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劳改农场-《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王家村做好一切准备,王有明那边也没闲着,经过小心谨慎的调查跟踪。

  也查明了沈东旭的事情。

  沈东旭,今年四十三,之前是宣传部门的一个领导,借助这次风波,他冲在最前面,顺利搭上了一条线。

  原本上面的意愿只是打击一些思想不对的人,可在他们这些人手中,为了成绩,打击面不断扩大。

  要说清华北大里面有没有思想不合格的人?

  有是有的。

  但是绝对不至于有那么多。

  这其中很多人都是被一点小问题给牵扯进去了。

  王家村的汽车改装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现在主要都是在给军方改装,也是很危险的。

  这一阵的跟踪,并没有发现对方有再次针对王家村的动向,王泽这才让王有明他们回来。

  这种人现在在风头上,他们也只能监控,万一有问题能留一些补救的时间。

  但决不能动武去清除。

  今天敢动手,被找到明天军队都能出动。

  没多久,沈东旭再次带人来到王家村。

  “欢迎领导,快进来坐坐。”潘洋没等对方下车,连忙上前打开了车门。

  “坐就不必了,我时间紧,先去劳改的地方看看吧。”沈东旭这次到来多了几分笑容。

  “这...好好,那我现在带您过去,您开车跟着。”潘洋说完便招呼着村委的人上车。

  沈东旭看着王家村村委的人上了三辆车,心里很是别扭,一个村子的村委,竟然有这么多车,三辆开走旁边都还停着三辆。

  他觉得回去之后被上级批评倒也没什么问题了。

  这种地方既然一次没打倒,那么他也能接受被批评的后果。

  但这次来,他也是想要缓和一下上次的紧张关系。

  毕竟都是同志,以后可能还会接触。

  沈东旭坐在车上,跟着前面三辆车一路向着东边开去。

  上一次他看王家村的目光都带着审视,这次放平了心态在看同样的景色。

  也发现王家村的建设很是漂亮,甚至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风格。

  如今哪怕是京城,各种新建筑都会参考苏联的建筑,而王家村这里,一眼看去都是在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建造的。

  没开多远,车子在一座水库边上停下。

  “沈组长,前面车子就开不过去了,只能走路。”潘洋走到沈东旭身边解释道。

  这座水库不大,对比现在刚建成的密云水库可差得太远,这里和密云水库比就像是个小水潭。

  “没关系,那就走路过去看看。”沈东旭笑呵呵说道。

  潘洋一愣,觉得这人怎么和上次变化这么大。

  他都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了,没想到人家处处都很顾忌他们村的情绪。

  王泽也跟在队伍里面,不过他并没有出头,这些对外的接待就是潘洋的活。

  他没必要去出这个风头。

  他毕竟还年轻,副村长还能用技术和医术来解释,但话语权太高就不太对了。

  顺着水库边的土路前进,走了两公里才走到目的地。

  这是水库边上的一片空地,不大,就两个篮球场大小。

  有两间木屋房子,里面都是那种大通铺。

  沈东旭看过一遍,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他是让那些人劳改,这王家村是想让他们死啊。

  住这种房子,能度过这个冬天都算那些教授身体够好。

  “这房子,冬天会不会太冷了?”沈东旭不得不多说几句。

  这些人能劳改,但是决不能批量死亡,这问题很敏感的。

  组织是要整理思想,让他们认识错误,可不是清理啊。

  潘洋一愣,不自觉看向王泽。

  “这是临时的房屋,等他们人来了,会让他们自己建土坯房的,现在距离入冬还早,时间上肯定来得及。”王泽出声道。

  这里一切都是他安排的,潘洋就没来过几次,王泽只好站出来讲解了一下。

  也说了之后这里的劳改安排,跟着沈东旭一起来的两个人。

  一个人拿着笔不停的记录,另一个人则拿着相机拍摄着这里的环境。

  这些都是要留档给上面看的。

  到现在,虽说上面同意送一批人放在王家村这里劳改,可也要看这里的环境才行。

  沈东旭一伙在王家村吃的午饭,当然,这可不是王泽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饭而已。

  不过这顿饭吃的他们也是满嘴留香。

  王家村可不缺油脂,城里那些人炒菜舍不得放油,但在王家村,炒的菜里面油脂非常丰富。

  对于现在缺油的人来说,吃起来当然觉得很香。

  随着沈东旭他们离开,没过两天,就有人来他们村通知,准备接收劳改人员。

  这次总共有37个人过来,全部加入到王家村养鱼种树。

  在清华北大的努力下,两所学校的十七个教授都被分在王家村。

  其他背后有关系的也纷纷在出力。

  如今的京城只要消息灵通一些的谁不知道,王家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也知道北大清华和王家村的关系,他们就不相信,那些教授去了王家村能过什么苦日子。

  在苦也不可能和送去北边劳改的人苦。

  正是他们这些人的促成,才让王家村成为劳改地的事情这么顺利,可以说这次并不止是王家村和大学那边在出力,还有更多的人在背后使劲。

  这三十多人直接是两辆卡车拉来的,所有人都是双手空空,除了一身衣服,什么都没有。

  车队一路没有停留,直接开上东山水库才让人下车。

  王泽站在一旁,看着车上的人一个个神情低落,下车之后再水库边排好队,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有大学的几个教授和王泽有对视。

  这些教授看到王泽心里也放松许多,他们被停职的时候,学校就给他们说了,会想办法让他们之后过得好一些,没想到竟然送他们来到王泽的村子。

  对于王泽,他们还是很信任的,这小伙子性格好,最重要的还是天赋够强,只可惜硬要待在村里不愿意出来。

  也不知道王泽这小子是不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

  一行人顺着小路小心前行,这条小路特地建的不宽,为的就是不让车子直接通行到劳改场。

  别看两公里听起来不远,但是走在这种上上下下的土路上,对一些人可不轻松。

  包括这次劳改的人,很多年龄都不小,但王泽哪怕不忍心也没有说什么,只能让他们自己走。

  毕竟旁边可是上面派来的人看着呢。

  两栋木质平房里面,生活用品这两天都已经准备齐全。

  这里面有一些东西还是上面配发下来的,就是给这些劳改的人所用。

  薄薄的被子铺在床上,甚至上面还有补丁,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拆下来的布料。

  任谁看到这里,都不会觉得这些人以后生活会多好。

  上面的人和王家村做了交接,并且还特地和王有明他们强调,这些人必须有人看着,决不能出现逃跑的事情。

  每周他们都会有人过来看这些人,并且会送来这些人的生活所需。

  晚上,等其他人都走了以后,王泽才从山里一处密道进入,行走百米,直达其中一栋房子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