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把青石板路浸得发亮,也把那丛平日里嚣张的狗尾草打得蔫头耷脑。李笊篱靠在巨石上,肋骨处的钝痛一阵紧过一阵,他却顾不上揉,只眯着眼打量躺在地上的苟连和狗二。
这俩人此刻跟烂泥似的,四仰八叉地瘫在冰凉的地上,脸色泛着不正常的青灰,嘴角还挂着涎水,连哼都哼不出一声。李笊篱嗤笑一声,踢了踢苟连的小腿,对方毫无反应,只有喉咙里发出几声含糊的“嗬嗬”声,像破风箱似的。
“两位狗爷,可不是我不仗义。”李笊篱喘着气,扶着山石慢慢直起身,每动一下,骨头缝里都像扎了针,“没办法,你俩慢慢醒吧!这两个妖娘们用的是专门治妖的法术,对我这个半人半妖的,顶多让我疼几天,可对你们纯血的狗妖,那可是致命的。能不能熬过今晚,就看你俩的造化了。”
他说着,视线扫过洞天福地的石门。方才在这里,那两个穿着素白衣裙的女人出手时,他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指尖弹出的青雾带着刺骨的寒意,沾到皮肤就像冰碴子往肉里钻,苟连和狗二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惨叫了两声就倒了下去。他当时也被青雾扫到了胳膊,瞬间就麻了半边身子,可奇怪的是,那股寒意没在他身体里多留,反倒像被什么东西中和了似的,只留下了钻心的疼,却没伤着根本。
现在想来,大概是他娘当年留下的那半颗妖丹起了作用。李笊篱摸了摸胸口,那里藏着一个小小的锦袋,锦袋里的妖丹是他唯一的念想,也是他能在人妖两界勉强立足的依仗。若不是这东西,他今天恐怕早就跟苟连、狗二一样,成了那两个妖女的手下败将,哪还能站在这里说话。
“秀姑,你等着我。”李笊篱咬着牙,拖着像散了架的躯体,一步一步往院门外挪。每走一步,脚下都像踩在刀尖上,可他心里却烧着一团火,“他们都以为我死了,哈哈哈哈,我李笊篱命硬,不会轻易死的!等我养好伤,就去找你,咱俩还得一起享受西院的家产呢,哈哈哈……”
笑声在空荡的西院里回荡,带着几分疯狂,又带着几分侥幸。他知道,万家现在乱成了一锅粥,老爷万温然忙着练功,大少奶奶石淑贞盯着家里的产业,谁也没功夫管西院这点破事。苟连和狗二就算能醒过来,也不敢声张——他们私自带人来西院找他麻烦,本就没告诉万家人,若是让万温然知道了,他俩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李笊篱扶着墙,踉踉跄跄地出了西院大门。雨还没停,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却让他清醒了不少。他不敢走大路,只沿着墙根,专挑那些窄巷往城外挪。他得赶紧离开佛山,这里已经不安全了,那两个妖女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万温然那边也说不定会查到他头上,只有走得越远,才越安全。
与此同时,万家别院的书房里,万温然正盘膝坐在蒲团上,双目紧闭,指尖萦绕着淡淡的白气。书房里燃着一支安神香,烟丝袅袅,顺着窗缝飘出去,和院外的雨声融在一起,倒有几分宁静。
若是往日,万温然总是鹤发童颜,头发白得像雪,脸上却没什么皱纹,看着精神矍铄。可此刻,他垂在身侧的头发里,竟隐隐透出了几缕黑色——不是染的,是从发根处慢慢长出来的,黑得发亮,和周围的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睁开眼,指尖的白气瞬间消散。万温然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指尖触到那几缕黑发时,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扬,眼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青袍老祖果然没骗我。”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半年前,他偶然得到了青袍老祖留下的一本修炼秘籍,秘籍上说,只要按部就班地修炼,再辅以阴德滋润,就能逆转岁月,重返壮年。起初他还不信,可练了三个月,他就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好了,耳力也比以前强了,连走路都比年轻小伙子有劲儿。现在,头发竟然也开始变黑了,这说明,秘籍上的话是真的,他真的有可能实现“返老还童”的愿望。
万温然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外的雨景。他今年已经六十五了,按理说,早该颐养天年,可他不甘心。万家是佛山的望族,家产丰厚,可他的儿子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孙子,年纪还小,撑不起家业。若是他能再多活几年,等孙子长大成人,把万家的产业交到孙子手里,他才能放心。现在,有了青袍老祖的秘籍,他不仅能多活几年,还能变得更年轻、更有精力,到时候,他就能亲自打理万家的产业,让万家的名声更响、家底更厚。
