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听说霍弋回来了,连忙宣见。
早在科考前,刘禅就给霍弋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去北方寻找在野的贤能之士,顺道将那个未来的天下名将邓艾带回成都。
也不知道霍弋此次北上,有没有收获。
殿外轻俏的脚步声响起,霍弋身着便装走进大殿,衣服上还沾染着尘土。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瘦弱的少年,身上粗衣麻布打满了补丁。
少年不到二十的年纪,面黄肌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他垂着头,双手不安的绞在一起,身子有些微微发抖。
“臣霍弋,参见陛下!”
见到刘禅后,霍弋欲要跪拜行礼,然而刘禅早已一个箭步冲到他的面前,笑着道:“绍先一路辛苦了,北上之路可还顺利?”
“还好。”霍弋点点头,有些惭愧道,“陛下交代的任务,臣并未完成,还望陛下赐罪...”
“发生何事了?”刘禅心头一沉。
“臣前往魏境时,没有找到文鸯和羊祜的行踪,只是跟杜预所在的杜家简单接触了下。”霍弋低声道,“陛下让末将寻找的杜预,如今还只是个孩童,仅有两岁。”
刘禅尴尬了。
对于此事,刘禅的确闹了个大乌龙,不止杜预,就连羊祜、文鸯等后期逆天的大人物们,如今怕是刚刚处于戒奶的阶段。
“这事...的确是朕欠考虑了,辛苦绍先了。”刘禅苦涩的道。
片刻,刘禅将目光投向霍弋身后的少年身上,询问道:“咦,他是?”
“他叫邓范,陛下让末将去义阳郡寻找的那个邓艾,末将也没有找到,但末将觉得这少年跟陛下所描述的那人有些相似,于是就带了回来。”
听到邓范这个名字,刘禅的心头微微一颤。
“邓范...”
是了,邓艾最初的名字,就叫邓范!
后来因为跟同郡的官员重名,这才改名为邓艾。
刘禅紧盯着衣衫褴褛的少年,眯眼道:“邓范对吧,可在魏地做过官?”
少年摇摇头,有些口吃道:“小...小人还未行...行冠礼...尚未...做...做官...”
刘禅愈发激动,名字对上了,就连口吃也对上了。
“那朕再问你,你可读过书?”
少年小声回道:“读...读过,范...范幼时家...家贫,全赖...同郡...一位伯...伯父...资...资助...”
刘禅挑动眉头,再次问道:“哦?那如今这位恩人在何处?”
“去...去年已...已故。”邓艾抬起头,眼睛发亮道,“伯...伯父说过,寒...寒门子...子弟,唯...唯有读...读书...可改...改命...”
站在旁边的霍弋看不下去了,摇头道:“陛下,这少年连话都说不利索,想来并非是您要找的人。”
“不。”刘禅直接打断霍弋的话,坚定道,“就是他,他就是朕要找的人!”
“啊?”
霍弋愣住了,这瘦不拉几,衣衫褴褛又口吃的少年,居然就是刘禅要找的名将?
义阳人,原名邓范,出身寒微,靠同郡郡吏资助才读的上书,常伴有口吃。
这不是历史上的名将邓艾,还会是谁?
刘禅没有理会霍弋,旋即将邓艾拉到军事沙盘前,指着沙盘上的关隘道:“这是长安,这是潼关,这是函谷关,朕若率领大军兵出长安和潼关,后方粮草该如何调度,粮草大营应当设在哪里最巧妙?”
见到模拟沙盘,邓艾震惊不已,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能将河流、关隘、高山、城池完美复刻出来的沙盘,沉思片刻后,邓艾指向函谷关以西三十里的位置。
“这...这儿!桃林塞。”邓艾回答道。
“为何要设在此处?”刘禅含笑问道。
“它东...东控函谷险...险道,西接...接潼关平...平原,地处崤山...黄河之间,是...是天然...天然的储...储粮之地...”
刘禅闻言大笑,一把搂住邓艾的肩膀:“好!说得好!朕确定了,你就是朕要找的人,以后就留在成都,朕要提拔你为大将军。”
邓艾瞪着圆滚滚的大眼睛,惊恐地看着这位有些疯癫的皇帝。
让自己当大将军,这蜀国皇帝莫不是得失心疯了?
邓艾愣住了,结结巴巴地道:“不...陛下不...不可,小人有口...口吃...当...当不了大...大将军...”
刘禅笑了,不以为然道:“谁说口吃就当不了大将军?当年韩信从一介白身直接擢拔为上将军,不也是一步登天吗?”
邓艾眼眶微红,还是连忙摆手道:“不...小人未...未立寸...寸功...不...不可...”
“小人能否在...在成都任...任职,还...还要听从...从母亲的建...建议...”
刘禅叹了口气,跟这小子对话真费劲。
于是刘禅转头看向霍弋问道:“他的母亲现在何处?”
“末将已将其安置在天策府。”霍弋轻声说道,“他的家里面只有他跟母亲相依为命,末将就将他们娘俩一并接来了。”
刘禅拍了拍霍弋的肩膀:“干得好,立刻给邓范和他的母亲安排一处宅院,再拨两个丫鬟前去侍候,记住,不可怠慢于他母子。”
霍弋连忙应下,但心中却道:“陛下这是怎么了,竟对一个魏国来的穷小子如此厚待?”
刘禅转过身,看向邓艾道:“朕欲提拔于你,在成都为官,你回去跟你母亲好好商议下,你若答应,朕便将宅院赏赐于你,以后的日常花销,读书习字朕都包了,并且还给你母亲养老送终。”
邓艾惶恐,连忙伏地叩首:“小...小人谢...谢陛下!”
刘禅将邓艾扶起,轻声道:“记住,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邓艾神色一滞,连忙拱手:“小人...谨记!”
