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连珠铳-《打造最强边关》

  冶炼坊的深夜依然炉火通明。沈清双眼布满血丝,手指颤抖地抚过青铜简册上那道精巧的图示——九根铳管呈环形排列,中央是复杂的击发机关。

  "大人,这'九星连珠铳'的设计太精妙了!"沈清指着图中联动齿轮,"扳机一次带动转轮,同时完成闭锁、击发、退壳三个动作!"

  叶明接过简册,心跳加速。这分明是古代版的转轮手枪!虽然以当时的工艺无法完全复制,但简化设计后...

  "做三管版本。"叶明抓起炭笔在木板上画起来,"放弃自动退壳,改为手动旋转,每管预装一发..."

  老赵凑过来看:"这转轮闭气是大问题啊,稍漏气就会烧伤射手。"

  "用紫宸...不,用淬玉钢做转轮,再加一层铜衬。"叶明笔下不停,"击锤改用弹簧驱动,力道更均匀。"

  工匠们立刻分头行动。淬玉钢的冶炼已步入正轨,新开的三座高炉日夜不停产出优质钢坯。到第三天拂晓,第一支"三眼连珠铳"组装完成。

  试验场上,叶明亲自试射。铳身比普通火铳厚重许多,但设计精巧:三个预装弹巢可手动旋转,扳机联动击锤,每次扣动都精准击发。

  砰!砰!砰!

  三声爆响几乎连成一片,百步外的木靶被轰得粉碎!

  "成功了!"工匠们欢呼雀跃。

  叶明却摸着发烫的铳管皱眉:"射速快了,但散热跟不上。继续射击。"

  果然,第六发时铳管已经通红,第九发后彻底变形。沈清急忙泼水冷却,蒸汽嘶鸣中金属发出不祥的脆响。

  "淬玉钢也扛不住连续射击..."老赵愁眉不展。

  叶明凝视着冒烟的铳管,突然道:"做双层套管,中间通水。"

  "水冷铳管?"沈清瞪大眼睛。

  "不,是蒸汽冷却。"叶明画出简易图样,"外层封闭管注水,内管射击时产生的热量使水沸腾循环,既降温又保持温度均匀。"

  这个来自现代机枪冷却原理的设计,经过七日改进终于成型。

  新式水冷套管的连珠铳连续射击二十发仍可正常使用,射速是旧式的三倍!

  ---

  秋雨连绵的深夜,安阳城西粮仓突然火光冲天。警戒钟声刚响,北燕轻骑兵已杀至仓前——赫连勃勃派精锐偷袭粮草!

  "连珠铳队上!"值守的顾慎怒吼。

  三十名精锐火铳手从暗处现身,每人腰间别着新式连珠铳。这些特选射手经过半月特训,装弹射击如行云流水。

  "第一队,放!"

  十支连珠铳喷出火舌,三连发模式下一轮就是三十弹!冲锋的北燕骑兵如割麦般倒下。

  "第二队,放!"

  又一轮弹雨倾泻,北燕战马惊嘶乱窜。侥幸冲近的敌兵绝望地发现,这些火铳手根本不需漫长装填,旋转铳管又是三发齐射!

  三轮射击后,两百北燕轻骑兵只剩十余骑逃窜。粮仓火势被及时控制,而这场小规模战斗的视频已传遍全城——新式火器首战告捷!

  庆功宴上,叶明却盯着屋檐滴落的雨水出神。

  战后检查发现,近半哑火是因火药受潮。

  虽然已有蜡封弹,但连珠铳的装填方式使防潮更难解决。

  "需要整体封装。"叶明突然放下酒杯,在桌上画起来,"把火药和弹丸做成一体,用油纸包裹,使用时直接塞入铳膛..."

  沈清凑过来:"就像包饺子?可如何保证燃烧充分?"

  "底部加一层易燃薄纸,引火药照旧。"叶明越说越快,"装填时咬开尾部,倒入引火药,整体塞入——省去计量步骤,速度更快!"

  这套源自现代定装弹的理念,在工匠们连夜赶工下化为现实。

  薄木片做成的小弹筒内装定量火药,顶部压入铅丸,整体用油纸和蜂蜡密封。

  测试表明,新式定装弹使射速再提三成,雨天哑火率锐减!

  ---

  军器总局的产量统计摆在叶明案头:新型连珠铳日产仅五支,而定装弹日产量不过三百发。照此速度,三个月才能装备一支五百人火器营。

  "太慢了。"叶明敲着桌子,"赫连勃勃主力距我们已不足百里!"

  "大人,工艺太复杂。"老赵无奈道,"光是铳管的淬玉处理就要七天,更别说那些精密齿轮..."

  叶明起身踱步,突然停在一幅《大秦军器谱》的拓本前。图中工匠分工明确,有人专锻铳管,有人只做击发机关...

  "流水线!"叶明猛地转身,"把整个制作过程拆成二十道工序,每组工匠只负责一个环节!"

  这套现代生产管理方法起初遭到老师傅们抵制——"哪有匠人只做零件不懂整体?"但试行三日就显现威力:原本需要全才工匠慢工出细活的工作,被分解后效率倍增!

  到第十日,连珠铳日产量已达十五支,定装弹突破千发。叶明又设计出简易夹具和模具,使零件互换性大幅提升,维修保养更加便捷。

  校场上,五百名火铳手开始新式战术训练。三人一组轮流射击,形成持续火力网;特选神射手配备加长铳管,专狙敌军将领。

  "还不够。"叶明看着训练数据摇头,"赫连勃勃至少有五万大军,我们必须有决定性的..."

  话音未落,沈清狂奔而来,手里挥舞着刚破译的竹简:"大人!《军器谱》最后记载了一种'雷火车',能用火药推动巨箭射千步之遥!"

  叶明接过竹简,图上那架形似巨型弩炮的装置,分明是古代火箭炮!虽然设计原始,但原理可行...

  "立刻组建特别工坊,调二十名顶尖工匠。"叶明目光灼灼,"若能在赫连勃勃攻城前造出十架,胜负犹未可知!"

  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或是炮声?北方的天空已被战火染红。安阳城最后的科技博弈,即将迎来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