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人往高处走-《逼我下堂娶贵女?夺回嫁妆我另嫁》

  人靠衣服马靠鞍,都收拾妥当的宁云川,谁见了都得称赞一句人中龙凤。于宴秋见到后更是眼前一亮,就在一瞬间,他心头起了个念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于宴秋安排宁云川去客院休息,等儿子于珩回来后,他想了想道:“你觉得婷儿嫁与宁云川如何?”

  于衔惊讶的睁大了眼睛,思索了一会儿道:“恐怕婷儿身份上不够。”

  宁云川以后可是要继承国公爵位的,他们于家在岭南算是地头蛇,但怎么可能跟上京城的权贵比。而且,魏国公府现在也是风头正盛。

  “正室不行,侧室总是可以的。”于宴秋道:“想要与楚国公和魏国公他们加紧联系,联姻是最牢靠的。”

  “这....”于珩如何说了。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对的,但是他的嫡女是他第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捧在手心长大。他怎么能忍心,让千娇百宠的女儿去给人做妾。

  踌躇了一瞬,他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对比起来,楚国公府的实力更强一些,毕竟楚国公正得圣意。”

  于宴秋眸色深深的盯了他一瞬,皱着眉沉思,过了一会儿道:“似乎楚国公府没有适合的联姻对象。”

  于珩纠结了一瞬道:“运良样貌出色,把他献于楚国公如何?”

  于运良是他的庶子,而且空有一副好皮囊没有什么才能,若是把这个儿子献出去,他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

  于宴秋听了他的话,眉头皱成了疙瘩。于珩没有马上拒绝,又道:“人生在世,谁不偏爱几分顺眼舒心之人?更何况楚国公那等站在权势之顶的人。

  楚国公和离,日日为朝堂之事劳心费神,身边怕也少个知冷知热的人。运良生得好,性子也还算温顺,送去身边伺候着,哪怕只是近身随侍,未必不能得她几分青眼。况且,观眼下局势,楚国公的前程远胜魏国公的长孙。”

  于宴秋皱着眉头思索,过了一会儿道:“明日让婷儿与宁云川偶遇,先看一看他的态度。”

  于衔想要拒绝,但顾及到自己父亲的脾气,只能应是。

  于宴秋眸色深沉的看着他,“为父知道你心疼婷儿,“可你也该清楚,以咱们于家如今的境况,婷儿便是嫁得再好,顶天了也不过是地方世家的长子妇,守着一方宅院做宗妇。

  那样安稳是安稳,可哪有攀附魏国公府来得风光体面?再者说,楚国公终究是女子,咱们摸不透她的脾性,若她本就不好这等风月情事,咱们巴巴把运良送过去,岂不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反倒惹她疑心生厌?

  更何况,真把运良送去做那以色侍人的勾当,传扬出去,外人只会说咱们于家为攀附权势不择手段,连自家子弟都能随意献出去。届时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咱们于家几代积攒的名声体面,岂非要落个“卑贱钻营”的骂名?”

  于珩脸上带了惶,连忙道:“是儿子目光短浅了。”

  于宴秋嗯了一声,摆手让他出去。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闭眼靠在椅子上。指节轻叩着扶手,眼睫垂落的阴影里,藏着未露的盘算,周身沉静却暗蕴深谋。

  .........

  宁云川自然不知道于家父子的盘算,为了修身养性,他躺在床上尽力让自己进入睡眠。但迷迷糊糊刚进入沉睡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本就是和衣而眠,他马上起身去开门,就见于珩在门口站着。

  看到他,宇珩马上说:“宁统领,承恩侯世子找到了。”

  宁云川一喜,马上跟着他去见承恩侯世子。急切的进了于宴秋的书房,看到了满身是血的承恩侯世子,他的一颗心就揪了起来。

  他快步上前,担忧的看着承恩侯世子问:“岩洲,你如何了?”

  承恩侯世子强撑着精神,咧出一个笑道:“都是皮外伤,不用担心。”

  这时大夫过来了,宁云川马上让开身,让大夫给他检查包扎伤口。幸好大夫也说都是皮外伤,养一养就好了。等大夫走后,两人一起向于家父子两人道谢,然后一起去客房休息。

  回到客院,两人坐在一起交流。承恩侯世子问:“你家与于家有故?”

  宁云川摇了摇头,只提了临行前姜钰曾交给他一块于家玉佩,却对姜钰与于家之间的交易绝口未提。

  承恩侯世子听后也没有多问,他叹息了一声,劫后余生的道:“幸好有于家,不然你我的命说不定就丢在岭南了。楚国公真是深谋远虑啊!”

  这话宁云川是赞同的,越是接触他越觉得自己是不如姜钰的。而他一向在上京城有年轻有为的盛名。

  两人交流了彼此的信息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他们必须养精蓄锐,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第二日用过早膳,两人一起去于宴秋的书房。半路遇到了一个容貌端庄清丽的女子。那女子见到两人,马上行礼,两人规规矩矩的回了礼,然后离开。

  “方才那位于家小姐行礼时,眼神可一直往你这边瞟呢。宁兄生得这般俊朗,怕是入了人家姑娘的眼,这是要给你送桃花运来了?”承恩侯世子打笑宁云川道。

  宁云川也笑了下,“莫要胡言乱语,仔细坏了人家小姐的清誉。况且,我不日便要下定婚约,哪来的什么桃花运。”

  承恩侯世子哈哈笑,两人都没再聊这件事。其实他们都清楚于家是什么意思,但那位小姐行为举止大大方方,让人并不反感。

  人往高处走,于家想要攀附想要牢固这层关系,再正常不过。只是试探,没有做出下作的事情,在情理之中。

  两人进了于宴秋的书房,与他商议进岭南驻军军营的事情。最后几人决定,承恩侯世子写封信,于家想办法交给驻地的赵将军。

  事情商议完,宁云川和承恩侯世子回去养伤。过了一会儿宇珩书房,于宴秋看着他问:“如何?”

  于衔摇头,“婷儿说宁云川对她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