可转念一想,他又皱起了眉头。秘籍上说得明白,光靠自身修炼还远远不够,必须行善积德,以阴德滋润修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甚至有可能突破瓶颈,获得更长的寿命。若是只修炼不行善,不仅进步缓慢,还可能因为“德不配位”而走火入魔,到时候,别说返老还童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善积德……”万温然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他以前也不是没做过好事,几年前,他还拿出过一笔钱,设立了一个“扶危济困资金”,专门帮助那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百姓。可那笔资金规模太小,每年也就拿出几百两银子,帮不了几个人,算不得什么大功德,顶多只能算是“小恩小惠”,远远达不到秘籍上要求的“阴德滋润”。
他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怎么才能积大功德呢?修桥铺路?佛山的路去年才修过,桥也都是好的,没必要再花冤枉钱。建学堂?城里已经有三个学堂了,再建一个,也未必有人来读。捐钱给寺庙?那些和尚整天吃斋念佛,拿着钱也不知道用到哪儿去了,说不定还会中饱私囊,算不上真正的行善。
就这样,万温然想了一下午,直到天快黑了,雨也停了,他才突然眼前一亮。他想起了家里的博古堂——那是万家的产业之一,专门收购和出售古董字画、金银器物,平日里生意不错,在佛山也有些名气。若是以博古堂为基地,成立一个“善济堂”,专门救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岂不是既能积德,又能让万家的名声更好?
说干就干,万温然立刻让人把大少奶奶石淑贞叫了过来。石淑贞是他的儿媳妇,为人精明能干,做事稳妥,这些年,万家的内务和部分产业都是她在打理,把善济堂交给她,他放心。
石淑贞很快就来了,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旗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几分干练。“爹,您找我?”她走到书桌前,恭敬地问道。
“淑贞,坐。”万温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找你,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说。”
他把成立善济堂的想法跟石淑贞说了一遍,又补充道:“我打算拿出我多年的积蓄,再处理一部分佛山出土的金银器物,大概能凑出三万两白银,作为善济堂的启动资金。善济堂就以博古堂为基地,一切章程事由,都由你牵头负责。你看怎么样?”
石淑贞闻言,眼睛一亮。她早就觉得万家应该多做些善事,既能积德,又能提升万家的声望,现在公公主动提出成立善济堂,还拿出这么多钱,正合她的心意。“爹,这是好事啊!”她连忙说道,“您放心,我一定把善济堂打理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万温然满意地点点头,“具体的章程,你明天跟博古堂的掌柜商量着定,有什么不懂的,再过来问我。”
“是,爹。”石淑贞应了一声,又跟万温然说了几句家里的事,才起身离开。
看着石淑贞的背影,万温然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善济堂一旦成立,肯定能帮到不少人,到时候,他的阴德也就积下了,修为也能更上一层楼。至于那些出土的金银器物,本就是他偶然得到的,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不如拿出来做善事,也算物尽其用。
而另一边,李笊篱已经离开了佛山城。他不敢白天赶路,只能昼伏夜出,白天躲在破庙里或者山洞里休息,晚上再趁着夜色赶路。他身上的伤还没好,每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歇一会儿,胸口的钝痛和四肢的酸痛让他好几次都想放弃,可一想到吕秀姑,想到万家西院的家产,他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吕秀姑是他在三年前认识的,当时他还在一家赌场里当伙计,吕秀姑是赌场里的“头牌”,长得漂亮,嘴巴也甜,很受客人欢迎。李笊篱对她一见倾心,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吕秀姑也不嫌弃他出身低微,很快就跟他好上了。后来,李笊篱离开了赌场,想去万家谋个差事,吕秀姑还特意拿出自己的积蓄,给他买了一身好衣服,让他去见万家人。
可没想到,万家的管家狗眼看人低,不仅没给他差事,还把他羞辱了一顿。李笊篱气不过,就跟管家吵了起来,结果被赶了出来。从那以后,他就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万家的人看看,他李笊篱不是好欺负的,还要把吕秀姑风风光光地娶进门,让她跟着自己享清福。
