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谎言与真情-《我的人生手帐》

  1979年的春天,风里还带着些微的凉意,校园里的新绿却已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李平是被舅舅搀扶着来报到的,脸色蜡黄,脚步虚浮——他生了肝病,刚从家里的小医院好转些,便急着赶来上学。

  舅舅把李平安顿在医院的观察室,转身要去安排返程的住处,才想起临行前忘了开介绍信。那个年代,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住店、买车票都得凭它。舅舅急得在走廊里打转,这事儿被来看望李平的詹杰看在了眼里。

  “叔,您别急,我去校务处试试。”詹杰拍着胸脯应下来,眼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诚。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学校没理由不给帮忙。

  詹杰一路小跑来到校务处,说明情况后,负责的老师却摇了摇头:“规定就是规定,没有提前申请,没法开。”

  “老师,您通融通融吧,李平舅舅今晚就没地方住了,他还得赶回去呢。”詹杰耐着性子解释,语气里带着恳求。

  可无论他怎么说,老师就是不肯松口,一会儿说手续不全,一会儿说负责人不在。詹杰磨了快一个小时,嘴皮子都说干了,事情还是没进展。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太阳,心里又急又气,既替李平舅舅着急,又有点挫败——明明是合情合理的事,怎么就这么难办?

  他不肯就这么放弃,站在原地绞尽脑汁,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詹杰深吸一口气,再次走到老师面前,脸上堆起前所未有的凝重:“老师,您就开了吧!李平他舅舅刚才在医院都脱水了,医生说要是今晚不赶紧回家休养,万一耽误了,可能会有危险啊!”

  他说得情真意切,眼神里的焦急不似作伪——那是真的急坏了才有的模样。老师愣了愣,看着詹杰通红的眼眶,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拿起了笔。

  “下不为例啊。”老师一边写一边嘟囔。

  詹杰接过那张薄薄却重如千钧的介绍信,连声道谢,转身就往医院跑。风从耳边掠过,他却没觉得轻松,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他把介绍信塞到李平舅舅手里,看着老人感激的笑容,想说点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等他再往学校跑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生怕食堂关了门。一路狂奔到食堂,还好赶上了最后一波。坐在角落里扒着饭,詹杰脑子里反复盘旋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假话才能办成事?

  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投在他心里,漾开一圈圈困惑的涟漪。他一直觉得,真诚和正直是最可贵的品质,可今天,他却靠编造的“危险”才达成了目的。这让他有点迷茫,甚至隐隐有些羞耻。他扒拉着米饭,味同嚼蜡。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夏天就热了起来。蚊子像是从地里冒出来似的,嗡嗡地围着人转。宿舍里的同学都挂起了蚊帐,唯独李平没有——他家境困难,连吃饭都得省着来,哪有余钱买蚊帐?每天早上起来,他胳膊上、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红疙瘩,看着就让人心疼。

  詹杰看了几晚,实在忍不住了。那天傍晚,他把靳晓雯叫到宿舍楼下。

  “晓雯,你看李平那样,被蚊子咬得根本睡不好。”詹杰指着二楼李平宿舍的窗户,语气里满是担忧。

  靳晓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点了点头:“那怎么办?咱们给他凑钱买一个?”

  “不用,”詹杰眼睛一亮,“我宿舍有块多余的床单,你那儿有没有能用的?咱们给他搭一个简易的。”

  靳晓雯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好啊,我那儿有块浅色的,应该够。”

  两人说干就干,找来了竹竿当支架,把两块床单缝在一起,爬上李平的床铺,七手八脚地搭起了一个“床单蚊帐”。虽然没有正经蚊帐精致,却也密密实实地把床围了起来。

  “试试,看还进不进蚊子。”詹杰拍了拍手,笑着说。

  李平钻进“蚊帐”里,看着头顶被撑起的床单,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张了张嘴,想说谢谢,却发现喉咙哽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晚,李平睡得格外安稳。朦胧中,他仿佛看到詹杰和靳晓雯在宿舍楼下告别的身影,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柔和得像一幅画。靳晓雯踮起脚尖,替詹杰拂去肩上的灰尘,詹杰低头看着她,眼里的温柔能溢出来。

  后来,李平无数次想起那个春天的介绍信,那个夏天的“床单蚊帐”,想起詹杰跑前跑后的身影,想起他和靳晓雯相视一笑的默契。他知道,那对年轻情侣的善良,像一束光,不仅照亮了他那段有些艰难的时光,更让他明白了,这个世界纵然有困惑和无奈,却总有人用真诚和温暖,悄悄守护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詹杰心里那个关于“真话与假话”的困惑,或许也在和靳晓雯一起为别人付出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属于他的答案——善良的底色,永远比一时的方式更重要。