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甘亭镇之战-《流贼也可以燎原》

  曹文诏从山西返回陕西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先平红军友再平混天狼一时间曹文诏在陕西成了流寇闻之色变的人物。

  当地士绅官员们称:“军中有一曹,西贼闻知心胆摇,”这句话也确实没错,陕西的小股流寇看到曹兵的旗帜后直接跑掉了,根本不敢与之交战。

  崇祯皇帝听说曹文诏一个月内连平数万流寇,擒杀两个贼渠,高兴的大笔一挥便要让他当副总兵。

  兵部尚书梁廷栋劝谏到,陛下曹文诏去年还只是游击将军,这一年之内连跳两级属实不妥,这次就改为嘉奖就好。

  崇祯皇帝算了算好像是这样,曹文诏也才三十多,过于拔苗助长不利于成长。

  现在朝廷空虚也没办法赏赐财物,于是口头嘉奖了一下曹文诏,暗示他再打一个大胜仗就提拔他。

  曹文诏这种武夫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崇祯皇帝一道勉励诏书都让他很激动,接见诏书时是焚香扫尘,还专门穿上了朝服三步一个跪拜接下了圣旨。

  本着好用就往死了用的原则,崇祯四年五月初,刚刚剿灭混天狼的曹文诏才在庆阳府休息三天,洪承畴的军令就来,要求他回归本镇去剿灭张存孟的余部一条龙。

  曹文诏接令后又带着麾下三千多号人往榆林进发,手下都不是铁人很多人都想再休整一下,曹文诏只得用劫掠村庄百姓来调动他们士气,才让这些人愿意开拔。

  张存孟麾下除了八队,自己本队还有一万两千人,因为不耻于张存孟杀兄弟投靠官军,大部分人都没有跟他一起走,在张存孟投降后本队分成数股又坚持抗争了数月,最大的一股人马叫一条龙有三千多人转战于延安附近。

  曹文诏一来和洪承畴一合计又是用老办法,买通一条龙内部不坚定的人,趁夜突袭了一条龙部在山上的营地,一条龙带着剩余的八九百人渡过黄河往山西出发。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崇祯四年五月初四延绥巡抚洪承畴与榆林兵备道张福臻再次整兵,率军渡河进入山西。

  两个月时间不到,曹文诏先进山西讨伐王嘉胤,再回转陕西,待了十余天又随洪承畴进入山西,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他确实是劳模一般的人物了。

  李卑马科艾万年等部官军被吸引到霍州一线后,义军大元帅王嘉胤又再次跳了出来,毕竟他也称王了躲在山里算怎么个事。

  就在霍州之战结束,刘处直率军转进蒲县时,王嘉胤发兵攻取了平阳府翼城县,然后站着县城就不走了,开始派横营的文士当做书吏每天断案审案好不自在。

  在翼城县待的烦闷后,王嘉胤集合陆续来投奔的四万多义军直接北上平阳府治临汾县准备拿下府城。

  王嘉胤也不是那种顾头不顾腚的莽夫,他此举就是为了围点打援,让城里的兵备道郭竹征感到恐惧,然后到处请求支援最后将援兵再一举歼灭,这样就能拿下府城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王嘉胤就留下了一千人防守翼城县,亲率各部义军北上平阳府准备趁机会拿下府城做个实实在在的王。

  翼城县离临汾不远两日时间王嘉胤大队就赶到了城下准备开始围困临汾县城了。

  传令下去,其它掌盘在东门三里外扎营,东门就交给你们负责了,不要求什么别让里面的人从这里出来谁要是掉链子了别怪我王嘉胤心狠手辣,横营的左右营进攻北门,前后营进攻西门,留南门不围。\"

  各部攻城时注意一些,只需每日派小股部队佯攻,制造声势即可。\"

