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也是因为下午茶的舒心愉快,下午茶结束后不到一刻钟,玛丽就派来贴身女仆,告知钱煦说晚上想和王嫂一同用餐。
这位聪明的小公主昨天晚上住进来的时候,享用的晚餐是标准的宫廷式,和王宫里吃到的没有太大差别,冷盘开胃菜面包浓汤主菜和甜点一样不少,但是一顿下午茶就能让她知道,这座住着东方公主的宅邸,里头的餐点并不像谢尔顿家里那样严格遵守着上流社会的潜规则,反而有着出乎意料的惊喜。
当然,能够在长嫂那里再蹭到一顿饭的前提是——
小公主已经知道,忙于政务的奥古斯都这些天都不曾在家里用晚餐,通常要仆人把准备好的菜肴送去,到了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王储才会行经凝结冰雪的道路,回到家中与娇妻相伴。
要是哥哥在奥伊里希宫,玛丽才不会凑过去呢!
这位尚还年少的公主,虽然与哥哥们一同长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早早体悟到了皇室内没有值得信赖的兄弟姐妹,哪怕一个母亲的孩子本该是同盟,不够淑女的她早早尝尽了皇宫里没有玩伴的烦恼,和兄长的漠视,就算是看着最有良心的大哥也不一定会在她身上花心思。
但是在父母不在的时候离开皇宫暂住在哥哥家里,她早就做好了会有人管教的准备。
只是不爱她的人,未必会把心思放在一个任性的小公主身上。
晚餐吃得不错,钱煦毕竟是个大人,多少还是会照顾一下小姑娘,菜肴基本上都是可以使用刀叉勺的,宫廷菜本来就跟宴席菜是一个道理,避讳骨头之类需要吐出来显得不雅的东西,熟练的大厨拆鸡鸭骨头都是熟手,桌上也没有豆子这样不用筷子吃起来就很麻烦的食物(英式礼仪是需要用餐刀辅助后再用叉子插住几颗豆子,这样特别麻烦的吃)。
钱煦自己只用一双金镶玉象牙筷,玛丽那边却需要根据不同用途摆上许多刀叉勺,即使有心考察小公主的礼仪,钱煦也稍微在菜式上照顾了一下。
今天因为没有课(被钱煦取消了),玛丽公主很早就睡下了,奥古斯都依旧是等天擦黑了才回来,这会儿奥伊里希宫都已经点上了蜡烛,除了客房那里叮嘱了只送未点燃的蜡烛到房里,楼梯上都看不到什么遗落的角落。
奥古斯都一回来,就照例是去寻钱煦腻歪,却发现今天他竟然还在书房里,坐在红木的太师椅上,跟前是一些文件。
见他已经到家,钱煦示意身边的侍女给他倒一杯茶水——是绿茶——等他挤到太师椅上,就伸出手指点点眼前的几份文件:“来,你看看这些。”
……
奥古斯都知道了那些事情,王宫里的那两个家庭教师自然会被他处理,不管那些学者有什么名头,也就只能手头没有什么权利的小公主才没法应对,对于掌权的皇储来说,处理他们和碾死一只蚂蚁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玛丽的事情,他就没再管过,让钱煦自行处置就是。
钱煦也大致懂了他的意思,这男人就是这样,对责任看得很重,但是实际上的亲情去掉水分不知道能剩多少,知道老婆不会虐待人,就随手丢过来当个逗趣的玩意。
怎么办?养着呗。
不过玛丽的课程就是一个大问题,音乐老师已经由多才多艺的简小姐兼任(涨年薪了),但是语言和历史是真正的重灾区,小公主达不到能够出去社交的地步,又已经大了,其余几个皇室又没有年龄相当的王子,倒是年纪比她还大些的有两三个。
钱煦毕竟这一次表面上没有接触过教书育人,原身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哪怕他自己拥有亿点经验,这件事也不好办。
这个冬天,大半时间就在教养小玛丽中度过了。
王都里没有离开的人家不少,一些稍微有点钱的富商、小贵族都很喜欢在没什么大人物的时候举办宴会,那些喜好享乐的人即使在冬季也应酬不断,交际花的裙摆像花朵一样在舞会上绽放。
有些胆大包天的人,自然也曾经给钱煦递上邀请函,各家舞会宴会,各不相同。
因为这年头歌剧还没有出现,不少贵族都会和王宫里一样豢养阉伶歌手,有几家的邀请函上还明晃晃地标了出来,说什么某某某的歌声可以舒缓神经,某某某的歌声美得像百灵鸟一样,这种只流行了短短几百年的习俗自然不被钱煦所喜爱,还回信表明了不悦。
钱煦少有应下的几回邀请,都是贵夫人们举办的沙龙,主讲文学的。
那些喜爱文学的夫人,里头要么是真心喜爱,要么就是想借此玩弄政治,还有人是附庸风雅。
不过人多的时候共同性也多,那些年轻的夫人,丈夫有弟妹的多半是需要照顾弟妹的,正常的丈夫至少会解决掉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只看良心;那些渣男丈夫,不仅会拿走妻子的嫁妆,还要让她照顾全家老小!
