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腰斩首恶,微服出访,震惊万民,开仓分粮】
朕虽惜你方腊是一条好汉,但也绝不能留你活在这世间了。
赵吉微笑着说道:
“辛苦梁大官,连夜审理贼首方腊。”
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说道:
“老奴能为官家办差,深感荣幸。”
赵吉对梁师成又道:
“贼首方腊、头目方肥,此二贼,罪大恶极;明日午时,在杭~州城内繁华街,当众皆斩之。
杭~州城内百姓,欲观方腊受刑者,皆可尽赴刑场观看。
以此,万民将会传颂朕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之伟业,
以便消除方腊乱匪在东南之恶劣影响……”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旨道。
在这杭~州府衙内,陪侍在赵官家身侧的领枢密院事的大宦官童贯,跪地奏请,道:
“官家,微臣童贯认为:
贼首方腊,叛逆谋反,
攻州克县,抢劫放火,
残杀官吏,奸掳女子,
对此恶贼,应刑凌迟!”
新任两浙路制置使、宦官谭稹,立即附和着童贯的进谏,跪地奏请,道:
“臣谭稹赞同童大人之言,对贼首方腊,当行凌迟之刑。”
赵吉却道:“朕知道爱卿痛恨贼首方腊,然则,朕意已决,为彰显朕之仁德,方腊凌迟之刑,改为腰斩吧!”
赵吉之所以这样决定,便是他有些受不了古代的凌迟极刑,太过残忍了,这种千刀万剐的极刑,要施刑二三个小时,受刑之人才能死掉。
赵吉认为,对方腊这样的贼首,施行大宋律法中的腰斩之刑,既可对其罪恶朝廷惩罚,又可警示万民不敢犯上作乱,这不挺好的吗?
而赵吉故意不采纳手握兵权的童贯进谏,还有自己的深意。
那就是,童贯你从九年前的政和元年,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辽国回来后,你的权势就越来越大了,便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不久后,你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你又领枢密院事,你还监军西北,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被封为太傅、泾国公。
世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如今,在朕这位穿越者的英明决断,行霹雳手段后,公相蔡京已经伏法,就差你这个媪相童贯了。
朕不同意你童贯提出的建议,也是在收拾你之前,对你的一种试探。
童贯看到赵官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之后,脸色明显地阴沉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有敢当面顶撞赵官家。
时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看到赵官家驳斥了童贯和谭稹的进谏后,他则是笑呵呵地跪在地上,带头称赞道:
“官家仁慈圣德,即便对罄竹难书的贼首方腊,亦不忍实行凌迟极刑。
当今陛下,堪比尧舜般的贤君明主啊!”
在梁师成的带头奉承之下,当场的群臣也都跪地,一起附和称赞赵官仁慈圣德……
第二日上午,赵吉亲自为西军左路统制刘延庆所部、右路统制杨惟忠部出征前进行饯行。
西北军全体官兵在得知,今日午时就要对贼首方腊进行腰斩后,全军士气高涨,分兵两路,去清剿方腊留在所克州县的残余匪军……
禁军统制王禀及所部禁军,则暂时驻守在杭`州城内,与皇城司亲从官们一起保护赵官家和两位皇子赵楷和赵构的安全。
赵吉还特意下了诏书,把韩世忠及所部骑兵,留在了杭州城内。
赵吉如此安排,他已经猜测出:因韩世忠在对方腊匪军大战中,表现太过出色,所立军功太多,必然会引起军中的红眼怪们对韩世忠的妒忌。
若再让韩世忠去东南,平定那些战斗力不强的乱匪余部,这就是大才小用了,万一名将遭到不测,岂是不悔之晚矣了吗?