现在,他虽然被那两个妖女打伤了,可也捡回了一条命,还让苟连和狗二吃了大亏。等他养好伤,再找些帮手,就去攻打万家寨,把万家的家产抢过来,到时候,他和吕秀姑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就这样,李笊篱一路走走停停,饿了就摘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身上的伤在半妖体质的恢复力下,慢慢好了起来。半个月后,他终于走出了佛山的地界,来到了龟山之阴。
龟山是一座荒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只有一些猎户偶尔会来这里打猎。李笊篱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他听说,龟山的山洞里藏着不少宝贝,他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好作为日后招兵买马的资本。
这天晚上,月色朦胧,李笊篱正沿着山路往山上走,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他心里一紧,赶紧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屏住呼吸,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一群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刀棍的人从树林里走了出来。他们大约有十几个人,个个身材高大,脸上带着凶相,一看就不是善茬。李笊篱心里暗道不好,这些人看样子是匪徒,他现在身上还有伤,要是跟他们起了冲突,肯定讨不到好。
可他刚想往后退,就被一个匪徒发现了。“那边有人!”那个匪徒大喝一声,指着李笊篱藏身的方向。
瞬间,所有匪徒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笊篱身上。李笊篱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各位好汉,我只是个路过的,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没有冒犯各位的意思。”他拱了拱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
为首的匪徒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他上下打量了李笊篱一番,见李笊篱穿着破烂,身上还有伤,不像是什么有钱人,可还是不放心地问道:“路过的?这荒山野岭的,你一个人路过?我看你是想偷我们的东西吧!”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李笊篱连忙摆手,“我真的是路过的,身上除了几件破衣服,什么都没有,怎么敢偷各位好汉的东西呢?”
可那络腮胡大汉根本不信,他使了个眼色,几个匪徒立刻冲了上来,把李笊篱按住了。“少跟他废话,先把他带回山洞里,问问清楚再说!”络腮胡大汉说道。
李笊篱挣扎了几下,可他身上的伤还没完全好,力气不如以前,根本挣脱不开匪徒的束缚,只能被他们架着,往山上的山洞走去。
山洞里很宽敞,中间生着一堆火,火边放着几个酒坛和一些肉干。匪徒们把李笊篱推到地上,络腮胡大汉坐在一块石头上,盯着李笊篱,问道:“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来龟山干什么?”
李笊篱知道,现在跟他们硬拼肯定不行,只能想办法震慑住他们。他定了定神,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看着络腮胡大汉,冷笑道:“我是什么人,你们还不配知道。不过,我劝你们最好放了我,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不客气?”络腮胡大汉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副样子,还想对我们不客气?我看你是活腻了!”
其他匪徒也跟着笑了起来,一个个眼神轻蔑地看着李笊篱。
李笊篱也不生气,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黄纸,又从地上捡起一根枯草,看着匪徒们,说道:“既然你们不信,那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本事。”
说完,他口中念念有词,手指捏了个诀,对着黄纸吹了一口气。只见那黄纸瞬间燃起,火光过后,黄纸竟然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小刀,刀柄上还刻着花纹,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匪徒们的笑声戛然而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李笊篱手里的小刀。络腮胡大汉也收起了笑容,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李笊篱又举起手里的枯草,对着枯草吹了一口气,口中喊道:“驱草为枪!”