早在科考前,刘禅就给霍弋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去北方寻找在野的贤能之士,顺道将那个未来的天下名将邓艾带回成都。
也不知道霍弋此次北上,有没有收获。
殿外轻俏的脚步声响起,霍弋身着便装走进大殿,衣服上还沾染着尘土。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瘦弱的少年,身上粗衣麻布打满了补丁。
少年不到二十的年纪,面黄肌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他垂着头,双手不安的绞在一起,身子有些微微发抖。
“臣霍弋,参见陛下!”
见到刘禅后,霍弋欲要跪拜行礼,然而刘禅早已一个箭步冲到他的面前,笑着道:“绍先一路辛苦了,北上之路可还顺利?”
“还好。”霍弋点点头,有些惭愧道,“陛下交代的任务,臣并未完成,还望陛下赐罪...”
“发生何事了?”刘禅心头一沉。
“臣前往魏境时,没有找到文鸯和羊祜的行踪,只是跟杜预所在的杜家简单接触了下。”霍弋低声道,“陛下让末将寻找的杜预,如今还只是个孩童,仅有两岁。”
刘禅尴尬了。
对于此事,刘禅的确闹了个大乌龙,不止杜预,就连羊祜、文鸯等后期逆天的大人物们,如今怕是刚刚处于戒奶的阶段。
“这事...的确是朕欠考虑了,辛苦绍先了。”刘禅苦涩的道。
片刻,刘禅将目光投向霍弋身后的少年身上,询问道:“咦,他是?”
“他叫邓范,陛下让末将去义阳郡寻找的那个邓艾,末将也没有找到,但末将觉得这少年跟陛下所描述的那人有些相似,于是就带了回来。”
听到邓范这个名字,刘禅的心头微微一颤。
“邓范...”
是了,邓艾最初的名字,就叫邓范!
后来因为跟同郡的官员重名,这才改名为邓艾。
刘禅紧盯着衣衫褴褛的少年,眯眼道:“邓范对吧,可在魏地做过官?”
少年摇摇头,有些口吃道:“小...小人还未行...行冠礼...尚未...做...做官...”
刘禅愈发激动,名字对上了,就连口吃也对上了。
“那朕再问你,你可读过书?”
少年小声回道:“读...读过,范...范幼时家...家贫,全赖...同郡...一位伯...伯父...资...资助...”
刘禅挑动眉头,再次问道:“哦?那如今这位恩人在何处?”
“去...去年已...已故。”邓艾抬起头,眼睛发亮道,“伯...伯父说过,寒...寒门子...子弟,唯...唯有读...读书...可改...改命...”
站在旁边的霍弋看不下去了,摇头道:“陛下,这少年连话都说不利索,想来并非是您要找的人。”
“不。”刘禅直接打断霍弋的话,坚定道,“就是他,他就是朕要找的人!”
“啊?”
霍弋愣住了,这瘦不拉几,衣衫褴褛又口吃的少年,居然就是刘禅要找的名将?
义阳人,原名邓范,出身寒微,靠同郡郡吏资助才读的上书,常伴有口吃。
这不是历史上的名将邓艾,还会是谁?
刘禅没有理会霍弋,旋即将邓艾拉到军事沙盘前,指着沙盘上的关隘道:“这是长安,这是潼关,这是函谷关,朕若率领大军兵出长安和潼关,后方粮草该如何调度,粮草大营应当设在哪里最巧妙?”
见到模拟沙盘,邓艾震惊不已,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能将河流、关隘、高山、城池完美复刻出来的沙盘,沉思片刻后,邓艾指向函谷关以西三十里的位置。
“这...这儿!桃林塞。”邓艾回答道。
“为何要设在此处?”刘禅含笑问道。
“它东...东控函谷险...险道,西接...接潼关平...平原,地处崤山...黄河之间,是...是天然...天然的储...储粮之地...”
刘禅闻言大笑,一把搂住邓艾的肩膀:“好!说得好!朕确定了,你就是朕要找的人,以后就留在成都,朕要提拔你为大将军。”
邓艾瞪着圆滚滚的大眼睛,惊恐地看着这位有些疯癫的皇帝。
让自己当大将军,这蜀国皇帝莫不是得失心疯了?
邓艾愣住了,结结巴巴地道:“不...陛下不...不可,小人有口...口吃...当...当不了大...大将军...”
刘禅笑了,不以为然道:“谁说口吃就当不了大将军?当年韩信从一介白身直接擢拔为上将军,不也是一步登天吗?”
邓艾眼眶微红,还是连忙摆手道:“不...小人未...未立寸...寸功...不...不可...”
“小人能否在...在成都任...任职,还...还要听从...从母亲的建...建议...”
刘禅叹了口气,跟这小子对话真费劲。
于是刘禅转头看向霍弋问道:“他的母亲现在何处?”
“末将已将其安置在天策府。”霍弋轻声说道,“他的家里面只有他跟母亲相依为命,末将就将他们娘俩一并接来了。”
刘禅拍了拍霍弋的肩膀:“干得好,立刻给邓范和他的母亲安排一处宅院,再拨两个丫鬟前去侍候,记住,不可怠慢于他母子。”
霍弋连忙应下,但心中却道:“陛下这是怎么了,竟对一个魏国来的穷小子如此厚待?”
刘禅转过身,看向邓艾道:“朕欲提拔于你,在成都为官,你回去跟你母亲好好商议下,你若答应,朕便将宅院赏赐于你,以后的日常花销,读书习字朕都包了,并且还给你母亲养老送终。”
邓艾惶恐,连忙伏地叩首:“小...小人谢...谢陛下!”
刘禅将邓艾扶起,轻声道:“记住,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邓艾神色一滞,连忙拱手:“小人...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