  临汾乃平阳府府城,那个郭兵宪如果不想要城池丢了,必定会向太原求援。

  巡抚若派兵来救,我们便可以伏击他们,一旦增援官军没了,我们就能从容收下临汾。

  临汾县城内,河东兵备道衙门。

  郭竹征瘫坐在太师椅上,往日练就的养气功夫荡然无存他万万没想到如今流寇怎么会有这么大胆子,敢来围困府城。

  他今年四十有五,是进士出身,年纪轻轻做了兵备道正使的差事,他实在是舍不得城破生

  身死,不想面临刀兵之灾,也不想被抓进诏狱。

  \"兵宪大人,贼寇已在城外三里扎营,看旗号是王贼嘉胤的部队,看外面的情势至少有四五万之众!\"一名千总跪在地上,向他禀报道。

  自从许国福被削职了之后,平阳府守备营目前就是这个千总在暂时管理,城中只有刚从卫所签发的二千营兵和巡检司衙役组成守军,共五千人,什么战力他心里清楚要没有援兵城池早晚会陷落。

  郭竹征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脸色苍白:\"四...五万?城内守军不过数千,这...这可如何是好?\"

  幕僚刘师爷凑上前:\"兵宪大人,当务之急是速速向太原求援。

  宣大张制军已经调精锐的大同边军南下目前就在太原,麾下都是精兵强将,他要是及时来援,临汾或可保全。\"

  \"对对对,快派人去太原!\"郭竹征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站起身,却又因腿软差点跌倒,\"不,派三路人马,分不同路线去!一定要把求援信送到宋抚院和张制军手中!\"

  夜幕降临,临汾城头火把通明。守军紧张地注视着城外星星点点的营火,生怕义军趁夜攻城。郭竹征不顾众人劝阻,执意登上城楼巡视。

  \"兵宪大人小心!\"亲兵突然将郭竹征扑倒,原来是下面义军看到城墙上有人对准上面射了几支箭,但是天黑了准头不行没射中但还是吓了郭竹征一跳。

  \"啊!\"郭竹征惊叫一声,连滚带爬地躲到女墙后面,官帽歪斜,发髻散乱,狼狈不堪,再也没有心思巡视了。

  回到衙门后,郭竹征一夜未眠。每当闭上眼睛,就会梦见城破后自己被乱刀分尸的惨状。

  天刚蒙蒙亮,他就命人备好笔墨,亲自给太原写第二封求援信,言辞更加凄切:\"...贼势浩大,城危在旦夕。

  若援军不至,下官唯有以死报国,然一城百姓何辜...\"

  不久后,下面来跟他汇报塘兵已经派出去了。

  郭竹征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不够不够,再派...再派...\"

  就这样,连续五日,郭竹征派出了十几批批塘兵。

  而城外的义军每日都会发动佯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偶尔还会推出几架云梯,做出攻城的架势,引得守军惊慌失措,消磨他们的精神,为之后攻打临汾创造条件。

  在城下磨了十几天,王嘉胤终于接到探马报告,说太原方向有官军前来离这里还有百里路走的是北边甘亭镇那条官道,约五六千人,有三部人马分别是李卑的队伍、还有大同游击白安,山西镇参将虎大威,负责指挥的是宣大总督张宗衡。

  终于来了,传令下去,其余掌盘的兵马继续围城,横营人马随我前往甘亭镇设伏!\"

  甘亭镇位于临汾以北三十里,镇外不远是一处河谷地带,两侧有不同的起伏路段,官道从中穿过,比较适合打一场伏击战。

  王嘉胤将主力隐藏在两侧,又命王自用率两千骑兵埋伏在土丘后面,准备截断官军退路。

  与此同时,张宗衡率领的六千援军正谨慎地向南推进,官军分为三路进军,两队之间间隔数里,打头的便是白安部和张宗衡的标营共三千余人,宣大标营才重建好,只有几百人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白安部后方三里便是虎大威部,再接着就是李卑部,他们部队都交给了手下带领行军,自己则跟随在张宗衡身边。

  大同游击白安骑着马来到张宗衡身旁:\"制军大人,前方就是甘亭镇,这里地形看着容易设伏咱们是不是注意一点。

  来支援的将领都认为解围归解围,解不到死的也不是自己陛下也只会怪罪守城的郭竹征,要是被流寇埋伏了战败了那就完蛋了。

  张宗衡觉得也是这个理立马命令所有军士互相帮助穿上铠甲,再让自己标营派出斥候仔细搜索两侧山林。

  山西镇参将虎大威粗声粗气道:\"制军大人何必如此谨慎?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末将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直捣贼营!\"

