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救还是不救?-《逼我下堂娶贵女?夺回嫁妆我另嫁》

  丞相预判了如果这次刺杀,姜钰没有死会如何吗?

  丞相这种老谋深算的人,自然会事先做全面的预判。他既敢动刺杀的心思,便早料到可能失手。姜钰虽然入朝堂时间短,但是从她做的一桩桩事情来看,她虽然年轻又是女子,但心智手段与他不相上下,怎会毫无防备?

  只是他没算到姜钰竟能如此迅速反击,更没料到她会直接将矛头指向马铭谦,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而且,马铭谦的身份是如何暴露的?

  大隐隐于市,当年他把惠娘接到上京城,安排在市井之中,表面上与她没有任何接触,私下见面更是隐蔽。

  后来马铭谦中进士、入官场,他明面上从不多露半分关切,只在暗处悄悄铺路打点,连府里的老人都未必知晓这层关系。整个上京知道这桩隐密的,满打满算不过三五人,个个都是他绝对信得过的心腹。

  姜钰到底是从哪里查来的?难道是哪个环节出了疏漏?还是…有人故意把这把柄递到了她手上?

  冷静下来,丞相开始反思,开始想对策。当初把惠娘安排在外边,而不是接进府里。主要考虑的是他的夫人和谢家。后来,马铭谦出生又十分聪慧,一路顺畅的考中了进士,他就决定明面上永远不认这个儿子。

  他做的事情有多危险自己清楚,稍有不慎就是诛九族的罪。让马铭谦永远隐在暗处,万一他败落了,也算是给裴家留个后。而现在明显姜钰已经知道了马铭谦的身份,才会拿他开刀。

  现在该怎么办?

  救还是不救?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步履越来越焦躁。不救,那毕竟是亲儿子,而且是他用来留后路的儿子。而且,马铭谦也为他做过事,也是知道不少秘密的。现在他已经被抓到了大理寺,重刑之下,他能挺得住?

  若是救了,要如何救?

  姜钰说是有证据,虽然他相信那证据是假的,但姜钰若是拿出一个完美的证据链条呢?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处于他们这个位置的人,做出一条真真假假的证据链条,虽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能操作。

  这样的话,他如果去救人,很有可能会把自己搭进去。这次刺杀还是太冲动了,而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姜钰的反击会如此迅速,还以这么刁钻的方式。

  “相爷,蒲大人的亲随求见。”管家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丞相皱着眉沉默了一瞬,道:“带进来吧。”

  “是。”管家应了一声出去,不一会儿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

  “见过相爷。”蒲同和的亲随行礼。

  丞相走到椅子边坐下,面色平静的问:“你家大人叫你来何事?”

  亲随小心的看了他一眼,又低头恭敬谨慎的说:“我家大人想马上与丞相一叙。”

  丞相皱眉沉思了一瞬,然后站起身,“好。”

  亲随听他答应了,松了一口气,马上行礼退了出去。丞相换了身黑色衣袍,从暗道走了出去。到了他们经常见面的房间,蒲同和已经在了,脸上带着焦躁。

  见到他,蒲同和马上起身问:“我听人说当时姜钰扔了一个东西,那东西爆炸时炸死了三四个人。”

  丞相看到他那焦躁的模样,皱着眉坐下后才道:“子实,你的心太乱。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蒲同和听到他的话,面色一僵,但并没有改变自身的状态,而是焦急的问:“那东西是不是睿亲王研究出来的?威力太大了!他们手中还有多少?”

  并非他沉不住气,实在是那声爆炸声太过震撼。如今咱们每走一步本就步步维艰,若是皇帝当真掌握了这等大杀器,他们辅佐的大业又如何能成?

  丞相眉头皱成了疙瘩,他不惊恐震撼吗?只是岭南王在上京城的势力由他主导,他不能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罢了。

  手紧紧的握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始终没让半分真实的焦灼显露在脸上,丞相道:“天工司戒备森严,想想就知道他们在研制秘密武器。之前我们想方设法探听消息无果,现在姜钰用了,倒是让我们心里有了底。不过,他们或许有威力更大的火器。”

  “这....”蒲同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道:“这....王爷还有胜算吗?”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什么誓死效忠之类的话,不过是嘴上说说。他跟着岭南王做足以灭九族的事情,不都是为了利益。现在眼见着要失败,他怎能不担忧恐惧?

  “你坐下!”丞相声音里带了严厉训斥,“事已至此,急有何益?”

  丞相声音沉了几分,目光锐利地扫过他,“你我从决定走上这条路开始,就早已没有反悔的余地。是成是败,眼下都容不得你自乱方寸。与其在这里慌得团团转,不如静下心来想对策。”

  蒲同和被训得一愣,脚步顿住,脸上掠过丝尴尬。定了定神,强压下未散的慌乱,他语气放低:“是我失态了,丞相教训的是,方才慌了神。但是,姜钰为何把矛头指向马铭谦?”

  “铭谦是我亲子。”丞相压抑着情绪,事到如今,面对跟自己一条船上的人,他也没有必要再隐瞒了。

  蒲同和听到后一阵震惊,但那也只是一瞬。想到丞相是谢家的女婿,没有倒的谢家是如何的强大,丞相不敢认儿子也正常。但现在棘手的是,该怎么办?救还是不救?

  冷静下来后,他的智商回来了不少,问:“丞相打算如何做?”

  丞相沉默,他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做。或者说他知道该如何做,但下不了决心。

  房间里一阵静默,蒲同和端着杯子喝了口茶。丞相的沉默说明了他真正的内心,无非就是想要除了马铭谦,但毕竟是亲儿子,狠不下心。

  但这也关系到他,丞相下不了决定,他来下。放下手中的杯子,他道:“我知道丞相心疼亲子,但眼下容不得犹豫了。”

  蒲同和语气沉了沉,目光落在丞相紧绷的侧脸,“大理寺的刑具可不是吃素的,没几个人能扛住三审。若铭谦那边熬不住招了半分内情,咱们这么多年的筹谋,可就真前功尽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