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被绵软温热包裹,睿亲王身体一僵,然后就是心脏激烈的跳动。他扭头看身边的女子,映入眼帘的是挂着灿烂笑容的明媚的脸。
聪明的大脑有些混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但手做出了诚实的反应,他反手把那温热绵软的手儿紧紧的握在掌心,嘴咧开了傻傻的笑容。
姜钰见到他这傻的不知所措的样子,噗嗤笑了。但也没有再打趣他,笑着道:“知味楼的菜不错,要不要去尝尝?”
“好。”睿亲王的声音里带着雀跃,姜钰听了又忍不住想笑。
两人牵着手走出寂静的巷子,在路口两只手分开,心里都有些微微的失落。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收了溢满柔情的表情,径直往知味楼走。
知味楼是宁远侯府的产业,到了后直接被掌柜迎到预留的雅间。点了两人喜欢的饭菜后,小二退了出去,气氛有一瞬的尴尬。睿亲王觉得这次应该自己主动,就说起了自己的研究。
开了个头,他就意识到自己找的话题很不好,这个时候怎能再讨论这种事情呢?但姜钰好似没有意识到,此刻讨论这个话题不应景,接着他的话题开始讲她的想法。
睿亲王心里骂着自己嘴笨,嘴上跟姜钰讨论着火器的研究。直到一顿饭吃完,这个话题都没有结束。坐着轿子回王府的时候,他脑子里一直在想,刚才更应该说什么话。
相对于睿亲王的患得患失,姜钰倒没有想太多。他们之间交集最多的就是火器研究,相处的时候讨论这个话题,再正常不过。而且,她现在也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感情的问题。
回到府里沐浴的时候,她脑子里都在想,让谁协助她查阅卷宗。而且,为了得到皇帝的支持,明日要把今日找到的证据,禀报给皇帝。
“国公爷,水凉了。”冬霜的声音响起,姜钰回神,扶着冬霜的胳膊出了浴桶。回寝室的路上,冬霜低声禀报:“今日夫人见了江南皇商常家的大夫人,谈二小姐的亲事。”
姜钰在脑子里搜索关于常家的信息,就听冬霜又道:“常家跟安远侯府有远亲,这些年一直没有断了来往。说是前几日常家老夫人拜访安远侯夫人,谈起了适龄公子小姐的亲事,知道了二小姐还没有婚配,今日就过来探口风了。”
姜钰进了寝室,坐下让冬霜和夏荷给她绞头发,嘴里说:“我这段日子忙,没有时间去母亲那里。冬霜你明日跟母亲说,让人去江南打听下常家的情况。若是可以,定亲前让我见一见人。”
这分明是要亲自为二小姐姜珊把关的意思。冬霜听了连忙应下,心里不禁暗暗感叹,二小姐能有国公爷这样的姐姐,当真是好福气。单说国公爷肯亲自出面接见常家公子这一桩,便是明明白白告诉对方,她对二小姐何等看重。有这份看重摆在明面上,日后二小姐嫁入常家,自然也会被常家多几分敬重,断不会轻易轻慢了去。
头发干了后,姜钰上床休息。第二日早朝,她又早早起床,简单吃了点东西,坐着轿子去上朝。朝堂上没有多少事情商议,没有多长时间就下了朝。临退朝的时候,皇帝宣了她去御书房。
姜钰从侧门往御书房走,中间碰到了吏部尚书蒲同和,两人目光相撞,然后寒暄了两句便分开。蒲同和眸光盯了姜钰的背影一瞬,大步出了太极殿。经过丞相身边时,对他做了暗示,一会儿见面。丞相微微的点头。
........
这边,姜钰进了御书房,给皇帝行完礼后就拿出写好的奏折,双手呈了上去。奏折上写的是昨日查到的一点证据,皇帝看完后重重的哼了一声,把奏折丢在桌案上,“其他证据还要多长时间?”
