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中年男子名为罗蒙,一袭儒生打扮,但从他说话的语气来看,他更像是一名驰骋沙场的将军。
“罗贤弟所言极是。”身旁又一名儒生含笑问道:“那依贤弟之论,丞相欲平定南中,当以雷霆手段攻之,还是以安抚为主?”
沉默片刻,罗蒙叹道:“若我朝能有卫青、霍去病一般的绝世名将,或可以强势手段定南蛮,但...”
定了定神,罗蒙接着道:“但这种名将可遇不可求,丞相虽智谋无双,可此次出征,身边缺少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如今先帝麾下的五虎上将只剩四位,而且分别镇守我朝的各个门户,短时间内不可轻动,因此南中平叛,还是当以安抚为主,先杀对我大汉无敬畏之心者,以示惩戒。”
身侧的儒生捋了捋胡须,眨眼道:“比如呢?”
“比如...雍闿。”
提到此人,罗蒙故意停顿一下。
“建宁太守雍闿,乃高祖时期什方侯雍齿之后,他跟祖上那位性情一样,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对大汉也没有敬畏之心,此次南中叛乱,就是他联合蛮王反叛,乃罪魁祸首...”
“丞相欲征服南中,必先除他!”
“只要除掉雍闿,高定、朱褒两人必望风而降,到时丞相可兵进永昌,与南蛮孟获决战。”
说完,众人连连点头,皆同意罗蒙之论。
“罗贤弟之言甚善。”身旁的长须儒士再次问道,“可南中之地,瘴疫之乡,多不习王化,若丞相与南蛮王交战,南蛮王宁死不降,举南中之力以卵击石,又该当如何?”
此刻,罗蒙的眸子深处闪过一抹厉色:“真如这般,那便倾举国之力,荡平南中,不留后患!”
闻言,众人皆惊。
“倘若真这样做,我大汉可就危险了!”
突然,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刘禅。
只见刘禅戴着面具,缓步走入阁中,来到巨大的沙盘面前,负手而立。
见两大一小三人进入天策府,阁中数十道目光迅速投来,罗蒙的眉头微蹙,开口询问道:“汝乃何人?”
刘禅冲罗蒙微微抱拳,轻声道:“无名之辈。”
罗蒙教养极好,并没有因为刘禅的话,露出不满的神色,但阁中的其他儒生就没有这般客气了。
“无名之辈也敢来天策府?”
“听这声音,兄台的年纪似乎不大,毛长全了嘛?”
“哈哈哈,真当此地是集市啊,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
“......”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讥笑道。
刘禅向前两步,伸手捋着额头上的发丝,淡然道:“阿猫阿狗自然进不了天策府,我等既然来此,自然有来此地的本事和能力。”
盯着眼前镇定自若的面具少年,众人内心微微一沉。
难道又是哪个世家子弟前来捣乱不成?
罗蒙冲刘禅抱拳拱手,询问道:“不知这位小兄弟,对南中之战有何见解?”
刘禅面向罗蒙,清澈的嗓音自面具下传来:“刚才罗兄有句话说的非常对,南中之乱,当以安抚为主...”
“此番南征,擒孟获易,服孟获难...”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道:“南蛮王恃其地远山险,恐多不服,即便攻破南中俘获蛮王,难保以后不会再反,若除掉南蛮王班师,继而北伐,新任的南蛮王定会再行反叛,如此便不会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南中问题...”
罗蒙点点头,沉声询问:“那依小兄弟之见,该当如何?”
刘禅肃声道:“欲征服南中,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只有征服南蛮王之心,才能保证南中几郡长治久安...”
“待秋日渡泸,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奖率三军,然后可挥师北伐,以图中原也!”
此言一出,全场皆静。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身旁的儒生低声反复咀嚼这两句话,旋即抬头看向刘禅道:“老夫乃广汉太守邓芝,敢问小兄弟名号?”
邓芝?
