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丰富荷花长廊-《退亲后,带着家人发家致富》

  林雨荷设计的荷花长廊,三天的时间完全的建好,吸引了大批过来赏荷的人。

  连带着荒地的雪糕不够卖的,一天做个几桶凉粉一点也剩不下。

  林雨荷在荒地这边,也是一连几天都在帮忙,主要是凉粉只有林雨荷调的味道最好。

  同样的料汁做出不同的口感。

  很多人不光是来赏荷,还有很多人把这个地方当作休闲的去处。

  甜甜蹦跳着过来,“东家有一个哥哥想买一箱雪糕带回家,咱们能卖吗?”

  “一箱雪糕这是谁这么有钱,卖是能卖只是你有没有跟客人说,雪糕容易化。”

  “嗯,东家我说了。”

  跟着甜甜来到雪糕摊,“东家就是这位哥哥想要一箱雪糕。”

  “哎!姑娘是你呀!我想买一箱雪糕!还有你那个凉粉可以卖吗?”

  原来这人就是前两天带着朋友来赏荷,荒地正在干活,抱怨的那位公子。

  “公子雪糕和凉粉都是可以卖的,只不过雪糕易化,不能长时间存放,凉粉在这个天气不能过夜,最好用凉水冰着。”

  林雨荷担心到家雪糕化了,凉粉变质吃坏肚子,在些砸自己的招牌。

  这个公子看林雨荷有些犹豫,说道。

  “姑娘我家住在府城,离这边一个时辰的距离,主要是府城没有卖这两样东西的,我想让家里都一起尝尝。”

  有生意上门,林雨荷当然当然愿意,有银子不赚那是个大傻蛋。

  “小叔你回家拿一箱雪糕,再带一桶凉粉过来,料汁也一并带过来。”

  林雨荷朝雪糕小摊的那个公子指了一下,“就是那个公子想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林小叔赶紧回家去拿雪糕和凉粉,林雨荷趁这个空档跟书生聊了起来。

  “你稍等一下我让家人回去给你拿新鲜现做的,凉粉我给你做半成品,回家按自己的口味放料汁。”

  “多谢”

  一时无话有些尴尬,其中有一个跟林雨荷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过来。

  “这个地方是你的。”

  “不错这个地方是我的,那个包子馒头也是我的生意,我府城也有铺子。”

  看小姑娘的穿着,家里的条件应该不错。

  “小姑娘你对我这个地方有什么意见吗?”

  那知小姑娘只说荷花池好看,雪糕跟凉粉好吃,但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林雨荷自己分析,那就是惊奇的东西有些少,她不光想吸引过路的客人,还想让一些客人慕名而来。

  送走了客人林雨荷回了村,跟林阿奶说了声去三叔婆家。

  “你早点回来吃饭,”看见孙女回来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村里。

  嘟囔了一句,“这丫头天天忙的不进家。”

  一家人都忙,只有她这个老婆子最清闲,每天她来的最多的就是绣坊。

  看着绣好的帕子成品,林阿奶又泛起了愁,已经绣了不少,现在一条没卖呢!

  打算等林雨荷回来说说。

  站在三叔婆的门外,“三叔婆你在家吗?”

  “谁呀!”从屋里出来一个夫人不是三叔婆又是谁。

  “哎呀!雨荷丫头来了,快进来,”三叔婆一把把人拉进了院子。

  没想到天天忙的三叔爷也在家,“你怎么来了,这是有事。”

  他可是知道这丫头天天有多忙。

  “嗯,我找三叔婆,三叔婆你腌的咸蛋应该可以吃了吧!”

  确实是可以吃了,这两天想去找林雨荷,去了两趟都没在家。

  “雨荷,腌蛋确实可以吃了,我正想找你,”三叔婆说着从屋里拿出一个煮好的。

  蛋黄发红流油,做的真不错看样子就好吃。

  “三叔婆是这样,我不是在荒地做了一个荷花长廊吗?你可以把这个拿那边卖去。”

  说是拿东西去卖,三叔婆有些不好意思,那边可是林雨荷花银子买的。

  现在一个鸡蛋集市上卖一文,有时卖不掉两文可以买三个。

  “三叔婆你就煮熟卖三文钱一个,”这个东西出门赶路带最好,盐腌出来的,不容易坏。

  “好,我明天就去。”

  出了三叔婆家,林雨荷拐到了张木匠家,最近经常来村里,村里的人家熟悉了不少。

  还没进院就被张木匠的媳妇拉进了院。

  “雨荷丫头快坐,”张木匠的婆子进了厨房,给林雨荷端了一碗水,还给她洗了半碗叫不上来的果子。

  “张阿奶,这个是啥果子,”林雨荷问着捏了一颗塞进嘴里。

  嗯,还别说挺好吃的,差不多七分酸,三分甜。

  “就是山里的野果,咱们也叫不出个名,就是知道能吃,喜欢吃屋里还有等会给你拿着。”

  “嘻嘻嘻,林雨荷也没作假说不要。”

  “谢谢张阿奶。”

  “哎不用你谢,是你救了我们这家人,原来穷的没吃的,现在好了,最起码能吃饱了。”

  想起第一次来张家,确实挺穷的,跟以前的林家一样。

  “去烧到去,等下孩子回来又没饭吃,”张老头爸婆子支走。

  “雨荷丫头,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

  都知道林雨荷忙,再说没事她也不来村里。

  “张阿爷你除了会做木匠活,你还会不会做一些小手工小摆件啥的。”

  林雨荷想把荷花长廊丰富起来,有卖吃的也有卖小玩意啥的。

  “小东西,小摆件,你等一下。”

  不大一会从屋里拿出一个木头的小葫芦,“雨荷丫头,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还别说这个东西应该是自己经常使用,外面都有一点包浆了。

  就是这个东西自己怎么好像见过。

  “张阿爷,这个你还有吗?”

  “没有,我就刻了这一个,一直挂在俺的烟包上的。”

  怪不得林雨荷觉得熟悉,她就说在哪里见过,原来她在张老头的烟包上见过。

  “没事的时候多刻一些,拿到荒地荷花长廊去卖,这一个要花多长时间。”

  一说卖,张老头还有些不相信,这个东西不能吃喝,又没啥用谁会要这东西。

  “丫头,这个还真能卖钱,我一天就能刻出来一个,不过就是打磨比较慢,也得一天的时间。”

  看着手里这个小巧玲珑的葫芦,她也挺喜欢的。

  “嗯,刻的精巧一点,卖个三五十文应该可以,就是可能不会天天都有人买。”

  一说三五十文,张老头赶忙接话,“我刻”

  张婆子从厨房出来,“我去卖。”

  端着张家给的果子,一路走一路捏着吃,到家一碗果子被她捏的一个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