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我不同意-《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看着秀娟一副准备给自己出气的样子,陈长安笑着说道。

  “那你可要多挣点钱,几十几百万的,这些人可不会出面。”

  “我相信,只要钱多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让他们都出面巴结我。”

  第二天一早,陈长安开着车来到部里,刚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就发现茶水已经泡好了,办公桌也被擦的干干净净。

  随即点点头,别的方面还不清楚,这少人不懒。

  刚刚坐下来,小杨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主任,给您买了四个大肉包子,还是热乎的,您赶紧趁热吃。”

  陈长安接过包子,一口下去就发现这是工人餐厅的包子,立刻就明白,小杨这是用心了。

  家里住在汽车厂家属院,每天陈长安都是在工人餐厅吃早饭。

  工人餐厅的肉包子不仅皮薄馅大,跟而且一个成年人拳头一样大。

  主要是用料扎实,肉都是汽车厂养殖场自家产的猪肉。

  陈长安几口吃掉一个大包子,随即问道。

  “你早上吃的啥?”

  “我之前剩的馒头还有,不吃多浪费啊,就着咸菜对付一口就行了。”

  “我昨天怎么和你说的?你一个大小伙子不吃点荤腥怎么行?”

  随即看着手中的肉包子,直接递给小杨两个。

  “拿着,我说过了,以后早饭和午饭,我吃啥你吃啥。

  晚饭你也不能随便对付,你要是不好好吃饭,下班了跟我走,去我家里吃饭去。”

  “主任,明天,明天我一定听话。”

  见陈长安还是瞪着他,无奈的拿起一个包子。

  “主任我吃过了,不太饿,就吃一个就行了。”

  看着小杨的样子,陈长安就知道他没说实话。

  不错陈长安很理解他,家里是农村的,考到了四九城,随后还进了部委,这就是妥妥的凤凰男。

  这类人的心理陈长安能懂,既然只愿意拿一个包子就拿一把吧,往后两个人一起的机会多着呢。

  “行吧,等会将今天的会议资料给我。”

  说到正事,小杨立刻就变得严肃起来了。

  “好的主任,今天的会议时间是在九点,等快到时间了,我来喊您。”

  小杨顾不上吃手上的包子,先是擦了擦手,随后将资料交给陈长安,这才吃起肉包子。

  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口腔里爆开。这一刻小杨眼泪都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了。

  多少年没有吃肉了,出身鄂西北农村的他,小时候也是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可惜在父亲生病之后,一切都变了。

  直到父亲去世多年,他才知道父亲得的是血吸虫病。

  现在的鄂西北,血吸虫病几乎绝迹了,要是他的父亲晚几年得病该有多好。

  不仅让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弟弟妹妹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小杨将大学时期的补助以及实习期的工资,基本上都给了家里。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小杨相信要不了多久家里就能还清债务。

  他要把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都接到四九城,过好日子。

  还有十分钟就是九点,小杨走进了陈长安的办公室,看着还在翻看资料的陈长安,小声说道。

  “主任,会议时间就要到了。”

  陈长安闻言点点头,这才起身,来到了会议室内。

  陈长安刚刚坐下,邹主任也走进了会议室,看了陈长安一眼,随即开口说道。

  “今天的会议内容,就是要确定一下,新电视机厂的建立情况。

  资料已经发给大家了,如果没有意见,咱们举手表决吧。”

  “我有不同意见。”

  邹主任的话音刚刚落下,陈长安立刻就说话了。

  邹主任眉头一皱,他就知道,陈长安来就没好事。

  以往这样的决定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只要他提出的意见,就会顺利通过。

  邹主任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问道。

  “陈副主任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整个北方地区,电视机厂已经足够多了。

  别的不说光是四九城,津门,以及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知名电视机厂就不下十家。

  品牌更是有牡丹,四九城,长城,环宇等等一大堆。

  仅津门电视机厂,一年的产量就超过上百台之多。

  我们汽车厂的电视机产量也有几十万台。

  前几年,青岛电视机厂刚刚引进了小日子的生产线,如今也达到了年产五十万万台。

  这电视机的价格,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很难承受。

  也就是几个大城市的职工家庭,有能力购买。

  可即便是有能力购买,也不一定会购买。

  目前来看,好似市场上的电视机供不应求,无论怎么生产好像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可随着电视机厂的不断建立,很快就会变成供大于求。

  此次准备建立的电视机厂,需要花费几千万外汇,采购小日子的生产线,这么大的投入,想在几年内回本怕是有些困难。

  可等到两年之后,当电视机供大于求的时候,你让这些厂子怎么办?

  你让这些工人们怎么办?难道全靠部里养着吗?

  我们作为部委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所有的决定都要具有前瞻性。

  不能看到什么产品火,就去生产什么。

  在我看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电冰箱都比生产电视机要好一些。”

  陈长安的一番话,焦主任立刻点头表示同意。

  一旁的总工程师同样也是点点头,他觉得陈长安说的没错。

  一台电视机动辄就是上千元,全国有多少家庭能够买得起?

  整个北方地区,各种电视机的产量大致估算下来,一年轻松就是几百万台,在新建电视机厂,的确是有些不合理。

  中立的那位副局长还是有些城府,坐在一旁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邹主任看着会议室里众人的表情,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长安,焦主任,总工,三个人几乎就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立的副局长根本就不表态,这样一来,他就难受了。

  “不仅如此,关于新厂厂长的人选问题,也有待商榷。

  这位吴厂长,根本就没有管理一家厂子的经验。

  这么大一家厂子交给他,诸位就不怕出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