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燕地妃雪-《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

  第392章 燕地妃雪

  半日、上党郡*潞县。

  一只金雕飞入一座巍峨的大营。

  营门由军士把守得密不透风。

  一个军士,拿着布信,步入营内,大帐之中,气氛凝重而肃穆。

  司马昌接过诏令,目光如炬,扫视着帐下列坐的众将,沉声道:“王上,终于有所行动了。”

  奡赉闻言,眉头一挑,急切地问道:

  “何行动?”

  司马昌缓缓开口:“王上命我等攻打赵国。”

  “好!太好了!”奡赉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不错,我等早已手痒难耐。”

  众将纷纷附和,他们身为精兵,却在此地久驻,无所事事,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煎熬。

  奡赉神色一凛,追问道:

  “那王上欲令我等如何攻赵?”

  司马昌详细阐述:

  “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翦率领十万大军,自晋阳出发,攻克井陉后,自北向南挺进;

  另一路则由杨端和将军统率十万兵马,与我军汇合,自南向北,直捣邯郸。

  如此,则南北合围之势成矣。”

  奡赉点头赞同:

  “好,我等应立即拔营起寨,整装待发。”

  然而,司马昌却面露疑惑:“只是,本将不解,此次主帅竟是长公子扶苏。”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面露惊异。

  长公子亲自挂帅?

  这岂不是大材小用?

  大秦的武将何其多。

  怎会让长公子来领兵?

  奡赉忧心忡忡地问道:

  “堂堂大秦的长公子。

  怎能亲身涉险于战场之上?

  更何况,他乃是最有望继承王位之人,万一有何不测,该如何是好?”

  司马昌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你所言我岂会不知?

  更何况,长公子对我们铁鹰锐士,乃至我及家人,有着再造之恩。

  若无长公子的力荐。

  这铁鹰锐士恐怕早已被王上解散,同样,没有长公子,我与家人亦无今日之安稳。

  因此,我意已决,分出半数精锐,贴身护卫长公子,无论发生何种变故,皆不得擅离。”

  奡赉请缨道:

  “要不,让我去保护公子吧?”

  司马昌摇头拒绝:

  “你身为大将,岂能轻易离营,再者,你去保护公子,岂不埋没了你的军事才华?”

  一旁的司马无泽挺身而出:

  “父亲,就让我去保护公子吧。”

  司马昌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信任:

  “好,那就由犬子前去护卫公子。

  诸位,即刻下去准备吧。”

  待众将散去,司马昌轻拍儿子的肩膀。

  语重心长地嘱咐:

  “无泽,一定要确保公子的安全,切记。”

  司马无泽紧握长枪,坚定回道:

  “请父亲放心。”

  三日后,燕国,蓟城。

  在城中一隅,静静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名为妃雪阁。

  绝影缓缓走出那熙熙攘攘的门口,回首望了一眼,确认无人尾随,便悄然走向一旁的角落。

  “喂!”一声低沉的呼唤打破了宁静。

  绝影闻声回头,只见一人立于眼前。

  他不禁疑惑地问道:“阁下何人?”

  黑衣人轻轻一笑,掏出一块令牌。

  绝影定睛一看,立刻恭敬地行礼道:

  “原来是掩日大人亲临,真是有失远迎!

  大人怎会至此?”

  掩日面色凝重,缓缓道:

  “我本只是路过,却恰巧收到赵高大人的传信,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蓟城。

  我来问你,雁春君此刻何在?”

  绝影答道:

  “他啊,整日沉迷于妃雪阁之中,对那阁主更是赞不绝口,双眼中充满了淫欲。

  此人极好女色,想必是对那阁主动了心。”

  掩日闻言,眉头微皱:“雁春君好色之名,我早有耳闻……等等,你刚才说他喜欢谁?”

  绝影重复道:“阁主啊。”

  掩日凑近绝影耳边,低声吩咐了一句。

  绝影先是一惊,随即领命道:

  “好,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掩日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这可不是竭尽全力就能办到的事。

  此事若成,你便是大功一件;

  若败,你的项上人头可就不保了。”

  绝影面露难色:“可……可他若一意孤行,我们在蓟城人手又不足,这可如何是好?”

  掩日沉吟片刻,道:

  “放心,此事我自会向赵高大人禀报。”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妃雪阁内已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阁中央,一方精致的舞台犹如明珠镶嵌。

  舞台之上,轻纱曼舞,光影交错,一位身着彩衣的舞姬正轻盈地跃动,身影如同梦幻。

  周围,看客们或坐或立,目光紧紧锁定在舞台之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之中,有身着华服的贵族公子,有风度翩翩的文人墨客,亦有慕名而来的商贾地痞。

  不久,绝影悄然步入二楼。

  轻声在雁春君耳畔低语。

  雁春君眉头微皱,反问:“他怎么来了?”

  绝影躬身答道:“属下实在不知。”

  雁春君轻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失望:

  “哎,真是大煞风景,走吧。”

  言罢,一行人簇拥着雁春君步入马车。

  车内,掩日早已等候多时,他微笑着打招呼:“雁春君,别来无恙?”

  雁春君淡淡回应:“真是许久未见,上次来的,似乎是叫什么陆……陆刄贾?”

  掩日点头:

  “不错,他已因背叛罗网而受到惩处。

  我此番路过,特来传达下一步计划。”

  雁春君冷笑一声:

  “哦?这次又是什么惊天大计?”

  掩日正色道:“自然是灭赵。”

  雁春君闻言,冷笑更甚:“呵呵,还灭赵?

  上次我听信你们之言,让大王派兵牵制赵军,结果呢?我军损失惨重,你们却按兵不动。”

  掩日连忙解释:

  “上次是因陆刄贾背叛,让赵国有了防备。

  但此次不同,赵国正遭旱灾侵袭,粮草匮乏,士气低迷,而且,这次也无需贵国出兵。”

  雁春君挑眉:“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掩日缓缓言道:

  “我国王上,实则未曾寄望于贵国出兵。

  他仅希望贵国能放出风声,声称正厉兵秣马,筹备粮草,意图攻赵,便已足矣。”

  雁春君闻言,略显讶异地反问:

  “仅此而已?”

  掩日轻轻颔首,肯定道:

  “正是如此,便已足够。”

  雁春君略作思索,随即爽朗一笑:“好,此事无须禀报大王,我便可做主应承。”

  掩日微微一笑,转而问道:

  “对了,那燕丹可已回国?

  贵国可寻得他的踪迹?”

  雁春君无奈摇头:“尚未寻得。”

  掩日轻轻一挥手,做了个斩决的手势,冷声道:“一旦寻得此人,即刻……”

  雁春君神色凝重地点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