朕要将韩世忠这种勇冠三军的奇才,用到以后对付金国的大战之中……
还有,更为关键的是,韩世忠对平定方腊所部来犯杭~州的战斗中,数次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经过力战,又活捉了方腊等贼,属实也应该让韩世忠休息一下了。
赵吉为出征的刘延庆部和杨惟忠部送行后,望着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城,渐行渐远,马踏飞沙,征尘滚滚……
赵吉回到城内,已经是巳时初,距离午时三刻腰斩方腊还有一个时辰,赵吉准备微服私访,探查一下民情。
赵吉挑选了百余名随行人员,皆是便服出了杭~州府衙。
他坐轿,由着便服的皇城司亲从官和脱去了盔甲的韩世忠共同保护着,犹如是富商出行一般,直奔要繁华街的临时法场……
赵吉到了法场后,看到这里早已有三四万人,早早地等在了那里。
赵吉下了轿,带着便装的郓王赵楷和康王小赵构,由韩世忠和亲从官们暗中保护之下,挤进了人群之中。
赵吉听到,百姓们议论声连连……
“贼首方腊,今日就要在此正法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赵吉身边的布衣瘦老头,脸色大变,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梁师成继续高声喊道:“官家微服来此,万民原地跪拜,共迎天子登台!”
此令一出,台下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依然左顾右盼想看看赵官家藏在人群的哪里。
赵吉带领着郓王赵楷、康王小赵构,由韩世忠和百名乔装后的皇城司亲从官保护着,登上了监斩高台之上。
那位布衣瘦老头看到跟自己闲聊的京城丝绸富商,居然就是当今天子赵官家后,他悔恨自己聊了一些对官府不满的话……
此时,那老头吓得身体发软,险些瘫伏在地。
而那个张秀才,其实之前也看到了那位身才高挑的富商与那老头闲聊,他现在非常后悔,若是早知道这位富商就是大宋的皇帝,那么自己好好地上前巴结一番,或许自己就能平步青云了……
赵吉走上高台,简要地指责出方腊的罪行,话锋一转,高声宣布道:
“朕御驾亲征方腊得胜,亦看到了东南百姓受天灾人祸之苦,久矣!
故此,今日斩杀了贼首方腊后,东南各地官府,皆要开仓分粮,贫民可凭家中人口,按份领取救济粮!
朕还决定,至今年始,三年之内,东南各地,每年赋税减免掉三分之一。”
“啊?!”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耳,特别是距离行刑高台较远的百姓,好像没有听清赵官家的圣谕。
还好,梁师成做监斩官很有经验,自行刑高台处,向外的不同方向,距离三丈远便安排了一名传话小吏,共安排了上百名传话小吏。
传话小吏的高喊着圣谕,官府要给百姓开仓分粮,三年之内都会赋税减免……
一下子,数万众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时,带着重枷和手脚镣铐的方腊和方肥,深感壮志未酬,抱憾终身。
他们看到义军所反对的大宋狗皇帝,怎么如此会收买民心呢?
看来,所传闻的这个狗皇帝赵佶昏庸无比,并非实情啊!
方腊和方肥,怅然感叹,可是他俩的叹息声,完全被淹没在了数万民众的叫好声和欢呼声中……
赵吉宣布完后,便走入监斩席入座。
监斩官童贯、梁师成、谭稹等人纷纷起身,跪拜见礼后,侍立于赵官家的两侧……
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童贯走台前,高声宣布道:
“行刑……”
行刑台上,早已摆好了两把背厚刃利的大铡刀……
行刑的刽子手今日只能给皇帝钦点的方庚当助手了,他们先将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的方肥,扒去上衣,使腰部~裸~露出来……
又用同样的方法,把想要挣扎、却无能为力的贼首方腊,也扒去了上衣,使其腰部~裸~露了出来。
城内本地四名刽子手,分为两人一组,强行地摁压着方腊和方肥,令其趴伏在铡床之上……
方庚先走到了要斩的方肥铡刀处,他双手紧握着铡刀把手,双臂猛地一用力,向下使劲地按压了下去。
“咔嚓”一声……
“啊啊啊啊啊啊……”
方肥惨叫声连连……
身负血海深仇的方庚,走到要斩贼首方腊这个仇人的铡刀处,他双手紧握着铡刀的把手,双臂用足了全身的力气,向下使劲、却缓缓地按压了下去……
慢压铡刀、慢慢地腰斩着方腊……
使其痛苦万分,才能解方庚心头之恨。
“咔…咔…嚓…”
“咔…咔…嚓…嚓……咔嚓!”
