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热血名场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谢知县要走,韦主薄、苏巡检等县衙体系的,也要一起回去。

  李教谕、方直讲等县学体系的夫子,明天还要上课,亦不能多留。

  大家互敬一杯后,便纷纷告辞了。

  沈淮和沈家几人,赶紧带着回礼出门相送。

  回礼不多:一小瓶蜂蜜、两罐三元腐乳、一篮黄芽菜、两瓶酒(梨花白、青柚凝)。

  瓶子是瓷窑定制的。

  瓶口呈喇叭状,窄颈,瓶身修长有弧度,看起来比较优雅。

  蜂蜜是一斤装的,酒则是两斤装的。

  用来送礼正合适。

  “老师,这些东西都是家里自己做的,您放心用。”

  谢知县见是腐乳和黄芽菜等寻常吃食,便点头让沈淮把东西搬到车上。

  其他人见谢知县收了,也跟着收下。

  沈家的梨花白和青柚凝,味道还是不错的。

  没事可以小酌两杯。

  谢知县上马车时,对沈淮说,“明天忙完了,记得来县里找为师。”

  沈淮知道是关于国子监的事情。

  于是应道,“后天弟子去县衙找您。”

  “好,为师等着。”

  马车缓缓启动。

  后面的韦主薄、苏巡检、李教谕等人,陆续上车。

  “诸位大人,路上注意安全。”

  “诸位夫子,沈淮改日再去县学看你们。”

  李教谕探出车窗,“沈淮,忙完了记得来县学一趟,有事。”

  “教谕放心,忙完了就过去。”

  马车一辆辆消失在村道上。

  直到最后一辆车马消失不见,沈淮和沈继业等人才转身回堂屋。

  沈大姑和沈林娘几人正在收拾碗筷。

  “表哥,表姐夫呢,跟方直讲回去了?”

  没看到方启贤的身影,沈淮问林致远。

  “他不放心我姐,就跟着夫子他们回去了。”

  “哎,都没得跟他说几句话呢?”

  “这有什么。”沈大姑出声,“等你忙完了,有的是时间聊,不差这一时,你赶紧吃点东西,再去敬其他朋友,别怠慢了。”

  沈淮拿起一个鸡腿就吃起来。

  还没吃两口,赵勋和秦靖西等人就走了过来。

  “沈兄,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县里了,改日再聚哈。”

  沈淮赶紧丢下鸡腿,“都准备酉时了,用了晚饭再回去呗。”

  “不瞒沈兄,我们都是拼车过来的,有的明日还要上课,等沈兄来县城了,我们再聚也行的。”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留你们了,等我忙完了,在去县城找你们。”

  沈淮提着回礼,送一众县学同窗上车。

  王宇川、江铭、李景舟见魏渠和陈观也要回县城。

  不舍的盯着两人看。

  王宇川更是直接抱住魏渠,放话道,“我明年一定会进县学,等我。”

  “好!”魏渠拍拍他的背,“县学很有意思,等你来了,我和陈兄带你玩。”

  “放心,我明年一定去找你们。”

  拉开距离后,魏渠看向江铭和李景舟,“你们两个也加把劲。”

  “我们会的。”江铭重重点头。

  李景舟什么都没说,无声的伸出手。

  魏渠见状,笑着把手叠放上面。

  陈观和王宇川接着跟上。

  “还有我呢。”沈淮走过去,把手叠上去,笑问,“要不要喊一个?”

  “来!”王宇川脱口而出。

  “那我先起头,希望我们的默契还在。”

  “肯定没问题的。”魏渠信心满满。

  “那我起头了。”沈淮道,“今日宴。”

  几人一听,相互对视一眼后,默契的大喊,“贺沈淮。”

  沈淮继续,“明日路。”

  魏渠几人,“共登台。”

  沈淮,“梨花入杯照肝胆。”

  魏渠几人:“明日征程不徘徊!”

  沈淮,“且将杯酒化风云。”

  魏渠几人,“吹开京城万卷书。”

  喊到这里,沈淮和魏渠几人默契的互相对视,然后一起大喊,“他年若遂青云志,共题金笔点龙麟。雁塔为铭风为印,不让乾坤负此心。”

  声音高昂有力,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准备走的一众县学同窗,听到沈淮几人的呼喊,精神为之一震。

  流淌的血液,忽然就热了起来。

  刚回到前院的林致远,没料到,沈淮和魏渠几人居然背着自己整这套。

  于是赶紧拿起桌上的酒壶冲下去。

  “还有我。”

  “还有我。”

  许仪章也跑过来,“淮弟,你不厚道啊,这种事怎么能少了我许仪章呢?”

  “许兄,我可比你先。”陶行简把儿子丢给妻子,加入其中。

  “我们与沈兄亦有约定。”

  顾梁烨、赵勋、顾舟三人,分别从三个方向走来。

  车上的秦靖西、赵云堂、梁岸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下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沈兄觉得呢?”

  沈淮见大家上车又下车,不禁笑道,“那便一起。”

  众人纷纷凑上来。

  你的手叠我的,我的叠你的手,瞬间将沈淮、魏渠、王宇川几人团团围住。

  挤不进去的人,就把手搭在前面之人的肩膀上。

  无论如何,不能掉队。

  “大家准备好了吗?”沈淮问。

  众人齐声,“一切就绪。”

  “那我开始了。”沈淮起头,“今日宴。”

  众人齐声大喊,“今日宴,贺沈淮,明日路,共登台……”

  声音震天,几乎全村的人都听见了。

  还在吃席的人,纷纷跑出来观望。

  看到一群学子围着沈淮,一副打了鸡血的兴奋模样,不禁好奇的看着。

  魏思齐觉得很震撼,“父亲,沈公子以前在学堂的时候,也是如此吗?”

  号召力很强。

  亦很有感染力。

  让人忍不住也加入其中。

  “对。”想起以前,小魏夫子面露笑意,“每到岁考,沈淮总是会喊一些让人振奋的话语来,这些话,总能激起大家的斗志。

  就如现在这般,让人热血沸腾。”

  老夫子捻着胡须,没说话。

  但看沈淮的眼神,满是欣赏。

  准备要走的墨香阁东家,听到如此励志的喊声,不禁停下脚步。

  他大为震撼的看着沈淮和那帮鲜活的学子,胸中激动。

  不愧是天才少年啊。

  如此有号召力,将来必定不俗。

  想到书肆如雪花飘来的订单,书肆东家急忙上车,拿出笔纸,将这些振奋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

  到时候墨香阁又能大赚一笔。

  哈哈哈……

  今日这流水宴,他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