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九月三十日,黎明前的登州城笼罩在一片喊杀声中,高起潜从睡梦中惊醒,卫兵急促的脚步声在帐外响起。
\"监军大人!大事不好!孔贼突围了!\"
高起潜猛地掀开被子,连靴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冲出营帐。
东门外,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密云兵和山东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硝烟的气息。
\"谁干的?\"高起潜声音发颤,\"孔有德哪来这么多骑兵?\"
吴襄阴沉着脸从黑暗中走来,手中马鞭指向地上几具尸体:\"不是孔有德的兵,这些人的装束,应该是陕西那边流寇的样式都是蓝色箭衣和白色毡帽。\"
\"陕西?\"高起潜几乎喊出声来,\"陕西的流寇怎么可能跑到山东来?\"
一名受伤的密云镇千总被搀扶过来,断断续续地报告:\"黎明前后...突然有大队骑兵从东北方向杀来...箭矢如雨...我们刚组织防御...孔贼就从城内杀出...前后夹击下几千人马就溃败了。\"
吴襄蹲下身,从一具尸体上搜出一个腰牌,借着火把的光亮仔细端详,上面写着克难营骑兵营左部第五哨百总。
\"克难营\"吴襄脸色骤变,这是陕西的一支流寇队伍啊。
现在刘处直的名气大了,大明地方官将都认识他了,因为真名在去年攻破百户所后便暴露了,他也没有再隐瞒自己的名字了,反正自家一个亲戚都没了也不怕报复了。
吴襄说道:“监军大人这就是年初在河南怀庆府闹得沸沸扬扬的那支流寇!他们应该在河南的,不知为何跑了上千里来到山东,居然也没有官军发现。\"
“前几个月曲阜被白莲教妖人攻下就有官员怀疑有流寇参与,不过朝堂上有人捂盖子,又选出了新的衍圣公,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也没人放在心上了,想不到克贼竟如此胆大包天敢在官军云集之地救走孔贼。”
高起潜额头渗出冷汗,手指不自觉地捻着佛珠:\"陕西流寇能跑到山东,陕西巡抚练国事和河南巡抚樊尚燝是干什么吃的?本监定要上奏弹劾!\"
吴襄没有接话,他大步走向密云兵营地,仔细观察地上的马蹄印和车辙。
\"至少两千以上的骑兵啊,还有军士目睹孔有德也带走了两千多人,还有数百工匠。”
一名探马飞奔而来,跪地禀报:\"报!发现贼军踪迹,向栖霞方向逃窜!\"
\"追!\"高起潜尖声下令。
吴襄却抬手制止:监军大人不可,当务之急是趁耿仲明势单力薄,立即攻下登州,万不能让耿逆再跑了。\"
高起潜眼珠一转,明白了吴襄的意图,抓住或斩杀耿仲明,至少能向皇上交差,否则让孔有德和耿仲明都跑了,他们这些监军和将领都要被皇帝处罚。
\"传令!全军攻城!\"高起潜尖细的嗓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格外刺耳。
登州城内,耿仲明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官军营地的火光和混乱,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他转身对副将陈绍宗道:\"孔帅他们成功了。\"
陈绍宗忧心忡忡:\"耿帅,孔帅带走了一半工匠和两千多弟兄,我们的守城力量大减啊。\"
耿仲明拍了拍城墙垛口:\"无妨。我们本来就不打算死守。红夷大炮装船多少了?\"
\"已装船八门,还有四门正在搬运。\"
\"加快速度。\"耿仲明目光投向东方渐亮的天际,\"高起潜和吴襄如果不想无功而返,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攻城。\"
正说着,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一名叛军慌张跑来:\"报!官军开始攻城了!\"
耿仲明说道:\"来得真快,传令各门加强戒备,尤其是东门!让西人教官亲自指挥炮台!\"
登州城下,官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涌来。吴襄亲自督战,蓟镇的火器兵在城墙下对着上面垛台开火,掩护登城的部队前进。
