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女篮五号-《我的人生手帐》

  祭扫烈士墓归来的肃穆尚未完全褪去,校园里便被另一种热烈的氛围悄然取代。

  为了让新生们更快熟络,学校在石头主楼前的空地上临时划出了一块篮球场,白色石灰线在灰扑扑的地面上勾勒出标准的轮廓,一场友谊赛的战鼓就此敲响。

  围观的师生挤满了场地四周,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新生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热身时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跃跃欲试的劲头。

  人群中,吕茵的身影格外显眼——不是因为她的动作有多花哨,而是因为她身上那条与赛场氛围格格不入的厚棉裤。

  “茵茵,穿这个能行吗?”同班的靳晓雯凑过来,有些担忧地看着她。

  吕茵活动了一下脚踝,脸上露出一抹爽朗的笑:“没事,球在手里,腿能跑就行。”

  吕茵从初中就开始练球,球技在同龄人中算得上佼佼者,早就盼着能在大学里好好打一场,只是没想到临上场,翻遍了行李也没找到合适的运动裤,只能临时穿上这条保暖的棉裤。

  哨声响起,比赛开始。吕茵一拿到球,仿佛瞬间变了个人。厚厚的棉裤似乎并未束缚住她的脚步,她运球稳健,突破犀利,脚步灵活得像在场上跳舞。一个漂亮的变向过掉防守队员,上篮得分!

  “好球!”场边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靳晓雯也不含糊,她速度快,防守积极,好几次精准断下对方的传球,与吕茵配合默契。两人一攻一守,成了场上最亮眼的组合。吕茵额头上渗出细汗,棉裤里早已闷热不堪,但她眼里只有那个跳动的篮球,每一次奔跑、传球、投篮,都凝聚着她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比赛结束,吕茵和靳晓雯都累得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容。这时,体育老师走了过来,笑着对她们俩说:“恭喜你们,通过这场比赛,你们俩被选入校女子篮球队了。吕茵,你技术全面,意识好,就担任队长吧。”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两人愣住了,随即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吕茵看着自己沾满灰尘的棉裤,忍不住笑了——这身“战袍”也算没白穿。

  没过几天,队服发了下来。那是一套设计简洁却充满活力的蓝色球衣,面料轻薄透气,摸上去手感极好。吕茵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件,胸前印着学校的校徽,背后是醒目的数字“5”。

  第一次穿上它去训练时,吕茵感觉整个人都轻了不止一斤。棉裤带来的沉重和闷热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跑动起来更加轻盈,投篮的手感也仿佛更准了。她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那个穿着5号球衣、眼神明亮的自己,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嘿,女篮五号,发什么呆呢?”鲁少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是男篮的主力,也是她们班的同学,因为两队经常一起训练,彼此早就熟络起来。他个子高,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平时总爱跟吕茵拌嘴,却总在训练时不经意地给她们传经送宝。

  吕茵转过身,扬了扬下巴:“看我这队长的新战袍,帅不?”

  “帅!”鲁少林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球衣背后的数字上,“5号挺适合你。”他的眼神里带着真诚的赞赏,吕茵心里微微一动,脸上有些发烫,赶紧转身跑向球场:“来了来了,训练了!”

  穿着5号球衣的吕茵,在球场上越发自信。这身队服像是给了她某种力量,每当她低头看到胸前的校徽,看到背后的数字,就会想起队友们的信任,想起团队的荣誉。它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成了她的心理支撑,让她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工科院校女生本来就少,组建女子篮球队的困难可想而知。人少、训练条件有限、还要面对男篮队员偶尔“善意”的调侃——因为一起训练赛时,女篮总是输给男篮。

  “吕队,不服啊?再来一场?”鲁少林叉着腰,笑着挑衅,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

  吕茵仰头喝了口水,抹了把嘴,眼里闪着不服输的光:“来就来,谁怕谁!”

  结果自然还是输了,而且输得“一塌糊涂”。但队员们没人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吕茵带着大家加练,从基础动作到战术配合,一遍遍打磨。鲁少林嘴上爱逗她们,却常常在她们加练时留下来,偷偷指点她们的不足,有时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当她们的陪练。

  吕茵看在眼里,心里暖暖的。她知道,鲁少林的调侃里,藏着对她们的认可和鼓励。有时训练晚了,他会主动提出送她和靳晓雯回宿舍,路灯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聊着球场上的趣事,气氛轻松又惬意。

  在吕茵的带领下,校女子篮球队的进步越来越明显。她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到了市赛亚军的好成绩。后来,她们还和医学院的篮球队一起,代表吉林市去省城长春参加了省大学生篮球联赛。

  赛场上,吕茵穿着5号球衣,奔跑、跳跃、投篮,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鲁少林总会坐在观众席的前排,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个蓝色的身影,为她每一个精彩的表现鼓掌呐喊。

  直到毕业,吕茵和靳晓雯都是校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那身5号球衣,见证了她们无数次的汗水与拼搏,也见证了她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吕茵与鲁少林之间,那些藏在篮球与笑容里,悄然滋长的情愫。

  多年以后,吕茵再想起那段时光,总会记得石头主楼前那场穿着棉裤的比赛,记得第一次穿上5号球衣时的激动,记得球场上的欢呼与呐喊,还有那个总爱逗她,却会默默为她加油的少年。那段与篮球相伴的青春,因为“女篮五号”这个名字,而变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