……
喜欢北宋:我成了赵佶
朕虽惜你方腊是一条好汉,但也绝不能留你活在这世间了。
赵吉微笑着说道:
“辛苦梁大官,连夜审理贼首方腊。”
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说道:
“老奴能为官家办差,深感荣幸。”
赵吉对梁师成又道:
“贼首方腊、头目方肥,此二贼,罪大恶极;明日午时,在杭~州城内繁华街,当众皆斩之。
杭~州城内百姓,欲观方腊受刑者,皆可尽赴刑场观看。
以此,万民将会传颂朕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之伟业,
以便消除方腊乱匪在东南之恶劣影响……”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旨道。
在这杭~州府衙内,陪侍在赵官家身侧的领枢密院事的大宦官童贯,跪地奏请,道:
“官家,微臣童贯认为:
贼首方腊,叛逆谋反,
攻州克县,抢劫放火,
残杀官吏,奸掳女子,
对此恶贼,应刑凌迟!”
新任两浙路制置使、宦官谭稹,立即附和着童贯的进谏,跪地奏请,道:
“臣谭稹赞同童大人之言,对贼首方腊,当行凌迟之刑。”
赵吉却道:“朕知道爱卿痛恨贼首方腊,然则,朕意已决,为彰显朕之仁德,方腊凌迟之刑,改为腰斩吧!”
赵吉之所以这样决定,便是他有些受不了古代的凌迟极刑,太过残忍了,这种千刀万剐的极刑,要施刑二三个小时,受刑之人才能死掉。
赵吉认为,对方腊这样的贼首,施行大宋律法中的腰斩之刑,既可对其罪恶朝廷惩罚,又可警示万民不敢犯上作乱,这不挺好的吗?
而赵吉故意不采纳手握兵权的童贯进谏,还有自己的深意。
那就是,童贯你从九年前的政和元年,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辽国回来后,你的权势就越来越大了,便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不久后,你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你又领枢密院事,你还监军西北,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被封为太傅、泾国公。
世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如今,在朕这位穿越者的英明决断,行霹雳手段后,公相蔡京已经伏法,就差你这个媪相童贯了。
朕不同意你童贯提出的建议,也是在收拾你之前,对你的一种试探。
童贯看到赵官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之后,脸色明显地阴沉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有敢当面顶撞赵官家。
时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看到赵官家驳斥了童贯和谭稹的进谏后,他则是笑呵呵地跪在地上,带头称赞道:
“官家仁慈圣德,即便对罄竹难书的贼首方腊,亦不忍实行凌迟极刑。
当今陛下,堪比尧舜般的贤君明主啊!”
在梁师成的带头奉承之下,当场的群臣也都跪地,一起附和称赞赵官仁慈圣德……
第二日上午,赵吉亲自为西军左路统制刘延庆所部、右路统制杨惟忠部出征前进行饯行。
西北军全体官兵在得知,今日午时就要对贼首方腊进行腰斩后,全军士气高涨,分兵两路,去清剿方腊留在所克州县的残余匪军……
禁军统制王禀及所部禁军,则暂时驻守在杭`州城内,与皇城司亲从官们一起保护赵官家和两位皇子赵楷和赵构的安全。
赵吉还特意下了诏书,把韩世忠及所部骑兵,留在了杭州城内。
赵吉如此安排,他已经猜测出:因韩世忠在对方腊匪军大战中,表现太过出色,所立军功太多,必然会引起军中的红眼怪们对韩世忠的妒忌。
若再让韩世忠去东南,平定那些战斗力不强的乱匪余部,这就是大才小用了,万一名将遭到不测,岂是不悔之晚矣了吗?