城头上,耿仲明的部下拼死抵抗,箭矢、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
\"放炮!\"葡萄牙教官用生硬的汉语下令。
没有了红夷大炮,但是城头还有一些大将军炮和一些小炮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在官军阵中犁出数道血路,但炮声过后,官军依然如蚁附般涌来。
\"耿帅!西门告急!\"一名传令兵满脸是血地跑来。
耿仲明拔出佩刀:\"陈绍宗,你守东门!我去西门!\"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时,明军暂时退却,但登州城已是千疮百孔,耿仲明清点损失,发现又折损了一百多人。
\"不能再拖了,\"耿仲明对心腹们说,\"明日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最迟后天启航。\"
陈绍宗犹豫道:\"可是皇太极那边还没有回音万一他不来,咱们要是被东江的黄龙堵在海上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了。\"耿仲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先到辽东再说,有了红夷大炮和这些工匠,皇太极不会不重视我们的。\"
当夜,耿仲明派出的快船悄然离港,向辽东方向疾驰而去。
十月初二,官军再次发动猛攻,这次高起潜调来了更多火炮,对着城墙狂轰滥炸。登州的城墙虽然坚固但毕竟没有修缮完毕,经过三个月轰炸终于有几处坍塌。
\"耿帅!东门城墙塌了一段,官军冲进来了!\"
耿仲明亲自率领亲兵和陈绍先一起冲向东门缺口,他手持一杆长枪,在缺口处率军来回冲杀,枪尖所到之处,血花飞溅。
大多数人被耿仲明的勇气鼓舞,叛军再一次将官军打退。
\"堵住缺口!\"耿仲明大喝,叛军急忙搬运沙袋、门板等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暂时堵住了缺口。
回到府衙,耿仲明脱下血迹斑斑的铠甲,发现自己受伤数处,让军医来给自己包扎了一下。
\"装船情况如何?\"他问刚回来的陈绍宗。
\"十二门红夷大炮都已装船,工匠家眷也都安排好了。\"
耿仲明点点头:\"很好,告诉弟兄们,再坚持两天。十月初五,我们就启航。\"
十月初三,官军攻势更加猛烈,吴襄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调集重兵猛攻南门。
耿仲明不得不亲自坐镇南门,用火铳轮番射击,才勉强击退官军。
当夜,登州城内一片忙碌,军士们悄悄将最后一批粮草、武器运上船只。
耿仲明站在码头,看着四十多艘大船静静停泊在港湾中,心中百感交集。
\"耿帅,真的要去投鞑子吗?\"一名老兵不甘心地问。
耿仲明望着黑暗中巍峨的城墙轮廓:\"大明已无我等容身之处,辽东现在虽为异域,却是唯一生路。\"
十月初四傍晚,耿仲明下令在四门同时点燃篝火,制造全军仍在守城的假象。实际上,所有精锐都已悄悄撤到码头。
辰时刚到,随着耿仲明一声令下,四十余艘大船缓缓驶离登州港,当官军发现城中已空时,耿仲明的船队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这样官军经过十三个月的激战得到了一所空城(比历史上早了五个月),虽然没能抓住孔耿,但是击毙了叛军的总兵陈有时还俘虏了毛承禄,希望陛下能接受吧。
崇祯五年十月二十日,辽东盖州海岸。
耿仲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心中忐忑不安,其实他也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对待他。
\"耿帅,岸上有骑兵!\"了望手突然喊道。
耿仲明急忙举起千里镜,只见海岸上确实有一队骑兵,旌旗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金黄色的大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是后金大汗皇太极!\"耿仲明惊呼,\"他亲自来迎接我们了!\"
