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的风沙在窗外呼啸,艾时将断邪剑用油布裹好塞进木箱。张老二凑过来:“时哥,你真要把这宝贝交出去?”艾时盯着箱盖上的“西域三十六国”纹章:“这剑煞气太重,得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镇压。”
凌晨时分,文物局地下仓库突然传来警报。艾时赶到时,发现断邪剑不翼而飞,保险柜内壁刻着一行西域文字:“昆仑有龙,戊己归位。”周明远举着拓片惊呼:“这是西王母国的寻龙咒!”
三日后,三人踏上昆仑山。艾时手持罗庚,在雪线以上的垭口停住脚步。罗庚天池水剧烈沸腾,指针逆时针旋转:“这是‘龙抬头’的异象,说明此处有帝王龙脉。”
张老二望着陡峭的山体发愁:“时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啥宝贝?”艾时指着远处的“三尖峰”:“看见没?中峰独秀如文笔,左峰如鼓右如旗,这是典型的‘文笔鼓旗’局,主出王侯将相。”
周明远展开《水经注》残卷:“昆仑之阳,有山名‘不周’,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艾时点头:“不周山就是龙脉的祖山,咱们要找的龙穴应该在‘天市垣’方位。”
沿着罗庚指引的方向,三人在冰川裂缝中发现一座青铜巨门。门楣上的饕餮纹与九窍玉塞如出一辙,门环竟是一对首尾相衔的玉鱼。艾时将两半玉鱼嵌入,青铜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
门后是条螺旋形墓道,墙壁用昆仑玉砌成,每隔三尺就有盏长明灯。艾时用火折子点燃,灯芯竟自动燃烧起来——这是失传的“鲛人脂”。墓道尽头,一座巨大的青铜鼎悬浮在半空,鼎身刻着“戊己校尉董重监制”。
“这是镇龙脉的‘九鼎之一’!”周明远惊叹,“传说大禹铸九鼎以定九州,董重竟私铸九鼎妄图改天命。”艾时发现鼎身有九处缺口,形状与九窍玉塞完全吻合。
就在这时,鼎中突然腾起黑雾,董重的虚影从中显现:“艾先生,别来无恙?”艾时握紧分水峨嵋刺:“你不是已经魂飞魄散了?”董重阴笑:“我早就在九鼎中留下一缕神魂,就等你来送死。”
黑雾化作无数细小的青铜针射来,艾时急忙甩出朱砂。针雨在朱砂前停住,每根针上都刻着西域文字。周明远惊呼:“这是‘血魂针’,每根都吸过活人精血!”
艾时突然想起《葬书》中的记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他迅速将罗庚抛向空中,天池水洒出形成水幕。血魂针碰到水幕发出“滋滋”声响,化作血水渗入玉砖缝隙。
“破我血魂针,算你有点本事。”董重虚影消散前,鼎身突然喷出一股黑焰,将艾时手中的罗庚烧得通红。艾时强忍剧痛,发现罗庚天池水中浮现出昆仑山龙脉的全息投影。
“这是‘寻龙九诀’!”艾时大喜,“传说摸金校尉的不传之秘,能看透龙脉走向。”三人按照投影指引,在墓道深处发现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
洞穴穹顶镶嵌着夜明珠,形成二十八宿的星图。地面上,一条用白玉雕琢的巨龙蜿蜒盘旋,龙头正对着东方。艾时用罗庚测量:“这是‘青龙回首’局,龙穴应该在龙头七寸处。”
张老二在龙头处挖掘,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掀开浮土,露出一块青铜板,上面刻着《葬经》残篇:“夫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艾时发现青铜板有九处凹槽,形状与九窍玉塞完全吻合。
“这是‘九龙抬棺’的阵眼!”周明远颤抖着,“董重想借昆仑山龙脉复活西王母,进而长生不老。”艾时将九窍玉塞依次嵌入,青铜板突然发出刺目金光,地面裂开露出直通地心的阶梯。
阶梯底部是个巨大的熔岩池,池中浮着九具青铜棺椁,每具棺椁都刻着不同的西域文字。正中央的棺椁上,西王母的浮雕栩栩如生。艾时用罗庚测量,发现熔岩池的温度竟在零下!
“这是‘冰火两重天’的风水局!”艾时惊叹,“地火属阳,冰川属阴,阴阳交汇之处正是龙脉的‘命门’。”他取出断邪剑,发现剑身竟自动指向中央棺椁。
就在艾时要打开棺椁时,熔岩池突然沸腾,九具棺椁同时开启。从里面走出九位身着西域服饰的女子,正是西王母的九位侍女。她们齐声念诵咒语,熔岩池中的岩浆化作九条火龙腾空而起。
“不好!这是‘九龙噬天’阵!”周明远惊恐,“董重想借我们的生机复活西王母!”艾时挥舞断邪剑,剑身突然发出龙吟,九条火龙在半空中凝固。
“你们本是守护瑶池的巫女,为何助纣为虐?”艾时质问。为首的侍女含泪道:“我们被董重的邪术控制,只有复活西王母才能解脱。”艾时将断邪剑刺入阵眼:“我帮你们解脱!”
断邪剑插入熔岩池的瞬间,整个洞穴剧烈震动。九具棺椁缓缓沉入池底,侍女们的身影逐渐透明。西王母的浮雕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化作尘埃。
艾时三人逃出洞穴时,昆仑山主峰突然传来轰然巨响。回头望去,不周山竟从中断裂,露出山体内部的青铜巨门——那是西王母国真正的入口。
“时哥,咱们还进去吗?”张老二看着漫天风雪。艾时摇头:“西王母国的秘密太深,不是我们能触碰的。有些东西,就让它永远沉睡吧。”
返回的列车上,艾时望着窗外飞驰的戈壁,突然发现玉鱼竟变成了血红色。鱼眼中浮现出一行西域文字:“瑶池已闭,血月再临。”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
(未完待续)
凌晨时分,文物局地下仓库突然传来警报。艾时赶到时,发现断邪剑不翼而飞,保险柜内壁刻着一行西域文字:“昆仑有龙,戊己归位。”周明远举着拓片惊呼:“这是西王母国的寻龙咒!”
