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百战无伤:典庆-《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

  注意:“现在一说长城,就以为全是秦始皇修建的,其实长城的修筑大部分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春秋五霸,到战国的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争雄,战争频仍。

  出于防御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边境上修筑长城,设立关卡,春秋战国长城中的楚长城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长城,齐、郑、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国也都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只是将这些长城连接一起而已,还有秦时明月和许多电视剧中都有出现孟姜女,我这小说里不会出现,我这是武侠小说,不是神话小说,历史上孟姜女哭长城哭的是齐国长城,是齐国暴政,春秋的故事。

  再说,一个人哭倒长城,太神话了。

  魏长城·阳武关。

  一辆豪华马车,在数十名精锐护卫的簇拥下,向着大梁的方向进发。

  队伍之中,骑乘白马的白亦非,背负双剑,一红一白,闪烁着寒光。

  他策马靠近马车,沉声问道:

  “长公子,仅凭我等这区区数十人,便贸然闯入关内,是否太过冒险?”

  车窗轻轻推开。

  扶苏的声音淡然传出:

  “你是在担忧……”

  白亦非微微颔首:

  “正是,一旦踏入关中,生死便掌握在魏庸之手,若他心生不轨,我等将难以脱身。

  况且,究竟是何等高人。

  竟值得公子亲身涉险?”

  扶苏轻笑一声:“此人值得。

  不过,魏庸对我们无可奈何。

  我此行入魏,亦非全然信任于他。”

  白亦非眉头微皱:“长公子,莫非……”

  “站住!

  你们是何人?

  来此何干?”

  城关上,魏军士兵的呵斥声打断了对话。

  车队应声而停,扶苏从容掏出令牌:

  “将此令牌交予守城的徐盛。”

  白亦非接过令牌,策马至城下。

  高声喊道:

  “此乃我家主人令牌,请徐盛笑纳。”

  一道浑厚的内力将令牌送上城关。

  徐盛审视片刻,连忙下令:

  “开关,放行!”

  魏国这一重要关卡。

  竟如此轻易地放行了这支队伍。

  徐盛匆匆跑下城关,滑铲跪地。

  恭敬道:“卑职乃阳武关守将徐盛,早年已脱离黑暗,投身光明。

  在罗网的引荐之下,归顺大秦。”

  扶苏微微颔首:

  “良禽择木而栖,智者见智。

  我大秦广纳贤才,那些降将的待遇。

  想必你也略有耳闻吧?”

  徐盛连忙回应:“卑职确有所闻。”

  “嗯,勤勉点,我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起身吧,且慢。

  你麾下的这些守关军士,是否……”

  扶苏的目光轻轻掠过,只见他们入关的队伍,至少已有数百人之众,万一此事泄露给魏王增,后果将不堪设想。

  徐盛坚定地回答道:

  “回长公子,请您宽心。

  这些兄弟,皆是属下多年来精心培养的,绝对忠诚可靠。”

  离别之际。

  徐盛目送着扶苏的车队缓缓向东行去。

  车驾之旁,白亦非轻声问道:“长公子,这便是您不惧魏庸的底气所在吗?”

  扶苏微微一笑,道:“你以为。

  王上真的会全然信赖一个降臣吗?

  在魏庸投靠之时,便已暗中拉拢他人。

  甚至连他的手下也不例外。

  若魏庸胆敢背信弃义,定会自食其果。

  你看这阳武守将,虽是魏庸麾下,但连魏庸自己都不知,他的手下早已归顺于我们。”

  话音未落,忽见路边草丛中冲出一人,黑发扬起,身材魁梧异常,宛如山岳般壮硕。

  其右肩覆盖着坚固的盔甲,自面部至全身,绘有龙形纹身,胸间更有一枚古兽形状的护心镜熠熠生辉。

  “呵……”

  那人犹如一头狂奔的野牛,猛地冲撞而来,白亦非见状,果断舍弃马匹,身形腾空而起,护卫们迅速拔出兵器,严阵以待。

  白亦非一声令下:“拦住他!”

  数十名护卫奋勇向前,然而刀剑砍在他的身上,却如同砍在坚不可摧的磐石之上,丝毫无法伤及他的皮肉。

  紫女与惊鲵立于扶苏身旁,而扶苏的脸上依旧波澜不惊,淡然问道:

  “此人究竟是何人?”

  紫女仔细观察一番,道:“观其模样……

  似乎是披甲门人。”

  扶苏的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缓缓言:

  “那他便是典庆无疑了。”

  惊鲵颔首道:“正是,魏都大梁藏龙卧虎,其中便有一披甲门,世间武学,阴阳两分。

  有门派将阴柔发挥至极。

  而阴阳家则阴阳并济。

  披甲门,则是阳刚之道的翘楚。

  此人身形魁梧,宛若山岳,能将肉身锤炼成坚不可摧的盾甲,刀枪难入。

  一身横练硬功,想必便是披甲门中被誉为‘铜头铁臂,百战无伤’的典庆。”

  扶苏微微颔首:

  “嗯,此人确是护卫的上佳之选。”

  正与典庆激战的白亦非闻此,心生活捉之意,惊鲵不禁问道:

  “长公子真欲纳其麾下?”

  “披甲门昔日乃魏国大将军吴琞之麾下,此人身为吴起之后,蒙受魏国先王大恩。

  对魏国忠心耿耿。

  故而,披甲门恐亦……”惊鲵忧虑道。

  扶苏淡然一笑:

  “我愿意等待,我坚信。

  他们终会改变心意。

  更何况,吴大将军已然仙逝。”

  惊鲵闻言,恭敬回道:“是,或许这天下间,唯有公子能令他们归心。”

  白亦非出其不意,一掌将典庆击倒在地,随后迅速点穴,手掌化爪,紧紧锁住他的琵琶骨,令他功力尽失,动弹不得。

  将典庆押至扶苏面前,白亦非缓缓开口:

  “公子,此人已擒。

  他阳刚之武功已臻化境,一旦发功,几乎可抵挡刀枪,除非寻得其罩门。”

  典庆挣扎道:

  “放开我……快放开我……”

  扶苏缓步上前,紫女与惊鲵紧随其后,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典庆:“你为何要行刺于我?”

  典庆神色复杂:“我……我唯有杀了你,我……我的师妹才能得以存活……

  我别无选择……”

  扶苏皱眉追问:

  “究竟是何人指使?”

  典庆摇头,眼中满是决绝:

  “我……我不能说。

  一旦说出,师妹便难逃一死,我已痛失师父,决不能让师妹再遭奸人毒手。”

  白亦非冷声道:

  “长公子,我有秘法,可让他开口。”

  扶苏疑惑:“何法?”

  白亦非右手出现血红爪子,答:

  “提取其神魂。”

  扶苏果断摇头:“不可,此法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让人痴傻癫狂。”

  沉吟片刻后,扶苏毅然决然:

  “放了他吧。”

  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面露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