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刀疤-《且隋》

  “你这个中原人,太不爽快!”

  “刚才还嘴巴子利索得像雀鸟,也像宰割牛头的快刀。”

  “怎么了?”

  “一问到要紧事,却话都不会说了!唉,年轻人,就是不牢靠啊!”

  “好吧!先回去吧,下次换个能拿事儿的过来!”

  “小事儿,就直接去找各个部落的头人,大事儿就去贝海尔的夏神宫去碰碰运气吧!”

  说完,这位呼兰和大可汗的眼神,不由往旁边一瞥。

  而那个一直不动声色、却稳如泰山的刀疤青年,几乎微不可察地一点头。

  呼兰和大可汗神色一松,说道:

  “好了,好了,回去吧!我的大军稍微歇息,就得出发了!”

  “阿比措将军,你就负责这事情吧!”

  呼兰和可汗朝班列中的一个又高又帅的大汉,吩咐道。

  那汉子闪身出列,抚胸行礼。

  “好的,大将……可汗!”

  说完,这个叫阿比措的将军,回转身来,对着李二道。

  “中原来的小胖子,既然大可汗已经吩咐了,那你们接下来的事,尽管来找我!”

  “现在,快领着你手下的这些小瘦子们,回去吧!”

  “哈哈哈……”

  大帐里,爆发出一阵狂妄的大笑。

  阿比措的话,的确很伤人自尊。

  李二是个胖子不假,但却也是个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的帅胖子。

  至于他的那些灰头土脸的秘密二队,的确显得有些瘦。

  可瘦是瘦,身上全是腱子肉啊!

  常吃五谷粮食,当然比不得这些吃生肉的突厥人高壮肥硕!

  高大有啥用?

  能打仗才叫好手!

  “你们突厥人厉害,还不是让杨子灿给打得屁滚尿流?”

  “狂什么狂?”

  ……

  李二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一下子会找到用杨子灿的战绩,来在心里做自我安慰和心理建设。

  “胖子,回去告诉你的人,下次不要偷偷摸摸的躲在草丛里!”

  “大草原上,也只有胆小的黄鼠,才喜欢把自己藏在窟窿和草丛之中!”

  “如果不小心让柘羯们当成奸细捉走,当了牧羊的黑灰烟,那就不好了!”

  阿比措一边笑着,一边提醒道。

  又是一阵笑声。

  黑灰烟,音译过来就是昆仑,但在突厥语中,就是奴隶的意思。

  李二尽量忍着心中的愤怒,讪笑着施礼,向大可汗告辞。

  不过就在这时,那个刀疤脸竟然说话了!

  “其实,我能猜出来,诸位来此想要寻找什么!”

  “不过,窦掌柜,趁着大可汗在,你也可以不妨大胆说说,贵家主到底需要些什么?”

  “需要多少?又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此,大可汗才能想想,要不要答应你们!”

  “否则,一旦错过今晚,贵家的那事,恐怕很难如愿!”

  这一席话,立时让大帐内鸦雀无声。

  刚才还嬉笑的阿比措,神情一肃,马上退回到刚才的班列。

  李二也是一愣,立时看向呼兰和大可汗。

  却见呼兰和大可汗,也是点点头。

  这人,是谁?

  李二脑中,一片迷茫。

  刚才想好的策略,也立时被横着插入的话给生生打乱了。

  老爹交给自己的任务,非常重要、急迫而艰巨。

  而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他李二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能一蹴而就。

  这么大的事,肯定得经过几番波折才对呀。

  可现在呢?

  马上摊牌,然后将自家的计划全盘托出给面前这些人?

  那 也太儿戏了吧!

  怎么说,也得搞清楚这些突厥人的底细、背景、势力之后,才好应对啊!

  所谓谋定而后动!

  但是现在,怎么办?

  自己眼前所遇到的机会,就是个需要迅速做出是否要抓住的决断!

  可这,既千载难逢,又满含风险。

  拒绝,有可能失之交臂,徒生波折。

  答应,有可能万劫不复,坠入地狱。

  怎么办?

  李二在这艰难的时刻,必须要做出天大的决定和选择。

  这时候,他那喜欢冒险和好赌的性子,发挥了作用。

  他咬咬牙,神情一振,大声说道:

  “大可汗,实不相瞒,本人的确不仅仅只为经商而来,而且有要事与大可汗相商。”

  “只是,在下也有苦衷,还希望大可汗能够安排一个私密人少之处,让我好生禀报!”

