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赶到书院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十几个半大小子扭打在一起,面粉、糖馅儿撒得满地都是。
一个草原少年脸上糊满了豆沙,活像个唱戏的大花脸;另一边,汉人学生头发上沾着肉沫,正气得跳脚。
"都给我住手!"叶明一声吼,学生们顿时像被点了穴似的僵在原地。
巴图首领瞪圆了眼睛:"格日勒!你这是干啥呢?"
那个叫格日勒的草原少年抹了把脸上的豆沙,委屈巴巴地说:"阿布,他们说我们的奶渣馅元宵是喂牲口的..."
"放屁!"汉人学生里领头的赵小虎不干了,"明明是你们先说肉馅元宵是馊主意!"
眼瞅着又要吵起来,叶明赶紧站到中间:"停停停!元宵不就是图个团圆高兴吗?争什么馅儿啊!"他转头问旁边的厨娘,"刘婶,咱们备了多少种馅儿?"
刘婶掰着手指头数:"有黑芝麻的、花生的、豆沙的、猪肉的、奶渣的,还有新试的枣泥..."
"这不就结了!"叶明一拍大腿,"爱吃什么馅儿包什么馅儿,谁也别管谁。今儿个咱们来个'百味元宵宴'!"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觉得刚才打架挺傻的。格日勒挠挠头,从地上捡起还没踩坏的奶渣馅团子:"其实...肉馅的闻着也挺香..."
赵小虎嘿嘿一笑,把沾了土的肉馅拍干净:"要不...咱们换着尝尝?"
####
这边刚消停,陈瑜又急匆匆跑来:"大人!晋阳崔家来人了,说是要谈生意!"
叶明眉头一皱:"大过节的谈什么生意..."话没说完,就见一个穿着锦缎袍子的瘦高个带着几个家丁大摇大摆进了书院。
"在下崔成,久仰叶大人..."瘦高个刚拱手,突然瞪大眼睛盯着学生们手里的元宵,"这、这是..."
叶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这崔成正死死盯着格日勒手里的奶渣馅元宵,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崔先生也对元宵感兴趣?"叶明故意问。
崔成吞了吞口水:"这奶渣...可是草原上的做法?"
乌兰抱着胳膊冷笑:"怎么,崔家连这个都想抢?"
崔成赶紧摆手:"误会误会!我们崔家在晋阳也有牧场,就是想请教这奶制品的保存之法..."
叶明和乌兰交换了个眼神。好家伙,偷织机图纸不成,这是又盯上奶制品技术了?
"这事儿好说。"叶明笑眯眯地递过去一个元宵,"先尝尝?"
崔成接过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妙啊!这酸香..."话没说完突然脸色一变,捂着肚子蹲了下去,"哎哟...这、这馅儿..."
学生们都吓傻了。叶明也慌了神:"快叫大夫!"
结果大夫还没到,崔成自己缓过来了,尴尬地笑笑:"无妨无妨,老毛病了...吃不得太油腻..."
叶明心里直嘀咕:奶渣馅也算油腻?这崔家少爷身子骨够娇气的啊!
####
元宵宴过后,叶明把崔成请到了衙门偏厅。这崔成倒是开门见山:"叶大人,家父让我来,是想谈笔大买卖。"
"哦?什么买卖?"
"我们崔家想包销安阳的棉布和毛皮,价格比市面高两成!"崔成掏出一张银票,"这是五千两定金。"
叶明没接,反而问:"听说崔家主要做茶叶生意,怎么突然对布料感兴趣了?"
崔成干笑两声:"这不是看安阳货品优良嘛...对了,听说您这儿还产葡萄酒?"
叶明心里明镜似的——这崔家分明是冲着安阳的几项核心技术来的。
他故作遗憾地摇摇头:"葡萄酒还在试验阶段,产量太少。至于布料嘛..."
他又故意拖长声调,"最近订单太多,怕是匀不出货啊。"
崔成急了:"价钱好商量!"
正说着,其其格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后厨的御赐腊肉被人偷了!"
叶明"腾"地站起来:"什么?那可是太子送的年礼!"
崔成脸色突然变得煞白:"腊、腊肉?"
这时衙役押着个小厮进来:"大人,抓到这个人在后院鬼鬼祟祟!"
那小厮扑通跪下:"老爷饶命!是、是少爷让我去偷看酿酒坊的..."
崔成顿时面如土色,叶明却笑了:"崔少爷,您这'谈生意'的方式挺别致啊?"