朕要将韩世忠这种勇冠三军的奇才,用到以后对付金国的大战之中……
还有,更为关键的是,韩世忠对平定方腊所部来犯杭~州的战斗中,数次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经过力战,又活捉了方腊等贼,属实也应该让韩世忠休息一下了。
赵吉为出征的刘延庆部和杨惟忠部送行后,望着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城,渐行渐远,马踏飞沙,征尘滚滚……
赵吉回到城内,已经是巳时初,距离午时三刻腰斩方腊还有一个时辰,赵吉准备微服私访,探查一下民情。
赵吉挑选了百余名随行人员,皆是便服出了杭~州府衙。
他坐轿,由着便服的皇城司亲从官和脱去了盔甲的韩世忠共同保护着,犹如是富商出行一般,直奔要繁华街的临时法场……
赵吉到了法场后,看到这里早已有三四万人,早早地等在了那里。
赵吉下了轿,带着便装的郓王赵楷和康王小赵构,由韩世忠和亲从官们暗中保护之下,挤进了人群之中。
赵吉听到,百姓们议论声连连……
“贼首方腊,今日就要在此正法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赵吉身边的布衣瘦老头,脸色大变,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梁师成继续高声喊道:“官家微服来此,万民原地跪拜,共迎天子登台!”
此令一出,台下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依然左顾右盼想看看赵官家藏在人群的哪里。
赵吉带领着郓王赵楷、康王小赵构,由韩世忠和百名乔装后的皇城司亲从官保护着,登上了监斩高台之上。
那位布衣瘦老头看到跟自己闲聊的京城丝绸富商,居然就是当今天子赵官家后,他悔恨自己聊了一些对官府不满的话……
此时,那老头吓得身体发软,险些瘫伏在地。
而那个张秀才,其实之前也看到了那位身才高挑的富商与那老头闲聊,他现在非常后悔,若是早知道这位富商就是大宋的皇帝,那么自己好好地上前巴结一番,或许自己就能平步青云了……
赵吉走上高台,简要地指责出方腊的罪行,话锋一转,高声宣布道:
“朕御驾亲征方腊得胜,亦看到了东南百姓受天灾人祸之苦,久矣!
故此,今日斩杀了贼首方腊后,东南各地官府,皆要开仓分粮,贫民可凭家中人口,按份领取救济粮!
朕还决定,至今年始,三年之内,东南各地,每年赋税减免掉三分之一。”
“啊?!”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耳,特别是距离行刑高台较远的百姓,好像没有听清赵官家的圣谕。
还好,梁师成做监斩官很有经验,自行刑高台处,向外的不同方向,距离三丈远便安排了一名传话小吏,共安排了上百名传话小吏。
传话小吏的高喊着圣谕,官府要给百姓开仓分粮,三年之内都会赋税减免……
一下子,数万众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时,带着重枷和手脚镣铐的方腊和方肥,深感壮志未酬,抱憾终身。
他们看到义军所反对的大宋狗皇帝,怎么如此会收买民心呢?
看来,所传闻的这个狗皇帝赵佶昏庸无比,并非实情啊!
方腊和方肥,怅然感叹,可是他俩的叹息声,完全被淹没在了数万民众的叫好声和欢呼声中……
赵吉宣布完后,便走入监斩席入座。
监斩官童贯、梁师成、谭稹等人纷纷起身,跪拜见礼后,侍立于赵官家的两侧……
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童贯走台前,高声宣布道:
“行刑……”
行刑台上,早已摆好了两把背厚刃利的大铡刀……
行刑的刽子手今日只能给皇帝钦点的方庚当助手了,他们先将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的方肥,扒去上衣,使腰部~裸~露出来……
又用同样的方法,把想要挣扎、却无能为力的贼首方腊,也扒去了上衣,使其腰部~裸~露了出来。
城内本地四名刽子手,分为两人一组,强行地摁压着方腊和方肥,令其趴伏在铡床之上……
方庚先走到了要斩的方肥铡刀处,他双手紧握着铡刀把手,双臂猛地一用力,向下使劲地按压了下去。
“咔嚓”一声……
“啊啊啊啊啊啊……”
方肥惨叫声连连……
身负血海深仇的方庚,走到要斩贼首方腊这个仇人的铡刀处,他双手紧握着铡刀的把手,双臂用足了全身的力气,向下使劲、却缓缓地按压了下去……
慢压铡刀、慢慢地腰斩着方腊……
使其痛苦万分,才能解方庚心头之恨。
“咔…咔…嚓…”
“咔…咔…嚓…嚓……咔嚓!”
……
喜欢北宋:我成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