话音刚落,那根枯草瞬间变长变粗,变成了一根两米多长的长枪,枪头闪着寒光,看起来锋利无比。
这下,匪徒们彻底惊呆了,一个个吓得往后退了几步,看向李笊篱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们都是些普通的匪徒,只会舞刀弄棒,哪里见过这种“法术”,还以为李笊篱是神仙下凡。
络腮胡大汉也赶紧从石头上站起来,对着李笊篱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不知是仙长驾到,多有冒犯,还望仙长恕罪!”
其他匪徒也跟着跪了下来,齐声喊道:“请仙长恕罪!”
李笊篱心里暗暗得意,他这“吹纸为刀”和“驱草为枪”的妖术,是他之前跟一个老妖精学的,虽然只是些入门的小法术,对付这些普通匪徒,却是绰绰有余。
他收起小刀和长枪,故作高深地说道:“起来吧!我也不是什么仙长,只是会些粗浅的法术罢了。”
匪徒们这才慢慢站起来,可看向李笊篱的眼神里,还是充满了敬畏。络腮胡大汉小心翼翼地问道:“仙长,您来龟山,是有什么事吗?若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们一定照办!”
李笊篱看了看这些匪徒,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这些匪徒虽然没什么本事,可胜在人多,要是能把他们收为己用,好好训练一番,等他们练好了本事,再带着他们去攻打万家寨,说不定真能成功。
“我确实有事要办。”李笊篱故意顿了顿,吊足了匪徒们的胃口,“我打算在这山上安营扎寨,训练一批人手。你们若是愿意跟着我,我就教你们本事,等以后事成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匪徒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在龟山当匪徒,日子过得也不安稳,既要担心被官府围剿,又要担心被其他山头的匪徒欺负。现在,有一个会法术的“仙长”愿意带着他们,还教他们本事,他们求之不得。
络腮胡大汉立刻说道:“我们愿意跟着仙长!以后,仙长说东,我们绝不往西!”
其他匪徒也纷纷附和:“我们愿意跟着仙长!”
李笊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既然你们愿意跟着我,那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军师。以后,你们都得听我的命令,好好练功,不许偷懒!”
“是,军师!”匪徒们齐声喊道,声音响亮,震得山洞顶上的石子都掉了下来。
从那以后,李笊篱就在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这俩人此刻跟烂泥似的,四仰八叉地瘫在冰凉的地上,脸色泛着不正常的青灰,嘴角还挂着涎水,连哼都哼不出一声。李笊篱嗤笑一声,踢了踢苟连的小腿,对方毫无反应,只有喉咙里发出几声含糊的“嗬嗬”声,像破风箱似的。
“两位狗爷,可不是我不仗义。”李笊篱喘着气,扶着山石慢慢直起身,每动一下,骨头缝里都像扎了针,“没办法,你俩慢慢醒吧!这两个妖娘们用的是专门治妖的法术,对我这个半人半妖的,顶多让我疼几天,可对你们纯血的狗妖,那可是致命的。能不能熬过今晚,就看你俩的造化了。”
他说着,视线扫过洞天福地的石门。方才在这里,那两个穿着素白衣裙的女人出手时,他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指尖弹出的青雾带着刺骨的寒意,沾到皮肤就像冰碴子往肉里钻,苟连和狗二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惨叫了两声就倒了下去。他当时也被青雾扫到了胳膊,瞬间就麻了半边身子,可奇怪的是,那股寒意没在他身体里多留,反倒像被什么东西中和了似的,只留下了钻心的疼,却没伤着根本。
现在想来,大概是他娘当年留下的那半颗妖丹起了作用。李笊篱摸了摸胸口,那里藏着一个小小的锦袋,锦袋里的妖丹是他唯一的念想,也是他能在人妖两界勉强立足的依仗。若不是这东西,他今天恐怕早就跟苟连、狗二一样,成了那两个妖女的手下败将,哪还能站在这里说话。
“秀姑,你等着我。”李笊篱咬着牙,拖着像散了架的躯体,一步一步往院门外挪。每走一步,脚下都像踩在刀尖上,可他心里却烧着一团火,“他们都以为我死了,哈哈哈哈,我李笊篱命硬,不会轻易死的!等我养好伤,就去找你,咱俩还得一起享受西院的家产呢,哈哈哈……”