事情查清楚了,原来崔家派了两拨人——明着是崔成来谈生意,暗地里还派了人想偷技术。
可惜那偷儿不识字,把酿酒坊门口挂的"腊肉重地,闲人免进"牌子看成了"酿酒秘方",结果偷了半扇火腿出来。
叶明倒没为难他们,只是扣下了那五千两银票当赔偿。
崔成灰溜溜走的时候,叶明还送了他一坛子葡萄汁:"告诉崔老爷,等我们的酒酿成了,欢迎他正大光明来买。"
人一走,陈瑜就忍不住问:"大人,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叶明啃着失而复得的腊肉:"急啥?鱼儿刚咬钩,得慢慢遛。"他压低声音,"我让乌兰派人跟着呢,看他们往哪儿跑。"
果然,傍晚时分乌兰回来了,一脸兴奋:"那帮人没回晋阳,往北边去了!就是上次那伙人藏身的山谷!"
叶明一拍桌子:"好!总算揪住狐狸尾巴了!"转头吩咐陈瑜,"去把王寡妇请来,我有个新点子..."
第二天,安阳城里贴出告示:为庆祝元宵佳节,特举办"百工大赛",凡有特殊技艺者皆可参赛,头奖一百两银子!
消息一出,全城沸腾。木匠、铁匠、织工纷纷报名,连草原上的牧民都带着自家绝活来了。
比赛这天,校场上人山人海。叶明坐在评委席上,余光瞥见人群里有几个生面孔一直往织布区张望。
"那是崔家的人?"他小声问乌兰。
乌兰点点头:"跟昨天不是同一批,但马鞍上的纹饰一样。"
叶明笑了,转头对参赛的王寡妇说:"王大姐,把咱们的新织机抬上来吧!"
当那台改良过的织布机亮相时,全场一片惊叹。只见王寡妇手脚并用,梭子飞转,不一会儿就织出一截花纹精美的布料。
藏在人群里的崔家人眼都看直了,拼命往前挤。叶明故意大声问:"王大姐,这织机怎么比上次又快了三成?"
王寡妇会意,更大声地回答:"因为加了'阴阳梭'啊!这可是秘方,给多少钱都不卖!"
那几个崔家人听得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冲上来抢。叶明心里暗笑:上钩了!
比赛结束后,叶明特意让人把织机放在库房"保管",还故意留了个窗户没关严实...
十几个半大小子扭打在一起,面粉、糖馅儿撒得满地都是。
一个草原少年脸上糊满了豆沙,活像个唱戏的大花脸;另一边,汉人学生头发上沾着肉沫,正气得跳脚。
"都给我住手!"叶明一声吼,学生们顿时像被点了穴似的僵在原地。
巴图首领瞪圆了眼睛:"格日勒!你这是干啥呢?"
那个叫格日勒的草原少年抹了把脸上的豆沙,委屈巴巴地说:"阿布,他们说我们的奶渣馅元宵是喂牲口的..."
"放屁!"汉人学生里领头的赵小虎不干了,"明明是你们先说肉馅元宵是馊主意!"
眼瞅着又要吵起来,叶明赶紧站到中间:"停停停!元宵不就是图个团圆高兴吗?争什么馅儿啊!"他转头问旁边的厨娘,"刘婶,咱们备了多少种馅儿?"
刘婶掰着手指头数:"有黑芝麻的、花生的、豆沙的、猪肉的、奶渣的,还有新试的枣泥..."
"这不就结了!"叶明一拍大腿,"爱吃什么馅儿包什么馅儿,谁也别管谁。今儿个咱们来个'百味元宵宴'!"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觉得刚才打架挺傻的。格日勒挠挠头,从地上捡起还没踩坏的奶渣馅团子:"其实...肉馅的闻着也挺香..."
赵小虎嘿嘿一笑,把沾了土的肉馅拍干净:"要不...咱们换着尝尝?"
####
这边刚消停,陈瑜又急匆匆跑来:"大人!晋阳崔家来人了,说是要谈生意!"
叶明眉头一皱:"大过节的谈什么生意..."话没说完,就见一个穿着锦缎袍子的瘦高个带着几个家丁大摇大摆进了书院。
"在下崔成,久仰叶大人..."瘦高个刚拱手,突然瞪大眼睛盯着学生们手里的元宵,"这、这是..."
叶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这崔成正死死盯着格日勒手里的奶渣馅元宵,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崔先生也对元宵感兴趣?"叶明故意问。
崔成吞了吞口水:"这奶渣...可是草原上的做法?"
乌兰抱着胳膊冷笑:"怎么,崔家连这个都想抢?"