船队靠岸后,耿仲明整理衣冠,率先下船。
岸上,皇太极在众贝勒簇拥下迎上前来。耿仲明远远就跪下行礼。
皇太极快步上前,亲手扶起耿仲明:\"耿将军远来辛苦!朕已备下营帐,为将军接风洗尘!\"
耿仲明受宠若惊,连声道:\"罪将耿仲明,拜见大汗!\"
皇太极哈哈大笑,拉着耿仲明的手走向早已搭建好的黄色大帐。
帐前空地上,左右各设五座青色帐篷,后金高层几乎全员到场。
拜天仪式后,皇太极坚持要与耿仲明行女真最隆重的抱见礼。
在众目睽睽之下,耿仲明先行汉礼,然后上前抱住皇太极的膝盖,行抱见礼。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后金贵族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要知道皇太极连自家兄弟都没行过如此礼节。
宴席上,皇太极亲自为耿仲明斟酒,亲切询问渡海详情。
当耿仲明汇报带来十二门红夷大炮和众多工匠时,皇太极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耿将军此来,实乃天助我也!\"皇太极举杯高呼,\"从今往后你部改编为天佑军,将军就是我大金的都元帅!\"
耿将军率部就先在盖州驻扎,选个良辰吉日,在沈阳朕亲自为你授予官爵,同时封赏你的部下。
崇祯六年二月初三,沈阳城外三十里,皇太极再次举行盛大仪式欢迎耿仲明一行入城。
街道两旁,八旗官兵列队欢迎,百姓围观,这种场面让耿仲明及其部下都感到意外和感动。
在崇政殿,皇太极正式任命耿仲明为都元帅所部改编为天佑军,颁给印信,同时册封他为怀顺王。
当晚,大贝勒代善设宴款待;次日,其他贝勒轮番宴请,这种高规格的待遇,远超耿仲明预期。
一日宴后,皇太极单独召见耿仲明。
\"耿卿,\"皇太极亲切地说,\"朕知你与孔有德情同手足,他日若在战场上相遇,卿当如何?\"
耿仲明沉默片刻,郑重回答:\"臣既归顺大汗,自当以大汗之敌为敌。
然若遇孔大哥,臣愿劝其一同归顺,若其执意不降...臣请避战。\"
皇太极非但不怒,反而欣慰地点头:\"卿重情重义,朕心甚慰。他日若遇孔有德,朕许卿自主决断。\"
\"监军大人!大事不好!孔贼突围了!\"
高起潜猛地掀开被子,连靴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冲出营帐。
东门外,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密云兵和山东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硝烟的气息。
\"谁干的?\"高起潜声音发颤,\"孔有德哪来这么多骑兵?\"
吴襄阴沉着脸从黑暗中走来,手中马鞭指向地上几具尸体:\"不是孔有德的兵,这些人的装束,应该是陕西那边流寇的样式都是蓝色箭衣和白色毡帽。\"
\"陕西?\"高起潜几乎喊出声来,\"陕西的流寇怎么可能跑到山东来?\"
一名受伤的密云镇千总被搀扶过来,断断续续地报告:\"黎明前后...突然有大队骑兵从东北方向杀来...箭矢如雨...我们刚组织防御...孔贼就从城内杀出...前后夹击下几千人马就溃败了。\"
吴襄蹲下身,从一具尸体上搜出一个腰牌,借着火把的光亮仔细端详,上面写着克难营骑兵营左部第五哨百总。
\"克难营\"吴襄脸色骤变,这是陕西的一支流寇队伍啊。
现在刘处直的名气大了,大明地方官将都认识他了,因为真名在去年攻破百户所后便暴露了,他也没有再隐瞒自己的名字了,反正自家一个亲戚都没了也不怕报复了。
吴襄说道:“监军大人这就是年初在河南怀庆府闹得沸沸扬扬的那支流寇!他们应该在河南的,不知为何跑了上千里来到山东,居然也没有官军发现。\"
“前几个月曲阜被白莲教妖人攻下就有官员怀疑有流寇参与,不过朝堂上有人捂盖子,又选出了新的衍圣公,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也没人放在心上了,想不到克贼竟如此胆大包天敢在官军云集之地救走孔贼。”
高起潜额头渗出冷汗,手指不自觉地捻着佛珠:\"陕西流寇能跑到山东,陕西巡抚练国事和河南巡抚樊尚燝是干什么吃的?本监定要上奏弹劾!\"
吴襄没有接话,他大步走向密云兵营地,仔细观察地上的马蹄印和车辙。
