上大位。
儒家岂能有好日子过?
恐怕不仅会失去崛起之机,更会陷入绝境,孔圣先师在天之灵,又该如何看待?”
荀子表面虽镇定自若。
但眼神中已流露出些许慌乱。
他深知,儒家绝不能出现任何危机。
“可是……像你们所说的,李斯身旁有帝国法师星魂和夏侯央守护,还有官兵把守,想要成事,谈何容易?
况且张良对帝国……”
荀子担忧道。
范增却笑道:“此事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动手,否则天下人将如何看待儒家?
我们可以暗中布局,调开星魂和官兵。
至于夏侯央,在你们儒家三杰。
以及你的面前,又岂能构成何威胁?
至于张良……”
“我?
我不过是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
荀子摇了摇头,道。
范增留下一份扎子便转身离去。
放声大笑后,离去。
“哈哈哈,荀卿你竟自称是文人。
真是笑死人了。
儒家之人不仅文绉绉的,还精通六艺,你身为儒家长辈,怎会不懂武功?”
“至于张良,那份奏章你打开看看便知。”
荀子瞥了一眼奏章,喃喃自语道:
“帝国太子扶苏,竟要拜老夫为师。
将来太子上位,老夫便是帝师。
儒家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诸子百家皆难以企及,唯一担忧的便是张良。”
“但如今太子举荐张良的祖父为帝国九卿之一,想必他也无法拒绝了。”
桑海城·西街。
一行人来到一家关门的客栈前。
“有间客栈?”
燕丹点头确认:“没错,这是我们墨家在桑海的据点,诸位可以先在此处住下。”
高渐离接口道:
“听说有间客栈是专门给小圣贤庄提供饮食的,很有名,没想到竟是我们墨家的。”
燕丹回应:“嗯,今晚我请诸位品尝庖丁的厨艺,不过,我想先等一个人。”
“什么人?
值得墨家巨子亲自等待?”
雪女好奇地问道。
高渐离也附和道:
“巨子,不知是何方神圣?”
燕丹回答:“是一个仇视暴秦的人。”
两人面露疑惑,这时一旁的徐夫子插话道:
“是人宗掌门逍遥子。”
高渐离闻言,不禁皱眉道:“道家不是追求顺其自然、不争而得的理念吗?
他们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实践智慧的培养,追求与天地合一的自然境界。
怎么会愿意帮助我们反帝国呢?”
徐夫子道:“那是天宗的看法,可人宗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注重实践,坚信人定胜天。
认为万物皆可通过努力获取成果。”
雪女回应道:“其实这些不过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在于,天宗与暴秦亲近。
而人宗的逍遥子本就与天宗有世仇。
所以人宗定要推翻暴秦。
看似反秦,不如是反天宗。”
“可是,暴秦已然一统天下,天宗现任掌门赤松子也并未向人宗寻仇啊?”
雪女轻笑一声,道:
“但逍遥子可不这么想,他始终觉得。
暴秦帝国不灭,就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他和人宗的头顶,让他们日日担惊受怕。”
雪女转头回答班大师的问题。
燕丹微微颔首:“嗯,确实如此。
但不管怎样,能拉拢一个力量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力量。”
燕丹暗自思量:嬴政此人着眼于大局,只要不造反,他便不会赶尽杀绝。
可人宗这样的好帮手,不用就太可惜了,若不是想得到儒家的支持,也不会来到桑海。
李斯眼神从凌厉回到清澈,摆了摆手,淡然一笑:“无妨,我并不在意。
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的脾气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改变。
最近,他的身体可还安好?”
伏念微微叹了口气,答道:“荀师叔平日里总是沉浸在书典之中,足不出户,就连我和师弟,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哦?”
李斯闻言,又瞥了一眼那座小屋。
缓缓道,
“我听说荀卿素来喜爱园艺,看这园中林木雅致,想必是每日都精心修剪的吧。”
伏念摇了摇头,解释道:
“荀师叔年事已高,近些年来,这些园艺之事,都已经交给学生们来打理了。”
“原来如此。”
李斯微微点头。
此时,竹林小屋内。
一座亭子下,一个年轻公子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在下棋。
荀卿缓缓落下一子,开口问道:
“你似乎早就料到,李斯会来?”
扶苏微微一笑,介绍道:
“这全靠我的智囊们出谋划策,比如这位范增先生,便是我最为倚重的。
这事,便是他提前猜出的。”
荀卿闻言。
目光转向范增,打量了一番,道:
“能得到太子的欣赏,想必先生是位人才,只是,为何我从未听说过你的大名呢?
旧七国内,各王都渴望贤才。”
范增微微躬身,回道:“在下是旧楚居鄛人,年轻时也曾学毛遂自荐。
但楚国过于看重氏族和出身,其余国,多次尝试都未能成功,只好在家虚度光阴。
然而,也许是上天垂怜。
让我遇到了帝国太子,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又一身帝王之气。
我认为,他必将成为天下共主。”
荀子瞥了一眼扶苏。
思绪飘回了当年楚南公时。
楚南公曾预言扶苏将成为未来的天子,然而,天道难测,谁又能断言未来呢?