崔成赶紧摆手:"误会误会!我们崔家在晋阳也有牧场,就是想请教这奶制品的保存之法..."
叶明和乌兰交换了个眼神。好家伙,偷织机图纸不成,这是又盯上奶制品技术了?
"这事儿好说。"叶明笑眯眯地递过去一个元宵,"先尝尝?"
崔成接过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妙啊!这酸香..."话没说完突然脸色一变,捂着肚子蹲了下去,"哎哟...这、这馅儿..."
学生们都吓傻了。叶明也慌了神:"快叫大夫!"
结果大夫还没到,崔成自己缓过来了,尴尬地笑笑:"无妨无妨,老毛病了...吃不得太油腻..."
叶明心里直嘀咕:奶渣馅也算油腻?这崔家少爷身子骨够娇气的啊!
####
元宵宴过后,叶明把崔成请到了衙门偏厅。这崔成倒是开门见山:"叶大人,家父让我来,是想谈笔大买卖。"
"哦?什么买卖?"
"我们崔家想包销安阳的棉布和毛皮,价格比市面高两成!"崔成掏出一张银票,"这是五千两定金。"
叶明没接,反而问:"听说崔家主要做茶叶生意,怎么突然对布料感兴趣了?"
崔成干笑两声:"这不是看安阳货品优良嘛...对了,听说您这儿还产葡萄酒?"
叶明心里明镜似的——这崔家分明是冲着安阳的几项核心技术来的。
他故作遗憾地摇摇头:"葡萄酒还在试验阶段,产量太少。至于布料嘛..."
他又故意拖长声调,"最近订单太多,怕是匀不出货啊。"
崔成急了:"价钱好商量!"
正说着,其其格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后厨的御赐腊肉被人偷了!"
叶明"腾"地站起来:"什么?那可是太子送的年礼!"
崔成脸色突然变得煞白:"腊、腊肉?"
这时衙役押着个小厮进来:"大人,抓到这个人在后院鬼鬼祟祟!"
那小厮扑通跪下:"老爷饶命!是、是少爷让我去偷看酿酒坊的..."
崔成顿时面如土色,叶明却笑了:"崔少爷,您这'谈生意'的方式挺别致啊?"
事情查清楚了,原来崔家派了两拨人——明着是崔成来谈生意,暗地里还派了人想偷技术。
可惜那偷儿不识字,把酿酒坊门口挂的"腊肉重地,闲人免进"牌子看成了"酿酒秘方",结果偷了半扇火腿出来。
叶明倒没为难他们,只是扣下了那五千两银票当赔偿。
崔成灰溜溜走的时候,叶明还送了他一坛子葡萄汁:"告诉崔老爷,等我们的酒酿成了,欢迎他正大光明来买。"
人一走,陈瑜就忍不住问:"大人,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叶明啃着失而复得的腊肉:"急啥?鱼儿刚咬钩,得慢慢遛。"他压低声音,"我让乌兰派人跟着呢,看他们往哪儿跑。"
果然,傍晚时分乌兰回来了,一脸兴奋:"那帮人没回晋阳,往北边去了!就是上次那伙人藏身的山谷!"
叶明一拍桌子:"好!总算揪住狐狸尾巴了!"转头吩咐陈瑜,"去把王寡妇请来,我有个新点子..."
第二天,安阳城里贴出告示:为庆祝元宵佳节,特举办"百工大赛",凡有特殊技艺者皆可参赛,头奖一百两银子!
消息一出,全城沸腾。木匠、铁匠、织工纷纷报名,连草原上的牧民都带着自家绝活来了。
比赛这天,校场上人山人海。叶明坐在评委席上,余光瞥见人群里有几个生面孔一直往织布区张望。
"那是崔家的人?"他小声问乌兰。
乌兰点点头:"跟昨天不是同一批,但马鞍上的纹饰一样。"
叶明笑了,转头对参赛的王寡妇说:"王大姐,把咱们的新织机抬上来吧!"
当那台改良过的织布机亮相时,全场一片惊叹。只见王寡妇手脚并用,梭子飞转,不一会儿就织出一截花纹精美的布料。
藏在人群里的崔家人眼都看直了,拼命往前挤。叶明故意大声问:"王大姐,这织机怎么比上次又快了三成?"
王寡妇会意,更大声地回答:"因为加了'阴阳梭'啊!这可是秘方,给多少钱都不卖!"
那几个崔家人听得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冲上来抢。叶明心里暗笑:上钩了!
比赛结束后,叶明特意让人把织机放在库房"保管",还故意留了个窗户没关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