姜钰垂眸躬身,声音沉稳恭敬:“涉案卷宗繁多,多为旧档,需逐页比对找漏洞。单臣一人短时间难以完成,恳请陛下允调可靠属官协助,以加快进度。”
说完,她又递上一封奏折,“臣选了一些可靠之人,请陛下定夺。”
皇帝打开奏折查看,然后又点了几个他信得过的人加入进去,又道:朕已着户部尚书预备,你们查案期间,他自会全力配合协查,凡需调阅账目、取用物料,尽可与他商办。”
“是。”姜钰马上道。
户部尚书是皇帝新提拔上来的人,但愿是可信的。
..........
上京城某隐蔽的宅院内,蒲同和面带忧虑的跟丞相说:“昨日皇上宣了楚国公、安远侯、安王和承恩侯以及睿亲王,他们会商议什么?我是不是已经暴露了?王爷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你的镇定都去哪了?”丞相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指尖轻叩着桌面,“事已至此,急也无益。皇上召集群臣议事是常情,未必就冲着你来。眼下这局面,比的就是谁能沉得住气,你这般自乱方寸,反倒容易露了破绽。”
“话虽如此,可总得提前做些防备,总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出事!”蒲同和声音压得更低,眉宇间忧色更重,
“昨日姜钰和睿亲王在户部待了一下午,谁知道他们在查什么?您可别忘了,当初大皇子就是栽在姜钰手里,她从架阁库翻出那些旧档里的蛛丝马迹,一步步顺藤摸瓜才让事情败露的!如今她又盯着户部,怎能不让人忧心?”
丞相皱眉沉默,过了一会儿道:“你杯弓蛇影了。睿亲王不参与朝政,他与姜钰在户部很有可能是在找器械方面的卷宗。”
“不参与朝政?”蒲同和哼了一声,“以皇上和太后对他的宠爱,只有安王上位他才会安全。如此,他怎可能会不参与朝政?”
丞相皱着眉沉默,蒲同和讲的他又怎能想不到?之所以没有讲出来,不过是不想徒增他的焦虑,扰了眼下的分寸。有些事心里清楚便好,说出来反倒容易乱了阵脚。
聪明的大脑有些混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但手做出了诚实的反应,他反手把那温热绵软的手儿紧紧的握在掌心,嘴咧开了傻傻的笑容。
姜钰见到他这傻的不知所措的样子,噗嗤笑了。但也没有再打趣他,笑着道:“知味楼的菜不错,要不要去尝尝?”
“好。”睿亲王的声音里带着雀跃,姜钰听了又忍不住想笑。
两人牵着手走出寂静的巷子,在路口两只手分开,心里都有些微微的失落。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收了溢满柔情的表情,径直往知味楼走。
知味楼是宁远侯府的产业,到了后直接被掌柜迎到预留的雅间。点了两人喜欢的饭菜后,小二退了出去,气氛有一瞬的尴尬。睿亲王觉得这次应该自己主动,就说起了自己的研究。
开了个头,他就意识到自己找的话题很不好,这个时候怎能再讨论这种事情呢?但姜钰好似没有意识到,此刻讨论这个话题不应景,接着他的话题开始讲她的想法。
睿亲王心里骂着自己嘴笨,嘴上跟姜钰讨论着火器的研究。直到一顿饭吃完,这个话题都没有结束。坐着轿子回王府的时候,他脑子里一直在想,刚才更应该说什么话。
相对于睿亲王的患得患失,姜钰倒没有想太多。他们之间交集最多的就是火器研究,相处的时候讨论这个话题,再正常不过。而且,她现在也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感情的问题。
回到府里沐浴的时候,她脑子里都在想,让谁协助她查阅卷宗。而且,为了得到皇帝的支持,明日要把今日找到的证据,禀报给皇帝。