  这李二,突然之间就像变了个人。

  腰也不弯了,背也不驼了,脸上也没了方才商人那般委曲求全、讪讪而笑的样子。

  对嘛!

  这才是李二,李氏家族北方谈判特派大使!

  “可!”

  这一次,呼兰和可汗倒是答应得爽快!

  于是,他手一挥,帐篷里很快走得只剩下五个人。

  李二的手下,也被那个叫阿比措的将军悉数带了出去。

  “尊敬的呼兰和可汗,请原谅我向您隐瞒身份,其实我并非窦氏商队之人!”

  “哦?那公子是谁?来我突厥有何目的?”

  呼兰和大可汗有些动容。

  但是旁边那个刀疤脸,面色平静,似乎一点儿也不吃惊。

  这,让李二对这个人身份,更加好奇和重视。

  呼兰和大可汗,为什么要事事听从此人的意见?

  难道,这刀疤脸是比一个率领数十万大军的可汗,更高等级的存在?

  那他,到底是东突厥汗国何等样的人物存在?

  一抹黑啊!

  他娘的东突厥,到底在搞什么鬼?

  “在下,乃太原通守、大隋唐国公之子李二!”

  “哦!你原来是唐国公李叔德之子?失敬,失敬!”

  那呼兰和大可汗很是一惊,一点也不像装的。

  不过旁边的那刀疤青年,只是微微点点头,一点也不像是有感到意外的样子。

  “靠,难道真如他所说,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可是,自己此行的目的,目前为止,也只有六个人才知道详情啊。”

  “老爹,裴寂,刘文静,妹子,大哥,剩下一个,那就是自己!”

  “可这些人中,怎么有一个人能是泄露机密的?”

  “这,真是他娘的是咄咄怪事!”

  ……

  李二感到自己的脑袋,在嗡嗡作响。

  不明白自家如此机密的事情,怎么会让这个远在大漠的突厥刀疤青年得知?

  难道,他只是诈我?

  有点懵逼的李二,只好如此做自我心理建设。

  “李二公子,尔等乔装来此,可有什么使命,或者唐国公有什么话要捎给我听?”

  呼兰和可汗,话倒是说得客气。

  一点也没有什么狂傲、戏谑或不敬的意思。

  “呼兰和大可汗,家父的确有要事委托我和您商议,且有父亲亲笔书信等物送上。”

  “然这些东西,暂时都不在我身上,而是另外同伴掌握。”

  “大可汗如果同意,我可着人取回来请您过目!”

  李二到此,只有实话实说,干脆将二杆子精神耍到底。

  这时候,呼兰和可汗又朝旁边看了一眼。

  却见那刀疤青年微微一点头,并低声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

  呼兰和可汗颜色一肃,说道:

  “也好!”

  “不如这样,你且回去营地准备一番,半个时辰之后,咱们就在翁金置烽燧中再行相聚。”

  “届时互派大使,坐下来具体商谈此事!”

  “如此,也好满足尔等对此事慎密之求!”

  李二一听,大喜,施礼道:

  “谢过大可汗的周到安排,在下这就去准备,半个时辰之后,在翁金置相商大事!”

  “告退!”

  李二再次拱手施礼,退出大帐。

  这时候,发小兼暗卫首领许洛仁,焦急地迎了上来。

  “阿济,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再说!”

  李二向他使个眼色,便带头朝中军辕门之外走去。

  这时,阿比措显然有接到命令,从大帐外边暗处闪身出来,和李二打了个招呼。

  然后领着他们,连过几道岗哨,越越好几重阵营。

  每过一处,都要接受哨兵的盘查和勘验。

  李二等人,越走就看得越心惊。

  他们这才明白,如果没有阿比措将军的令牌,自己等人根本是走不出任何一道卡哨的!

  这他娘的突厥人,什么时候将军队打造得这么森严?

  简直比大隋最精锐的部队,都有法度纪律!

  这批偶遇的突厥大军形象,再一次在李二等人的心中,变得很高大上起来!

  尤其以军事天才李二的眼光看来,也是对这支突厥大军的强悍严整,暗暗佩服!

  一行人好容易在阿比措将军的带领下,进入到包围圈中自家的商队车阵入口。

  阿比措谢绝了李二入内歇息的邀请,而是提醒李二快去准备,自己就在此站立等候就可。

  一会儿,他还得带领李二众人,前往东边不远处的翁金置烽燧之内!