沙龙里就有些夫人谴责这样是不道德的行为,有位莽撞冒失的夫人,还说这样的事情比哥特小说还恐怖哩!
她们倒也有些额外的消息,比如说皇帝在卡拉玛城堡那里如何如何,再比如说一篇被不明真相的人追捧的诗篇,竟然是国王的情妇写出来的,真不知道那些报纸是收了多少好处,才会把那首诗给发表出来。
钱煦笑容完美却没对这些事情说什么,他知道这些夫人是有意卖个好,把消息传到他耳中。
这会儿虽然没有开始工业革命,但是已经有连续出版的周刊了,有一些是官方的公报,也有私人的报业,背后掺杂着主教、官方、贵族、富商等多方势力,自古以来情报和新闻总是盘根错节,而且因斯奈特这会儿是没有法律对出版物进行规定的,只是会明令禁止某些禁书。
之前考虑让玛丽跟着兴趣学历史的时候,钱煦就找过有没有专门给小孩子看的报刊和历史书,可惜没有找到,因为这个时候连童话都还是充满着荒诞与恐怖的单调稀粥,更别提给孩子看的读物了。
可是其他的书籍,也没有加以管束,像是野草一样肆意生长,不熟悉的人分不清里头是不是掺杂了毒草,只是囫囵挑拣自己喜欢的就嚼了吃。
“凡着书立传,非一家之事……”
喜欢快穿之改写命运
这位聪明的小公主昨天晚上住进来的时候,享用的晚餐是标准的宫廷式,和王宫里吃到的没有太大差别,冷盘开胃菜面包浓汤主菜和甜点一样不少,但是一顿下午茶就能让她知道,这座住着东方公主的宅邸,里头的餐点并不像谢尔顿家里那样严格遵守着上流社会的潜规则,反而有着出乎意料的惊喜。
当然,能够在长嫂那里再蹭到一顿饭的前提是——
小公主已经知道,忙于政务的奥古斯都这些天都不曾在家里用晚餐,通常要仆人把准备好的菜肴送去,到了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王储才会行经凝结冰雪的道路,回到家中与娇妻相伴。
要是哥哥在奥伊里希宫,玛丽才不会凑过去呢!