笑声在空荡的西院里回荡,带着几分疯狂,又带着几分侥幸。他知道,万家现在乱成了一锅粥,老爷万温然忙着练功,大少奶奶石淑贞盯着家里的产业,谁也没功夫管西院这点破事。苟连和狗二就算能醒过来,也不敢声张——他们私自带人来西院找他麻烦,本就没告诉万家人,若是让万温然知道了,他俩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李笊篱扶着墙,踉踉跄跄地出了西院大门。雨还没停,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却让他清醒了不少。他不敢走大路,只沿着墙根,专挑那些窄巷往城外挪。他得赶紧离开佛山,这里已经不安全了,那两个妖女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万温然那边也说不定会查到他头上,只有走得越远,才越安全。
与此同时,万家别院的书房里,万温然正盘膝坐在蒲团上,双目紧闭,指尖萦绕着淡淡的白气。书房里燃着一支安神香,烟丝袅袅,顺着窗缝飘出去,和院外的雨声融在一起,倒有几分宁静。
若是往日,万温然总是鹤发童颜,头发白得像雪,脸上却没什么皱纹,看着精神矍铄。可此刻,他垂在身侧的头发里,竟隐隐透出了几缕黑色——不是染的,是从发根处慢慢长出来的,黑得发亮,和周围的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睁开眼,指尖的白气瞬间消散。万温然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指尖触到那几缕黑发时,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扬,眼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青袍老祖果然没骗我。”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半年前,他偶然得到了青袍老祖留下的一本修炼秘籍,秘籍上说,只要按部就班地修炼,再辅以阴德滋润,就能逆转岁月,重返壮年。起初他还不信,可练了三个月,他就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好了,耳力也比以前强了,连走路都比年轻小伙子有劲儿。现在,头发竟然也开始变黑了,这说明,秘籍上的话是真的,他真的有可能实现“返老还童”的愿望。
万温然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外的雨景。他今年已经六十五了,按理说,早该颐养天年,可他不甘心。万家是佛山的望族,家产丰厚,可他的儿子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孙子,年纪还小,撑不起家业。若是他能再多活几年,等孙子长大成人,把万家的产业交到孙子手里,他才能放心。现在,有了青袍老祖的秘籍,他不仅能多活几年,还能变得更年轻、更有精力,到时候,他就能亲自打理万家的产业,让万家的名声更响、家底更厚。
可转念一想,他又皱起了眉头。秘籍上说得明白,光靠自身修炼还远远不够,必须行善积德,以阴德滋润修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甚至有可能突破瓶颈,获得更长的寿命。若是只修炼不行善,不仅进步缓慢,还可能因为“德不配位”而走火入魔,到时候,别说返老还童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善积德……”万温然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他以前也不是没做过好事,几年前,他还拿出过一笔钱,设立了一个“扶危济困资金”,专门帮助那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百姓。可那笔资金规模太小,每年也就拿出几百两银子,帮不了几个人,算不得什么大功德,顶多只能算是“小恩小惠”,远远达不到秘籍上要求的“阴德滋润”。
他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怎么才能积大功德呢?修桥铺路?佛山的路去年才修过,桥也都是好的,没必要再花冤枉钱。建学堂?城里已经有三个学堂了,再建一个,也未必有人来读。捐钱给寺庙?那些和尚整天吃斋念佛,拿着钱也不知道用到哪儿去了,说不定还会中饱私囊,算不上真正的行善。
就这样,万温然想了一下午,直到天快黑了,雨也停了,他才突然眼前一亮。他想起了家里的博古堂——那是万家的产业之一,专门收购和出售古董字画、金银器物,平日里生意不错,在佛山也有些名气。若是以博古堂为基地,成立一个“善济堂”,专门救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岂不是既能积德,又能让万家的名声更好?