“国公爷,水凉了。”冬霜的声音响起,姜钰回神,扶着冬霜的胳膊出了浴桶。回寝室的路上,冬霜低声禀报:“今日夫人见了江南皇商常家的大夫人,谈二小姐的亲事。”
姜钰在脑子里搜索关于常家的信息,就听冬霜又道:“常家跟安远侯府有远亲,这些年一直没有断了来往。说是前几日常家老夫人拜访安远侯夫人,谈起了适龄公子小姐的亲事,知道了二小姐还没有婚配,今日就过来探口风了。”
姜钰进了寝室,坐下让冬霜和夏荷给她绞头发,嘴里说:“我这段日子忙,没有时间去母亲那里。冬霜你明日跟母亲说,让人去江南打听下常家的情况。若是可以,定亲前让我见一见人。”
这分明是要亲自为二小姐姜珊把关的意思。冬霜听了连忙应下,心里不禁暗暗感叹,二小姐能有国公爷这样的姐姐,当真是好福气。单说国公爷肯亲自出面接见常家公子这一桩,便是明明白白告诉对方,她对二小姐何等看重。有这份看重摆在明面上,日后二小姐嫁入常家,自然也会被常家多几分敬重,断不会轻易轻慢了去。
头发干了后,姜钰上床休息。第二日早朝,她又早早起床,简单吃了点东西,坐着轿子去上朝。朝堂上没有多少事情商议,没有多长时间就下了朝。临退朝的时候,皇帝宣了她去御书房。
姜钰从侧门往御书房走,中间碰到了吏部尚书蒲同和,两人目光相撞,然后寒暄了两句便分开。蒲同和眸光盯了姜钰的背影一瞬,大步出了太极殿。经过丞相身边时,对他做了暗示,一会儿见面。丞相微微的点头。
........
这边,姜钰进了御书房,给皇帝行完礼后就拿出写好的奏折,双手呈了上去。奏折上写的是昨日查到的一点证据,皇帝看完后重重的哼了一声,把奏折丢在桌案上,“其他证据还要多长时间?”
姜钰垂眸躬身,声音沉稳恭敬:“涉案卷宗繁多,多为旧档,需逐页比对找漏洞。单臣一人短时间难以完成,恳请陛下允调可靠属官协助,以加快进度。”
说完,她又递上一封奏折,“臣选了一些可靠之人,请陛下定夺。”
皇帝打开奏折查看,然后又点了几个他信得过的人加入进去,又道:朕已着户部尚书预备,你们查案期间,他自会全力配合协查,凡需调阅账目、取用物料,尽可与他商办。”
“是。”姜钰马上道。
户部尚书是皇帝新提拔上来的人,但愿是可信的。
..........
上京城某隐蔽的宅院内,蒲同和面带忧虑的跟丞相说:“昨日皇上宣了楚国公、安远侯、安王和承恩侯以及睿亲王,他们会商议什么?我是不是已经暴露了?王爷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你的镇定都去哪了?”丞相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指尖轻叩着桌面,“事已至此,急也无益。皇上召集群臣议事是常情,未必就冲着你来。眼下这局面,比的就是谁能沉得住气,你这般自乱方寸,反倒容易露了破绽。”
“话虽如此,可总得提前做些防备,总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出事!”蒲同和声音压得更低,眉宇间忧色更重,
“昨日姜钰和睿亲王在户部待了一下午,谁知道他们在查什么?您可别忘了,当初大皇子就是栽在姜钰手里,她从架阁库翻出那些旧档里的蛛丝马迹,一步步顺藤摸瓜才让事情败露的!如今她又盯着户部,怎能不让人忧心?”
丞相皱眉沉默,过了一会儿道:“你杯弓蛇影了。睿亲王不参与朝政,他与姜钰在户部很有可能是在找器械方面的卷宗。”
“不参与朝政?”蒲同和哼了一声,“以皇上和太后对他的宠爱,只有安王上位他才会安全。如此,他怎可能会不参与朝政?”
丞相皱着眉沉默,蒲同和讲的他又怎能想不到?之所以没有讲出来,不过是不想徒增他的焦虑,扰了眼下的分寸。有些事心里清楚便好,说出来反倒容易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