此人刘禅听说过,也是先帝遗留下来的重臣之一,为官期间素有廉洁政绩,乃外交官的不二人选。
“见过邓太守,小子无名之辈,不敢污太守双耳。”刘禅轻声道。
邓芝含笑说道:“小兄弟哪里的话,方才南中之言,甚合我意,小兄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远见,可见并非无名之辈...”
“蜀中天子设此天策府,就是为引天下贤才入蜀中,天子不问出身,无视门第,量才而用,唯才是举...”
“我看小兄弟德才兼备,今日既来天策府,想必有出仕之念,不如随老夫面见陛下,老夫定全力举荐,让小兄弟踏入仕途,得偿所愿,如何?”
短短一席话,便让在场的众人哑口无言。
能让邓芝如此看重,看来这面具少年,的确有些本事和能力。
刘禅无奈摇头,他本想着来天策府看看有没有良臣贤才在野,可万万没想到自己却被这帮老家伙看中,当真有些滑稽...
算了,不装了。
于是,刘禅缓缓将面具取下,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一张俊俏而又稍显稚嫩的脸庞。
“邓太守,您怕是举荐不成了...”
见到刘禅,邓芝瞬间瞪大了眼睛,呆愣半晌后,痴声道:“陛...陛下。”
陛下?
众人震惊了,眼前这位戴面具的少年,竟然是...蜀中天子?
待众人回神,在场的所有儒士连忙伏地跪拜道:“吾等见过陛下。”
邓芝也连忙伏地而拜,高声道:“老臣见过陛下,臣不知陛下到访,多有冒犯,罪该万死。”
刘禅连忙向前将邓芝扶起,含笑道:“邓太守一心为国荐才,何错之有?”
邓芝惭愧而叹。
不少儒生眼神躲闪,心中惊惧不已。
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也曾出言不逊,言语伤人。
刘禅自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也不怪罪,旋即缓步走到罗蒙面前,沉声道:“敢问这位仁兄,可是永安罗蒙?”
罗蒙微怔,旋即躬身抱拳道:“不敢,在下的确是罗蒙。”
闻言,刘禅的神情不禁有些激动起来,接着询问道:“那罗兄可有儿子?”
“罗贤弟所言极是。”身旁又一名儒生含笑问道:“那依贤弟之论,丞相欲平定南中,当以雷霆手段攻之,还是以安抚为主?”
沉默片刻,罗蒙叹道:“若我朝能有卫青、霍去病一般的绝世名将,或可以强势手段定南蛮,但...”
定了定神,罗蒙接着道:“但这种名将可遇不可求,丞相虽智谋无双,可此次出征,身边缺少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如今先帝麾下的五虎上将只剩四位,而且分别镇守我朝的各个门户,短时间内不可轻动,因此南中平叛,还是当以安抚为主,先杀对我大汉无敬畏之心者,以示惩戒。”
身侧的儒生捋了捋胡须,眨眼道:“比如呢?”
“比如...雍闿。”
提到此人,罗蒙故意停顿一下。
“建宁太守雍闿,乃高祖时期什方侯雍齿之后,他跟祖上那位性情一样,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对大汉也没有敬畏之心,此次南中叛乱,就是他联合蛮王反叛,乃罪魁祸首...”
“丞相欲征服南中,必先除他!”
“只要除掉雍闿,高定、朱褒两人必望风而降,到时丞相可兵进永昌,与南蛮孟获决战。”
说完,众人连连点头,皆同意罗蒙之论。
“罗贤弟之言甚善。”身旁的长须儒士再次问道,“可南中之地,瘴疫之乡,多不习王化,若丞相与南蛮王交战,南蛮王宁死不降,举南中之力以卵击石,又该当如何?”
此刻,罗蒙的眸子深处闪过一抹厉色:“真如这般,那便倾举国之力,荡平南中,不留后患!”
闻言,众人皆惊。
“倘若真这样做,我大汉可就危险了!”
突然,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刘禅。
只见刘禅戴着面具,缓步走入阁中,来到巨大的沙盘面前,负手而立。
见两大一小三人进入天策府,阁中数十道目光迅速投来,罗蒙的眉头微蹙,开口询问道:“汝乃何人?”
