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强人所难-《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侯明君被陈长安骂的头都抬不起来了。

  低声说道“厂长,我知道错了。您在给我一次机会。

  这次你看我的表现就行了。我一定不会再给咱们汽车厂抹黑了。”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看在当初你也是从蜂窝煤厂一路追随我来的。

  我就在给你一次机会。别觉得自己是领导,就看不起人了。

  你要知道,别说比你级别高的。就是比我级别高的领导,那都多了去了。

  你以为你的所作所为,上面那些大领导看不到?

  这汽车厂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咱们呢。

  别说是你了,就算是我,那也是如履薄冰的。

  毕竟咱们都是从底层上来的。咱们身上没有功劳。

  人家都是身上有功劳的。是为国家流过血,卖过命的。

  好友,战友到处都是。咱们呢?一点根基都没有。

  你一旦出了事,没人会帮你。你直接就会万劫不复。

  以后做事情,要三思而行。别莽撞。你看看你刚刚的样子。

  完全就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官老爷作风。

  真被人抓住小辫子不放,我是不会费劲的捞你。”

  “厂长,我懂了。您放心,我就是觉得自己被蔡映红举报了。

  在聂领导那里的印象不好了,我想通过这次招聘。

  能够扭转一下在聂领导心目中的形象。有点操之过急了。

  厂长您说的对,我不会再这样了。”

  “那你继续招聘吧,我站在旁边给你把把关。”

  看着继续开始招聘。陈长安想着如果侯明君经过这一次之后。

  要是还没有悔改,说明侯明君这个人,不适合当行政领导。

  还是回车间继续学技术算了。毕竟车间主任这个职位。

  即便是陈长安升职调走了,新来的厂长也不会轻易的去动车间主任。

  看着侯明君继续有条不紊的招工。陈长安看了一会,就离开了。

  杨云飞毕竟是才接手摩托车的生产。这一次性要运走所有库存的摩托车,陈长安怕他干不好。

  不去现场看看,陈长安实在是不放心。

  这整个汽车厂这就是李成林让自己放心,其他人还差的远。

  就在陈长安还在为了招工和摩托车的生产情况操心的时候。

  一场关于治理海河的会议正在召开着。聂大爷正在会议上据理力争着。

  “这河里的淤泥,要不要清理?不清理算什么治理海河?

  水库要不要建?不建怎么蓄水?怎么在干旱的时候给田地灌溉?

  水库的作用不需要我多说了吧?这海河最多三年就泛滥一次。

  糊弄的这里一下,有啥用啊?过不了几年继续泛滥。

  这叫治理吗?还不如不治理。要我说既然要治理,就要狠狠地治理。

  一次性给他说搞好,不说管一百年,最起码五十年是要有的吧?”

  “老聂啊,你别激动,没人说不治理海河。

  上面的大领导都发话了。怎么可能不治理呢。

  现在有些领导的意思,就是没有了汽车厂的三轮载重摩托车。

  原计划的人工不够了。在按照之前的算法,没有了摩托车。

  大概需要四十万人,参与治理海河,并且可能更多。

  四十万人那是什么概念?你们部门管饭行不行?”

  “那就自带干粮吧,海河要治理,国家也提供不了这么多的粮食。

  总不能不治理吧。百姓们应该也能理解。这治理海河也是为了以后他们自己不受灾。”

  “说的真是容易,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手里哪来的余粮?

  这不论是挖泥,挖土,还是提土。都是重体力活。

  这要是再吃不好,人都要废了。这治理海河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这时间可是按年算的。没有了机械设备,靠人力。

  按照治理海河工程计划来看。怕是要干上个三五年了。

  你们是准备让这几十万老百姓累死吗?”

  “我们可以给给工分的嘛。所有参与海河治理工程的生产队。

  按照队伍的完成度和任务,给予工分也算是有了报酬。

  至少不算是我可能让农民们白干了。这样农民们也算是有了报酬。”

  “给工分有什么用?粮食就那么多。剩下的只能给钱。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能?有没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还是那句话,吃不饱穿不暖,怎么去干活?

  要是时间短也就算了,现在还没有了机械设备,这不是坑人吗?”

  和这些人争吵了许久,也没吵出什么结果。

  聂大爷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越想越气。

  海河必须要治理,不然年年泛滥,这谁也受不了。

  汽车厂的载重摩托车,都打包送去换设备了。

  这些设备不能动,这些都是西北那边用来做科研的。

  同样的,农民们这几年也不容易,真的需要四十万人干上好几年。

  聂大爷也不愿意看到四十万人提着篮子,拿着锄头在干活。

  思来想去只能使用机械设备,才能让老百姓们轻松一些。

  “给我接汽车厂,厂长办公室的电话。”

  等了半天,陈长安根本不在办公室里。聂大爷才想起来,今天汽车厂招工。

  这会恐怕几个领导办公室里都没人。

  于是又打到了汽车厂保卫处。这里全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等陈长安得到消息,来到保卫处的时候。

  “长安啊,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聂大爷,您这是什么话,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

  什么帮忙不帮忙的,我只要能做到,我一定做。”

  “刚刚我去参加了一个会议,关于海河治理的会议。

  原本你们汽车厂仓库里十万台摩托车,都是准备给海河治理用的。

  结果外部局势不稳,为了西北的国防科研,不得以,必须要卖掉。

  现在原本计算十万人,最多三年就能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

  现在从新这测算之后,主要四十万人,五到八年才能完成。”

  聂大爷停顿了一下,陈长安也无话可说,这事陈长安也没有办法啊。

  这需要几十万人干五到八年的大工程, 陈长安可不敢乱说什么。

  聂大爷也知道这事,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想了想那四十万百姓。

  还是对着陈长安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