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扶起老爹,嗔怪的埋怨道:“爹,你干啥呢,一个簪子你磕啥,这是皇上赏赐你外孙女的,就是你外孙女的东西了,只要不卖掉,你外孙女给您您就收着吧,皇上爱民如子,不会苛责的。”
刘老爹抹了把汗,这才尴尬的起身,想到自己在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女面前丢了脸,不由得老脸通红。
萧老爹此时倒是机灵了,他佯装害怕的故意说道:“哎哟爹,别说您了,我后来知道救我的元老爷是皇上,当时吓得我不行,好几日都没睡好呢。”
“生怕哪里伺候的不周到,皇上再怪罪下来,我这一家老小还活不活了,幸好你外孙女宽慰我,说皇上最是个爱民如子的,不会同咱们老百姓计较,我这心里才放下心来。”
“你外孙女还说了,皇上临走前还说了,以后若有机会,还会同贵妃娘娘来咱们这里,到时还找咱家刘老丈下棋呢。”
萧老爹最后一句话可不是说假的,皇上当时也的确说了这话,虽然这话不能当真,但说出去也是极有脸面的。
果然,刘老爹听完,脸上的红色褪去,有些佝偻的背慢慢的挺直了起来,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真的啊女婿,皇上他老人家真这样说啊,我说嘛,当时就感觉人家富贵老爷怎地待人如此亲切和善,原来是皇上啊,皇上待咱们老百姓真是不孬。”刘老爹的脸色恢复如常,兴奋的说道。
刘氏嗔了一眼萧老爹,但眼里是带着夸赞的,没想到自家相公一向木讷,今日却这般机灵,哄得老爹开怀大笑。
真是长进了不少呢,刘氏心中甜蜜的想着。
见孟氏和刘老爹不再紧张,刘氏赶忙将东西给了二老,孟氏还有些犹豫的看着女婿的脸色,怕收这么多贵重东西,会让女婿心里不舒服。
但萧老爹也跟着劝,并且还说不够他们再去买。
孟氏连连摆手,知道女婿是真心的,心里一边为女儿高兴,一边心里放下心事。
如此,添了闺女给的这些东西,认亲的时候她就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只是还有大儿媳比较着,孟氏也不好太过了,只选择了金镯子作为认亲礼。
毕竟陈家的陪嫁实在丰厚,孟氏不好太小气,至于大儿媳,自己就将这对玉镯分给两个儿媳一人一只,以后他们有了儿媳妇,再传下去。
至于两支金簪,孟氏私心里打算先不拿出来,留着以后再说。
虽然现在的大儿媳比从前好太多了,但孟氏依旧还想看看大儿媳日后的表现,再决定将金簪是否分给两妯娌一人一支。
只是闺女破费了这么多,外孙女竟还给了御赐的首饰,孟氏本来心中就不安,但外孙女和女婿都笑吟吟的看着,脸上没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还觉得给的不够多。
孟氏这才放下心来,接受了女儿的好意,将东西都归置到里屋去。
一家子正围坐着,大舅刘彦志和大舅母沈氏上门了,两人手中拿着一个小匣子,手里还拎着一只杀好的鸡以及一刀肉进来了。
见刘氏一家三口来了,也亲热的打了招呼。
两人穿的干净整齐,还带了东西,刘氏见了心中也欢喜。
总算,现在大哥大嫂不再跟从前那样浑浑噩噩的过日了,两人现在的笑容也没有了从前的算计和计较。
听娘亲孟氏说,大哥大嫂时常过来看他们老两口,每次也不空手,时不时的还给老两口将衣裳洗了。
家里做了好吃的,总要送一碗过来给老两口。
孙子孙女也跟从前不一样了。
孙女现在跟着家里做事,行为举止也有礼多了。
孙子养鸭子供货给外孙女的店,越来越忙,再也不跟从前那些二流子一起鬼混了,老两口再没有不知足的了。
一家四口勤勤恳恳,齐心协力养鸭子,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老大家也修了新房子。