刘禅冲罗蒙微微抱拳,轻声道:“无名之辈。”
罗蒙教养极好,并没有因为刘禅的话,露出不满的神色,但阁中的其他儒生就没有这般客气了。
“无名之辈也敢来天策府?”
“听这声音,兄台的年纪似乎不大,毛长全了嘛?”
“哈哈哈,真当此地是集市啊,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
“......”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讥笑道。
刘禅向前两步,伸手捋着额头上的发丝,淡然道:“阿猫阿狗自然进不了天策府,我等既然来此,自然有来此地的本事和能力。”
盯着眼前镇定自若的面具少年,众人内心微微一沉。
难道又是哪个世家子弟前来捣乱不成?
罗蒙冲刘禅抱拳拱手,询问道:“不知这位小兄弟,对南中之战有何见解?”
刘禅面向罗蒙,清澈的嗓音自面具下传来:“刚才罗兄有句话说的非常对,南中之乱,当以安抚为主...”
“此番南征,擒孟获易,服孟获难...”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道:“南蛮王恃其地远山险,恐多不服,即便攻破南中俘获蛮王,难保以后不会再反,若除掉南蛮王班师,继而北伐,新任的南蛮王定会再行反叛,如此便不会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南中问题...”
罗蒙点点头,沉声询问:“那依小兄弟之见,该当如何?”
刘禅肃声道:“欲征服南中,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只有征服南蛮王之心,才能保证南中几郡长治久安...”
“待秋日渡泸,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奖率三军,然后可挥师北伐,以图中原也!”
此言一出,全场皆静。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身旁的儒生低声反复咀嚼这两句话,旋即抬头看向刘禅道:“老夫乃广汉太守邓芝,敢问小兄弟名号?”
邓芝?
此人刘禅听说过,也是先帝遗留下来的重臣之一,为官期间素有廉洁政绩,乃外交官的不二人选。
“见过邓太守,小子无名之辈,不敢污太守双耳。”刘禅轻声道。
邓芝含笑说道:“小兄弟哪里的话,方才南中之言,甚合我意,小兄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远见,可见并非无名之辈...”
“蜀中天子设此天策府,就是为引天下贤才入蜀中,天子不问出身,无视门第,量才而用,唯才是举...”
“我看小兄弟德才兼备,今日既来天策府,想必有出仕之念,不如随老夫面见陛下,老夫定全力举荐,让小兄弟踏入仕途,得偿所愿,如何?”
短短一席话,便让在场的众人哑口无言。
能让邓芝如此看重,看来这面具少年,的确有些本事和能力。
刘禅无奈摇头,他本想着来天策府看看有没有良臣贤才在野,可万万没想到自己却被这帮老家伙看中,当真有些滑稽...
算了,不装了。
于是,刘禅缓缓将面具取下,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一张俊俏而又稍显稚嫩的脸庞。
“邓太守,您怕是举荐不成了...”
见到刘禅,邓芝瞬间瞪大了眼睛,呆愣半晌后,痴声道:“陛...陛下。”
陛下?
众人震惊了,眼前这位戴面具的少年,竟然是...蜀中天子?
待众人回神,在场的所有儒士连忙伏地跪拜道:“吾等见过陛下。”
邓芝也连忙伏地而拜,高声道:“老臣见过陛下,臣不知陛下到访,多有冒犯,罪该万死。”
刘禅连忙向前将邓芝扶起,含笑道:“邓太守一心为国荐才,何错之有?”
邓芝惭愧而叹。
不少儒生眼神躲闪,心中惊惧不已。
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也曾出言不逊,言语伤人。
刘禅自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也不怪罪,旋即缓步走到罗蒙面前,沉声道:“敢问这位仁兄,可是永安罗蒙?”
罗蒙微怔,旋即躬身抱拳道:“不敢,在下的确是罗蒙。”
闻言,刘禅的神情不禁有些激动起来,接着询问道:“那罗兄可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