\"至少两千以上的骑兵啊,还有军士目睹孔有德也带走了两千多人,还有数百工匠。”
一名探马飞奔而来,跪地禀报:\"报!发现贼军踪迹,向栖霞方向逃窜!\"
\"追!\"高起潜尖声下令。
吴襄却抬手制止:监军大人不可,当务之急是趁耿仲明势单力薄,立即攻下登州,万不能让耿逆再跑了。\"
高起潜眼珠一转,明白了吴襄的意图,抓住或斩杀耿仲明,至少能向皇上交差,否则让孔有德和耿仲明都跑了,他们这些监军和将领都要被皇帝处罚。
\"传令!全军攻城!\"高起潜尖细的嗓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格外刺耳。
登州城内,耿仲明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官军营地的火光和混乱,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他转身对副将陈绍宗道:\"孔帅他们成功了。\"
陈绍宗忧心忡忡:\"耿帅,孔帅带走了一半工匠和两千多弟兄,我们的守城力量大减啊。\"
耿仲明拍了拍城墙垛口:\"无妨。我们本来就不打算死守。红夷大炮装船多少了?\"
\"已装船八门,还有四门正在搬运。\"
\"加快速度。\"耿仲明目光投向东方渐亮的天际,\"高起潜和吴襄如果不想无功而返,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攻城。\"
正说着,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一名叛军慌张跑来:\"报!官军开始攻城了!\"
耿仲明说道:\"来得真快,传令各门加强戒备,尤其是东门!让西人教官亲自指挥炮台!\"
登州城下,官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涌来。吴襄亲自督战,蓟镇的火器兵在城墙下对着上面垛台开火,掩护登城的部队前进。
城头上,耿仲明的部下拼死抵抗,箭矢、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
\"放炮!\"葡萄牙教官用生硬的汉语下令。
没有了红夷大炮,但是城头还有一些大将军炮和一些小炮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在官军阵中犁出数道血路,但炮声过后,官军依然如蚁附般涌来。
\"耿帅!西门告急!\"一名传令兵满脸是血地跑来。
耿仲明拔出佩刀:\"陈绍宗,你守东门!我去西门!\"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时,明军暂时退却,但登州城已是千疮百孔,耿仲明清点损失,发现又折损了一百多人。
\"不能再拖了,\"耿仲明对心腹们说,\"明日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最迟后天启航。\"
陈绍宗犹豫道:\"可是皇太极那边还没有回音万一他不来,咱们要是被东江的黄龙堵在海上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了。\"耿仲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先到辽东再说,有了红夷大炮和这些工匠,皇太极不会不重视我们的。\"
当夜,耿仲明派出的快船悄然离港,向辽东方向疾驰而去。
十月初二,官军再次发动猛攻,这次高起潜调来了更多火炮,对着城墙狂轰滥炸。登州的城墙虽然坚固但毕竟没有修缮完毕,经过三个月轰炸终于有几处坍塌。
\"耿帅!东门城墙塌了一段,官军冲进来了!\"
耿仲明亲自率领亲兵和陈绍先一起冲向东门缺口,他手持一杆长枪,在缺口处率军来回冲杀,枪尖所到之处,血花飞溅。
大多数人被耿仲明的勇气鼓舞,叛军再一次将官军打退。
\"堵住缺口!\"耿仲明大喝,叛军急忙搬运沙袋、门板等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暂时堵住了缺口。
回到府衙,耿仲明脱下血迹斑斑的铠甲,发现自己受伤数处,让军医来给自己包扎了一下。
\"装船情况如何?\"他问刚回来的陈绍宗。