孟氏和刘老爹每天睡着都是笑着的。
刘老爹抹了把汗,这才尴尬的起身,想到自己在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女面前丢了脸,不由得老脸通红。
萧老爹此时倒是机灵了,他佯装害怕的故意说道:“哎哟爹,别说您了,我后来知道救我的元老爷是皇上,当时吓得我不行,好几日都没睡好呢。”
“生怕哪里伺候的不周到,皇上再怪罪下来,我这一家老小还活不活了,幸好你外孙女宽慰我,说皇上最是个爱民如子的,不会同咱们老百姓计较,我这心里才放下心来。”
“你外孙女还说了,皇上临走前还说了,以后若有机会,还会同贵妃娘娘来咱们这里,到时还找咱家刘老丈下棋呢。”
萧老爹最后一句话可不是说假的,皇上当时也的确说了这话,虽然这话不能当真,但说出去也是极有脸面的。
果然,刘老爹听完,脸上的红色褪去,有些佝偻的背慢慢的挺直了起来,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真的啊女婿,皇上他老人家真这样说啊,我说嘛,当时就感觉人家富贵老爷怎地待人如此亲切和善,原来是皇上啊,皇上待咱们老百姓真是不孬。”刘老爹的脸色恢复如常,兴奋的说道。
刘氏嗔了一眼萧老爹,但眼里是带着夸赞的,没想到自家相公一向木讷,今日却这般机灵,哄得老爹开怀大笑。
真是长进了不少呢,刘氏心中甜蜜的想着。
见孟氏和刘老爹不再紧张,刘氏赶忙将东西给了二老,孟氏还有些犹豫的看着女婿的脸色,怕收这么多贵重东西,会让女婿心里不舒服。
但萧老爹也跟着劝,并且还说不够他们再去买。
孟氏连连摆手,知道女婿是真心的,心里一边为女儿高兴,一边心里放下心事。
如此,添了闺女给的这些东西,认亲的时候她就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只是还有大儿媳比较着,孟氏也不好太过了,只选择了金镯子作为认亲礼。
毕竟陈家的陪嫁实在丰厚,孟氏不好太小气,至于大儿媳,自己就将这对玉镯分给两个儿媳一人一只,以后他们有了儿媳妇,再传下去。
至于两支金簪,孟氏私心里打算先不拿出来,留着以后再说。
虽然现在的大儿媳比从前好太多了,但孟氏依旧还想看看大儿媳日后的表现,再决定将金簪是否分给两妯娌一人一支。
只是闺女破费了这么多,外孙女竟还给了御赐的首饰,孟氏本来心中就不安,但外孙女和女婿都笑吟吟的看着,脸上没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还觉得给的不够多。
孟氏这才放下心来,接受了女儿的好意,将东西都归置到里屋去。
一家子正围坐着,大舅刘彦志和大舅母沈氏上门了,两人手中拿着一个小匣子,手里还拎着一只杀好的鸡以及一刀肉进来了。
见刘氏一家三口来了,也亲热的打了招呼。
两人穿的干净整齐,还带了东西,刘氏见了心中也欢喜。
总算,现在大哥大嫂不再跟从前那样浑浑噩噩的过日了,两人现在的笑容也没有了从前的算计和计较。
听娘亲孟氏说,大哥大嫂时常过来看他们老两口,每次也不空手,时不时的还给老两口将衣裳洗了。
家里做了好吃的,总要送一碗过来给老两口。
孙子孙女也跟从前不一样了。
孙女现在跟着家里做事,行为举止也有礼多了。
孙子养鸭子供货给外孙女的店,越来越忙,再也不跟从前那些二流子一起鬼混了,老两口再没有不知足的了。
一家四口勤勤恳恳,齐心协力养鸭子,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老大家也修了新房子。
孟氏和刘老爹每天睡着都是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