不过就目前而言,扶苏势力庞大,且他拜自己为师,对儒生也颇为亲近。
范增这话是对的。
倘若扶苏真能登上帝位。
儒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随后,荀子微微颔首,说道:
“嗯,老夫也是这般认为的。”
扶苏却轻轻摇头,回应道:
“这天下,无论谁做皇帝,无关紧要。
只要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我能为帝国略尽绵薄之力,便已心满意足。”
荀子听后,正色道:“在目前,始皇帝的众多子嗣中,唯有太子您最适合登上帝位。
太子切莫胡思乱想。
否则帝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见荀子已明确表态支持扶苏。
范增也放下心来。
扶苏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叹:
“荀子不愧是天下德高望重的智者之一,看事情透彻入微,并且识时务。
不过,东皇太一、楚南公以及黄石公这些人都擅长占卜术,想必他们早已洞悉天机,也许知道命运已被改写。”
此时,范增突然开口:
“现在有个机会摆在眼前。”
扶苏好奇地问道:“什么机会?”
范增沉吟片刻,说道:
“我思虑再三,目前能对太子构成威胁的,唯有廷尉李斯和罗网赵高。
而李斯此刻就在此地……
不如我们……”
扶苏连忙摆手,打断道:“不不不,李斯乃是帝国重臣,对社稷有功。
我大秦从不杀功臣,更何况是李斯?
父皇不会这么做,我也不会。
此事以后切莫再提。”
言罢,扶苏带着秦娥等人转身离去。
范增转向荀子,言道:
“太子或许未能领会我的深意,但荀子先生您,当代大儒,定能心领神会,对吧?”
见荀子面露犹豫之色,范增进一步劝说:
“历朝秦王皆对儒家持反感态度,独尊法家学说,而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位偏爱儒学的大秦储君,一旦他登基为帝。
那么,儒家必将成为天下第一学派,无人能及,荀子先生,您可得三思啊。”
荀子微微蹙眉,非常心动道:
“可是,太子他……”
儒家从孔子以来,从未这么兴盛过。
这个魅力,没有人抵挡住,只要办成了,在后代儒学看来,他的贡献足以与孔子并称。
范增打断道:“太子仁德,有些事他或许难以抉择,但我们身为臣子,却不得不为。
始皇帝已命荀卿担任太子之师。
此事天下皆知。
若将来其他皇子登上大位。
儒家岂能有好日子过?
恐怕不仅会失去崛起之机,更会陷入绝境,孔圣先师在天之灵,又该如何看待?”
荀子表面虽镇定自若。
但眼神中已流露出些许慌乱。
他深知,儒家绝不能出现任何危机。
“可是……像你们所说的,李斯身旁有帝国法师星魂和夏侯央守护,还有官兵把守,想要成事,谈何容易?
况且张良对帝国……”
荀子担忧道。
范增却笑道:“此事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动手,否则天下人将如何看待儒家?
我们可以暗中布局,调开星魂和官兵。
至于夏侯央,在你们儒家三杰。
以及你的面前,又岂能构成何威胁?
至于张良……”
“我?
我不过是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
荀子摇了摇头,道。
范增留下一份扎子便转身离去。
放声大笑后,离去。
“哈哈哈,荀卿你竟自称是文人。
真是笑死人了。
儒家之人不仅文绉绉的,还精通六艺,你身为儒家长辈,怎会不懂武功?”
“至于张良,那份奏章你打开看看便知。”
荀子瞥了一眼奏章,喃喃自语道:
“帝国太子扶苏,竟要拜老夫为师。
将来太子上位,老夫便是帝师。
儒家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诸子百家皆难以企及,唯一担忧的便是张良。”
“但如今太子举荐张良的祖父为帝国九卿之一,想必他也无法拒绝了。”
桑海城·西街。
一行人来到一家关门的客栈前。
“有间客栈?”
燕丹点头确认:“没错,这是我们墨家在桑海的据点,诸位可以先在此处住下。”
高渐离接口道:
“听说有间客栈是专门给小圣贤庄提供饮食的,很有名,没想到竟是我们墨家的。”
燕丹回应:“嗯,今晚我请诸位品尝庖丁的厨艺,不过,我想先等一个人。”
“什么人?
值得墨家巨子亲自等待?”
雪女好奇地问道。
高渐离也附和道:
“巨子,不知是何方神圣?”
燕丹回答:“是一个仇视暴秦的人。”
两人面露疑惑,这时一旁的徐夫子插话道:
“是人宗掌门逍遥子。”
高渐离闻言,不禁皱眉道:“道家不是追求顺其自然、不争而得的理念吗?
他们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实践智慧的培养,追求与天地合一的自然境界。
怎么会愿意帮助我们反帝国呢?”
徐夫子道:“那是天宗的看法,可人宗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注重实践,坚信人定胜天。
认为万物皆可通过努力获取成果。”
雪女回应道:“其实这些不过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在于,天宗与暴秦亲近。
而人宗的逍遥子本就与天宗有世仇。
所以人宗定要推翻暴秦。
看似反秦,不如是反天宗。”
“可是,暴秦已然一统天下,天宗现任掌门赤松子也并未向人宗寻仇啊?”
雪女轻笑一声,道:
“但逍遥子可不这么想,他始终觉得。
暴秦帝国不灭,就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他和人宗的头顶,让他们日日担惊受怕。”
雪女转头回答班大师的问题。
燕丹微微颔首:“嗯,确实如此。
但不管怎样,能拉拢一个力量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力量。”
燕丹暗自思量:嬴政此人着眼于大局,只要不造反,他便不会赶尽杀绝。
可人宗这样的好帮手,不用就太可惜了,若不是想得到儒家的支持,也不会来到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