  \"虎将军不可轻敌。\"张宗衡摇头,王贼嘉胤的实力不可小觑,你忘了之前在河曲你被克贼打败了的事吗,这王贼比克贼还要强几分。

  这话一出听的虎大威满脸通红。

  一旁的临洮副总兵李卑也附和道:\"张制军所言极是,末将观此地地形,确为设伏良所,不如先派人探明虚实。\"

  就在此时,标营斥候飞奔来报:\"报!两侧山林发现可疑动静,似有伏兵!\"

  张宗衡立即下令几个将军让他们回去控制住自己队伍做好交战准备。

  然而为时已晚。只听一声号炮响彻山谷,两侧山林中突然竖起无数旗帜,箭矢如飞蝗般射向官军队列。

  \"有埋伏!结阵!结阵!\"最前排的白安在一旁大喊道。

  大同官兵毕竟是精锐只是欠饷太久了在太原补了三个月的军饷让战力恢复了不少,很快结成了标准的防御圆阵,盾牌手在外,长枪兵次之,弓箭手在内。但义军占据地利,箭雨不断倾泻而下,官军伤亡渐增。

  白安见势不妙,向张宗衡请命:\"制军大人,末将愿率骑兵冲锋,驱散两侧伏兵!\"

  张宗衡略一思索:\"好!但务必小心,不可深入!\"

  白安率领八百精锐骑兵冲出本阵,向右侧山坡杀去。

  马蹄声如雷,铁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山坡上的义军弓箭手见状,纷纷后撤。

  \"贼人怯战,儿郎们随我杀!\"白安大喝一声,催马加速。

  就在骑兵即将冲上山坡时,前方突然出现一排排削尖的木桩,挡住了去路。白安心知中计,急忙勒马:\"停!有陷阱!\"

  刹那间,山坡后杀出大批义军长枪兵,密集的枪林直指骑兵。同时,两侧射出无数箭矢。

  战马嘶鸣,骑兵纷纷落马,白安自己也中了一箭,仍奋力砍杀,但义军人数太多,渐渐将其包围。

  虎大威刚刚带人上来见白安被围,带着五百精锐骑兵冲向山坡。

  这些蒙古人出身的夷丁因为受到了大明优待悍勇异常各个效死,手持各种武器,杀入义军阵中如虎入羊群,很快杀出一条血路。

  \"白将军,速退!\"虎大威大喊。

  白安率残部突围,与虎大威合兵一处,且战且退。

  此时义军伏兵尽出,漫山遍野杀来,王嘉胤亲率精锐从正面冲击官军本阵,战斗进入白热化。

  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官军步兵结成的方阵如同磐石,任凭义军如何冲击都岿然不动。

  长枪每一次突刺都有义军倒下,弓箭手在后,箭矢精准地落在冲锋的义军头上。

  但横营义军胜在人多加之战力也不差,前赴后继,不断消耗官军体力。

  王嘉胤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便改变策略,命令部队假装溃退。

  \"贼人败了!追啊砍人头拿赏银啊!\"官军中一些人按捺不住,冲出阵型追击。

  \"回来!不许擅离阵型!\"张宗衡厉声喝止,但为时已晚。

  数百官军追出不远,突然从两侧沟壑中杀出埋伏的义军骑兵,将追击的官军拦腰截断。

  同时,假装溃退的义军也返身杀回,形成夹击之势。

  张宗衡见战局不利,急令鸣金收兵,官军且战且退,向北方突围,此时王自用的骑兵突然从后方杀出,企图切断官军退路。

  关键时刻,李卑赶到了率领部下发起冲锋,硬生生在王自用的包围圈上撕开一道口子,白安部和张宗衡的标营得以撤退,但是损失惨重,伤亡达一千七百余人。

  官军仓皇退往不远处的岳阳县,而王嘉胤认为官军经此大败,自己只需要拿着缴获的金鼓旗号往临汾城下一丢郭竹征就投降了也不想再追官军了,没想到事与违愿,郭竹征虽然怕是但实在不敢投降,王嘉胤恼怒之下命令开始真正攻城。

  府城岂是现在的义军能轻易拿下的,义军伤亡近二千人也没能拿下,王嘉胤也不好再逼迫那些掌盘进攻,官军也并没有撤远了如果不顾一切的压上去到时候被突袭就麻烦了,王大元帅只得命令大部队撤回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