说干就干,万温然立刻让人把大少奶奶石淑贞叫了过来。石淑贞是他的儿媳妇,为人精明能干,做事稳妥,这些年,万家的内务和部分产业都是她在打理,把善济堂交给她,他放心。
石淑贞很快就来了,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旗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几分干练。“爹,您找我?”她走到书桌前,恭敬地问道。
“淑贞,坐。”万温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找你,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说。”
他把成立善济堂的想法跟石淑贞说了一遍,又补充道:“我打算拿出我多年的积蓄,再处理一部分佛山出土的金银器物,大概能凑出三万两白银,作为善济堂的启动资金。善济堂就以博古堂为基地,一切章程事由,都由你牵头负责。你看怎么样?”
石淑贞闻言,眼睛一亮。她早就觉得万家应该多做些善事,既能积德,又能提升万家的声望,现在公公主动提出成立善济堂,还拿出这么多钱,正合她的心意。“爹,这是好事啊!”她连忙说道,“您放心,我一定把善济堂打理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万温然满意地点点头,“具体的章程,你明天跟博古堂的掌柜商量着定,有什么不懂的,再过来问我。”
“是,爹。”石淑贞应了一声,又跟万温然说了几句家里的事,才起身离开。
看着石淑贞的背影,万温然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善济堂一旦成立,肯定能帮到不少人,到时候,他的阴德也就积下了,修为也能更上一层楼。至于那些出土的金银器物,本就是他偶然得到的,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不如拿出来做善事,也算物尽其用。
而另一边,李笊篱已经离开了佛山城。他不敢白天赶路,只能昼伏夜出,白天躲在破庙里或者山洞里休息,晚上再趁着夜色赶路。他身上的伤还没好,每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歇一会儿,胸口的钝痛和四肢的酸痛让他好几次都想放弃,可一想到吕秀姑,想到万家西院的家产,他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吕秀姑是他在三年前认识的,当时他还在一家赌场里当伙计,吕秀姑是赌场里的“头牌”,长得漂亮,嘴巴也甜,很受客人欢迎。李笊篱对她一见倾心,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吕秀姑也不嫌弃他出身低微,很快就跟他好上了。后来,李笊篱离开了赌场,想去万家谋个差事,吕秀姑还特意拿出自己的积蓄,给他买了一身好衣服,让他去见万家人。
可没想到,万家的管家狗眼看人低,不仅没给他差事,还把他羞辱了一顿。李笊篱气不过,就跟管家吵了起来,结果被赶了出来。从那以后,他就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万家的人看看,他李笊篱不是好欺负的,还要把吕秀姑风风光光地娶进门,让她跟着自己享清福。
现在,他虽然被那两个妖女打伤了,可也捡回了一条命,还让苟连和狗二吃了大亏。等他养好伤,再找些帮手,就去攻打万家寨,把万家的家产抢过来,到时候,他和吕秀姑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就这样,李笊篱一路走走停停,饿了就摘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身上的伤在半妖体质的恢复力下,慢慢好了起来。半个月后,他终于走出了佛山的地界,来到了龟山之阴。
龟山是一座荒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只有一些猎户偶尔会来这里打猎。李笊篱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他听说,龟山的山洞里藏着不少宝贝,他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好作为日后招兵买马的资本。
这天晚上,月色朦胧,李笊篱正沿着山路往山上走,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他心里一紧,赶紧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屏住呼吸,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一群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刀棍的人从树林里走了出来。他们大约有十几个人,个个身材高大,脸上带着凶相,一看就不是善茬。李笊篱心里暗道不好,这些人看样子是匪徒,他现在身上还有伤,要是跟他们起了冲突,肯定讨不到好。
可他刚想往后退,就被一个匪徒发现了。“那边有人!”那个匪徒大喝一声,指着李笊篱藏身的方向。
瞬间,所有匪徒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笊篱身上。李笊篱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各位好汉,我只是个路过的,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没有冒犯各位的意思。”他拱了拱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
为首的匪徒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他上下打量了李笊篱一番,见李笊篱穿着破烂,身上还有伤,不像是什么有钱人,可还是不放心地问道:“路过的?这荒山野岭的,你一个人路过?我看你是想偷我们的东西吧!”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李笊篱连忙摆手,“我真的是路过的,身上除了几件破衣服,什么都没有,怎么敢偷各位好汉的东西呢?”
