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唱名-《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好啊你们两个,居然背着我偷偷打赌,说,到底赌了多少。”林致远突然跳了起来,“方启贤,你是不是背着我姐藏私房钱。”

  方启贤慌了一下,很快镇定道,“没有的事,你别胡说。”

  “那你哪来的赌资?”

  “谁说打赌一定要下赌资?”方启贤反问,“再说了,淮弟又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赌着玩而已,你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真的?

  林致远半信半疑的看着方启贤。

  见他很镇定,不像撒谎。

  于是看向沈淮,“表弟,他说的是真的吗?”

  方启贤的心,瞬间提起来。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沈淮微微点头,“不过…表哥这么激动,不会是表姐夫经常背着表姐藏私房钱吧?”

  “我姐说男人有钱离开就变坏,肯定得看着点。”

  “冤枉啊。”方启贤叫了起来,“我对你姐一心一意,天地可鉴,小舅子你说这话可要凭良心。”

  林致远很光棍的说,“我没良心。”

  大家一阵哄笑。

  “方兄你够了。”许仪章却受不了的说,“知道你们小两口恩爱,就别变相的在我们这些单身汉面前秀恩爱了好么?

  难道你不知道,男人也是有嫉妒心的吗?”

  “哎呀呀,许兄酸了。”

  又是一阵哄笑。

  经林致远插科打诨,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沈兄,要是你这次中了,会参加明年的会试吗?”顾梁烨问了跟方启贤一样的话。

  “不会。”沈淮微微摇头,“会试跟乡试不同,会试是跟整个大夏的举人竞争,以我们的底蕴,定是争不过江南那帮。”

  每次会试殿试,桂越行省的通过人数几乎垫底。

  仅有寥寥几人通过殿试登进士榜,而且大多数还是同进士。

  难度可想而知。

  像榆林镇的杨大人,乡试是解元,可到了会试殿试,堪堪挤进二甲,差一点就掉到三甲成为同进士。

  相对来说,他已经够有实力了。

  换做别人,会试都不一定能上榜,更别提殿试二甲了。

  沈淮真心觉得,这位杨大人很厉害。

  毕竟,他一次过。

  “要是你去了京城,以后就少见咯。”陶行简出声。

  “你们可以去京城找我呀。”沈淮笑,“那天在九画山,不是约好了,十年后在京城聚首的么?

  大家这么快就忘了?”

  顾舟‘哎’了一声,“这牛吹大了。”

  “顾兄,你信我,成功者都是从吹牛开始的。”沈淮神色认真,“因为你都把话说出去了,只能倒逼自己把事做成。

  以终为始。

  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

  如果你说都不敢说,只是默默的去做,然后你会发现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没人鼓励你,也没有外力的驱动,稍微遇到点困难,你很快就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没人看见,你会给自己找借口。”

  大家纷纷点头赞成。

  都觉得沈淮说的很有道理。

  敢想,敢做!

  把吹过的牛,一点点变成现实。

  陶行简觉得,沈淮就像个宝藏,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跟他在一起,压根没机会自卑。

  只想往前,走到更远的地方。

  这晚,他们都没睡。

  坐在凉亭里畅想未来。

  同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去迎接明天的放榜。

  大家似乎都想开了。

  能上榜是最好的,不能上,说明学问没到家,还需继续努力。

  不过,心理准备归心理准备。

  天色刚蒙蒙亮,大就急匆匆的出门了。

  贡院周边,悬挂灯笼、彩旗,十分喜庆。

  尤其是唱经楼,红绸高挂。

  楼内已经来了不少官员,有主考官、同考官、知府、同知等。

  对面的酒楼、茶楼,灯火通明。

  夸张的是,过道都被人挤满了。

  贡院外,乌泱泱的站满了人。

  有考生的家属和亲戚朋友,各大学堂的学生,凑热闹的老百姓等,大家翘首以盼。

  沈淮几人来得晚,被堵在了最外围,连榜墙都看不到。

  “大家先别挤。”许仪章开口,“张榜之前,有专人在唱经楼唱名,唱完了才公示榜单,你们两个别挤了。”

  说着,把顾舟和赵勋拉回来。

  “对了,你们准备喜钱了没?”方启贤接着出声,“要是中榜,会有人过来报喜送帖,得给人家一份喜钱。”

  “放心,都准备好了。”林致远拍了拍腰上的荷包。

  “名次越靠前,给的喜钱越厚,淮弟你多加点。”方启贤提醒。

  “借姐夫吉言哈,要是真中前五,我肯定会多给的。”

  辰时三刻。

  有士兵过来‘疏通’人群,考生在最内围,家属和凑热闹的在外围。

  中间也留了两条通道。

  一刻钟后,主考官在唱经楼发表讲话。

  现场很安静。

  声音很清晰的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概意思是:本次乡试只录取八十人,先唱名后公示榜单,中榜者等待报喜拿举人帖。

  接下来,书吏开始唱名。

  “第八十名,许仪章,雍州郡青萍县人氏。”

  雍州郡的学子一阵骚动。

  纷纷转头找人。

  中榜的许仪章却以为是幻听,直到沈淮拧住他的手臂,许仪章才高兴的跳起来。

  “恭喜许兄。”

  方启贤率先道喜,后面的林致远几人纷纷道贺。

  “沈淮,我中了,我可以娶你姐了。”

  许仪章兴奋到破音。

  “姐夫好样的。”沈淮替沈月开心。

  等大姐嫁过去,就是举人娘子。

  即便是到了县里,也是有几分脸面的。

  “第七十六名,方启贤,雍州郡青萍县人氏。”

  “啊姐夫,你中啦!”

  林致远的反应比方启贤本人还快。

  方启贤高兴坏了,抱住林致远一个劲的说‘我中啦我中了’。

  “恭喜方兄。”

  沈淮几人纷纷道贺。

  雍州郡的学子也往这边靠拢,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向许仪章和方启贤二人道贺。

  接下来,热闹的是别人了。

  因为书吏已经唱到了第十名,还是没听到林致远、顾梁烨等人的名字。

  他们自己也清楚,没上榜。

  “没事。”顾梁烨深吸一口气,摇扇保持风度,“说不定上的副榜。”

  上副榜,可免科试,有机会进入省宫学,接受一对一指导。

  是个很好的安慰。

  “第六名……”

  已经唱到第六名了,还没有沈淮的名字。

  沈淮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淡定。

  本以为书吏还会继续唱,结果开始公示榜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