三日后,三人踏上昆仑山。艾时手持罗庚,在雪线以上的垭口停住脚步。罗庚天池水剧烈沸腾,指针逆时针旋转:“这是‘龙抬头’的异象,说明此处有帝王龙脉。”
张老二望着陡峭的山体发愁:“时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啥宝贝?”艾时指着远处的“三尖峰”:“看见没?中峰独秀如文笔,左峰如鼓右如旗,这是典型的‘文笔鼓旗’局,主出王侯将相。”
周明远展开《水经注》残卷:“昆仑之阳,有山名‘不周’,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艾时点头:“不周山就是龙脉的祖山,咱们要找的龙穴应该在‘天市垣’方位。”
沿着罗庚指引的方向,三人在冰川裂缝中发现一座青铜巨门。门楣上的饕餮纹与九窍玉塞如出一辙,门环竟是一对首尾相衔的玉鱼。艾时将两半玉鱼嵌入,青铜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
门后是条螺旋形墓道,墙壁用昆仑玉砌成,每隔三尺就有盏长明灯。艾时用火折子点燃,灯芯竟自动燃烧起来——这是失传的“鲛人脂”。墓道尽头,一座巨大的青铜鼎悬浮在半空,鼎身刻着“戊己校尉董重监制”。
“这是镇龙脉的‘九鼎之一’!”周明远惊叹,“传说大禹铸九鼎以定九州,董重竟私铸九鼎妄图改天命。”艾时发现鼎身有九处缺口,形状与九窍玉塞完全吻合。
就在这时,鼎中突然腾起黑雾,董重的虚影从中显现:“艾先生,别来无恙?”艾时握紧分水峨嵋刺:“你不是已经魂飞魄散了?”董重阴笑:“我早就在九鼎中留下一缕神魂,就等你来送死。”
黑雾化作无数细小的青铜针射来,艾时急忙甩出朱砂。针雨在朱砂前停住,每根针上都刻着西域文字。周明远惊呼:“这是‘血魂针’,每根都吸过活人精血!”
艾时突然想起《葬书》中的记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他迅速将罗庚抛向空中,天池水洒出形成水幕。血魂针碰到水幕发出“滋滋”声响,化作血水渗入玉砖缝隙。
“破我血魂针,算你有点本事。”董重虚影消散前,鼎身突然喷出一股黑焰,将艾时手中的罗庚烧得通红。艾时强忍剧痛,发现罗庚天池水中浮现出昆仑山龙脉的全息投影。
“这是‘寻龙九诀’!”艾时大喜,“传说摸金校尉的不传之秘,能看透龙脉走向。”三人按照投影指引,在墓道深处发现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
洞穴穹顶镶嵌着夜明珠,形成二十八宿的星图。地面上,一条用白玉雕琢的巨龙蜿蜒盘旋,龙头正对着东方。艾时用罗庚测量:“这是‘青龙回首’局,龙穴应该在龙头七寸处。”
张老二在龙头处挖掘,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掀开浮土,露出一块青铜板,上面刻着《葬经》残篇:“夫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艾时发现青铜板有九处凹槽,形状与九窍玉塞完全吻合。
“这是‘九龙抬棺’的阵眼!”周明远颤抖着,“董重想借昆仑山龙脉复活西王母,进而长生不老。”艾时将九窍玉塞依次嵌入,青铜板突然发出刺目金光,地面裂开露出直通地心的阶梯。
阶梯底部是个巨大的熔岩池,池中浮着九具青铜棺椁,每具棺椁都刻着不同的西域文字。正中央的棺椁上,西王母的浮雕栩栩如生。艾时用罗庚测量,发现熔岩池的温度竟在零下!
“这是‘冰火两重天’的风水局!”艾时惊叹,“地火属阳,冰川属阴,阴阳交汇之处正是龙脉的‘命门’。”他取出断邪剑,发现剑身竟自动指向中央棺椁。
就在艾时要打开棺椁时,熔岩池突然沸腾,九具棺椁同时开启。从里面走出九位身着西域服饰的女子,正是西王母的九位侍女。她们齐声念诵咒语,熔岩池中的岩浆化作九条火龙腾空而起。
“不好!这是‘九龙噬天’阵!”周明远惊恐,“董重想借我们的生机复活西王母!”艾时挥舞断邪剑,剑身突然发出龙吟,九条火龙在半空中凝固。
“你们本是守护瑶池的巫女,为何助纣为虐?”艾时质问。为首的侍女含泪道:“我们被董重的邪术控制,只有复活西王母才能解脱。”艾时将断邪剑刺入阵眼:“我帮你们解脱!”
断邪剑插入熔岩池的瞬间,整个洞穴剧烈震动。九具棺椁缓缓沉入池底,侍女们的身影逐渐透明。西王母的浮雕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化作尘埃。
艾时三人逃出洞穴时,昆仑山主峰突然传来轰然巨响。回头望去,不周山竟从中断裂,露出山体内部的青铜巨门——那是西王母国真正的入口。
“时哥,咱们还进去吗?”张老二看着漫天风雪。艾时摇头:“西王母国的秘密太深,不是我们能触碰的。有些东西,就让它永远沉睡吧。”
返回的列车上,艾时望着窗外飞驰的戈壁,突然发现玉鱼竟变成了血红色。鱼眼中浮现出一行西域文字:“瑶池已闭,血月再临。”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