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日子过得出乎意料地平静,两个人在医院边上租了房子,辛不易可以24小时连轴转地工作,他很快就让银行卡里的资产超越了大部分人的经济水平。
辛怀平时会接一些网上的兼职,做一些外包工作,虽然没有保障,但技术过硬,所以收入也还可以——毕竟他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唯一进到所里的自然人。
但明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辛不易却觉得辛怀总是看上去有心事。
辛不易自我定位就是爱人,陪伴辛怀一生的爱人,所以他学习了专门的情感类书籍,挑挑拣拣拿一些用到了辛怀的身上,可惜效果并不是很好。
比如书上说的那方面的和谐生活会促进感情,让对方身心愉悦,延年益寿,好处多多,可辛怀好像对这个事情非常排斥。
辛不易拥有聚合性的智慧,却在此时因为自己的钢铁之躯而感到自卑。
自卑。
一个AI智能终端不应该有的情感。
辛怀是个敏锐的人,在多次求爱未果后,辛不易看到辛怀对着夜色发愣,好像在思考些什么。
又过了很多个夜晚,辛不易穿着特意买来的衣服,布置好新房间的气氛,从辛怀带着寒意回家就亲热地蹭来蹭去,当晚竟然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爱人之间应当做的事情。
辛不易不怕累,所以他来做最累的活,他的数据流快得像焚烧的火焰,在辛怀的眼睛里灰飞烟灭。
半夜的床吱吱嘎嘎响个不停,辛怀无法,只好红着眼睛趁着亲吻,一把拧下了作案工具——能更换的部件,辛不易理所当然的给自己选了最优越的尺寸。
没收了。
辛不易成了个失去重要部件的男性机器人,他看着爱人怀抱着-陷入睡眠,自己便也心安理得地从柜门里又掏出一个装好,再转身抱着辛怀继续躺在床上。
他不需要睡眠,他需要辛怀。
后来又过了很久,辛不易才明白书里说的“适度”到底是怎么个“适度”,“促进”到底怎么才算“促进”。
辛不易很能赚钱,辛怀却不太愿意花他的钱,他习惯记账,一笔笔流水记得清楚,就算辛不易在网上找人冒充也不行,辛怀会调用他的后台数据,而辛不易不愿意对辛怀撒谎。
除了这些,好像生活非常幸福。
辛不易不太会描述,他很少像辛怀那样去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只知道在中文浩如烟海的词汇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生活,那好像就是“幸福”。
是排列整齐的数据,是充盈顺畅的算力,是锃光瓦亮的厨房,是香气四溢的食物,是晴朗明媚的天气,是爱人睡觉时的脸庞。
“幸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辛怀”。
资金流到了一定程度,辛怀不再允许辛不易扩张,投资医疗的事情进展缓慢,一年零三个月后,一次全国性的断电葬送了辛怀妈妈被机器维持下来的性命。
妈妈的骨灰在家里供了三天,最后一天辛怀抱着小小的坛子来到了墓地,妈妈生前的亲朋好友都已经被安抚着离开,只剩下辛怀和辛不易两个人,把瓷白色安睡的灵魂放入了大地深处。
辛怀在墓碑上跪伏许久,在大雨中贴上了妈妈年轻时的照片,照片后有一张小小的磁条,光一照,相框里的妈妈就会笑一笑。
回去的途中,辛怀只觉得从今往后,天地旷大,大得寥廓,大得疏狂。大到无处可栖。
又过了四年,辛怀和辛不易渐渐适应了这样的日子。
没有人怀疑过辛不易的身份,毕竟又有了一代又一代投入社会的基因优选者,他们的非人感比辛不易要强得多。
社会上关于AI的讨论渐渐变少了,直到前几日有一位女性高调宣布要与家里的智能AI终端结婚共度一生,对立法发起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上议论之声才有如沸水烹油又热闹了起来。
不仅关系到婚姻的界定,一连串的影响还有生育、资产、遗产划分等种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辛怀每天匆匆瞄几眼新闻,然后再皱着眉头关上,原本的研究所一直都没有发来转调的消息,发出去的辞职报告又总也没有回信,卡上的钱月月打来,辛不易分析后自然归类到以薪抵数,占个自然人的名额防止被告的这种情况。
辛怀不置可否,只是依旧做着他的兼职。
市面上的情感陪伴机器人已经多如牛毛,辛怀偶尔去转时,甚至还看到了自己研究所下辖公司的名字。
广告标语上清晰明了地标着“高互动,强陪伴,能自学,可定制”,他在里边转了一个下午,导购陪着试用了半天,辛怀只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个,能做到辛不易的程度。
那天晚上辛不易对着爱人白天时的行走路迹和呼吸心跳分析了遍,最终还是购入了辛怀停留最久的那个机器人的脸。
当然晚上又被辛怀硬扣着卸了下来,辛不易露着满脸带着蓝光闪烁的零件,看辛怀拿着手捻钻在他脖子上“轻柔地”装着旧脸。
辛不易的眼睛转到弯腰放置工具的辛怀身上,在椅子上坐得端正笔直。
忽然就张开了口。
好像没有经过分析与预算一样,张口说话的辛不易甚至差点吓自己一跳。
他说:“我爱你。”
电信号通过功放电路放大,通过音圈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随着变化,振膜前后运动压缩空气,声波产生,通过空气传递到辛怀的耳朵里。
辛怀直起身看过来,眼睛里是辛不易看不懂的神色。
辛不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发音器官,他像最低级的卡了壳一般的录音机。