  李二谢过,便忙带着许洛仁等匆匆跑进自家营地的大帐篷内。

  可是,里面却空无一人。

  李二这才猛然间想起,自己在仓促之间派刘文静回来了。

  他让刘文静带着妹子,快速先行到翁金置之中躲避。

  估计此时,他们已经去了那里。

  李二,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

  如果此时刘文静和三妹在,自己至少会有个商量和谋划的好帮手。

  现在,却是没有法子了。

  看来只有自己到达翁金置后,再与妹子他们见机行事。

  李二便跟许洛仁耳语一番,这个发小兼暗手头子连连点头,跑出去开始准备。

  许洛仁,何许人也?

  许洛仁,字济,年纪和李二差不多,今年也是十八岁。

  他,是原并州主簿、后迁太原府鹰扬司马许世绪的亲弟弟。

  他的先祖,是颍川人,后来举族迁徙至晋阳。

  做为本地富族子弟,这兄弟俩自李渊进入太原开始,便积极出钱出力开始投靠依附李渊。

  哥哥许世绪,很快成为了李渊的重要干将。

  而许洛仁,因为自幼喜好军伍行猎、有识马训马之能,所以最和李二投脾气。

  现在,他已经成了李二得力死党,专做招募好汉、买马训马、操练武卒、行脏秘苦之事。

  这一次,他就是李二此次北行突厥草原的后手头领。

  干脏活的杀手头领!

  既然李渊已经安排李秀宁负责此行的行程诸事,那怎么李二为何有此暗中之举呢?

  不放心啊!

  安全,岂可掌握于他人之手?!

  李二此人,生性多疑,狡黠多智,擅于诡谋兵事。

  平时,他最喜用奇险孤绝之计,人生最佩服之人正是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此次北行,虽然有熟悉突厥情况的三妹李秀宁保驾护航,但李二并不怎样放心。

  一是,他认为三妹是一介女流。

  二是,现在突厥纷乱错杂,当年的旧有秩序早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

  就是妹子再有如何周全的计划,也很可能赶不上时时变化的东突厥形势。

  所以,在商队后面,还不远不近地安排着一支他的可靠力量。

  说不定,这些人马,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人,皆是李二临行之前,亲自精巧细选的一帮江湖亡命之徒。

  原本,李二想让武功和能力俱佳的段志轩来率领他们。

  可是不巧的是,段志玄的父亲、太原郡司法参军段偃师前些日子,突然生了厉害的痹病。

  段偃师的这种痹病,恰恰就是后世的痛风,是痹病里最激烈的一种。

  关节刺痛肿胀,灼热难行,在没有有效止痛药的年代,活活能将人疼死。

  所以,作为长子的的段志玄,必须要在床前尽孝,故未成行。

  李二无法,只好由另一狗腿、各方面要差一点的许洛仁,代为领衔统领。

  这些李二这些年来秘密招揽的江湖英豪,总数大约有一百多号人。

  平时,全都埋名隐姓,分散在太原、京师各地。

  这次因为要北来突厥地办大事,便将他们悉数招回,在沿途某地汇合后潜伏跟随,分作三组,以备不测。

  刚才,被东突厥大军圈在大阵中被捉暴露的人,也就二十多人。

  其实还有七十多人,又分为南、西两队,都扮做其他旗号的小股行商,分别以三里、五里尾随。

  至于他们之间如何联络,李二自有独创的一套绝密办法。

  且说这边没一会儿,许洛仁就转回来,表示准备停当。

  准备啥?

  见面礼!

  按道理,还应包括李渊的亲笔信,以及能证明李二就是李二、李二就是李渊特使的一些东西。

  但是,现在许洛仁能准备的,李二能带的,只能是见面礼。

  那么,李渊交给他们的那些最重要、最要命的东西呢?

  呵呵,这还真不在李二手里!

  当然,也不会在李秀宁手中,更不会在谋主刘文静手中。

  那么,这些要紧要命的东西,到底在谁手里呢?

  它,或它们,都在神秘的守藏(zàng)人手中!

  守藏人,是几个意思?

  守藏,贮藏保管、看管财库,保管财物之意。

  守藏人,在民间组织中的叫藏人,在官方组织中的叫秘祝、守藏吏。

  它,是华夏历史长河中,一个极其古老而神秘的职业。

  在国家政府层面,是专指负责管理政务、军务等最为核心机要秘密的人。

  后来,又逐渐扩展到看管财库,保管至宝、国家档案等。

  牛人老子,就曾任过守藏吏!

  所以,能当国家机要守藏吏的人,往往是一些德高望重、君上信任、闻名遐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