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曹忠:做一只鹰,不好吗?-《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韩三品不得不承认。

  他被曹忠震到了。

  这个年轻人这番话,是他思考过,但是在目前这些电影人耳中,完全没听到过的角度。

  为什么?

  对华夏市场没信心!

  他们都摸不清,为什么华夏的老百姓,不喜欢看电影。

  如果不在国外寻求一些回本,那么在国内,电影发展战略就无法成行。

  本都收不回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的华夏电影圈当中,所有人都在冲奥斯卡,冲欧洲三大,版权费用,这都是钱财。

  钱是固定的。

  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

  赚不了老百姓的消费,也赚不了老外的钱,当然就难以为继。

  他支持几个大导冲他的大片战略。

  就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

  因为电影口碑导致出了个宁浩。

  已经让他欣喜。

  中影因为《疯狂的石头》赚了九百多个,他此前就已经给宁浩说过了,会再追加二百万,支持宁浩的新电影。

  表示对宁浩的支持。

  但今天,他没想到王红卫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年轻人。

  而且这个年轻人很善于抓他的心理。

  “要让观众进入影院里,要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还要让观众有所思考。”

  这三句话,让他心中一动。

  只是一瞬间,他就决定听曹忠把话说完,也决定把剧本看完。

  曹忠若是知道,高低得说一句:三句话,让一个男人为我预留一个小时。

  总而言之,这几句话,像一只猫,挠中了他的心。

  他上任的最主要目的,是挽救华夏电影。

  多年前,华夏电影行业持续低迷数年,市场半死不活。

  再到近几年,商业片开始出现,华夏电影向好发展,但好的不全面,不具体,不迅速。

  但是华夏电影这十几年,一直都是在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而这桥,这船是什么,韩三品一直在摸索。

  在最穷,最没钱,统购统销消失的时候,他摸出了主旋律电影,《孔繁森》,赚麻了。

  其后,他依靠冯晓刚,摸出了商业片的一点脉。

  结果转头就被陈凯哥的《荆轲刺秦王》活埋了,还顺带把华艺的王家兄弟带进了沟里。

  之后因为《卧虎藏龙》,他摸出了大片战略。

  《英雄》给了他信心,但现在看,这条道路,前途不明,途中存在波折。

  因为《疯狂的石头》,他又准备两条腿走路,中小成本商业片也需要尝试。

  今年投资星辉的导演,以及现在还没发下来的政策——青年导演资助计划五十万元,以及将中小成本影片作为2007年的重要发展任务,开拓类型化,多样化创作。

  都是这个新的破局点。

  简单点来说,韩三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要让进口大片彻底玩死华夏电影。

  简单来说,保持一个度。

  抗住进口大片的数量,顺带着发展华夏电影,达成某种平衡。

  只要能让观众进入影院,甭管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而这,需要华夏电影自己争口气。

  这口气,曹忠到底有没有,韩三品不知道。

  但是他听出来了,曹忠口气不小。

  ……

  目光放在剧本的名字上,韩三品不置可否。

  翻开剧本,韩三品看到故事背景,瞳孔一缩。

  这类型剧本,目前在电影局总共有五六个。

  很麻烦。

  该拍。

  但是拍多了,不好。

  容易上升。

  韩三品也终于意识到,曹忠为什么刚才要说《辛德勒的名单》这件事情了。

  一下子,他想到了鲁川。

  鲁川的剧本也给他看过,但是没敢说过这些大话。

  他抬起头看了曹忠一眼,没说话,而是继续低头看剧本。

  一开始看的时候,韩三品还抄起茶杯,喝一口茶。

  等到沉浸进去之后,茶都不喝了。

  鲁川那部电影的剧本,他看过。

  群像拼贴,纪录片式,鲁川和他解说的时候,还说要把那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剧本内容主线很跳跃,生硬。

  更像是一种电影艺术实验。

  而《南京照相馆》完全不同,节奏很快,开篇引入主角,表明地点,而后军队内讧,表明背景。

  而后便开始进入了快节奏叙事,让照相馆当中的这批人,都成为南京城内悲惨故事的客观代入视角,同时,这群身份各异的人,也逐渐达成了同一目标,将照片作为罪证,送出南京城。

  全篇没有任何美化倭寇,没有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

  他们只有伪善,

  只有丑恶嘴脸,

  只有揭下面具之后,礼义仁智信背后的青面獠牙。

  一直到绝大多数人死亡。

  一直到唯二幸存者,拍下快门,记录下最终胜利。

  整部剧本没有猥琐扭捏,没有屈辱悲戚,没有卑微乞求。

  主角,和正在看剧本的他一样,是反抗者,记录者,表达者,受害者。

  直白的台词,让人出离愤怒。

  而照相馆的记录,则更像是一场舆论宣传的真实子弹,实打实的穿透一切,穿透历史的乌云。

  就这么打了出去。

  韩三品识货,

  只是这刚刚看完,他就看出了《南京照相馆》和《南京,南京!》的不同之处。

  相对来说,面前这个年轻人,交出了一份更加商业化,更加直白化的答卷。

  让人共鸣,让人共振,让人穿越进了当年时空。

  这让韩三品不由得瞳孔巨震!

  韩三品闭上眼睛,等了好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

  “剧本是好剧本,拍出来电影可能也是好电影。但太直白,影响国际关系。”

  韩三品道,“立项方面,我只能说去努努力,我也说不准。”

  “韩总,您觉得小泉纯这六年在参拜神厕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国际关系?

  还是说,您觉得这部电影是在宣传民族主义?”

  韩三品没说话。

  曹忠的话,他无法反驳。

  曹忠继续道:

  “时至今日,他们仍旧没有一个明面上的道歉。

  德国总统,有华沙之跪。

  秦桧没有道歉,在西湖跪了千年。

  如今那边的兴亚观音苑,七名甲级战犯被立了碑,

  混着当年城池血肉铸造的观音像一直面向西南方向来镇压,来为那些战犯祈福。

  只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讲述那些真相,您也要担心有碍观瞻?”

  韩三品被曹忠说的哑口无言。

  王红卫此刻也无话可说,他刚才被曹忠的话震撼的早就已经躺了,不知所措。

  他是眼见着峰回路转,又眼见着韩三品不知如何处理,

  此刻更是被曹忠斥的挠头。

  一时间佩服不已。

  韩三品当了北影厂厂长和中影集团副总这么多年,啥时候被怼成这样过?

  韩三品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曹忠,你的思想很激进。很鹰派。”

  曹忠反问,“做一只鹰,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