可那络腮胡大汉根本不信,他使了个眼色,几个匪徒立刻冲了上来,把李笊篱按住了。“少跟他废话,先把他带回山洞里,问问清楚再说!”络腮胡大汉说道。
李笊篱挣扎了几下,可他身上的伤还没完全好,力气不如以前,根本挣脱不开匪徒的束缚,只能被他们架着,往山上的山洞走去。
山洞里很宽敞,中间生着一堆火,火边放着几个酒坛和一些肉干。匪徒们把李笊篱推到地上,络腮胡大汉坐在一块石头上,盯着李笊篱,问道:“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来龟山干什么?”
李笊篱知道,现在跟他们硬拼肯定不行,只能想办法震慑住他们。他定了定神,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看着络腮胡大汉,冷笑道:“我是什么人,你们还不配知道。不过,我劝你们最好放了我,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不客气?”络腮胡大汉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副样子,还想对我们不客气?我看你是活腻了!”
其他匪徒也跟着笑了起来,一个个眼神轻蔑地看着李笊篱。
李笊篱也不生气,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黄纸,又从地上捡起一根枯草,看着匪徒们,说道:“既然你们不信,那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本事。”
说完,他口中念念有词,手指捏了个诀,对着黄纸吹了一口气。只见那黄纸瞬间燃起,火光过后,黄纸竟然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小刀,刀柄上还刻着花纹,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匪徒们的笑声戛然而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李笊篱手里的小刀。络腮胡大汉也收起了笑容,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李笊篱又举起手里的枯草,对着枯草吹了一口气,口中喊道:“驱草为枪!”
话音刚落,那根枯草瞬间变长变粗,变成了一根两米多长的长枪,枪头闪着寒光,看起来锋利无比。
这下,匪徒们彻底惊呆了,一个个吓得往后退了几步,看向李笊篱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们都是些普通的匪徒,只会舞刀弄棒,哪里见过这种“法术”,还以为李笊篱是神仙下凡。
络腮胡大汉也赶紧从石头上站起来,对着李笊篱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不知是仙长驾到,多有冒犯,还望仙长恕罪!”
其他匪徒也跟着跪了下来,齐声喊道:“请仙长恕罪!”
李笊篱心里暗暗得意,他这“吹纸为刀”和“驱草为枪”的妖术,是他之前跟一个老妖精学的,虽然只是些入门的小法术,对付这些普通匪徒,却是绰绰有余。
他收起小刀和长枪,故作高深地说道:“起来吧!我也不是什么仙长,只是会些粗浅的法术罢了。”
匪徒们这才慢慢站起来,可看向李笊篱的眼神里,还是充满了敬畏。络腮胡大汉小心翼翼地问道:“仙长,您来龟山,是有什么事吗?若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们一定照办!”
李笊篱看了看这些匪徒,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这些匪徒虽然没什么本事,可胜在人多,要是能把他们收为己用,好好训练一番,等他们练好了本事,再带着他们去攻打万家寨,说不定真能成功。
“我确实有事要办。”李笊篱故意顿了顿,吊足了匪徒们的胃口,“我打算在这山上安营扎寨,训练一批人手。你们若是愿意跟着我,我就教你们本事,等以后事成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匪徒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在龟山当匪徒,日子过得也不安稳,既要担心被官府围剿,又要担心被其他山头的匪徒欺负。现在,有一个会法术的“仙长”愿意带着他们,还教他们本事,他们求之不得。
络腮胡大汉立刻说道:“我们愿意跟着仙长!以后,仙长说东,我们绝不往西!”
其他匪徒也纷纷附和:“我们愿意跟着仙长!”
李笊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既然你们愿意跟着我,那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军师。以后,你们都得听我的命令,好好练功,不许偷懒!”
“是,军师!”匪徒们齐声喊道,声音响亮,震得山洞顶上的石子都掉了下来。
从那以后,李笊篱就在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