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机灵的小孩儿?-《骂骂咧咧穿零六,开开心心摆地摊》

  大齐住的还是几年前裴文军给他盖的那处平房,是他结婚时用的。

  正房大堂屋坐南朝北,东西两侧各带两个卧室;正房前,西边是厨房,东边是配房;南院墙边种着一排果树,旁边还有块三十多平的小菜地,菜地东南角搭着个厕所。

  炖鹅的锅就支在东配房里。

  裴之跟李树推开房门时,大齐的媳妇儿杨艾华正往锅里下菜。

  “妹儿,兄弟,来啦?”杨艾华笑着招呼,“也不知道你俩爱吃啥,就各样都备了点,看看合口味不?”

  裴之探头往锅里瞅了瞅,夸道,“嫂子准备得这么全乎,这要是还不行,那真没啥能行的了。你看这莲藕还有这生菜球,多新鲜,这土豆片的也齐整。呦,嫂子你还呼锅贴了啊?”

  杨艾华跟前摆着两大箩筐菜,平菇、土豆块、土豆片、金针菇、莲藕、生菜球、茼蒿、木耳、粉条、粉皮……满满当当,样样齐全。

  “这藕是东地厂子配的塘子里挖的,你哥挖了两大缸让我给埋水里了,保存的还行,没咋变样。剩下的菜都是从集上买的,也有从地头摘的,凑合吃吧。”

  李树只在朋友店里吃过铁锅炖大鹅,家庭版的还是头一回见,好奇地问,“嫂子,这锅在哪儿买的?”

  “镇上赶集淘的,”杨艾华答,“老板一开始要160,还了还价,120拿下的。你哥非买个只能烧柴火的,不能烧煤,吃饭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添柴火,麻烦得很。”

  李树眼睛一亮,转头看向裴之,“小之,等走之前咱也买一个呗,放二哥那儿,周末就去他家炖大鹅吃。”

  “……这么大个玩意儿,怎么带啊?”

  这锅比饭店里的要小些,是正方形的,边长约1.1米,中间嵌着口直径38公分的深铁锅,底下是泥糊的炉灶,外层包着层隔温铁皮。

  “……确实没地方放。”李树瞬间蔫了,有点失落。

  这时大齐从厨房抱来一麻袋碎木头,都是些方方正正、巴掌大小的实心木料。

  裴之看着新奇,问,“哥,这板正的小木块哪儿弄来的?”

  “棺材厂拉的,”大齐解释道,“你嫂子她兄弟在那儿上班,给我拉了一大车。”

  李树捡起几块表面打磨过的木块,摩挲着说,“哥,这几块给我呗,回家刻点东西玩。”

  大齐搓着手直乐,“你想刻东西啊?那可太好了,我这儿啥工具都有!”说着就转身跑回堂屋,拎出一个大工具包来。打开一看,成套的刻刀、木锉、台钳,甚至还有车珠子的小机器,一应俱全。

  杨艾华在一旁也笑着搭话,“兄弟,你要是把这一大包都拿走,你哥今晚指定能睡个安稳觉。”

  原来大齐是被裴东顺安排到村东头的粉皮厂上班的,主要给老板当司机兼助理,想让他学学怎么说话办事。

  可他这人悟性实在差了点,三天两头出岔子。厂老板是本家堂叔,被他那股自以为是劲儿磨得没了脾气,只好跟裴东顺告状。

  裴东顺拿拐杖揍了他好几回,也没见他改多少。后来听人说做手工活能磨性子,让人少些滑头,就给大孙子买了这套木雕工具,规定他只要犯了错,就得刻出十八子的木珠子来。

  结果大齐刻得手上磨出好几个大血泡,性子没见平顺多少,反倒一看见这包刻刀就心烦。

  裴之听完杨艾华的解释也跟着乐,“哥,得接着刻啊,你看咱爷对你抱有多大期望。”

  裴东顺刚推开门进来,看见地上一堆木料和刻刀,眉头直皱,“大齐,你把这些拿出来干啥?”

  “爷,我兄弟说想刻点东西,没称手的工具,我这一套先借他试试。”

  话音刚落,裴东顺的拐杖就落在大齐身上,“我抡你个不着四六的狗东西!你兄弟想要,我不会买新的?用得着你在这充好人?收起来放回去!”

  大齐当着妹妹妹夫的面挨了揍,脸上挂不住,拎起工具包臊眉耷眼地出去了。

  “爷,我哥都三十多了,您还这么呼来喝去的,不合适。”裴之忍不住开口。

  裴东顺没接孙女的话,只冲杨艾华吩咐,“小华,给我捞一掐面条搁里头,煮烂点。”

  “哎,好嘞。”杨艾华应着。

  裴之见堂嫂对这插曲没什么抵触,也就没再说话。

  肉炖得差不多了,几个人围坐下来吃饭。

  饭桌上话题有限,裴之提起小侄子。“嫂子,满满是不是该上小学了?”

  “嗯,明年上一年级,我打算让他去实验二小读。”杨艾华答。

  “要我说,就满满那笨劲儿,上哪儿都一样,纯属家里蹲的料!”大齐插了句嘴。

  裴东顺抄起拐杖隔着桌子就给了大齐一下,“会说就说,不会说就把嘴粘上!”

  场面又尴尬起来。

  李树忙打圆场,“满满挺机灵的,小男孩开窍晚,大点儿就好了。”

  “嗨,你这话说的不对。别人我不知道,小之可是从小就机灵——三岁不到就能哄着家东的成敏给她买糖吃,还拿裹了土的炮仗皮换人家月饼,把那孩子惹得在我二叔家门口哭了一下午。”大齐又说。

  “……不会说话就闭嘴。”裴之咬着牙挤出一句。

  “咋,害羞了?我说的可是实话。你四五岁时,还没个尺子高,就跟着人家去古墓那儿捡破烂卖给收古董的,卖了六十多块钱还被人偷了,连着哭了两三个小时,最后还是我匀了你个果冻才老实下来。”

  “还有这事儿?”李树听着新鲜,他原以为裴之从小就稳重,没想到小时候这么调皮。

  “可不是嘛,”大齐笑得更欢,“你不知道,你媳妇儿小时候鬼着呢。过年时咱奶发压岁钱,给我五块钱,给她一块,这事儿她记到心里了,天不亮就跑到我家,拿个上供的乳猪头搁我枕头上,吓得我好几年不敢吃猪肉。还有——”

  “别、说、了、!”裴之的脸又红又黑,咬着牙打断他。

  大齐看着堂妹的模样,笑得直抖,“咋,能做还不能说啊?”

  “爷,您拐杖借我用用。”裴之看向裴东顺。

  “……行吧行吧,不说了不说了。”大齐讨了个趣,见好就收。

  这顿相当融洽的饭总算吃完了。

  出了门,裴之又挽着李树的胳膊蹦蹦哒哒地往家走。路上,李树忍不住问,“你小时候这么又可爱又爱捣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