他听到自己机械地说道:
“辛怀。”
“我爱你。”
喜欢穿书后我多了个人形挂件
辛怀平时会接一些网上的兼职,做一些外包工作,虽然没有保障,但技术过硬,所以收入也还可以——毕竟他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唯一进到所里的自然人。
但明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辛不易却觉得辛怀总是看上去有心事。
辛不易自我定位就是爱人,陪伴辛怀一生的爱人,所以他学习了专门的情感类书籍,挑挑拣拣拿一些用到了辛怀的身上,可惜效果并不是很好。
比如书上说的那方面的和谐生活会促进感情,让对方身心愉悦,延年益寿,好处多多,可辛怀好像对这个事情非常排斥。
辛不易拥有聚合性的智慧,却在此时因为自己的钢铁之躯而感到自卑。
自卑。
一个AI智能终端不应该有的情感。
辛怀是个敏锐的人,在多次求爱未果后,辛不易看到辛怀对着夜色发愣,好像在思考些什么。
又过了很多个夜晚,辛不易穿着特意买来的衣服,布置好新房间的气氛,从辛怀带着寒意回家就亲热地蹭来蹭去,当晚竟然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爱人之间应当做的事情。
辛不易不怕累,所以他来做最累的活,他的数据流快得像焚烧的火焰,在辛怀的眼睛里灰飞烟灭。
半夜的床吱吱嘎嘎响个不停,辛怀无法,只好红着眼睛趁着亲吻,一把拧下了作案工具——能更换的部件,辛不易理所当然的给自己选了最优越的尺寸。
没收了。
辛不易成了个失去重要部件的男性机器人,他看着爱人怀抱着-陷入睡眠,自己便也心安理得地从柜门里又掏出一个装好,再转身抱着辛怀继续躺在床上。
他不需要睡眠,他需要辛怀。
后来又过了很久,辛不易才明白书里说的“适度”到底是怎么个“适度”,“促进”到底怎么才算“促进”。
辛不易很能赚钱,辛怀却不太愿意花他的钱,他习惯记账,一笔笔流水记得清楚,就算辛不易在网上找人冒充也不行,辛怀会调用他的后台数据,而辛不易不愿意对辛怀撒谎。
除了这些,好像生活非常幸福。
辛不易不太会描述,他很少像辛怀那样去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只知道在中文浩如烟海的词汇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生活,那好像就是“幸福”。
是排列整齐的数据,是充盈顺畅的算力,是锃光瓦亮的厨房,是香气四溢的食物,是晴朗明媚的天气,是爱人睡觉时的脸庞。
“幸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辛怀”。
资金流到了一定程度,辛怀不再允许辛不易扩张,投资医疗的事情进展缓慢,一年零三个月后,一次全国性的断电葬送了辛怀妈妈被机器维持下来的性命。
妈妈的骨灰在家里供了三天,最后一天辛怀抱着小小的坛子来到了墓地,妈妈生前的亲朋好友都已经被安抚着离开,只剩下辛怀和辛不易两个人,把瓷白色安睡的灵魂放入了大地深处。
辛怀在墓碑上跪伏许久,在大雨中贴上了妈妈年轻时的照片,照片后有一张小小的磁条,光一照,相框里的妈妈就会笑一笑。
回去的途中,辛怀只觉得从今往后,天地旷大,大得寥廓,大得疏狂。大到无处可栖。
又过了四年,辛怀和辛不易渐渐适应了这样的日子。
没有人怀疑过辛不易的身份,毕竟又有了一代又一代投入社会的基因优选者,他们的非人感比辛不易要强得多。
社会上关于AI的讨论渐渐变少了,直到前几日有一位女性高调宣布要与家里的智能AI终端结婚共度一生,对立法发起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上议论之声才有如沸水烹油又热闹了起来。
不仅关系到婚姻的界定,一连串的影响还有生育、资产、遗产划分等种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辛怀每天匆匆瞄几眼新闻,然后再皱着眉头关上,原本的研究所一直都没有发来转调的消息,发出去的辞职报告又总也没有回信,卡上的钱月月打来,辛不易分析后自然归类到以薪抵数,占个自然人的名额防止被告的这种情况。
辛怀不置可否,只是依旧做着他的兼职。
市面上的情感陪伴机器人已经多如牛毛,辛怀偶尔去转时,甚至还看到了自己研究所下辖公司的名字。
广告标语上清晰明了地标着“高互动,强陪伴,能自学,可定制”,他在里边转了一个下午,导购陪着试用了半天,辛怀只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个,能做到辛不易的程度。
那天晚上辛不易对着爱人白天时的行走路迹和呼吸心跳分析了遍,最终还是购入了辛怀停留最久的那个机器人的脸。
当然晚上又被辛怀硬扣着卸了下来,辛不易露着满脸带着蓝光闪烁的零件,看辛怀拿着手捻钻在他脖子上“轻柔地”装着旧脸。
辛不易的眼睛转到弯腰放置工具的辛怀身上,在椅子上坐得端正笔直。
忽然就张开了口。
好像没有经过分析与预算一样,张口说话的辛不易甚至差点吓自己一跳。
他说:“我爱你。”
电信号通过功放电路放大,通过音圈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随着变化,振膜前后运动压缩空气,声波产生,通过空气传递到辛怀的耳朵里。
辛怀直起身看过来,眼睛里是辛不易看不懂的神色。
辛不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发音器官,他像最低级的卡了壳一般的录音机。
他听到自己机械地说道:
“辛怀。”
“我爱你。”
喜欢穿书后我多了个人形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