这位尚还年少的公主,虽然与哥哥们一同长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早早体悟到了皇室内没有值得信赖的兄弟姐妹,哪怕一个母亲的孩子本该是同盟,不够淑女的她早早尝尽了皇宫里没有玩伴的烦恼,和兄长的漠视,就算是看着最有良心的大哥也不一定会在她身上花心思。
但是在父母不在的时候离开皇宫暂住在哥哥家里,她早就做好了会有人管教的准备。
只是不爱她的人,未必会把心思放在一个任性的小公主身上。
晚餐吃得不错,钱煦毕竟是个大人,多少还是会照顾一下小姑娘,菜肴基本上都是可以使用刀叉勺的,宫廷菜本来就跟宴席菜是一个道理,避讳骨头之类需要吐出来显得不雅的东西,熟练的大厨拆鸡鸭骨头都是熟手,桌上也没有豆子这样不用筷子吃起来就很麻烦的食物(英式礼仪是需要用餐刀辅助后再用叉子插住几颗豆子,这样特别麻烦的吃)。
钱煦自己只用一双金镶玉象牙筷,玛丽那边却需要根据不同用途摆上许多刀叉勺,即使有心考察小公主的礼仪,钱煦也稍微在菜式上照顾了一下。
今天因为没有课(被钱煦取消了),玛丽公主很早就睡下了,奥古斯都依旧是等天擦黑了才回来,这会儿奥伊里希宫都已经点上了蜡烛,除了客房那里叮嘱了只送未点燃的蜡烛到房里,楼梯上都看不到什么遗落的角落。
奥古斯都一回来,就照例是去寻钱煦腻歪,却发现今天他竟然还在书房里,坐在红木的太师椅上,跟前是一些文件。
见他已经到家,钱煦示意身边的侍女给他倒一杯茶水——是绿茶——等他挤到太师椅上,就伸出手指点点眼前的几份文件:“来,你看看这些。”
……
奥古斯都知道了那些事情,王宫里的那两个家庭教师自然会被他处理,不管那些学者有什么名头,也就只能手头没有什么权利的小公主才没法应对,对于掌权的皇储来说,处理他们和碾死一只蚂蚁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玛丽的事情,他就没再管过,让钱煦自行处置就是。
钱煦也大致懂了他的意思,这男人就是这样,对责任看得很重,但是实际上的亲情去掉水分不知道能剩多少,知道老婆不会虐待人,就随手丢过来当个逗趣的玩意。
怎么办?养着呗。
不过玛丽的课程就是一个大问题,音乐老师已经由多才多艺的简小姐兼任(涨年薪了),但是语言和历史是真正的重灾区,小公主达不到能够出去社交的地步,又已经大了,其余几个皇室又没有年龄相当的王子,倒是年纪比她还大些的有两三个。
钱煦毕竟这一次表面上没有接触过教书育人,原身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哪怕他自己拥有亿点经验,这件事也不好办。
这个冬天,大半时间就在教养小玛丽中度过了。
王都里没有离开的人家不少,一些稍微有点钱的富商、小贵族都很喜欢在没什么大人物的时候举办宴会,那些喜好享乐的人即使在冬季也应酬不断,交际花的裙摆像花朵一样在舞会上绽放。
有些胆大包天的人,自然也曾经给钱煦递上邀请函,各家舞会宴会,各不相同。
因为这年头歌剧还没有出现,不少贵族都会和王宫里一样豢养阉伶歌手,有几家的邀请函上还明晃晃地标了出来,说什么某某某的歌声可以舒缓神经,某某某的歌声美得像百灵鸟一样,这种只流行了短短几百年的习俗自然不被钱煦所喜爱,还回信表明了不悦。
钱煦少有应下的几回邀请,都是贵夫人们举办的沙龙,主讲文学的。
那些喜爱文学的夫人,里头要么是真心喜爱,要么就是想借此玩弄政治,还有人是附庸风雅。
不过人多的时候共同性也多,那些年轻的夫人,丈夫有弟妹的多半是需要照顾弟妹的,正常的丈夫至少会解决掉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只看良心;那些渣男丈夫,不仅会拿走妻子的嫁妆,还要让她照顾全家老小!
沙龙里就有些夫人谴责这样是不道德的行为,有位莽撞冒失的夫人,还说这样的事情比哥特小说还恐怖哩!
她们倒也有些额外的消息,比如说皇帝在卡拉玛城堡那里如何如何,再比如说一篇被不明真相的人追捧的诗篇,竟然是国王的情妇写出来的,真不知道那些报纸是收了多少好处,才会把那首诗给发表出来。
钱煦笑容完美却没对这些事情说什么,他知道这些夫人是有意卖个好,把消息传到他耳中。
这会儿虽然没有开始工业革命,但是已经有连续出版的周刊了,有一些是官方的公报,也有私人的报业,背后掺杂着主教、官方、贵族、富商等多方势力,自古以来情报和新闻总是盘根错节,而且因斯奈特这会儿是没有法律对出版物进行规定的,只是会明令禁止某些禁书。
之前考虑让玛丽跟着兴趣学历史的时候,钱煦就找过有没有专门给小孩子看的报刊和历史书,可惜没有找到,因为这个时候连童话都还是充满着荒诞与恐怖的单调稀粥,更别提给孩子看的读物了。
可是其他的书籍,也没有加以管束,像是野草一样肆意生长,不熟悉的人分不清里头是不是掺杂了毒草,只是囫囵挑拣自己喜欢的就嚼了吃。
“凡着书立传,非一家之事……”
喜欢快穿之改写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