\"十二门红夷大炮都已装船,工匠家眷也都安排好了。\"
耿仲明点点头:\"很好,告诉弟兄们,再坚持两天。十月初五,我们就启航。\"
十月初三,官军攻势更加猛烈,吴襄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调集重兵猛攻南门。
耿仲明不得不亲自坐镇南门,用火铳轮番射击,才勉强击退官军。
当夜,登州城内一片忙碌,军士们悄悄将最后一批粮草、武器运上船只。
耿仲明站在码头,看着四十多艘大船静静停泊在港湾中,心中百感交集。
\"耿帅,真的要去投鞑子吗?\"一名老兵不甘心地问。
耿仲明望着黑暗中巍峨的城墙轮廓:\"大明已无我等容身之处,辽东现在虽为异域,却是唯一生路。\"
十月初四傍晚,耿仲明下令在四门同时点燃篝火,制造全军仍在守城的假象。实际上,所有精锐都已悄悄撤到码头。
辰时刚到,随着耿仲明一声令下,四十余艘大船缓缓驶离登州港,当官军发现城中已空时,耿仲明的船队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这样官军经过十三个月的激战得到了一所空城(比历史上早了五个月),虽然没能抓住孔耿,但是击毙了叛军的总兵陈有时还俘虏了毛承禄,希望陛下能接受吧。
崇祯五年十月二十日,辽东盖州海岸。
耿仲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心中忐忑不安,其实他也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对待他。
\"耿帅,岸上有骑兵!\"了望手突然喊道。
耿仲明急忙举起千里镜,只见海岸上确实有一队骑兵,旌旗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金黄色的大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是后金大汗皇太极!\"耿仲明惊呼,\"他亲自来迎接我们了!\"
船队靠岸后,耿仲明整理衣冠,率先下船。
岸上,皇太极在众贝勒簇拥下迎上前来。耿仲明远远就跪下行礼。
皇太极快步上前,亲手扶起耿仲明:\"耿将军远来辛苦!朕已备下营帐,为将军接风洗尘!\"
耿仲明受宠若惊,连声道:\"罪将耿仲明,拜见大汗!\"
皇太极哈哈大笑,拉着耿仲明的手走向早已搭建好的黄色大帐。
帐前空地上,左右各设五座青色帐篷,后金高层几乎全员到场。
拜天仪式后,皇太极坚持要与耿仲明行女真最隆重的抱见礼。
在众目睽睽之下,耿仲明先行汉礼,然后上前抱住皇太极的膝盖,行抱见礼。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后金贵族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要知道皇太极连自家兄弟都没行过如此礼节。
宴席上,皇太极亲自为耿仲明斟酒,亲切询问渡海详情。
当耿仲明汇报带来十二门红夷大炮和众多工匠时,皇太极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耿将军此来,实乃天助我也!\"皇太极举杯高呼,\"从今往后你部改编为天佑军,将军就是我大金的都元帅!\"
耿将军率部就先在盖州驻扎,选个良辰吉日,在沈阳朕亲自为你授予官爵,同时封赏你的部下。
崇祯六年二月初三,沈阳城外三十里,皇太极再次举行盛大仪式欢迎耿仲明一行入城。
街道两旁,八旗官兵列队欢迎,百姓围观,这种场面让耿仲明及其部下都感到意外和感动。
在崇政殿,皇太极正式任命耿仲明为都元帅所部改编为天佑军,颁给印信,同时册封他为怀顺王。
当晚,大贝勒代善设宴款待;次日,其他贝勒轮番宴请,这种高规格的待遇,远超耿仲明预期。
一日宴后,皇太极单独召见耿仲明。
\"耿卿,\"皇太极亲切地说,\"朕知你与孔有德情同手足,他日若在战场上相遇,卿当如何?\"
耿仲明沉默片刻,郑重回答:\"臣既归顺大汗,自当以大汗之敌为敌。
然若遇孔大哥,臣愿劝其一同归顺,若其执意不降...臣请避战。\"
皇太极非但不怒,反而欣慰地点头:\"卿重情重义,朕心甚慰。他日若遇孔有德,朕许卿自主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